喬海娟
小麥是我國最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我國擁有著極為廣闊的種植面積。近年來,隨著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提升,綠色小麥市場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因此,對于當下的小麥種植領域而言,除了要注重小麥的產量之外,還要注重小麥的品質。河南省位于我國的中部,屬于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與雨熱同期的特征。在全國范圍內,河南省一直是小麥的核心產區(qū)。本文以河南省為例,就小麥綠色增產關鍵栽培技術做了相關的闡述與分析。
一、選擇優(yōu)質的小麥品種
對于當下的小麥種植而言,選擇優(yōu)質的小麥品種是提升小麥品質與產量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要根據當地的消費習慣、種植經驗、目標產量以及實際的種植條件來確定小麥的種植品種。另外,在購置小麥種子的時候,一定要從正規(guī)的種子經銷商處進行購買。目前,對于河南地區(qū)的小麥種植而言,中麥895、濟麥22號、周麥22號以及淮麥22號等都是較為優(yōu)質的小麥品種。其次,在播種之前,要精心的對小麥種子進行篩選,及時的將那些不良的種子剔除。在此基礎上,還要對小麥種子的發(fā)芽率和出苗率進行有效的測試。再次,為了有效的殺滅潛伏在小麥種子中的病菌,在播種前,要及時的對小麥種子進行拌種消毒處理。借助于拌種消毒處理,可以有效的防治常見的小麥病害,例如紋枯病、根腐病以及全蝕病等。要注意一點的是,在拌種工作結束之后,要待小麥種子晾干之后才能夠進行播種,以此來有效的抑制細菌的滋生。
二、科學合理的開展播種工作
對于小麥的栽培種植而言,播種環(huán)節(jié)能夠對小麥的質量和產量產生直接的影響。首先,在播種之前,要做好土地深松工作,根據實際的土壤墑情來對土地進行深翻,同時及時的換填玉米秸稈。這樣做的話,除了能夠有效的增強小麥的抗旱能力之外,還能夠有效的提升小麥根系的保水性能。其次,選擇最佳的播種時期。對于河南省而言,通常情況下,每年的十月上旬是最佳的小麥播種時期。另外,要根據種植區(qū)域實際的土壤情況來確定具體的播種時間。再次,對小麥的播種量進行合理的控制。通常情況下,每公頃土地可以播種一百三十千克左右的麥種。在播種時間較晚的情況下,可以適度的增加播種量。另外,為了有效的防止缺苗現(xiàn)象與斷壟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要將小麥的播種深度控制在四厘米左右,將行距控制在二十里厘米左右。最后,為了有效的提升播種效率,要積極的應用新型的播種機械。
三、積極的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對于小麥的栽培種植而言,施肥環(huán)節(jié)是尤為重要的。借助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有效應用,不但能夠有效的提升肥料的利用率,還能夠有效的提升施肥環(huán)節(jié)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過程中,首先,要充分的掌握小麥各個生長階段的需肥規(guī)律,利用田間試驗來對施肥方法、施肥量以及施肥時期進行有效的掌控。另外,還要對土壤中的各種養(yǎng)分含量進行測試,以此來有效的掌握土壤的肥力情況,從而制定出合理的施肥方案。其次,根據田間試驗數據與土壤養(yǎng)分測試數據來設計施肥配方,對氮磷鉀與微量元素之間的綜合配比進行合理的配置。
四、全面強化田間管理工作
對于小麥種植過程中的田間管理工作而言,第一,要時刻關注小麥的生長情況,在麥苗出齊之后,要做好查苗工作與補苗工作,培育壯苗,及時的剔除弱苗與病苗。第二,做好除草工作。通常情況下,需要進行兩次除草,第一次除草的時間是小麥的3-5葉期,第二次除草的時間是在小麥返青后。在清除禾本科雜草的時候,可以使用驃馬水乳劑。在清除闊葉類雜草的時候,可以使用隆乳油。第三,合理灌溉。通常情況下,在十二月上旬的時候需要對麥田澆一次透水,以此來有效的降低凍害的發(fā)生幾率。在出現(xiàn)凍害的情況下,可以在每公頃的麥田中施用一百三十千克左右的尿素,同時對葉苗噴施一定量的有機復合肥。另外,為了有效的節(jié)約水資源,要積極的采用節(jié)水灌溉措施,大力的推廣和應用相關的節(jié)水灌溉技術與節(jié)水設備。第四,做好防倒伏工作。在小麥長勢過好的情況下,可以在小麥的拔節(jié)期前后,為小麥植株噴施適量的矮豐可濕性粉劑,以此來有效的增強小麥的抗倒伏能力。另外,為了有效的降低莖倒伏的發(fā)生幾率,要對小麥生長前期的氮肥施用量進行有效的控制。
五、從綜合角度出發(fā)來制定病蟲害防治策略
在小麥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對病蟲害防治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視,從綜合角度出發(fā)來制定病蟲害防治策略。首先,要全面強化預防工作,充分的掌握當地的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并結合當地的降雨情況、氣候情況以及溫度變化規(guī)律來制定具體的病蟲害防治方案。其次,做好苗情監(jiān)測工作,貫徹落實無公害防治理念,積極的應用農業(yè)防治技術、物理防治技術以及生物防止技術。另外,在應用化學防治手段的時候,除了要嚴格的遵循國家規(guī)定的用藥標準之外,還要積極的使用新型的綠色農藥。
(作者單位:455000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qū)農業(yè)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