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焱
果蠅是一種昆蟲,是最早被送上太空的動物之一。果蠅上太空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947年??茖W家們用V-2火箭把果蠅送到太空,以探索太空的輻射環(huán)境對有機體的影響。因為果蠅14天就可繁殖一代,只有4對染色體,部分基因跟人類的基因驚人地相似,便于研究,所以它們至今依然是進入太空的???h3>實驗鼠
經(jīng)常被用于各種科學實驗的實驗鼠也是太空“旅行”的常客。在實驗鼠的幫助下,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較為深入的太空探索很可能對肝臟有輕微損傷。另外,通過把雙胞胎實驗鼠中的一只送入太空,另一只留在地球上進行對比,科學家們還發(fā)現(xiàn),為期一年的太空之旅使太空實驗鼠的基因發(fā)生了較為明顯的改變。
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jīng)常被送上太空的動物當中還有狗。然而狗的待遇是最差的,它們往往被用來測試各種設備的安全性,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太空狗萊卡的太空死亡事件。
萊卡于1957年11月3日被蘇聯(lián)的史普尼克2號人造衛(wèi)星送上太空。然而萊卡注定一去不復返,因為那時的蘇聯(lián)還沒發(fā)展出回收太空艙的技術,加上那次的實驗目的是為了探明活體乘客能否承受火箭發(fā)射時的超重和進入太空時的失重環(huán)境,以及探明生物體在太空中的反應。
當時蘇聯(lián)宣稱萊卡是安樂死的,直到2002年,相關機構才透露萊卡其實在進入太空不久后就因中暑而死亡了。
1960年,蘇聯(lián)人造衛(wèi)星5號將兩只名叫貝爾卡和斯特雷卡的狗送上空間軌道,它們活著回到了地面。
949年,第一只被人類送上太空的猴子是一只恒河猴。在接受了麻醉劑注射后,這只猴子坐在太空艙中被火箭送上了太空,不過,由于機器故障,恒河猴缺氧窒息而亡。后來又有幾只猴子被送上太空,但都未能回到地面。
1959年,美國把兩只獼猴送進了太空,幸運的是,它們沒有像前幾任那樣有去無回,而是安全返回地球,只不過公猴在摘除電極時,因為麻醉不當而去世了;另一只母猴則一直活到1984年。
1961年,美國一只三歲的黑猩猩哈姆被送上了太空,它在太空中一共飛行了15分鐘,并體驗了6分30秒的失重。哈姆安全地返回地球之后,先后被送往2個不同的動物園安置,后來在1983年1月離開了世界。
第一只太空貓的名字叫做費力賽特。法國科學家在1963年10月把費力賽特送上了太空,他們不僅在費力賽特的頭骨上植入了電極以收集數(shù)據(jù),還在它的腳底施加電脈沖以刺激它進行反應。這只貓雖然安全回到了地球,不過在兩個月之后被安樂死,然后被科學家解剖,以研究它的大腦。
烏龜首次被送入外太空是在1968年,與它同行的還有黃粉蟲幼蟲(這種幼蟲在歐洲常被用于喂食寵物鳥)。1968年,烏龜和黃粉蟲幼蟲乘坐蘇聯(lián)的探測器5號飛船來到月球附近,并在月球上空環(huán)行了一圈之后,安全地回到地球。不過它們的體重減輕了一些,這或許是因為在太空中進食不充足。
蜘蛛能在太空中正常結網(wǎng)嗎?答案是:能。最先進入太空的蜘蛛有兩只,名字分別是安妮塔和阿拉貝拉,它們于1973年被送到太空中。在剛進入太空的那幾天,它們還不太習慣失重的環(huán)境,到處飄來飄去。在習慣了失重的環(huán)境之后,它們開始結網(wǎng)。雖然它們結網(wǎng)速度有點慢,但結的網(wǎng)在外觀上差別不大,只是太空網(wǎng)還比地球網(wǎng)更加堅韌。
可惜的是,安妮塔和阿拉貝拉因為食物質(zhì)量問題,脫水而死,沒能活著回到地球。
蟑螂被稱為“地表最強生物”,它們獲選成為太空動物乘客一點都不讓人意外。歐洲宇航局于2007年把54只蟑螂送進太空,它們所乘坐的飛船配備了獨立的蟑螂太空生命系統(tǒng)室。進入太空的蟑螂不僅存活了下來,還成功受孕并生出33只蟑螂寶寶(失重條件下的動物本應無法射精,從而無法受孕)。隨后科學家們還發(fā)現(xiàn),這33只蟑螂寶寶不僅長得更快、跑得更快,還更加強壯。
2014年,5只壁虎被俄羅斯的科學家們用生物衛(wèi)星(專門裝載小動物的小型“宇宙飛船”)送到了太空,以研究無重力環(huán)境對交配的影響。這5只壁虎在太空待了一個半月的時間,不過它們最后沒能安然回到地球??茖W家們錄到了壁虎在衛(wèi)星中經(jīng)常與漂浮物體“玩耍”的影像,這種與物體“玩耍”的行為在地球上可是很少見的,但這些太空中的壁虎卻經(jīng)常做出這種行為。
20世紀90年代,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把6萬只水母送上了太空。被送入太空的水母跟人類一樣,能夠適應太空中失重的環(huán)境,隨時調(diào)整自己的身體。但是它們回到地球后,反而不太適應地球的重力環(huán)境,在水中無法像以前那樣正常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