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苗娜,陳煥金,廖靜蘭,韓杰,謝映妹
(1.潮州市農(nóng)業(yè)科技發(fā)展中心,廣東 潮州 521000;2.潮州市農(nóng)機化技術(shù)推廣服務站,廣東 潮州 521000;3.潮安區(qū)金富達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潮安 515638)
1.1 試驗地點
試驗設(shè)在廣東南馥茶業(yè)有限公司種植基地。
1.2 試驗作物
茶葉。
1.3 防治對象
茶小綠葉蟬、害螨。
1.4 試驗藥械:T16植保無人機(大疆公司)背負式電動噴霧器
設(shè)置3個處理,處理1使用T16植保無人機,處理2-3使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各處理用水量均為16L(一桶水),本試驗不設(shè)重復。處理1加入30%吡丙·呋蟲胺可溶液劑200ml、27%阿維·螺螨酯懸浮劑200ml、飛防專用助劑100ml,飛防面積5畝;處理2用30%吡丙·呋蟲胺可溶液劑10ml、27%阿維·螺螨酯懸浮劑10ml,防治面積0.25畝;處理3為空白對照區(qū),面積0.25畝,噴清水。
(1)施藥時間。2019年4月27日,新梢長度約2.5厘米。
(2)施藥方法。晴天下午施藥,藥劑先用水稀釋成母液,再稀釋成藥液。處理1畝用藥液量為1L,處理2~3畝用藥液量64kg。施藥后至調(diào)查結(jié)束前不施用其它殺蟲劑、殺菌劑,其它田管措施正常進行。
(1)調(diào)查噴藥效率。無人機、噴霧器到達噴藥區(qū)域后開始計時,記錄噴藥面積、藥液量和所用時間,計算噴藥效率(畝/小時)。
(2)調(diào)查噴藥效果:藥前、藥后7d調(diào)查茶園中茶小綠葉蟬、害螨的蟲口密度,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采用盆拍法調(diào)查茶小綠葉蟬,每處理查5點,每點一盆(25㎝×40㎝白搪瓷盆,面積0.1㎡),平接于茶從下方,用手拍打盆上方的茶從3下,記錄落盆茶小綠葉蟬數(shù);采用葉片觀察法查害螨,每處理查5點,每點查10個新梢下的3片成葉,記錄蟲口密度,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效。
(3)計算公式:蟲口減退率(%)=(藥前蟲口數(shù)-藥后蟲口數(shù))÷藥前蟲口數(shù)×100
防效(%)=(處理區(qū)蟲口減退率-空白區(qū)蟲口減退率)÷(100-空白區(qū)蟲口減退率)×100
(4)對作物的直接影響。需檢查藥劑對作物有無藥害,記錄藥害的類型和程度。此外,也要記錄對作物的其他有益影響(如促進新芽生長)。
3.1.1 噴藥效率
處理 噴藥時間 藥液量(L)噴藥面積(畝)效率(畝/小時)1 3分28秒 16 5 86.54 2 9分32秒 16 0.25 1.57 5 9分18秒 16 0.25 1.61
3.1.2 噴藥效果
處理 藥前基數(shù) 藥后7天蟲口 減退率(%) 防效(%)1 茶小綠葉蟬 32 4 87.50 90.55害螨 103頭 21頭 79.61 94.02 2 茶小綠葉蟬 25 3 88.00 90.93害螨 86 20頭 76.74 93.18 3 茶小綠葉蟬 31 41 -32.26 —-害螨 122 416頭 -240.98 —-
(1)效率對比分析。處理1用無人機負載16L噴5畝地耗時3分28秒,每分鐘噴藥液4.61L,小于設(shè)計標準的4.8L/分鐘,折合86.54畝/小時,是處理2、3采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1.57畝/小時、1.61畝/小時的55.12倍、53.75倍。按照目前一臺無人機2人操作,人均噴藥速度可以達到負式電動噴霧器26倍以上。
(2)效果對比比較。處理1、2藥后7d對茶小綠葉蟬防效為90.55%、90.93%,對害螨仿效為94.02%、93.18%,說明試驗藥劑30%吡丙·呋蟲胺可溶液劑200ml+27%阿維·螺螨酯懸浮劑對茶小綠葉蟬、害螨防效優(yōu)秀。處理1、2之間差別不大,說明在單位面積用藥量相同的前提下,使用植保無人機或背負式電動噴霧器的效果基本相同。
各處理試驗過程均未發(fā)現(xiàn)對茶樹產(chǎn)生藥害現(xiàn)象。
與人工/傳統(tǒng)植保機械相比,利用植保無人機防治茶園害蟲,不受地形限制,體積小、重量輕,轉(zhuǎn)移作業(yè)方便,工作效率高,防治效果好,能解決病蟲害防治勞動強度大、勞力短缺等問題,易于推廣普及應用。著無人機在試驗出現(xiàn)作業(yè)偶爾不穩(wěn)定、難以精準控制飛行高度和航跡的問題,而且電池續(xù)航時間短,大面積作業(yè)需要攜帶多塊電池和充電器。
今后植保無人機將逐步完善,操作人員逐步熟練,今后在茶園的應用將越來越被茶農(nóng)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