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擎
一部《蘭亭集序》,奠定了王羲之在中華書法史上的“行書之冠”地位。
西晉惠帝太安二年(303)癸亥七月十一日,王羲之出生在山東瑯邪(今臨沂),有人說生于今天江蘇省無錫市洛社。他是王導堂弟王曠的第二個兒子。
瑯琊王氏系名門望族。從曾祖(曾祖父的親兄弟)王覽與《二十四孝圖》中的王祥為同父異母兄弟,王覽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從伯父王導官至太尉,父親王曠官淮南太守。不幸的是王羲之七歲那年,即晉懷帝永嘉三年(309)的夏天,司馬越讓王曠提兵三萬越過太行山去并州上黨援救。當時并州的刺史就是赫赫有名的劉琨,可惜王曠帶兵去的時候,并州的絕大部分土地早已落入劉淵之手。王曠在當年白起圍殲趙括軍隊的長平相遇劉聰,草率迎敵,結果戰(zhàn)事慘烈,部將施融、曹超戰(zhàn)死,三萬大軍覆滅,自己兵敗失蹤。
東晉建武元年(317)春,司馬睿準奏安排李矩之子蔭襲父祿。衛(wèi)鑠母子前往建康。朝廷劃了一塊地給李矩的遺孀衛(wèi)鑠,就是如今的總統(tǒng)府內西部熙園。里面有一泓池塘,1700年前的池塘還很小,是一條天然小溪。因為圈在建章宮(太初宮)后宮花園內,自然也就修繕成了池塘,種上荷花,盛夏綻放,很是好看。
衛(wèi)夫人搬進來時,荷塘已經被庶民掘藕挖了個底朝天。盛夏季節(jié),荷影兒也不見,倒是水清得很,書法大家衛(wèi)夫人便將這方水域稍做整理,開辟了幾畝菜地。專門讓出一間房屋作為書法的教室,教兒子書法。旁邊的池塘成了她天然的洗筆池(即今天的太平湖)。
當王導將王羲之在內的幾個王氏男孩送到衛(wèi)鑠這里學書法時,衛(wèi)鑠一眼看出,這個與自己兒子同齡的王羲之有著許多特點:不善言語,喜愛讀書。他讀書時,總是獨自靜靜地坐在角落里。衛(wèi)夫人在王導送他們來時,讓孩子們都寫幾個字看看。那時的王羲之在書法上并不突出,衛(wèi)鑠也就沒有注意他。
衛(wèi)鑠講究習書者的知識與悟性,特別需要理論素養(yǎng)。在古代印刷業(yè)還不發(fā)達的情況下,許多書法的理論知識,傳播不便,不僅僅是看不到名人真跡,刻石勒碑字帖真跡都不易看到,形成筆法的經驗更是保密,不輕易傳人。一旦得到正確筆法和看到高水平的書作,學習者自然喜出望外。衛(wèi)夫人深知王氏家族很重視家族文化與書畫的傳承,但孩子們的書法理論見解如何,她是要測一測的。
經過測試王羲之的理論知識,衛(wèi)鑠興奮地告訴王導:此兒必定見過用筆之訣,憑我所識,此兒書寫,有老成之智。我心里暗喜:此子將來必超過我??!
王導以為衛(wèi)鑠與他客套,但細問下去,連王導也不能相信,原來年少的王羲之不僅隨叔父王廙習書法,而且讀過書法理論書。據他自己說,少年時看見父親枕頭中有本前朝的《筆說》,便偷偷地拿來讀。王曠發(fā)現(xiàn)后問他:“你為什么要偷看我秘藏的書?”王羲之笑而不答。母親說:“他要看你運筆的方法?!备赣H看他年齡小,便說:“等你長大成人,我再把它交給你?!蓖豸酥虬萸蟮溃骸疤热舻鹊轿页扇嗽倏?,恐怕就耽擱了兒子的才華。”父親很高興,立刻就把書送給了他。也多虧王曠將那本書給了王羲之,一個多月后,父親王曠戰(zhàn)死疆場。
衛(wèi)夫人不但在書法實踐上有突出成就,在書法藝術的理論方面也有獨到的精辟見地,更重要的是她將這些獨特的見地,建立起比較全面深入的書論文獻。這是難能可貴的!例如:她在《筆陣圖》中首先提出,書法之妙“莫先乎用筆”。主張學習書法要上溯其源,師法古人。切記在一知半解地“明白”原理后,匆匆忙忙下筆,筆觸之處不能體現(xiàn)預期的效果,費力耗神,無濟于事。她還提出,在學習和創(chuàng)作時,要注意選用筆、墨、紙、硯的品種和產地,強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她特別指出,執(zhí)筆要有講究,不同書體應采用不同的執(zhí)筆法,并加以具體分析:“有心急而執(zhí)筆緩者,有心緩而執(zhí)筆急者。若執(zhí)筆近而不能緊者,心乎不齊,意后筆先者,敗;若執(zhí)筆遠而急,意前筆后者,勝。”超出了單純論述執(zhí)筆的范圍。對書法藝術中的筆、意關系和書家修養(yǎng)等有深刻的論述。
衛(wèi)鑠的書法理論直接影響了王羲之。
在師傅的精心教授下,王羲之很快就小荷
初露尖尖角。
……
年少的王羲之首先進入了歷史上著名成語“三日仆射”中的尚書左仆射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的慧眼。
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風度瀟灑,性情率直,是東晉出名的美男子和才子,身居高官。一日攜妻女眾家眷去雞籠山踏青,傍晚路過歸善寺,女兒周瑩向父親提出,大書法家衛(wèi)夫人就在附近,我們何不去拜訪,也好讓女兒向她討教討教書法秘訣啊!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想也不想就答應了,這一家子人來到衛(wèi)鑠院中,只見幾個十來歲的男孩都光著身體在練刀劍,不料有女眷闖入,頓時不知如何是好,倒是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眼快,讓眾家丁在女兒與太太前面擋作人墻,自己上前對聞訊而出的衛(wèi)夫人施禮。衛(wèi)鑠知是尚書左仆射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也不好說什么,趕快讓孩子們入室更衣,他們在堂前屋里就座。仆人上茶。
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讓女兒周瑩就書法向衛(wèi)鑠請教,而衛(wèi)鑠卻對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說,那位躺在墻角的人,你們可以向他問書法上的事。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這才注意到大家進出這么久,墻角的人捧書一直在看,并不關心周圍的事,頓生好感,便問其人是誰。衛(wèi)鑠說,雖然年少,滿腹經綸,他的書法理論,做你女兒的師傅綽綽有余。說著,便喊道:“逸少,過來見過尚書左仆射周大人!”
那墻角之人并不理會。衛(wèi)夫人也不生氣,對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說,看書入迷了。說著,自己起身要過去,被周瑩攔住,道“師傅,如果你不說我放肆,我去喊他?!敝墁撛诩沂浅雒囊把绢^,雖然才13歲,頗有男孩風度。倒是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喝?。骸艾搩?,這不是在家里?!北銌柎巳藖須v。衛(wèi)夫人說,已故王曠將軍的次子羲之。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早在朝中聽說王導有個侄子書法了得,現(xiàn)在聽了衛(wèi)夫人這話,趕緊又看了幾眼,摸著下巴,樂著點頭道,如是此人,丫頭可以放肆!
周瑩見父親這么說,反倒停下腳步,說:高傲的人,我見得多了,我不去了!
這番插曲早被內室里李充等人看在眼中,大家一擁而上,把墻角的王羲之抬起,一二三喊道:你岳丈來啦!
王羲之被這幾個小子一哄抬,從書夢中驚醒,呆呆看著屋外的客人,不知出了什么事。衛(wèi)夫人對李充等人呵斥一番,把他們轟了出去,讓王羲之過來陪著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一家。漸漸地,王羲之緩過神來,高高的身材,白白凈凈的膚色,清秀而聰慧的兩眼閃爍著令人喜歡的光芒。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夫婦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他。一番書論,更是俘獲了周瑩的神魂。
數(shù)日后,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退朝與王導一起出來,途中,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向王導提出請王羲之到他府上教女兒書法。王導笑道,周大人,這男女有別啊!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想了想道:也是,說小還小,說大也才十四五歲,情竇初開……接著表示道:我尚且不在乎,你呢?王導樂道,我侄兒未娶,你女兒有媒妁了沒有?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理直氣壯地說,當然沒有!王導樂道,那就好,教歸教,若要談婚論嫁,還得請我那守寡的弟媳來定奪。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道,那衛(wèi)夫人可不是王羲之的姨母嗎?她會不會已經向無錫說了?王導道,若是那樣,可就美了你啦!
史上稱王羲之到尚書左仆射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家做客,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特意安排牛肉宴來歡迎這位少年才俊。當時“牛肉宴”為最高級別的禮遇。其中一款做法,是取生下來不足三月的整頭乳牛,先由仆人將整牛清理干凈,用炭火烤至七成熟,然后將炭火移至席間,宴席圍四周,北邊主席,左右依次。每席上安排一女子陪侍。女子負責給賓客切肉置食盤中,添酒、夾輔料等。據說,當時王羲之被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安排坐北席主位,陪侍原是一位妙女,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的女兒自告奮勇說,我?guī)煾的莾?,就由徒弟我自己上了。?\\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聞后怔了一怔,竟然笑著答應了。當時眾客還不熟悉王羲之,見此布局,覺得其來頭一定不小。牛烤好,仆人將牛心移到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席案。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樂呵呵動手先切了一塊牛心肉,舉起刀,對著眾賓客道:今日設牛案招待各位,意在推出一位青年書家才俊。接著將王羲之的書法成就大大地夸了一番,并親自將這塊牛心遞給王羲之。王羲之自然不敢接受。周瑩表示代收。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恰不讓,眾人一起捧場。王羲之在一片熱鬧氛圍中接過了牛心肉。
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持牛心奉王羲之的事便成為佳話,也使王羲之名聲大振!
晉永昌元年(322),“王與馬,共天下”的王敦借口清君側,反叛東晉。
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首先告誡女兒,司馬紹要對王氏一族開刀,我們不能在這個時候添亂。周瑩要爹爹盡力保護王羲之!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說,爹爹也喜歡他,自然是要保護的。于是,就有王導領全家百余口人自綁宮門前請罪的故事,更有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前往司馬睿宮中求情的美談。可惜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這人做好事不愿意留名,找司馬睿求情就是為了救王導一家,恰恰路過那百余人下跪的場面時,竟然裝著看不見,更沒對王導露半點風聲!
偏偏王導誤解了他,在后來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遇險時,王導記恨當年自己下跪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置之不理的往事,竟袖手旁觀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被叛軍所殺。這就等于親手殺了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事后王導得到了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寫給司馬睿為王導一家求情的親筆奏折,已是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被王敦滅后。王導手捧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親筆寫的以一家數(shù)百口性命擔保,奏請刀下留王導全族性命的上書悔之莫及,人死不能復生,周瑩從此再與王氏無緣……
得知內情后的王羲之開始瘋狂地尋找周瑩,人海之中何處去尋找?
在一個秋風蕭瑟的黃昏,王羲之跪別老師衛(wèi)夫人,與同庚兄弟李充等人告別,默默回到無錫母親身邊,想從此隱居民間。他這樣做,正是為了痛苦地割斷自己對周瑩刻骨銘心般的愛。他閉門謝客,全身心地將自己沉浸于書法之中。王羲之開始鉆研衛(wèi)鑠臨別時贈給他的《筆陣圖》。不僅僅是反復研讀,據后人記載他光臨摹與抄寫就不計其數(shù)。漸漸悟出書家不能守舊、要有創(chuàng)造的道理。
以書法的俊秀而言,當時的庾翼遠遠勝過他,也在想突破“瓶頸”,但苦于摸不著“象”。王羲之無意中從民間獲得了東漢劉德升的“瓔珞篆”及其他遺墨,發(fā)現(xiàn)在“正書”中,偶爾改成簡易行書,反而能夠得到快意的書寫效果。這一收獲,恰恰是王羲之苦苦尋求的“希望”!王羲之一直追求的突破,是衛(wèi)鑠理論與歷代書家“強強聯(lián)合”的實踐方向,而劉德升的率性放肆,令王羲之在《筆陣圖》的基礎上,集中精氣神下大力氣于篆、草、隸、楷各種書體的基本功上,便“背叛”性地將各種書體揉搓融為一體,開創(chuàng)一種新的書體。這就是從草楷結合上獨創(chuàng)出的以繼承為主、不變舊法、用隸法寫楷、獨創(chuàng)“草楷”結合體的行書。
果然,王羲之成功了。書法在王羲之手里,出現(xiàn)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全新面貌。用衛(wèi)鑠的話說,王羲之新創(chuàng)的書體,柔韌剛力,千書一體,千篇各異,一時稱王羲之“萬字不同”,精當質樸,端秀清新、遒媚勁健……
王羲之的母親,更關心的是兒子的婚事。他哥哥籍之的第一個孩子已經十幾歲,而王羲之則無暇顧及母親對他婚事的關切。
郗鑒是晉室的忠臣,司馬紹告訴郗鑒,憑自己與王導的接觸,認定王導與王敦不是一條心,王氏一族,唯敦長反骨。郗鑒離開京都前,專程前往歸善寺看望李矩遺孤,就在衛(wèi)夫人那里,見到了前來看望老師的王羲之,交談后特別喜歡他,當時心下暗許:愿以女嫁此郎。但他沒說出口,更沒向衛(wèi)夫人透露絲毫,聰明的衛(wèi)夫人已經覺察出郗鑒對王羲之的厚愛。
晉明帝太寧三年(325),司馬紹病危中,任命卞壺為宰相,與司徒王導同受顧命、輔佐幼主成帝司馬衍執(zhí)掌朝政。晉成帝咸和元年(325),司馬衍登基。郗鑒被指定與卞壺、王導、庾亮、溫嶠等人輔政。郗鑒同時還進位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
此時的郗鑒有了當年王敦的權力。郗鑒不是王敦,他是東晉帝室的忠誠臣仆。但他同樣也需要朝廷的信任。思慮再三,他考慮朝中有兩人能夠輔佐成帝。一位是宰相卞壺,卞壺耿直無私到不近人間煙火的地步。另一位則是王導。王導與卞壺不同,自從出了王敦的事后,他也成了好好老先生,經常不講原則。郗鑒與王導素有交往,如今的他便有意將家中待嫁之女郗璇,聯(lián)姻王氏一族……
當時的郗鑒領兵駐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他有了這個想法后,便與門客們商量。門客說,這事好辦,王府的后生好幾位,個個長得俊雅,不知大將軍看中他家哪位?。苛硪婚T客說,最好能夠選在他們都在一起聚會時,精挑細選?郗鑒依了門客們的意見。著人去建康打探,得悉:這年春上,衛(wèi)夫人擇期給兒子李充娶妻。王羲之的母親是衛(wèi)夫人的表姐,衛(wèi)鑠請她幫忙。無錫王氏幾個男孩子也都同行。郗鑒樂道:天賜良緣也。急令門客持自己的親筆書信
前往秦淮河邊的王導府上投遞。
王家的子弟,當然都愿意娶郗鑒的女兒。一是郗鑒一代重臣,在朝廷極有威信,做女婿的自然有倚靠。二是這郗家的名媛才貌雙全,京城素有耳聞,得此佳人,也是人生之幸。所以一個個都華服翩翩,希望自己被選中。王氏子弟中只有一人無所謂,好像不知道招親這件事一樣,懶在東床之上,袒腹而臥,好不自在。
王導看完郗大人求聯(lián)姻的信后,笑笑對門客說,正巧啊,去,那些孩子都在東廂房里,你自己去看吧。選中了以后告訴我就成。門客到東廂房看過之后,謝過丞相王導,趕回京口郗府,回復郗鑒:“百聞不如一見,到了王府一看才知道,王氏幾個男兒個個長得真的都不錯,英俊瀟灑。聽說我為您選女婿,都表現(xiàn)出莊重矜持,有的還有些拘謹。只有一個年輕人,袒腹臥于東床,好像沒聽說有這回事似的?!?/p>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上說:“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袒腹臥,如不聞?!?/p>
郗鑒聽到有這樣率性的王家少年,大為驚嘆,感覺如此帥郎才配做郗府的佳婿。趕緊對門客交代:“這就好,我喜歡這樣的人。選那位袒腹東床的為婿?!臂b后來到建康辦事,專門見王導一問,才知道那東床袒腹的正是王羲之,便向王導提出將女兒郗璇嫁給王羲之。
這就是“東床快婿”的由來,“快”是說郗鑒的決定之快。他之所以這樣爽快,實在也不只是因為王羲之那天的率性之舉,而是王羲之的風度正符合魏晉的社會時尚。
王導沒有郗鑒的樂觀,嘆口氣說,這事我可無法做主,得問問他自己。
豈有此理!郗鑒惱道。
王導:你不知道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之事嗎?如果不是我的錯,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之女已經抱著孩子站在我們面前了。就因為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之女,這孩子一氣之下跑回無錫鄉(xiāng)下隱居去了,若不是他師傅家的大事,十六臺大轎亦抬不來他!原本讓他在衛(wèi)夫人那邊幫忙的,這孩子在那兒什么忙也幫不上,還嫌礙事,這才跑我家與其他兄弟熱鬧的。來了吧,也不合群,整天捧著書看。我說??!你相中了他做你女婿,我可沒那么樂觀,料定這孩子心里還想著周家女兒……
這如何是好。郗鑒愁起來?;氐礁?,一雙眉頭緊鎖。門客知道后,獻計道:派人前往建康尋找到當年在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府上侍候小姐的丫鬟,如果找不到,收買曾經在王羲之身邊侍候他的仆人……郗鑒不解地問:這是為何?門客道,從他們那里了解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女兒的裝束。然后讓小姐習作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女兒的舉止,蒙住那小子,只要他一旦入港,那就是釣著金龜婿,想后悔也來不及了。
郗鑒:好是好,怕是我女兒也不愿意??!
話音剛落,屏后傳來女兒郗璇的聲音:爹爹,女兒愿意的。
郗鑒見女兒如此,便讓門客去辦。
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尋到當年在周<\\Xh-elecroc\設計制作源文件\期刊雜志\2020年當代\3\YI.eps>女兒身邊的兩個丫鬟。將她們帶到京口,日夜調教郗璇,連裝束衣著都一應全變作了周瑩。用周瑩身邊丫鬟的話說,郗璇的身高與身段臉盤都酷似;若不細察,是辨別不出真假的。另一丫鬟則提醒說,周小姐的字與郗小姐的字雖然寫得很相似,若是入高手眼里,還是能辨清楚的。郗鑒囑女兒加緊臨摹周瑩的字。
不久,得知王導要到京口辦公務,郗鑒馬上趕到建康,私下通報王導,請他借公出機會帶王羲之到京口。王導出行京口,帶上王羲之作隨從,本是很正常的事,但王羲之的脾氣特別,如果硬來,反倒不好。郗鑒的要求也正合王導之意,自然也就要想方設法成全。急中生智,王導前往衛(wèi)夫人家中,請衛(wèi)鑠幫忙。衛(wèi)夫人知道是好事,連連稱贊郗鑒的厚道,愿意幫助,請相國帶口信讓王羲之到她家中來。王導臨走前,王羲之母親過來送大伯離開,臨行前告訴王導,讓逸少過來看看他娘,人老了,幾天不見兒啊,怪想的……
王導回到府上,故作漫不經心地對還在看書的王羲之說,你娘怪想你的,你表姨說她夜不能寐,是不是該去看看她??!
王羲之是個孝子,話沒聽完,拿著書就要出門。王導問他去哪。王羲之說,大伯,我今晚就不回來了,住我?guī)煾的抢铩?,明天大伯去京口,能不能免小侄這趟苦差啊!
你先去看看你娘,然后再說吧!王導敷衍他。
到了衛(wèi)鑠家中,王羲之見到了母親。母子
說話間,衛(wèi)夫人也過來一起說說話,衛(wèi)夫人從王羲之嘴里套出話,知道要隨王導去京口公干。衛(wèi)夫人立刻對表姐說,我久欲去京口看看,孫權在那里筑鐵甕城,應該有些可觀摩的古物吧!你們去幾天啊?正好我兒的婚姻大事還有半個月哩,趕得上的,我?guī)鹤优c你們做伴索性借公濟私觀觀京口勝景如何?聽說李充母子前往,王羲之來了勁,決定隨王導去京口。就這樣,王羲之落入了他們設好的“圈套”。第二天,王導派了車過來一起接了衛(wèi)夫人母子與王羲之母子,女眷坐車,男士騎馬,一行浩浩蕩蕩隨王導前往京口。
這一行剛剛在驛站安頓,郗鑒便前來驛站看望王導,并與衛(wèi)夫人與王羲之兩家見面,告訴他們,明天正午設家宴宴請大家。郗鑒知道李充半個月后成婚,很高興地說,你父親是我很敬佩的英雄??!將門出虎子,有你這樣的后生,乃我朝之大幸??!衛(wèi)夫人倒也很實在地說,孩子很想接他父親的班為國效力,若能在老將軍麾下,我也放心??!
相國在此,待相國回京復命時,向皇上奏請起用英雄之后,也在情理之中嘛!郗鑒說話間看看王羲之,問:逸少意下如何?
王羲之順口答應:好?。?/p>
公務須在郗鑒府中處理。郗鑒有意安排在花園茶亭接待。王羲之陪在王導身邊,大家喝茶說事的時候,郗璇在丫鬟的陪同下前來向郗鑒問事。在一邊陪著卻手不離書的王羲之并沒有在意郗璇的出現(xiàn),而是郗璇的聲音讓王羲之抬起了頭,這時郗璇也故意朝王羲之斜掃一眼,當與王羲之目光相碰時,郗璇故意做出驚愕詫異的表情,但又立刻顯出無奈之哀切。王羲之大為驚駭!呼地站起來。
王導嚴厲道:逸少,你坐下。
王羲之只好坐下,眼睛盯著郗璇??粗谯b的吩咐中離去。而漸漸走遠的郗璇也再三回首。這讓王羲之按捺不住,莽撞地突然向郗鑒問,剛才來的是誰?
休得對將軍無禮。王導叱喝道:讀書人,怎么能如此無禮。
王羲之慌忙起來給郗鑒賠禮道不是,然后告知原委,說他似乎見到了以前的戀人,他相信這位姑娘正是他苦苦尋找的周瑩。
郗鑒朝王導看看,兩人對視一眼,便開始對王羲之編故事。其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句話,這個姑娘是周瑩,是我保護下來的,她現(xiàn)在改名郗璇。如果你愿意與她交往,我沒有任何意見。王導忙表態(tài),我們王家也尊重你的態(tài)度。
眾人皆大歡喜的事就這么定了。
半個月后,李充與王羲之一起做了“丈夫”!
王羲之首次任官是在晉成帝咸和元年(326),也就是隨王導京口巡察與郗鑒女兒郗璇相見那次。兩年后瑯邪王司馬昱赴會稽上任,王羲之為會稽王友隨任。成帝咸和五年王羲之出任臨川太守。當年的臨川閉塞落后,人無三分銀,地無三尺平。餓殍露野無人問,盜匪出入在市井。王羲之主政撫州,還政于民,施教于民。創(chuàng)新良序,民風轉純,寇賊投明,路不拾遺。曹操謀士荀彧后人荀伯子撰文說,王羲之在臨川當太守,于新城辦民學,純化民風。其習書可將一池水染黑,足見用心之深。歷史上留下來的文物揭示此時王羲之的書法側重于隸書與楷書的過渡變化。這也是《墨池記》所記之事。
30歲那年,王羲之任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太守。多年之前曾隨師傅衛(wèi)夫人前往吳興考察湖筆,留下深刻印象。臨川與浙北地區(qū)的吳地風土人情完全兩回事,但臨川執(zhí)政的經驗對于王羲之非常重要。面對山青水美,他感嘆一到此地就處處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與情趣。王羲之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就想早早遠離建康城里的鉤心斗角,回歸自然。
成帝咸和九年,32歲的王羲之應庾亮召赴武昌任征西參軍(即幕僚),后遷長史(幕僚中的領導,相當于今天的秘書長)。庾亮與王羲之這次合作,為后人留下了《南樓理詠》。成帝咸康二年(336),王羲之因叔父王彬卒乃返建康助王彪料理喪事,在這里再見王導。王導讓王羲之持自己的名帖入朝見成帝報告在吳興建設水利、開拓運河等惠民業(yè)績。成帝也聞其與庾亮合作并傳出《南樓理詠》佳賦一事,即召王羲之入宮赴宴。
成帝因王導身體不適而不能上朝理事,便打破君臣禮儀,親自赴王導府上探望,并給王導夫婦行禮。此舉引起與王羲之有《孔侍中帖》之誼的孔坦的強烈不滿,他認為作為皇帝不能這樣禮下大臣,以密表進諫。王導知道后,竟免去孔坦的職務并將王羲之調自己身邊任朝職。王羲之聞后面陳王導,指出免孔坦之職乃私念,現(xiàn)在從庾亮身邊挖走自己,名曰入朝為官,實則削庾亮臂膀以壯自己勢力。
王羲之深惡痛絕官場傾軋,在岳父郗鑒支持下拒絕了王導的授職,并在《致殷浩箋》中以“無廊廟志”以示抗議。王導見郗鑒與王羲之翁婿聯(lián)手反對自己,非常傷心,病情加重,不久便去世。不足一月,王羲之岳父郗鑒謝世。王羲之與身懷六甲的妻子郗璇攜全家京城奔喪。在這里遇到謝安,共登冶城,為后世留下了“冶城之辯”。歷史在這里看到了謝安這樣的清談名士也不失“悠然遠想、高世之志”,后來謝安指揮了決定東晉存亡的“淝水之戰(zhàn)”,而胸有大志的王羲之則在臨川、吳興、夏口(今武昌)轉了一圈后成了隱遁山林的世外高人。
衛(wèi)鑠隨兒子李充任剡縣縣令后,王羲之借口看師傅,經常滯留會稽。身為剡縣縣令的李充為王羲之的到來高興地幫他組織書法家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東山腳下,舉行書法酒宴。王羲之26歲時在會稽生活過兩年,現(xiàn)在更鐘情于這片山水,在永和二年(346)籌措資金將父母兄長靈柩遷葬會稽,并表示自己百年之后也安葬于會稽。
永和四年(348)王羲之應殷浩邀請出任護軍將軍,居建康。他非常不喜歡京都官場爾虞我詐的氛圍,憋著性子點卯應付混日子。一年后的十月,王羲之的師傅、姨母衛(wèi)鑠在剡縣去世。王羲之告假趕往會稽參加衛(wèi)鑠的葬禮。王羲之為衛(wèi)鑠守靈之際,悲慟欲絕而亂涂,待心境稍好,將這些胡亂涂抹整理創(chuàng)作出《姨母帖》,親書并焚悼。好在李充將其草稿中已經成型的收了一些起來,半月后再展示給王羲之。王羲之重書《姨母帖》。會稽文人慕王羲之大名,或通過李充,或三五相約而來,與王羲之飲酒品茗、作詩書畫,消愁解憂。守喪期間,朝廷任命王羲之為右軍將軍兼會稽內史。
王羲之到官衙接受任命后,對李充說“朝廷一股死氣沉沉象”,終與我無緣,我愿陪伴在這里長眠的父母兄長,我愿做一只白鵝自由地在會稽生活。他與大家相約,年年“江南草長,群鶯亂飛”的日子,在剡溪的“曲水”岸畔聚會。
永和九年(353)春上,王羲之夫婦約天下文人學士少長咸集,坐于“曲水”岸邊之亂石,飲酒賦詩,各抒懷抱。凡不能詩者,各罰酒三觥。四十一人共得詩三十七首,編為一輯曰:蘭亭集。在那次集會后,李充離開了剡縣,回京都任大著作郎,奉命整理典籍,忙于《晉元帝四部書目》的“刪除煩重,以類相從”。
王羲之將《蘭亭集》編好后,精心創(chuàng)作了一篇序,放在前面。這就是后來震撼歷史的《蘭亭集序》——這部在書法史上史無前例、被后人稱為“行”書的新書體。然后王羲之有點忐忑地來到建康,希望同行名家指點一二。久別京都,對于京都的書法現(xiàn)狀,王羲之心中無底,又不敢輕易亮相。好不容易等到李充退朝,故友相逢,小酒對酌,王羲之也沒敢將《蘭亭集序》拿出來,只是兩人回憶在衛(wèi)夫人身邊學書法的日子,談論書法文章。
后人記錄下當時的情況,文中主要是兩人對衛(wèi)夫人《筆陣圖》的議論。
王羲之能夠才華橫溢,自然離不開嚴師衛(wèi)鑠的教誨,他說:從一筆一畫中注入全身精氣神。她說橫,這橫絕對不同于李斯與蔡邕,更不同于她父親衛(wèi)瓘。她的橫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說到點,更是晉人書法家對書法的最大貢獻,因為在漢之前,書法無點之說。晉代書家在漢人“點”的基礎上,定型并美術了“點”。衛(wèi)鑠對點的要求與闡述:“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睆睦钏沟臋M代表點,到漢代的點就是點,這個點在漢代沒有定規(guī),怎么寫都行。但到了衛(wèi)鑠這里,這點可就成了高峰墜石。
這什么意思呢?你可以想象那萬丈高處落下的石頭,是什么力度,是什么狀態(tài),你能想得出來嗎?你再想你寫撇時,如果你將犀牛的那只角給斷了,是用什么樣的勁?還不完全是用勁,還有你內在的心靈體驗,凡你能夠體悟想到的,那你筆下的撇就會成勢了。對于折的用筆,衛(wèi)鑠將其形容成“百鈞弩發(fā)”。即一百張弓,箭在弦上發(fā)射時的樣子。當你寫豎筆時,
你前面的用力在這里均發(fā)生變化了,你的眼前要有抬頭看到翼然而起于一堵懸崖懸掛下來的枯藤,那是什么樣子,你的心中自然就出現(xiàn)了,你就會明白筆下的豎應該怎么寫啦。當一塊巨大的石頭突然墜落江面,那浪崩流濺的感覺,就是你在寫捺時應該有的力度。而當你用筆寫到橫折鉤連的筆畫聯(lián)運時,你應該想到弓彎藤筋蓄力待發(fā)的氣勢……
李充認為,娘親從一開始握筆就講究了方法:“凡學書字,先學執(zhí)筆,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分,執(zhí)之?!?/p>
兩人端酒共同感謝先師,背誦出衛(wèi)夫人的教誨:“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圣,無力無筋者病”。
衛(wèi)鑠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執(zhí)筆更提出了七點要求:“有心急而執(zhí)筆緩者,有心緩而執(zhí)筆急者。若執(zhí)筆近而不能緊者,心手不齊,意后筆前者敗;若執(zhí)筆遠而急,意前筆后者勝。”
酒至半酣,李充拿出被后人稱為文壇千古不朽之經典的《玉臺新詠》。一番評論后,王羲之終于展示他的《蘭亭集序》。李充借著酒興,兩眼大睜,驚訝不語。指著案頭放置的母親《筆陣圖》連連說,超過、超過了呀!不敢妄言,不敢妄言。
王羲之沒有說話,而是拿過筆,很認真地在紙上展筆寫道:“余少學衛(wèi)夫人畫,將為大能。題夫人《筆陣圖》”!從后人對衛(wèi)鑠的高度評價來看,衛(wèi)鑠對于中國書法最大的貢獻就是她留下的《筆陣圖》,第一次對書法有了考量的標準。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此時尚未面世。
堅持北伐的殷浩因為部下晉軍將領姚襄反叛,造成晉軍大敗而被朝廷廢為庶人。出于正義,王羲之著文為殷浩辯護,并于永和十年(354)二月,王羲之約李充一起去京口看望貶為庶人的原中軍將軍、揚州刺史殷浩。
對于官場早就十分倦怠的王羲之,在京口再次懷念起在師傅身邊的那些歲月,特別是衛(wèi)夫人提出自己要葬在“那片有野禽仙鶴天然家園,并埋葬仙鶴的墳塋之地”,王羲之感嘆:如果不是你李充出任剡縣縣令,姨母可能真的長眠于此了哩!李充向王羲之介紹了娘親那次在京口住下完成《瘞鶴銘碑》的事,王羲之催促,邊走邊說,快快去看?。扇粟s到焦山面對山壁上那一片大字時,王羲之驚呆了。前趨后退,左識右辨,朗朗有聲:
鶴壽不知其紀也,壬辰歲得于華亭,甲午歲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奪余仙鶴之遽也。乃裹以玄黃之巾,藏乎茲山之下,仙家無隱晦之志,我等故立石旌事篆銘不朽詞曰:相此胎禽,浮丘之真,山陰降跡,華表留聲。西竹法理,幸丹歲辰。真唯仿佛,事亦微冥。鳴語化解,仙鶴去莘,左取曹國,右割荊門,后蕩洪流,前固重局,余欲無言,爾也何明?宜直示之,惟將進寧,爰集真?zhèn)H,瘞爾作銘。
讀罷,王羲之連連贊嘆:“筆法之妙,書家冠冕。一反古規(guī)從左至右,字連筆圓潤,點畫靈動,字形開放。中宮內斂,橫豎四張。落筆超逸,神采脫俗、神采脫俗……”
“仙鶴無歸處,四海何是家?”王羲之緊緊拉住李充的手,告訴李充:我等已經是五十有二的年紀了,我還是回會稽去,寫寫文章,喝喝酒,快樂了此一生……
正合吾意。李充擊掌回復。
李充長住建康,王羲之因為王氏大多在建康,每年來回數(shù)次?!短m亭集》付印,自然要附上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如此,王羲之這部驚世之作終于面世。由于當時只有石刻拓印,多少對原作有一些影響,但仍然壓不住京都“紙貴建康”的贊譽。在一片贊揚聲中,微詞也不少。對王氏書法有成見的人認為,王羲之走火入魔,不遵古訓,這書體既不是金石,更沒有篆體味兒,如果說楷書,哪有這樣走筆的?衛(wèi)夫人帶出這樣的徒弟,把衛(wèi)氏百年書法巨匠的名氣砸了。據后人筆記小說稱:北市一家專營衛(wèi)氏書法作品的店突然遭受不明真相人士的攻
擊,被逼關門,數(shù)年后王羲之聲名鵲起,才敢開門營業(yè)。
王羲之寫《蘭亭集序》的書體很快被權威們認同。他們認為:從篆書到隸書,從隸書與楷書的并行中,人們在生活中總覺缺少一種行之便捷且不失莊嚴大雅的書體,現(xiàn)在被王羲之找到了。為什么是他找到的?而不是我們?王家為東晉望族,善書者不乏其人,父親王曠善隸書,堂伯王導善行草,叔父王威工草隸飛白。此外,堂兄弟中的王恬、王洽、王助等均以善書聞名。在這樣一個藝術氛圍濃郁的書香門第中,王羲之的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王羲之隨衛(wèi)鑠學書法,將王氏衛(wèi)氏兩族對書法的優(yōu)勢進行了互補性汲取。他對楷體、草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一改漢魏質樸書風變?yōu)榱髅离p逸,獨立創(chuàng)作介于楷體與草書之間的非草非楷的新體,那就是《蘭亭集序》所表現(xiàn)的新書體——行書。
正是王羲之《蘭亭集序》所表現(xiàn)的新書體在建康得到同行們的廣泛認可,從此中國書法界多了一種書體:行書。
酒后茶余,喜歡清靜的王羲之重游歸善寺,在北市看到一位賣扇子的老媼在秋風中冷得發(fā)抖,上前問其為何在秋風中賣扇子。老媼泣語告之:家中有病夫、殘兒,無以為生,只能靠此掙點錢。不料家中三日不炊……
聞此,王羲之一邊安慰老媼,一邊引她到有墨筆之處,告她愿意在扇上寫些字畫,好讓扇子賣個好價錢。老媼先是猶豫,想了想,這秋風之際,還有誰愿意買啊。于是讓他寫了幾把之后,就不讓他再寫了。老媼道,晚生休多糟蹋!……王羲之只好打住。
那扇上寫了蘭亭修禊里的一些句子,其字凝重、穩(wěn)健、飄逸、秀美,頓時鎮(zhèn)住了許多人,有人識貨,告知老媼,此字乃當今剛剛在京都炒得最火紅的、相國家的王羲之所題,此人乃大書法家衛(wèi)夫人門生,因為這種字體令九泉下的師傅也跟了紅起來啦。
唉!我咋不讓他多寫幾把哩!老媼再去尋王羲之,哪里還能見到?
當王羲之重新出現(xiàn)在衛(wèi)夫人當年教他習字的地方,望著那曾經墨黑的池塘,他很想在這里再說點什么,人去物在,言猶在耳。
李充退朝歸來,見王羲之,自然很高興,兩人小酒對酌,談論書法文章,何等暢快。興奮中的李充問及王羲之年少時的一件事。
聽我母親說,你年少時即敏捷過人,何以見得?
經李充這么一說,王羲之不得不說出當年一件隱秘之事。
原來,王羲之的伯父王敦素存謀反之意,欲與王導兄弟數(shù)人取司馬而代之。司馬睿久有戒備,不時對王氏考察試探。王敦雖有反叛之念,但在王氏家族里還是孤掌難鳴,他只能與幾個部下私下密謀。王敦亦愛書法,在當時水平上乘,時不時將王羲之帶在身邊切磋一二,有時切磋得忘了時辰,王羲之便于伯父軍帳中休息。有一天,大將軍王敦屏退眾人和心腹籌劃謀反篡位事宜,卻忘記王羲之睡在隔壁帳中。其時,王羲之并沒睡實,當聽到伯父所議之事,十分驚恐。想到平時家族間長輩說到王敦行事心狠手辣的話,頓覺一陣寒戰(zhàn)。王羲之想,伯父若知道我偷聽他們的密謀,一定會怕敗露而殺人滅口。情急之中,他故意詐睡,流口水,剔吐污穢之物使頭臉被褥全臟。
果然,王敦議事議到一半,想起王羲之還在這里,驚語道:逸少尚在,如何是好。手下拔出佩劍要去滅了王羲之。倒是王敦起身道,自家侄兒,還是我來。起身撩開帳子,先聞到一股臭味,擰著鼻子過去看到王羲之睡得香甜。手下人相望著搖搖頭,示意如此熟睡的孩子不應該聽到他們的議事。眾人這才收劍重新坐下再議。王敦等眾人散后,過來搖醒王羲之,問他事,皆搖頭不知,只說夢中與師傅舞劍走字形步,急了一個斤斗將肚里吃的全噴出來了哩!王敦這才放下心,將王羲之連夜放回家去。王羲之住在王導家中,隨即將王敦與手下密謀反叛之事告訴了王導。王導問他為什么要告訴他。王羲之說,爹爹死于戰(zhàn)場,逸少不想走這條路。王導問,你走什么路?王羲之說,就想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寫好字。王導高興地說:好志向。
王羲之生活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特殊的魏晉時代。就拿書法來說,整個魏晉時期的士
大夫們都在嘗試著創(chuàng)新。王羲之是這群人中的佼佼者,之所以是佼佼者,是因為王羲之的書法是站在衛(wèi)夫人肩上去摘月亮。
事實上,中國的書法到了魏晉,經過晉代衛(wèi)瓘、衛(wèi)恒、衛(wèi)夫人等四代人接力棒式的傳承弘揚,形成了我們今天的中國書法的高山仰止??上驳氖牵l(wèi)鑠創(chuàng)作的《筆陣圖》開拓了一個時代的書法理論頂峰,王羲之近水樓臺先得月,得其真髓。但這不是唯一條件,衛(wèi)鑠的兒子李充也是書法大家的傳承人,他為什么沒有超過王羲之?這里面有天資差異的原因,王羲之的悟性高于李充。后人總結他們,指出王羲之最大的貢獻是將東漢桓帝、靈帝時劉德升的“行書初胎”,鐘繇的楷書,張芝的草書,以及所處時代的隸式簡書做了大膽的變革創(chuàng)出新的代表——行書。
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fā)展的,介于楷書、草書之間,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產生的?!靶小笔恰靶凶摺钡囊馑?,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刻板、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ǘ嘤诓莘ǖ慕小靶锌?,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王羲之“行書天下第一”,代表作《蘭亭集序》,中鋒起轉提按,線條如行云流水,字體結構極盡變化,風流瀟灑之至。
對于行書的創(chuàng)作,整個魏晉時期的士大夫們都在嘗試,如王珣《伯遠帖》,但都沒有超越王羲之。他創(chuàng)造的這種新的字體徹底擺脫了隸意,以快捷、典雅、通俗的優(yōu)勢影響了中國書壇上千年??v觀王羲之書法,從《姨母帖》到《喪亂帖》,筆筆能看到他的行筆變化、發(fā)展、成熟的軌跡!王羲之的行書,細觀之下,多用內擫法(注:專指書法的一種行筆形式?!犊滴踝值洹罚骸耙恢赴匆??!奔从靡恢赴磯旱臅记?。內擫,即用一指向內按壓。),內密外疏;核心是一拓直下,以側取妍,以姿態(tài)取勢。任何一字進入作品語境,便與鄰近之字發(fā)生聯(lián)系而不可替換,以臻化境,但仍然能在字里行間捕捉到技法的顯露和刻意,窺見悠然南山、高山翠峰、江南古村、獨釣老翁的意境。
近人將歷史上兩位書法大家王羲之與顏真卿比較,結論是:除了立意、用筆、遣墨、使筆外,顏真卿書以勢勝,所有字的姿態(tài)被一種強烈流動感所覆蓋,王羲之“蘭亭”已臻化境,但仍然能在字里行間捕捉到技法的顯露和刻意。顏真卿《祭侄稿》粗頭亂服,毫不經意,從楷書、行書、草書、狂草,筆墨完全被情感的起伏所裹挾;王羲之《蘭亭集序》表達的是個人對人生的感懷、對生死的慨嘆,終歸只在小我。顏真卿《祭侄稿》始終表達的是國仇家恨、個人情懷與國家存亡血肉交融,血淚迸發(fā);王羲之《蘭亭集序》如“竹林七賢”,古琴悠然,小橋流水。顏真卿《祭侄稿》如生命交響,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馬鳴風蕭;王羲之《蘭亭集序》產生于先,故為第一,非藝術高度之第一。顏真卿《祭侄稿》成篇在后,非藝術高度之第二,兩篇杰作當為雙星閃耀,雙峰并峙。
王羲之書風溫潤典雅,清新脫俗,加上求仙問道,煉丹服食,崇尚道家老莊,自有一股魏晉風流的仙氣,稱為“書仙”更為合適,顏真卿書法樸拙雄強,莊嚴,納古法于新意,加上他剛正立朝、不阿權貴的性格特點,其書風表達出儒家正大厚重的氣象,稱之為“書圣”尤為恰當,名副其實。
“書仙”“書圣”風格的爭論持續(xù)了千年,公認的是:天下第一行書為《蘭亭集序》!
責任編輯 楊新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