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
“總有一天終會逝去的吧,這翠色的青春……”停了停手中的筆,聽著耳機里金昌完的《青春》,我晃了晃神。青春,我的青春,已經(jīng)悄悄逝去了啊。
初中時代的我們,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迷你MP3就是一件極幸福的事情,那時候極少人有智能手機,那時候聯(lián)絡最多的還是座機電話,那時候還不是網(wǎng)絡發(fā)達時代,那時候的少男少女喜歡聽著許嵩、周杰倫的歌,唱出青春的味道。
初中時代的課間時分是吵鬧的,是淘氣活潑的,是可愛純真的,不壓抑不嚴肅。班里的男孩子成群成堆躲在教室偷偷玩兒著什么,像是一場大冒險,時而聽到大聲爽朗的笑,時而聽到搗蛋后得意的大聲哈哈,間或玩累了搬著椅子坐在后門邊,吹著口哨哼著歌。在這樣嘰嘰喳喳的課間,女孩子們大多都是三五拉手一起去衛(wèi)生間,一起去打水,一起去買糖果。
同桌是一個文靜溫柔的女生,柔軟的長發(fā)快到腰際,皮膚白得水嫩,眼睛水靈靈的像要溢出水來。課間時分她總是喜歡從課桌掏出她的粉色迷你MP3,轉頭對我微微一笑,拿著一只耳機伸到我眼前:“要不要一起聽呢?”
而我?guī)缀鯖]有拒絕過,總是開心地和她一起趴在桌面上小憩一會兒,耳里聽著許嵩的歌。
“你的城府有多深”“我尋你千百度,日出到遲暮”“柳下聞瑤琴起舞和一曲”這樣的歌詞至今都能想起來,許嵩的歌已成為我們那個時代多數(shù)人的青春,現(xiàn)在聽著他的歌,總能想起那樣簡單淳樸的時光,只有一個MP3,MP3里只有許嵩的歌的青春。
翻開日記本,記錄下來的碎片記憶拼湊出一個個生動的畫面。
“晴兒!晴兒!作文競賽結果出來啦,我是第二名!”
放學后背著書包到7班找許菲的時候,她開心地拉扯著書包撞到我身上,拉著我的手臂不停地搖晃,我和她一起傻笑了好久。記得當時教室前方有一棵杏樹,葉子隨風嘩啦落下,我和她手拉著手,聽她講那篇得獎的關于周杰倫的競賽文,至今都記得,題目是《再給我兩分鐘》。
再給我兩分鐘,如果青春也可以這樣就好了。我還可以和那個女孩嘻嘻哈哈無憂無慮跑到書店里,同一張板凳各坐一邊,同享一個MP3,一邊聽著耳機里周杰倫的歌,一邊看著新出的雜志,挑選著要買的期刊,沉迷到夕陽快要不見才一起騎著自行車回家。
唱過的歌永遠不會消失,而青春河流里的歌卻不見蹤影,讓人懷念卻回不去。
高中時代醞釀出來的時代味道不同于初中時代。MP3被多數(shù)人遺忘在角落,藍牙耳機的出現(xiàn)替代了那個迷你可愛的身影,幾乎人人手握一部智能手機,聽音樂不再需要在家里的電腦提前下載到MP3里,各式音樂軟件安安靜靜被我們放進手機桌面,更多新生歌手來唱我們快要逝去的青春。
“還記得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隨著稻香河流繼續(xù)奔跑……”天空還沒有亮透,《稻香》總是清晨響起的第一首歌,我跟著拍子極小聲地哼著歌詞走下食堂的樓梯,拿著水杯排隊打水,聽著歌聲里夾雜的鳥叫聲,在操場等待做操前背著單詞,操場上的身影三三兩兩,有時候聞著清爽的風我也會莫名地感動。
人漸漸多起來的時候,在一排排人群中,默默背誦的女孩子、嬉笑打鬧的女孩子、大聲喧嘩的男孩子、誰在偷偷看著誰、誰還沒有吃早餐……這些聲音影像都成了他人的背景,每個人都是自己舞臺的主角。
“晴兒,我要和你分享一部劇,地表暖劇《請回答1988!》”佳璇站在我前面,有點自然卷的頭發(fā)帶著發(fā)香。她每天做操前都喜歡轉過身來,跟我分享很多趣事。高中時代我安靜內(nèi)斂的性格除了看書、寫文章,找不出其他樂趣,而這個女孩子嘻嘻哈哈帶給我很多生活上的驚喜。
華晨宇的歌、Bigband的歌、薛之謙的歌……在傍晚時分的廣播慢慢唱著屬于我們的青春浪漫。我們和夕陽一起入畫,抑或忙著洗澡、洗衣服,抑或約好一起去食堂吃飯,抑或還留在教室里刷刷寫著卷子,抑或抱著思政課本靠著走廊背誦,看天上的云一片片慢慢染紅。
我喜歡等天空漸漸抹上墨色,路燈三三兩兩亮起的時候,放下手中的筆,把課桌收拾整齊,拿起空了的水杯,背起書包和佳璇一起到校外吃飯。
路燈下“武大郎燒餅”的小攤車圍滿了穿著同樣校服的學生,賣冰糖葫蘆的老爺爺和藹可親地和學生們開著玩笑,飯菜的香味一層蓋過一層。
我們常去吃的煲仔飯的老板娘、旁邊零食小鋪的老板都已認得我們這兩個???。
“晴兒,這個豬耳朵可好吃啦,脆脆香香的,我們買這個。”飯后佳璇總會拉著我買小零食?;厝ヂ飞弦贿吢犞T伯的叮囑,一邊聽著佳璇的玩笑話,然后一起嘻嘻哈哈回教室學習。
青春在日出日落、花開雨落之間悄悄一點一點逝去,最后在一場喊樓、一場考前誓師大會、一場考前解壓拔河塞、一場時達兩天的考試中真正離去,任我們怎么也抓不住背影。隨著試卷紙張滿天飛,一個個學子與老師擁抱,而后提著行李裝進后備箱,青春隨著車輪軋過最后的歲月。
青春的離去悄無聲息,直到聽到一首歌、看到某個畫面或找到某樣東西時才恍然知道,我們的青春已不復存在,遙遙而無期。
我們唱著青春的歌走過終而復始的春夏秋冬,走不完的是春夏秋冬,再尋不到的是每個人的青春。
編輯/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