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康
朋友從江西旅行回來,約我到他家小酌聊聊旅途見聞。佐酒的菜是在街上買的幾樣傳統(tǒng)鹵菜。酒卻是從江西帶回來的,有一個既好聽又有意思的名字——堆花。這酒過去聽人說起過,是江西名酒,最早產(chǎn)于廬陵一帶,原本叫“谷燒”。相傳廬陵人文天祥少年時求學(xué)白鷺洲書院,文章之余與同窗于酒家買醉,但見“谷燒”倒入杯時,有酒花疊起,醇香滿店,遂脫口贊道:層層堆花,好酒好酒!若干年后,文天祥舉兵抗元兵敗被捕,被押送元大都途經(jīng)白鷺洲時,百姓沿途把“谷燒”酒相送——送他過惶恐灘、過零丁洋。到大都后,文天祥仍寧死不屈,英勇就義。廬陵百姓聞訊,紛紛以“谷燒”灑地遙祭英魂……后來,人們就借文天祥當(dāng)年贊語,把“谷燒”改名為“堆花”,作為對英雄的紀(jì)念。
想到這些,我迫不及待地催朋友開瓶,想看看“堆花”是什么樣子。瓶開伊始,有淡淡的醇香彌散,似乎并無多少獨特。但在倒的過程中,奇妙就出現(xiàn)了——豐富的氣泡不斷泛起,煞是好看。原來這酒是米酒,發(fā)酵期長,一遇空氣自然產(chǎn)生“酒花”,層層疊疊堆于杯中,很有層次感和誘惑力。
堆花的“堆”,一是作量詞用,如一堆土,一堆草。一是作動詞用,堆砌,堆放。小時候參加農(nóng)業(yè)勞動,因體弱常與婦女一起干些輕活。最喜歡的活是摘棉花,不需要多少農(nóng)業(yè)技術(shù)不說,還輕松干凈。到要收工時,會計就會提一桿秤,拖聲吆喝:“堆花啰,堆花啰!”他喊的“堆花”,其實就是把棉花集中到一起過秤記工分。這是我兒時聽到的最有意趣的呼叫,堆花于是入腦入心。
每個人都會對某些詞語過敏,或者被不斷地?fù)糁小6鸦ǘ?,就常常讓我莫名其妙地在毫不相干的情景或語境中想到它。讀詩讀到“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會想到堆花;看天看到頭頂?shù)亩涠浒自?,會想到堆花;在江邊看到絮狀的蘆花,會想到堆花;夏天吃冰淇凌,會想到堆花……我知道,我感興趣的并不是花,而是“堆”。細(xì)細(xì)揣摩,原來作為量詞的堆,總是給人多的感覺。求多,多多益善,是人的欲望本性,堆的前提一定是多,給人驚喜、給人滿足、給人愉悅,對從小生活在物質(zhì)短缺年頭中的我來說尤其如此。比如,打魚的親戚送來一堆活蹦亂跳的小魚,驚喜;鄉(xiāng)下的同學(xué)送來一堆桃子、李子,高興;母親的學(xué)生送來一大堆紅薯,那就很滿足了。成堆的東西,不僅僅是物質(zhì),也是堆砌的快樂。須知,如果我到集市去買,魚是一條,李子是幾個,紅薯是幾根。一堆,會給人一種富足感。
如果說量詞的堆,對人來說往往是被動地接受,那么,作為動詞的堆,卻是主動作為地去改變物態(tài)。比如堆花,絕無“一堆花”的意思,而是讓花堆積、集聚。唐代詩人白居易有一名句“堆花壓柳橋”?;ㄊ茄┗?,積壓在柳橋上,意境是冷清了點,但想到雪化后,橋兩岸柳樹會抽枝發(fā)葉,會飄起春天的飛絮,所以雪雖是冬天的堆花,但也與春天相關(guān)。宋代有個詩人叫方千里,名氣遠(yuǎn)不及白居易,但也留下了一闋非常有名的《慶春宮》:“層云遮日,送春望斷愁城?;h落堆花,簾櫳飛絮,更堪遠(yuǎn)近鶯聲……”籬落堆花,堆的是春天的落英,往往會把春天的愁緒堆在人的心頭。林黛玉是春愁最多的人,見不得花謝花飛,受不了紅銷香斷,更不堪花朵“零落成泥碾作塵”,于是就去葬花。葬花,先要把落花堆攏,收入花籃,再提到一個適合的地方,挖個坑埋了。因此,堆花就不只是行為方式,也是情感的托付。
中國是工藝大國,很多傳統(tǒng)工藝品都有“堆花”的技藝環(huán)節(jié),即在物品上凸起花朵或紋理,成為別致的藝術(shù)。比如陶器瓷器,就是在已成型的坯體上,堆出相關(guān)的造型,增加鮮活感與立體感;比如面饃糕點,會在食物上堆五顏六色的花朵,使之更美觀靈動,刺激感官增加食欲。如此看來,堆花其實是一種凡俗生活中美學(xué)與詩性的表達(dá),有錦上添花的情致,也有烈火烹油的熱烈,乃雅俗共賞之事。中國的昆曲是雅到極致的,男女主角清辭麗曲的唱腔和細(xì)膩含蓄的表演,體現(xiàn)出溫煦、婉約的劇種特征。但為劇情需要,也有群體的載歌載舞。鼓樂齊鳴,排場熱鬧,就有了人間煙火的凡俗。
想到此突然有所參悟:人生應(yīng)有堆花時。是的,人們不能老是把眼光落在奇花異卉或閑花野草上,也不能只做走馬觀花者或素手采花人,也要干點堆花的事情——把最普通的花朵收集起來,綴合成花團錦簇的景致,裝點大眾化的生活。這與把每個平凡的日子綴合起一段人生一樣必要。時不時地堆一下,或許會堆出一種境界的高度來。
(和風(fēng)朗月摘自《解放日報》2020年1月9日 圖/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