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方方
6口之家,擁有37項國家專利,而且新的專利產品還在不斷研發(fā)中……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發(fā)明不是發(fā)明家的專利,而是熱愛生活者的副產品。為愛發(fā)明,家庭更幸福,生活更有趣。
平常生活不尋常
“咔嚓!”“咔嚓!”循聲望去,有人正在切酸菜。粗細均勻,長短統(tǒng)一,這刀功堪稱一絕!走近一看:嚯,這么多酸菜,菜幫又那么硬,這得切到猴年馬月?。靠汕胁巳说镀疠p飄飄,刀落穩(wěn)準狠,完全不費力。這是怎么做到的?
“咕嘟!”“咕嘟!”這熟悉的聲音、誘人的香味,是在燉豬蹄!豬蹄因為含膠量多,燉的時候一般得不停地翻,不然很容易就煳了。可是這鍋旁邊根本沒人啊,也沒有絲毫煳味兒,這又是怎么做到的?
“嘶嘶!”“嘶嘶!”另一個燃氣灶上還燒著一壺水。乍一看,這個水壺和普通的壺沒什么區(qū)別,但不知為什么,總感覺燒水的速度快了不少,一會兒工夫就開了。難道這水壺也有什么玄機?
一個小小的廚房里就有這么多未解之謎?還是快請出我們的主角吧。這里是2019年全國最美家庭—侯寧和沙大寶的家,也是首屆全國最美家庭—侯占山和李秀風的家。是的,他們是一家子,老侯和小侯都獲獎啦!
為什么切多少酸菜都既不累手又不會磨出泡?秘密就在老侯手上的那把刀上。它外形奇特,刀把是凸出來的,而且比普通菜刀的刀把兒位置靠前。其實,就是把受力點往中間挪了,如此便非常省力。因為發(fā)明人是李秀風,所以被命名為“老李牌省力菜刀”。
為什么燉豬蹄不攪拌也不煳鍋?奧秘在盛出美味的豬蹄后就一覽無余了—一個很像箅子的網格露了出來,它成功地隔離了豬蹄和鍋底。它的材料簡單,就是幾雙方便筷,不但好用,而且能隨意折疊,不占地兒。發(fā)明人老李叫它“燉肉神器”。
為什么看似普通的水壺燒水會更快?其實水壺的底部大不相同,增加了受熱面積,同時水壺上方有一個小眼兒,可以促使水壺更好地進氧、排風。發(fā)明人沙大寶說,同樣燒一壺水,用這個壺可以節(jié)約大概1分鐘。它的名字就叫“節(jié)能水壺”。
除了這些,廚房里還有“倒得方便”醬油瓶、家庭水自動回用裝置、兩個頭的勺子……不只是廚房,客廳里有高架親子車、足底水療器;過道里有多功能親子游玩空間,集秋千、吊環(huán)于一體;臥室里有多層兒童防護欄、兒童床組合……
在這樣的家庭生活,想想都覺得既有趣又幸福!他們家只有不到50平方米,住了6口人。但因為發(fā)明多多,空間利用極其充分,直觀感受很寬敞。
老侯以前在沈陽市鐵西區(qū)文體局工作,為了解決體育館揭地膠不方便的問題,發(fā)明了超長重物搬運車,把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參與中國工業(yè)博物館籌建時,又發(fā)明了彈簧凳,坐起來舒適又有趣……侯寧在國家圖書館工作。圖書館里藏書多、塵螨多,她就設計了滾刷吸塵器;推書車費力、爬書梯不方便,她又設計了能充電、能組合的電動推書車和書架……
他們一家人還發(fā)明了吸煙過濾器、紅外線測高自動顯示限高儀、隱形防盜窗、流食進食輔助器……總有一款適合你。事實上,已經有人用上了他們的發(fā)明。有個女孩患了食管賁門失弛緩癥,無法咀嚼進食,小侯一家把流食進食輔助器寄給她,幫她解決了大問題。后來,他們又陸續(xù)做了幾十個,送給需要的老人、孩子。
愛生活,愛家人,愛發(fā)明
小侯告訴記者,他們家的每一個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背后都有屬于它的故事。流食進食輔助器是這樣發(fā)明的:有一年老侯做了口腔手術,什么都吃不進去。不忍心看著老侯受苦,老李和小侯就以最快的速度制作了一個流食進食輔助器:一個瓶子、一根管子再加一個加壓閥。有了流食進食輔助器,老侯終于能方便地吃飯了,身體恢復得又快又好。
因為愛家人,哪怕是司空見慣的小事,也舍不得讓他們受委屈。只要遇到問題,無論大小,他們都會盡力去解決,讓家人更開心、更快樂。
老侯有一本《發(fā)明日記》,上面記錄了一家人的奇思妙想,總共有20多類、近400條。這些想法有的來自一條新聞—看到美國曼哈頓廣場慶祝新年的活動中有點亮水晶球的儀式,老侯就發(fā)明了健身房余能發(fā)電;有的來自一次遛彎—看到道路兩旁的樹被鐵絲箍出了深深淺淺的印痕,老李對老侯說“樹也是生命?。≡蹅兊酶銈€發(fā)明幫幫它”;有的來自一次逛街—有個老太太差點兒被旋轉門夾住,多虧老侯和老李及時幫忙才平安無事,后來,他們就發(fā)明了地面同步旋轉電動門;有的甚至來自一個夢—一次,老李做了個有關發(fā)明的夢,老侯趕緊記在了本子上……這些金點子有些只是個想法,有些已經畫出了設計圖,有些則已經申請了專利。
發(fā)明難嗎?這本《發(fā)明日記》給出了答案:發(fā)明不是發(fā)明家的專利,而是一切熱愛生活者的副產品。這是老李總結的,也是他們一家人的共識。因為熱愛生活,總希望生活更美好、更方便,所以每當遇到一點兒問題,就忍不住想把它解決了。如果對生活漠不關心,覺得什么事都與自己無關,自然也就無緣發(fā)明了。
發(fā)明“基因”代代傳
熱愛生活—生活產生靈感—靈感產生專利—專利服務社會,這是老李總結的“發(fā)明鏈條”。事實上,這一點在老侯家可是有強大“遺傳基因”的。
故事要追溯到老侯上中學時。那時候,老侯家里只有一盞燈,開關在炕頭,晚上去廁所得摸半天,很不方便。恰好課堂上學了電學,那時還是小侯的老侯就利用所學的知識發(fā)明了兩用開關—能開又能關,炕頭和廁所各安一個,上廁所再也不怕黑了。
從此,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延續(xù)了下來。家庭淋浴尚未普及時,老侯就通過改造加熱器實現(xiàn)了足不出戶洗熱水澡。每次有人來體驗,小侯都會開心地指導,可神氣了。別人還在忍受鞋架上鞋子的刺鼻味道時,老侯就發(fā)明了內置鞋柜。每當有人來串門找不到鞋柜時,老李就會特別自豪地打開墻上的門:“在這兒呢!”
從小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氛圍中浸染,小侯也養(yǎng)成了不把問題上交也不繞道走的習慣,總想著能不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把問題解決了。2003年非典,小侯看到很多醫(yī)護人員被感染,就手繪了一個醫(yī)護人員專用防護用具圖,傳真給了非典防控指揮部。后來那邊打電話來表示感謝,說這個思路特別好。從此,小侯也走上了發(fā)明之路。而且因為她的加入,他們家的不少發(fā)明還申請了專利。
發(fā)明不只“遺傳”,還“傳染”。小侯的愛人小沙性格內向,和小侯這愛說愛笑的一家人在一起完全插不上嘴??勺詮膮⑴c了發(fā)明這件事,神奇的變化發(fā)生了。
有一天吃早飯,老李說一位老年朋友摔了一跤,股骨頭就斷了。“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預防呢?”“穿厚一點兒不就行了?!毙『钫f。小沙馬上提出質疑:“夏天得多熱啊!”“在里邊放塊泡沫塑料?”“不行,泡沫塑料不容易彎曲。”“換成充氣的塑料袋?”“不行,塑料不透氣,對皮膚不好。”見小沙臉紅脖子粗地再三否決,老李一下子就樂了:“你居然也有情緒波動了,太難得了!”
驚喜還在后面?!坝袥]有可能像汽車的安全氣囊一樣,一遇到危險就彈出來呢?”“這個主意好!”可是,通過什么來觸發(fā)呢?小沙是IT業(yè)的,瞬間就想到了方向陀螺儀。這下輪到小侯樂了:“你比我想象的要博學一點兒嘛!”
博學?哎呀媽呀,這可是難得的認可?。∫?,小侯從小博覽群書,《三字經》《千字文》中的任何一段、任何一句,她都能講出一大串故事來,把兩個孩子迷得神魂顛倒的。經過“官方認證”,“博學”的小沙很快就大顯身手,吸煙過濾器、隱形防盜窗等發(fā)明陸續(xù)亮相。
發(fā)明不僅改變了小沙,更促成了一家人之間別樣的交流。通過發(fā)明這個紐帶,整個家庭都被緊密連接在了一起。
有一天閑聊,老侯說:“孩子大了,是不是得給她個獨立空間啊?買房子不現(xiàn)實,要不先做個二層小床吧。”老侯隨口一說,誰知卻被在一旁玩耍的大寶聽了進去。那天,小侯見大寶在很認真地畫畫,就問她:“你畫什么呢?”“我給自己設計床呢!”只見畫板上畫著一個二層小床,上面還有個小方塊?!斑@小方塊是什么啊?”“遙控器啊!我的床是帶遙控的?!碧炷?,5歲的大寶也開始搞發(fā)明了!一家人決定一起幫她把設計變成現(xiàn)實。現(xiàn)在,這個小床也申報了專利,正在審批。報送的時候,專利局的工作人員說,大寶是申報專利最小的小朋友??磥?,發(fā)明的“基因”已經代代相傳了。
(摘自《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2020年第3期,張甫卿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