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鉤
大家都知道,小說《西游記》寫了很多妖怪,這些妖怪基本都住在荒山野嶺的洞穴里。
不信請看看:黑熊怪住在黑風(fēng)山黑風(fēng)洞;黃風(fēng)怪住在黃風(fēng)嶺黃風(fēng)洞;黃袍怪住在碗子山坡月洞;金角大王與銀角大王住在平頂山蓮花洞;獨角兕大王住在金兜山金兜洞;蝎子精住在毒敵山琵琶洞;賽太歲住在麒麟山獬豸洞;蜘蛛精住在盤絲嶺盤絲洞;青毛獅子怪、黃牙老象怪與金翅大鵬雕住在獅駝嶺獅馱洞;白鹿精、比丘國妖后住在柳林坡清華洞;金鼻白毛老鼠精住在陷空山無底洞。
還有啊,牛魔王住在積雷山摩云洞,與玉面公主同居;他的元配夫人鐵扇公主則住在翠云山芭蕉洞,他們的兒子住在號山枯松澗火云洞(夫妻、父子分居三地,很不合中國人的傳統(tǒng)家庭觀念)。
就連齊天大圣孫悟空,早年在花果山當(dāng)妖怪時,也是住在水簾洞里;豬八戒則一度寄住于福陵山云棧洞,卵二姐的洞府,直到入贅高老莊之后,才有了一套房子。
沒有住山洞的妖怪,只有兩大類:一類是水生動物修煉成的妖怪,他們不住山洞,住水里,比如,鼉龍怪住在黑水河;九頭駙馬住在亂石山碧波潭;沙僧住在流沙河;靈感大王干脆霸占了通天河的水黿府宅。
還有一類妖怪,用偽造的身份占有人間的房產(chǎn),因此不需要住洞穴,比如,百眼魔君變成道士,占了黃花觀;黃眉大王假冒佛祖,占了小雷音寺;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則化身為車遲國的國師,住在國都的豪宅里。
但這些都是少數(shù)。絕大部分的妖怪都是住在山洞里。為什么妖怪都喜歡住山洞呢?戲謔的回答是:因為唐朝的房產(chǎn)價格太貴了,妖怪通常又沒有正當(dāng)職業(yè),收入不多,沒有錢購買房子。正經(jīng)的回答是:住山洞的妖怪都是野生動物修煉而成的,雖然少說也有幾百年的道行,能夠幻化成人形了,但還保留著住在洞穴的動物習(xí)性。
但是,不對啊,不但妖怪喜歡住在山洞里,神仙居住的洞府說白了,也是洞穴啊。讓我們放下《西游記》,翻開《封神演義》,便會發(fā)現(xiàn):闡教的十二金仙、元始天尊的弟子,全都住山洞。
文珠廣法天尊的洞府是五龍山云霄洞;普賢真人的洞府是九宮山白鶴洞;太乙真人的洞府是干云山金光洞;道行天尊的洞府是金庭山玉屋洞;玉鼎真人的洞府是玉泉山金霞洞;赤精子的洞府是太華山云霄洞;廣成子的洞府是九仙山桃園洞;懼留孫的洞府是夾龍山飛云洞;清虛道德真君的洞府是青峰山紫陽洞;黃龍真人的洞府是二仙山麻姑洞;靈寶大法師的洞府是崆峒山元陽洞;慈航道人的洞府是普陀山落伽洞。
此外,度厄真人住在西昆侖九鼎鐵叉山八寶云光洞;云中子住在終南山玉柱洞;就連西方教的燃燈道人,也是住在山洞中——靈鷲山圓覺洞。至于出身復(fù)雜的截教門徒、來自五湖四海的散仙、獨立煉氣士,全都是住在某個名山的洞穴里。
為什么神仙也喜歡住在洞穴里?難道他們也買不起房子嗎?不可能。難道他們也有野生動物的習(xí)性?也不可能嘛。
原來,《封神演義》的神仙喜歡住山洞,跟道教的洞穴信仰有關(guān)。
道教追求“返樸歸真”,什么才是“樸”?什么才是“真”?道家認(rèn)為,嬰兒狀態(tài)就是樸與真。老子《道德經(jīng)》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
《西游記》里的菩提祖師給美猴王取了個姓名,姓孫名悟空。孫字取自“猢猻”。為什么不取“胡”字為姓?菩提祖師解釋說,“孫”字合乎道家的嬰兒論:“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個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xì)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p>
那么這“嬰兒論”與道家的“洞穴信仰”又有什么聯(lián)系?別急,聽我慢慢說。
道家又認(rèn)為,“地者,人之真母”,因此,人類不可“大興起土功”,不可深挖土地,因為那樣會損害地母。但大地上有很多自然形成的洞穴,“洞同天地,渾沌為樸,未造而成物,謂之太一”,這些洞穴,就是天地初開的樸真狀態(tài),如同孕育萬物的子宮。道家若在這些天然的洞穴里修行,便可以回到地母的子宮,返回嬰兒狀態(tài)。
因此,中國早期的一批道士,都喜歡穴居修道。后來的道教信徒雖然很少穴居了,而是在名山大川修建了道觀,但“洞穴修道”還是保留在道家的學(xué)說中,并反映到道家小說《封神演義》上。
(李修薦自《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