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星宜 蔡偉倫 張雨潔 趙明鑫
【摘? 要】目的:研究對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患者給予運動機能貼布治療的效果。方法:于本院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患者隨機抽取64例,分成兩組,對照組給予物理因子治療,觀察組給予運動機能貼布貼扎,對比兩組患者踝關節(jié)功能以及踝關節(jié)周長。結果:經(jīng)本文研究,對照組治療前(45.24±3.52)cm,治療2周(39.20±2.41)cm。觀察組治療前(44.73±3.61)cm,治療2周(37.12±2.35)cm。對照組治療前(70.15±3.28)分,治療2周(78.63±4.29)分。觀察組治療前(70.23±3.51)分,治療2周(85.78±4.36)分,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患者采取運動機能貼布貼扎治療,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復速度,減輕患者疼痛感,取得理想的臨床效果,同時操作便捷,患者依從性更高,具有臨床實踐價值。
【關鍵詞】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運動機能貼布;踝關節(jié)功能
前言:
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患者表現(xiàn)為腫脹、踝關節(jié)不穩(wěn)以及疼痛明顯,若未及時治療,會造成踝關節(jié)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治療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主要采取物理因子、貼扎等方法。運動機能貼布具有緩解疼痛、舒緩軟組織、消腫、提高關節(jié)穩(wěn)定性的優(yōu)勢。為研究運動機能貼布的療效,本文于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患者中,隨機選取64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64例患者為樣本,對照組32例,性別:男/女=18/14,年齡(38.75±2.63)歲。觀察組32例,性別:男/女=17/15,年齡(38.14±2.45)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物理因子治療,早期給患者進行15min冷療,使用冰袋降溫,4h/次,兩次之間間隔1h。并給予無熱量超短波治療,20min/次,1次/d,7d/療程。治療期間要注意對冷療時間的嚴格控制,不能多于15min,超過15min很有可能造成繼發(fā)性血管擴張,不利于治療效果。
觀察組給予運動機能貼布貼扎,使用Elastic Sport貼扎治療。使用I形貼布,以15%拉力在痛點貼扎,兩端無拉力。使用扇形貼布在外踝關節(jié)上部以及內(nèi)踝上部作為固定點,在患者足背使用爪形貼布以交叉形狀貼扎。以患者腓骨小頭作為固定點使用單條運動機能貼布,順沿脛骨外側(cè)貼扎于踝上方,使用10%拉力。1次/d,時長24h,7d/療程。治療期間患者出現(xiàn)過敏反應,需要立即取下貼布。
對所有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讓患者減少患肢負重,并注意抬高患肢,保護患肢。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踝關節(jié)周長對比
對照組(n=32),治療前(cm)45.24±3.52,治療2周(cm)39.20±2.41;觀察組(n=32),治療前(cm)44.73±3.61,治療2周(cm)37.12±2.35。觀察組治療前(44.73±3.61)cm,治療2周(37.12±2.35)cm,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患者踝關節(jié)功能評分對比
對照組(n=32),治療前(分)70.15±3.28,治療2周(分)78.63±4.29;觀察組(n=32),治療前(分)70.23±3.51,治療2周(分)85.78±4.36。觀察組治療前(70.23±3.51)分,治療2周(85.78±4.36)分,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患者出現(xiàn)急性期腫脹以及功能障礙,未能及時治療,可能會出現(xiàn)踝關節(jié)的持續(xù)性腫脹,造成患者踝關節(jié)穩(wěn)定性顯著降低。采用無熱量超短波以及冷療,可有效緩解組織液滲出,并減輕患部炎性反應,有助于緩解腫脹。運動機能貼布可達到良好的消腫活血、緩解疼痛的效果,且更加安全便捷。貼布貼扎通過對痛點減壓,實現(xiàn)有效改善疼痛感的效果[1]。在扭傷部位貼扎,能夠?qū)颊呓M織神經(jīng)感受器進行刺激,從而提高血管的通透性,有助于組織積液回流,減輕患肢腫脹。人體足背表面淋巴管和血管豐富,利用貼布對皮膚的側(cè)壓力作用,貼扎后患者皮膚出現(xiàn)褶皺,皮膚和肌肉增加縫隙,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也能讓患者皮下痛覺感受器減輕刺激,疼痛感得到顯著減輕。運動機能貼布在患肢局部貼扎,有效增加感覺的輸入,讓患者本體感覺得到改善,顯著加強關節(jié)穩(wěn)定性,讓患者運動控制能力得到增強[2]。
經(jīng)本文研究,對照組治療前(45.24±3.52)cm,治療2周(39.20±2.41)cm。觀察組治療前(44.73±3.61)cm,治療2周(37.12±2.35)cm,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可見運動機能貼布有效減輕患者踝關節(jié)腫脹,讓患者盡早消腫,消腫效果明顯好于物理因子治療方法,加快了患者康復速度。本研究顯示,對照組治療前(70.15±3.28)分,治療2周(78.63±4.29)分。觀察組治療前(70.23±3.51)分,治療2周(85.78±4.36)分,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證實運動機能貼布治療可加快患者踝關節(jié)康復速度,患者踝關節(jié)功能逐漸恢復,提高治療效率。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可縮短治療周期,提高臨床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讓患者踝關節(jié)損傷盡早恢復。
綜上所述,對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患者采取運動機能貼布治療,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復速度,減輕患者疼痛感,取得理想的臨床效果,同時操作便捷,患者依從性更高,具有臨床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武天坤,孟醒,楊棟,等.自制中藥封包治療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療效分析[J].臨床研究,2019,27 (10):142-144.
[2] 楊井超,張薔.雙氯芬酸鈉貼治療急性踝關節(jié)扭傷的臨床效果觀察[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8(03):73.
作者簡介:
宋星宜(1996-),女,漢,山西,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