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藝術家
有的國家坐在羊背上,有的國家泡在啤酒里,而緬甸,則毫無疑問是踩在拖鞋上。
如果你仔細觀察從仰光出發(fā)的飛機登機舷梯,就等于免費觀賞了一場當季最潮的拖鞋時尚盛典。
往夸張了說,去緬甸只需要帶兩樣東西:護照和人字拖。
護照使你進入邊境,人字拖使你無障礙用腳步丈量這個國家。
常有從緬甸回來的游人寫這樣的奇遇:在參觀多如牛毛的廟宇時,出于禮貌將鞋子放在某個墻角,但在迷宮般的復雜建筑里兜完一圈,卻發(fā)現鞋子的芳蹤已難覓尋。
仿佛鞋子知道自己并不受佛祖待見,先行離場了似的。
接下來,游人就可以從寺廟的管理處領到一雙別人遺下的拖鞋,或在景區(qū)門口的小攤販手上買一雙。
一上腳,竟有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一樣的絕妙匹配度——啊,世上竟有如此好穿的人字拖!踩著100%緬甸制造的人字拖游走緬甸的大街小巷,無論是外來游客還是本地人,一律走路帶風,仿佛自帶風火輪。
會見外國政府首領、出席紅白二事的正式儀式、扛著槍追捕犯人、在學校操場打籃球、辦事窗口前占位排隊……
無論是多么風馬牛不相及的場景,在緬甸只需要一個著裝守則就可以全部解決:拖鞋。
正式場景中最高級別的配置,是紅色呢絨棉的牛皮拖鞋;普通大場面,是閃亮串珠皮拖鞋;日常交往,鞋柜里隨手一雙閉眼拿即可——反正人字拖和人字拖之間,差別也不太大。
緬甸拖鞋質量上乘,多以防滑耐磨的橡膠作底,足感稍硬,鞋面流行牛皮、天鵝絨等優(yōu)雅舒適的材料。
捎兩雙作為特產送人,比起義烏批發(fā)的小串珠銀手鐲,也體面過人。
緬甸人愛穿拖鞋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信仰和氣溫。
緬甸是佛教國家,處處是寺廟、佛塔,在寺廟里光腳,是對佛祖的崇敬。僧侶的腳板都直接與佛像、祭臺接觸,零距離感受佛祖的溫度和默語。
而幾乎全民信教的緬甸人走過路過都不能錯過,見到寺廟就會進去拜一拜,這就需要頻繁脫鞋、穿鞋、再脫、再穿,人字拖自然就成了最方便的選擇。
和普通人買鞋的習慣相反,緬甸人的拖鞋還往往比腳小一號,防止下雨時將雨水踢起濺濕紗籠下擺。
穿了拖鞋的緬甸人,就像帶了裝備的游俠,打球賽跑不在話下。警察士兵上身戎裝,腳上穿拖鞋,追賊打仗更是家常便飯。
跑著跑著掉了拖鞋這種低級錯誤,在電影中可能是個笑料,在人均足控力驚人的緬甸,可是從來不存在的。
脫下了拖鞋,緬甸人光腳的戰(zhàn)斗力也是一等一。
茵達族人從小練就一身光腳單腳劃船的真功夫,手、腳、腰同時發(fā)力,因為光腳對身體用力的感受更準確,劃起船來也更帶勁兒。
街頭,赤腳踢球的青年能用腳指頭勾出圓月彎刀,拼搶截斷,穿釘鞋的身價千萬運動員能做的動作,他們一個也不落下。
其實,緬甸的路況并不平滑,坑坑洼洼,碎石滿地,而且由于晝夜溫差大,地面會形成早晚是冰板,中午是火焰的困境。
但對于腳板底堅韌程度很可能冠絕全球的緬甸人來說,是晴是雨,是干是濕,是平是坑,歸根結底的應對方式都只是兩個字:走它。
長期以來的不走尋常路,可能會讓緬甸人發(fā)展出一種獨特的腳部姿態(tài)。
根據奧本大學的一項研究,為了把鞋穿穩(wěn),長期穿著人字拖的人在抬起腳后跟時會壓低或翹起腳趾,這樣會對腳底筋膜帶來負擔,導致疲倦、發(fā)炎甚至足跟骨刺等后果。
而且,愛穿人字拖的人步幅變短,腳踝稍微內彎,長久下來可能會連腳踝和髖部都有對齊的問題。
不過,對于緬甸人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在潮濕炎熱的空氣中讓腳丫子快活,才是最大的訴求。
如果說拖鞋是緬甸人的真愛,那其他鞋子可以說是他們的敵人了。
為了脫不脫鞋子的事兒,歷史上的緬甸還遇到過兩次外交霸凌,差點就被淹沒于世界國家名錄之中。
鞋子在緬甸人眼中是不潔之物,一直不受待見。在古代,任何人面見緬王都需要脫鞋,包括位高權重的外國使節(jié)。
大約在127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試圖征服南部的周邊國家之前想要探探口風,于是派遣使者前往統(tǒng)治緬甸的蒲甘王朝。
根據緬甸史書記載,元朝使者第二次前往緬甸拜見國王時拒絕脫下馬靴,被蒲甘王朝視為不敬而被處死。
元朝將此事看作是蒲甘王朝的挑釁,之后幾年,元朝和蒲甘王朝互相攻打。1285年,元朝大軍攻破蒲甘城,緬甸淪為元朝藩屬國,之后數百年也未能重歸興盛。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近六百年以后的1824年,野心勃勃想要擴張版圖的英國對緬甸發(fā)起戰(zhàn)爭,占領了緬甸部分國土,使節(jié)也開始明目張膽地不脫鞋。
在接下來的談判中,緬王被迫同意了許多政治上的妥協(xié),唯獨對英國人不脫鞋這件事情耿耿于懷,決定停止談判。
無奈國弱言輕,緬王的堅持換來的,是1885年英國人的皮靴踐踏在緬皇宮上,并將他和王后擄走帶到印度,緬甸又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不過,不脫鞋的英國人在統(tǒng)治中也無法在鞋的問題上扳回一局。
在英國對緬甸60多年的統(tǒng)治中,緬甸人脫鞋的習慣一直在堅持,從未被改變。
現在,緬甸人依然不愛穿鞋子,卻變成了造鞋子的人。豐富的年輕勞動力、低廉的工資成本、優(yōu)惠的關稅政策吸引了國際資本在這里設置服裝廠、鞋廠。
緬甸人Vs鞋,看來還是剪不斷理還亂。
在緬甸,人生被分割成三個階段:出生到25歲左右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然后是謀生,60歲之后專注修習佛法。
青年學習是為了中年更好地賺錢、布施、積功德,老年學法則是為了來世輪回成人甚至成佛。
這份人生哲學已經深入民心,也成為緬甸人日常生活的信條。
那些旁人看來善意得甚至略顯笨拙的一舉一動,其實在他們自己的腦回路中,都在為來世的幸福積德。在形形色色的游記里,這樣的記憶比比皆是:當地老大爺煮一個水煮蛋喊上三個人分享;明明要買票,檢票口卻無人把守的檢票口;用純金砌成的寺廟極盡奢華,卻從沒有人動過邪念……
或許在佛光的普照下,緬甸人想要的生活就是那么簡單。
坐享世界上最美的烏本橋日出日落,有空中熱氣球與地上千年佛塔組成的壯麗風景畫,還有便宜到使人懷疑人生的物價。
還要什么自行車?一雙人字拖就夠了。
(楊淼薦自《意林·原創(chuàng)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