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蓓蓓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科 453000
腹腔積液是卵巢癌晚期階段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往往會影響到卵巢癌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加重其病情。以往,臨床治療卵巢癌腹腔積液多采取靜脈化療+腹腔灌注化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積液吸收,但療效不夠理想,而近年來,腹部熱療用于腹腔積液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進展,本文為探討多西他賽+洛鉑腹腔灌注+腹部熱療治療卵巢癌腹腔積液的臨床效果,針對60例卵巢癌腹腔積液患者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卵巢癌腹腔積液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30例。對照組的年齡為35~67歲,平均年齡(50.42±13.85)歲,腫瘤分期為Ⅲ期17例、Ⅳ期13例;觀察組的年齡為34~69歲,平均年齡(50.93±13.72)歲,腫瘤分期為Ⅲ期18例、Ⅳ期12例。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經(jīng)醫(y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后開展研究,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多西他賽+洛鉑腹腔內(nèi)灌注,多西他賽于化療周期第1天給藥,靜脈滴注,每次75mg/m2;在化療周期第1天、第28天,患者排空膀胱,采取平臥位,在B超引導下,于麥氏點穿刺,將導管置入,經(jīng)導管向腹腔內(nèi)灌注60mg洛鉑+500ml生理鹽水,每隔15min指導患者改變體位,以促使藥液在腹腔內(nèi)分布均勻。28d為1個化療周期,共治療2個化療周期。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實施腹部熱療,多西他賽給藥方法、洛鉑腹腔內(nèi)灌注方法同對照組。腹腔灌注化療后,即刻對患者實施腹部熱療,選擇HG-2000型號體外高頻熱療機,熱療機功率設(shè)置為600~800W,溫度設(shè)置為43℃,將熱療機極板對準患者腹部疼痛最嚴重部位,距離皮膚保持8~12cm,持續(xù)60min,2次/周,共治療10次。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1)腹腔積液控制效果;(2)血清腫瘤標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25(CA125)、糖類抗原153(CA153);(3)免疫功能指標,包括CD3+、CD4/CD8;(4)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
1.4 療效評價 腹腔積液控制效果于治療2個療程后評價,具體為[1]:(1)痊愈:腹腔積液完全吸收;(2)好轉(zhuǎn):腹腔積液部分吸收,減少幅度達到50%;(3)無效:腹腔積液減少幅度不足50%,或腹腔積液增加??傆行?(痊愈+好轉(zhuǎn))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腹腔積液控制效果比較 觀察組腹腔積液控制總有效率為83.33%,高于對照組的60.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腹腔積液控制效果比較[n(%)]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 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 治療后,兩組的CEA、CA125、CA153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觀察組的CEA、CA125、CA153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2.3 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的CD3+、CD4/CD8均較治療前增高(P<0.05),觀察組的CD3+、CD4/CD8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的各類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表4 兩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比較[n(%)]
卵巢癌是臨床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較高的死亡風險,由于卵巢癌早期階段缺乏典型癥狀,約有75%的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其腫瘤已發(fā)展至晚期,失去根治性手術(shù)時機[2]。卵巢癌患者晚期階段易經(jīng)腹腔種植而致腹腔轉(zhuǎn)移,形成腹腔積液,一旦卵巢癌患者伴發(fā)腹腔積液,往往會加重其病情,故臨床需對卵巢癌腹腔積液患者采取積極治療。
現(xiàn)階段,臨床上針對卵巢癌腹腔積液多采取化療,常用的化療藥物有多西他賽、洛鉑等,多西他賽經(jīng)靜脈給藥,而洛鉑經(jīng)腹腔灌注給藥,由于卵巢癌患者伴發(fā)腹腔積液,常規(guī)化療藥物在腹腔中的分布濃度較低,無法對腫瘤細胞予以殺滅,而腹腔灌注給藥可提高化療藥物在腹腔中的分布濃度,有效殺滅腫瘤細胞,腹腔灌注化療已逐漸成為卵巢癌腹腔積液的主要治療手段[3]。
有研究報道指出,在腹腔灌注化療基礎(chǔ)上加用熱療,可增強抗癌作用[4]。腹部熱療主要是利用射頻熱療機對患者腹部產(chǎn)生熱效應(yīng),熱效應(yīng)可促使癌細胞膜蛋白分子發(fā)生變性,阻斷癌細胞蛋白質(zhì)、RNA、DNA的合成與復制,還可增強化療藥物的滲透性,更加有效地誘導癌細胞凋亡,還可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促使機體發(fā)生特異性免疫反應(yīng),有利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5]。本文結(jié)果顯示:(1)觀察組的腹腔積液控制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其治療后的CEA、CA125、CA153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其治療后的CD3+、CD4/CD8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多西他賽+洛鉑腹腔內(nèi)灌注+腹部熱療對卵巢癌腹腔積液患者的療效良好;(2)兩組的各類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化療基礎(chǔ)上加用腹部熱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多西他賽+洛鉑腹腔內(nèi)灌注+腹部熱療可提高卵巢癌患者腹腔積液的治療效果,有利于控制腫瘤進展,增強免疫功能,且不良反應(yīng)少,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