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鋒
疫情期間,各類防疫物資變得十分緊俏,一些不法分子看中這個“商機”,企圖獲取非法利益。在并不具備相關資質的情況下,成某從外地大量購進75%醫(yī)用消毒酒精囤積于家中,欲出售牟利,數量多達約1800桶。
今年3月17日上午,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浦東法院)通過遠程開庭方式對這起刑事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并當庭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成某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查獲在案的贓物、作案工具予以沒收。
【案情回顧】
浦東新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今年2月10日,被告人成某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取得經營危險化學品資質的情況下,通過微信從山東購進75%醫(yī)用消毒酒精約1800桶(5L/桶),囤積在位于浦東新區(qū)惠南鎮(zhèn)的居住地,后以人民幣130元/桶的價格出售牟利。經鑒定,該醫(yī)用消毒酒精系危險化學品。同日,公安機關抓獲成某,并當場查獲1725桶75%消毒酒精。經鑒定,價值人民幣20余萬元。
庭審中,成某及其辯護人表示成某系初犯、偶犯,主觀惡性較小,請求法庭給予從輕處罰。成某更是泣不成聲地說:“由于自己法律意識和生活常識的缺乏,導致我觸犯了法律。我一直在反思,以后不管做任何事情一定要遵紀守法,多考慮事情的后果。現在我也覺得很后怕,以后保證不會再犯。”
浦東法院認為,被告人成某違反國家規(guī)定,未經許可經營危險化學品,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經營罪。涉案大部分酒精尚未銷售,酌情從輕處罰。成某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疫時期實施犯罪,酌情從重處罰。
綜上,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文中人物為化名)
法官說法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fā)《關于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其中明確:“對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實施有關違法犯罪的,要作為從重情節(jié)予以考量,依法體現從嚴的政策要求,有力懲治震懾違法犯罪,維護法律權威,維護社會秩序,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p>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違反國家規(guī)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的;(三)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事實上,居家囤積如此多的酒精,危險性非常大。某從事消防安全工作的專業(yè)人士就表示:“照這個案子里的酒精數量,可以說是非常危險了。1800桶(5L/桶)的高度酒精集中存儲在沒有相應安全防范設施的居住建筑內,一旦接觸丁點火源,將發(fā)生巨大爆炸,如果被告人住在普通的‘6+1‘10+1居民樓里,整幢樓都會受到威脅。若在居民樓低層發(fā)生爆炸,則很有可能威脅到建筑的穩(wěn)定結構,從而引起坍塌,并且火勢上竄可能會造成樓上居民難以逃生。如果被告人住的是獨棟平房,那周圍一定距離內的建筑物也會受到嚴重威脅。”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也明確,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不得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并應當與居住場所保持安全距離。生產、儲存、經營其他物品的場所與居住場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的,應當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