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荷花
四川姑娘李子柒火了,因為拍攝中國傳統(tǒng)的古風美食,用唯美的畫面構建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她擁有了海內外一大批粉絲,還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年收入1.6億元。
無心插柳柳成蔭
1990年,李子柒出生于四川綿陽。在她小的時候,父母離異。6歲時,父親去世了,她從此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是一位廚師,每當十里八鄉(xiāng)有紅白喜事,爺爺總會帶子柒一起去。看著一樣樣食材在爺爺手中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一盤盤美食,子柒覺得很神奇。
李子柒14歲那年,爺爺去世了,家里失去了經濟來源,她因此輟學。為了生活,李子柒進城謀生,她做過飯店服務員,也曾在酒吧打工。2012年,相依為命的奶奶生病,子柒毅然放下城里的一切,回到年邁的奶奶身邊,決定好好照顧奶奶。
祖孫兩人要生活,土里刨食,入不敷出。那時候,開網店很流行,李子柒開了自己的淘寶店鋪,想把地里的農產品賣出去,可是網店生意并不景氣。2015年的一天,她看到弟弟對著手機彈吉他,才知道有短視頻這么一個領域。
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李子柒拿起手機,琢磨著要拍短視頻。
可是拍什么呢?李子柒不會唱歌跳舞,就是特別會做飯,那也是爺爺教的。記得在外面打工時,有一天一個城里的小朋友很天真地問她:“姐姐,水稻是從樹上摘下來的嗎?”她望著自家的院子,那正是春天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微風一吹,粉紅的桃花落了一地,雪白的槐花一串串散發(fā)著甜香,墻角的覆盆子成熟了……李子柒想,我何不拍一些美食視頻,告訴城里的孩子,南瓜、豆角、土豆、大米,他們常吃的這些食物都是從哪里來的,也告訴城里忙于工作的年輕媽媽,他們愛吃的美食都是怎么做出來的。
說干就干,李子柒拿著手機,挎?zhèn)€籃子就開始了。她摘桃花釀桃花酒,捋洋槐花蒸槐花飯,采野菜做清明粑粑……李子柒一邊操作,一邊拍攝,一條視頻要拍很多次,然后再在手機上剪輯。那是一臺iPhone6手機,內存很小,經常會出現卡頓、閃退、導出不成功的情況。她好不容易做好的視頻一條條發(fā)出去,卻沒有激起多少波瀾。
“干活手里還擺弄個手機,你是在做啥子???”奶奶不解地問?!澳棠?,我在拍視頻,拍好了可以賺錢呢!”李子柒向奶奶興致勃勃地解釋,奶奶聽不懂,搖搖頭走了。
有一天,李子柒突發(fā)奇想,做了一個山西美食刀削面的美食視頻。出乎意料地,那期視頻得到了兩萬多的點贊。受到啟發(fā),她想到做蘭州拉面。恰好,她的朋友認識一個在當地開牛肉面館的甘肅師傅,李子柒二話不說就奔過去學習。央求了很久,師傅就是不搭理她,李子柒無奈地說了句:“師傅,我拍的每個視頻都有上千萬的播放量,我能幫你把蘭州牛肉面發(fā)揚光大!”在當時,李子柒說這話有點夸口,但也正是這句話打動了對方,師傅最終點頭答應。
李子柒在面館里學了好幾天,明白了牛肉面的各種門道和操作方法?;氐郊?,她沒事就和面練習,每天拉面拉到胳膊酸。奶奶看她浪費的面團可惜,就在身后默默地把廢面團撿起來,做成一個個大馕。那些天,她們每天的主食就是馕,干著吃、煮著吃、泡著吃。
練習了一個多月,終于能完整地拉出均勻的二細了,李子柒才開始拍攝。為了拍攝效果,她咬咬牙買了一臺單反相機。自己一個人,既要拉面又要拍攝,實現不了鏡頭的移動和轉換,她只得拍一會兒就擦干手去按鍵,一個鏡頭要來來回回拍攝很多次。
2016年11月,李子柒拍攝的蘭州牛肉拉面視頻發(fā)出來后,全網播放量上千萬,李子柒因此紅了。
在非議與質疑中前行
翻看李子柒的視頻,她的每一幅畫面都拍得很美,主背景是她自己的小院子:一根根小黃瓜渾身帶刺,頭頂黃花從葉子底下探出頭來;一畦畦胡蘿卜不經意從土里漏出紅艷艷的身子;豆角架子剛搭好,藤蔓上已經迫不及待地開了紫色的小花。在這些花兒果兒中,她要么低頭勞作,摘花摘果,要么挎著竹籃走向田野,身后的小黃狗搖著尾巴撒著歡兒。下河撈魚蝦,上樹采菌子,采菊東籬下,戴月荷鋤歸,好個能干的古風女子,好一幅山水田園畫卷。
回到家,洗削切剁,煎炸烹煮。李子柒住的是兩間瓦房,房里,是爺爺留下來的舊家具:木案板、葫蘆瓢、竹籠屜、鐵鍋、大鍋臺。一粥一飯,一菜一蔬,她在細細演繹著生活的美好。
只有李子柒自己知道,為了拍攝這些視頻,為了畫面看上去更美好,她受了多少苦。夏天拍叫花雞,室外是近40度的高溫,她要待在燒得紅彤彤的面包窖前,熱到中暑;剛洗過的清爽頭發(fā),一會兒就汗?jié)窳?,油膩膩地貼著臉,被網友們批評沒洗頭;冬天拍雪景,她一個人背著相機,忍著高原反應爬上雪山,身著單衣在寒風里拍了幾個小時,回到家就一頭栽倒發(fā)了高燒。
衣服有一個褶子,重拍;頭發(fā)亂了,重拍;畫面不美,重拍。拍秋千視頻時,光顧著想鏡頭,左手無名指被十幾斤的木頭砸傷……所幸的是,那些日子,奶奶成了她最得力的幕后保障,偶爾幫她移動鏡頭,或者給她熱熱飯菜,準備材料。
有一天,李子柒工作到凌晨1點多,終于要收工了,她喘了口氣回過頭,才發(fā)現桌子的雞湯早都涼了,上面是一層凝固了的油,旁邊碗里兩個圓滾滾的紅薯。奶奶呢,斜著倒在一旁的沙發(fā)上,還在等她給她熱飯呢。讓80多歲高齡的奶奶為自己擔心,她覺得很慚愧。
2017年5月12日,李子柒拍新視頻時,腸胃炎犯了,疼得直冒汗,一位朋友接到電話就過來給李子柒開藥掛吊瓶?!耙曨l不要命,不照顧好自己,以后我就不管你了!”朋友忽然發(fā)了很大的火。兩人閑談起來,李子柒這才知道,隨著自己有了點名氣,網上各樣的言論也隨之而來。還有人挖出來,說李子柒之前在夜店工作過,話說得難聽極了。朋友說著說著就掉起了眼淚,原來,這位朋友在網上幫李子柒說話,自己也被網友說了。
“子柒,該吃藥了!”兩人剛聊到這里,奶奶突然進來了,放下水碗就出門去了。門外傳來“咚咚咚”的聲音,奶奶接著在院子里剁豬草。突然,外面“哐啷”一聲響,是金屬落地的聲音。李子柒拔了針跑出去,原來奶奶聽到了他們的對話,砍豬草時走神傷到了自己。那一刻,李子柒的心像被狠狠地揪了一把,十分難過。
朋友馬上給奶奶做了包扎,奶奶對李子柒說:“以后我們節(jié)約一點,你別做這個工作了,行嗎?”李子柒瞬間淚眼模糊……
晚上,李子柒輾轉反側,決定不再拍視頻了。她把想法告訴了一直關心她的一位微博好友,好友勸她:“如果在乎別人的說法,那就什么都不要做了!大部分網友還是很喜歡你的視頻作品?!焙糜堰€建議李子柒請一個專業(yè)攝影師,可以更好地開展工作。
李子柒聽取了微博好友的建議,第二天,她在微博上發(fā)布了暫時停更的聲明,并說希望招到攝影師和助理后,給大家提供更好的作品。
不久,共青團中央注意到了李子柒的作品。2017年5月18日,團中央官方號還轉發(fā)了李子柒的微博,并為她打氣:“致敬每一名為夢想拼搏的年輕人……”
農村是安居樂業(yè)的美麗家園
招到攝影師和助理后,李子柒鼓足干勁重新開始,并注冊了自己的品牌。
每天晚上,無論多忙,李子柒都會認真瀏覽粉絲們的留言,并選擇回復。有一天,她看到一條留言:“子柒,快去看看金秒獎,你可以參賽。”她有點蒙。不久后,金秒獎第一季評選結果出來了,宣傳鋪天蓋地而來。好友趁機勸她也去參加。李子柒于是上網搜索,終于知道了金秒獎是一個新媒體短視頻獎項。
那時,李子柒還不會用電腦剪輯。正值暑假,村子里考上大學的孩子們回家了,她趕緊買了一臺電腦,抱著電腦去大學生家請教。經過精心準備,李子柒攜自己創(chuàng)作的美食視頻亮相。那一年,她獲得了第二季度金秒獎最佳女主角,第三季度金秒獎最佳美食短視頻獎。
與別的美食博主不同,李子柒的視頻拍攝的周期很長,少則一個月,多則幾年。幾乎每天,她的作息時間都排得很滿。手機備忘錄里,除了每天必做的飼雞喂狗的活兒,都是一些拍攝清單。
拍攝醬油的釀造,她從播種黃豆開始。為了一個幾分鐘的視頻,她準備的素材動輒幾千條。拍攝姜的一生,她從春末開始下姜種并拍攝,拍發(fā)芽、拍收獲,每隔幾天都要去看看,有變化就拍下來。為了有一個全景效果,她甚至爬到樹上,就為了給攝像機找一個合適的位置。整個拍攝經歷了秋、冬漫長的季節(jié),中間哪一個環(huán)節(jié)也不能缺少,否則姜的成長過程銜接不了,視頻看上去會很突兀。
2019年初,為了有更好的發(fā)展,李子柒帶著奶奶搬到了新家。新家有一個超大的院子。在院子里,李子柒種上了各種花草果蔬,養(yǎng)了雞鴨羊狗,這些都是她拍攝的素材來源。她還專門開辟了案板區(qū)和田園風的休閑區(qū)。在屋子里,她用老宅拆了的門板切割組裝成了一個洗漱臺。她自己動手拉鋸子,手拿大鐵錘釘釘子,不小心一錘子下去砸到了手,大拇指蓋都快掉了,疼了好多天。她還在院子里蓋茅草屋,搭秋千……這些如同蓋房子一樣的工程,都是李子柒自己設計,堅持一個人完成的。她說只有自己親手制作,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跟其他的視頻博主一樣,李子柒時常會為拍什么而煩惱。為了不斷更新有意思的內容,李子柒拓展了拍攝領域。不再局限于美食,她還關注到了一些手工制作,比如傳統(tǒng)染色、織繡、紙藝、木工、竹編等非遺項目。
為了拍攝活字印刷術,她跟老師傅學習手工制作文房四寶,一邊做一邊拍,花了近兩年時間;為了制作蜀繡,她在網上查資料,看蜀繡相關紀錄片,自學了半年多的蜀繡針法,覺得還是不得要領,就想辦法聯(lián)系到國家級非遺大師孟德芝,跟她學習了半年,才有了視頻里嫻熟的蜀繡技藝……
2019年8月,新浪紅人節(jié)上,李子柒穿著自制的蜀繡衣服上場。那件衣服,從染布、刺繡到裁衣、縫制,是她花費了1年時間一點點完成的。12月,李子柒登上了《中國新聞周刊》,成為2019年度文化傳播人物。
央視新聞說,李子柒的視頻沒有一個字夸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面對采訪,李子柒說:“你認為的生活技能,可能只是別人的生存本能。”人們往往苦苦追尋的成功,可能不在燈紅酒綠和車水馬龍之中,而在身邊的田園山水、傳統(tǒng)文化和技藝里,在生養(yǎng)自己的土地上……
摘自《戀愛婚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