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
我們平常見到的雞,祖先是原雞。達爾文認為世界上的家雞都起源于印度大峽谷中的原雞,但是一百多年后中國的研究表明,中國家雞有自己的起源地。研究人員在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遺址發(fā)現(xiàn)了家雞存在的證據(jù),也就是說,最晚在3300年前,中國已經(jīng)有了家雞。
這里說的原雞是指紅原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再往前推,原雞的祖先是什么呢?似乎是恐龍。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科學家通過實驗,讓雞的胚胎長出了“恐龍嘴”結(jié)構(gòu)。而且恐龍化石里提取的蛋白質(zhì)和雞身上的蛋白質(zhì)相似度非常高。這一發(fā)現(xiàn)似乎表明雞就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
研究人員讓公雞單獨居住,結(jié)果它們不打鳴了,也就是說它們打鳴是給別的雞聽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公雞打鳴與體內(nèi)雄激素水平密切相關,雄激素水平高的公雞,叫聲更低沉響亮,體型更加健壯。這說明一只公雞打鳴的好壞,體現(xiàn)了自己戰(zhàn)斗力的高低。
當研究人員把多只公雞放在一起飼養(yǎng)的時候,有趣的事情出現(xiàn)了:每天總是地位最高的公雞叫第一聲,然后是老二叫第二聲……按照地位排序一個個來。
當研究人員把雞群里的老大挪走后,每天的第一聲雞鳴就由老二來負責了。也就是說,老二其實也想打鳴,但老大沒打鳴,它不敢打,只有等老大叫了它才敢叫。
咯咯噠,咯咯噠……我們都知道這是母雞下蛋后的叫聲,可是母雞下蛋后為什么會叫呢?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母雞下了蛋都叫,14只母雞中有10只下蛋后從來不叫。其次,下蛋后咯咯噠并不能吸引公雞的注意。甚至當公雞試圖與咯咯噠的母雞接近時,可能會遭到母雞的嚴厲拒絕!由此推斷母雞下蛋后咯咯噠,其實是拒絕的信號:“別碰我!別碰我!”
彼岸花開摘自《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