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倚林 阿莉塔
摘要:本研究以父親人物形象分析為中心,圍繞著詩瓦的成長以及父女二人關(guān)系的變化來探討父親的應對措施,從父親對待詩瓦提問的態(tài)度、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等方面明晰出父親的人物性格及心理,尋找出父親在一直以來研究中提到的“權(quán)威”“性侵”等以負面形象居多的另一面。
關(guān)鍵詞:詩瓦;成長;父親;變化
一、研究背景
《魚服記》于1933年3月1日在雜志《海豹》上發(fā)表,發(fā)表后獲得了日本文壇極高的評價,后收錄于太宰治的第一部作品集《晚年》中?!遏~服記》的作者太宰治(1909—1948)本名津島修治,21歲時進入東京大學法文系學習,常參加共產(chǎn)黨運動,而后退學,師從井伏鱒二。因多部作品中含有頹廢、自虐的色彩,故與坂口安吾、織田作之助共同被稱之為無賴派作家,代表作有《人間失格》《女生徒》《斜陽》等。
太宰治從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語》中獲得靈感,創(chuàng)作了《魚服記》,講述了少女詩瓦和父親在山中生活的故事。詩瓦從出生以來就一直和父親生活在馬禿山里,十五歲那一年她目睹了一個學生墜崖,此后她的思想開始發(fā)生變化,有一天她突然向父親詢問人生的意義,卻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從而對父親產(chǎn)生了不滿。在一個下雪的夜里,酒后回家的父親侵犯了詩瓦,她大喊一句“混蛋”后,縱身跳入瀑布中,變成了一條小鯽魚。
至今為止關(guān)于《魚服記》的研究已經(jīng)有了許多成果,研究主要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將《魚服記》與太宰治的人生經(jīng)歷結(jié)合起來分析探討、太宰治的死亡觀、詩瓦的變身分析、與中國古典《魚服記》的比較、與柳田國男的《山中的人生》的比較、“水”在文中的含義等。長原しのぶ認為,太宰治在和銀座的侍女自殺未遂后,產(chǎn)生了強烈的悔恨和負罪意識,對水寄托了“自我凈化”“自我救贖”的心情,這剛好符合《魚服記》的其中一個主題——“水”,所以認為太宰治的自殺事件對《魚服記》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影響。[1]九頭見和夫著眼于詩瓦的變身,認為詩瓦有兩次變身,第一次是由“山里娃”變成“女人”,第二次是由“女人”變成“小鯽魚”,在日本民俗文化中,有人死亡后會變成蛇的說法,而詩瓦最后沒有變成蛇,故九頭見和夫認為詩瓦最后沒有死。[2]山田佳奈認為,父親給詩瓦講“三郎和八郎”的故事的目的是強調(diào)背叛的嚴重性,以此來警示詩瓦不要背叛自己。父親專門把茶鋪開設在瀑布旁邊,是為了能時時刻刻提醒詩瓦“三郎和八郎”的故事。[3]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將研究的重心放在詩瓦身上,而對詩瓦的父親給予的關(guān)注較少。并且,在為數(shù)不多的有關(guān)父親的研究中,對父親的評價也比較低下,基本都是在批判父親。其實很多研究都忽視了父親給詩瓦買“帶鏡子的紙錢包”和“波浪花紋的簪子”這一舉動,這兩件事可以看出父親也具有溫柔的一面。本研究將著眼于父親人物形象的分析,結(jié)合父女二人的生活環(huán)境,通過詩瓦和父親關(guān)系的微妙變化以及父親的應對方法來把握父親的心理活動,為父親這一人物形象提供新的解讀視角;在明確了父親的心理和性格之后,找出導致二人關(guān)系崩潰瓦解的原因。
二、父親對詩瓦的珍惜
詩瓦小的時候,父親給詩瓦講了“三郎和八郎”的故事,因為小孩子比較喜歡具有非現(xiàn)實色彩的故事,所以父親給她講的故事很符合她的年齡,可以看出父親在非常努力地豐富詩瓦的精神世界。雖然他們的生活非常貧困,父親也沒有能力送詩瓦去學校,但是父親還是用自己的智慧對詩瓦進行力所能及的教育。詩瓦聽了“三郎和八郎”的故事之后,“傷心得不得了,含著父親沾滿碳粉的手指哭個不停”,[4]可以看出詩瓦完全相信了父親講的故事,并且一點也不嫌棄父親沾滿碳粉的手指,父女倆相依為命,孩童時期的詩瓦非常信任和依賴父親。
“詩瓦十三歲的時候,父親在瀑潭邊用剝了樹皮的圓木和葦簾子搭起了這個小茶鋪”,[5]十三歲正是青春期開始的時候,父親剛好在此時為詩瓦開設了這個茶鋪。人進入青春期后,除了第二性征開始成熟之外,也會渴望發(fā)展人際關(guān)系,如果每天都只和父親一個人待在一起的話,顯然無法滿足青春期少女的需求。經(jīng)營茶鋪可以和外面來的游客交流,拓展眼界,這對于從小生活在山里的詩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與外界溝通的渠道。父親正是因為知道以自己一個人的能力無法應對詩瓦的成長,為了能讓詩瓦和更多的人交流,才開設的這個茶鋪吧。由此可以看出,父親對詩瓦的教育方式根據(jù)詩瓦的成長做出了相應的調(diào)整,既體現(xiàn)了父親的智慧也展現(xiàn)了父親對詩瓦的關(guān)心。
詩瓦15歲那年,是經(jīng)營茶鋪的第3年,父親每天早上都送她去茶鋪,到了傍晚再接她回家,“日復一日,直到霜降前后”。[6]詩瓦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山里娃,根本無須擔心在崖壁上踩滑或是掉進瀑潭之類”,[7]所以就算父親不接送她去茶鋪,也不需要擔心她的安全問題,即使如此,父親還是堅持接送她三年,充分體現(xiàn)了父親對詩瓦的愛。詩瓦經(jīng)營的茶鋪生意慘淡,每天連50錢都賣不到,可父親卻從不責罵她,只是說著“是嗎,是嗎”,然后喃喃不休地仰望著瀑布,父親盡量讓詩瓦過著沒有壓力的生活。就連裝汽水的籃子也是父親幫她提,這些舉動展現(xiàn)了一個溫柔的父親的形象,可以看出父親是把詩瓦捧在手心里疼愛的。
三、父親感到詩瓦內(nèi)心的動搖
有一天詩瓦問父親“你究竟為什么而活著?”,父親驚訝而疑惑地聳了聳肩,也就是說父親立刻注意到了詩瓦的問題與往日有些不同,如果他對詩瓦沒那么關(guān)心的話便不會做出如此反應。接著他打量著詩瓦那張嚴肅的臉龐,囁嚅道“不曉得”。其實憑借著詩瓦對父親的信賴,他可以隨便給出一個答案敷衍過去,但是他從詩瓦嚴肅的臉龐中明白了詩瓦是認真的,也知道了這個問題的深刻性,所以父親沒有選擇糊弄她?!安粫缘谩比齻€字反而體現(xiàn)出了父親認真的態(tài)度。結(jié)果詩瓦應道“那還不如死了的好”。父親揚起巴掌“眼看就要狠狠地抽下去”,[8]卻又猶豫著放了下來,揚起巴掌是因為曾經(jīng)信賴自己的女兒竟然開始挑戰(zhàn)自己的權(quán)威,而他又放下巴掌,浮現(xiàn)出一個強忍下怒火的父親的形象,他意識到詩瓦就要長成一個成熟的女人了。比起立刻發(fā)泄自己的怒氣,父親選擇了去思考女兒問這個問題的深層原因,并且,這一巴掌他也舍不得打下去。父親絕不是一個粗野的山里男人,相反,他是一個民主的、關(guān)心詩瓦情緒的父親。他敏感而纖細地注意到了女兒的變化,女兒的話語也讓他明白了自己在女兒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自己不再是那個被詩瓦完完全全信賴、依靠的父親了。而后就算被詩瓦罵作“傻瓜”,父親也沒有再作出回應?!吧倒稀倍置黠@地挑戰(zhàn)了父親的權(quán)威,詩瓦已經(jīng)不再是曾經(jīng)那個光著腳跟在父親后面的小女孩了,面對女兒的變化,父親除了有看到女兒成長的喜悅之外,也感受到了女兒將從自己身邊漸漸離去的憂傷,陷入了復雜的情緒交織中。
過了盂蘭盆節(jié)之后,父親每隔四五天就要背木炭到城里去賣,本來可以顧人去賣的,但是為了節(jié)省15、20錢的傭金,父親只能自己去賣?;仡櫱拔?,在詩瓦經(jīng)營的茶鋪生意極為慘淡的情況下,每天能賣不到50錢,由此可以看出15、20錢是非常少的,父親連這么少的錢都想節(jié)省,足以見得二人生活的貧困程度。即使如此,父親還是會偶爾給詩瓦買帶鏡子的紙錢包、波浪花紋的簪子等小東西回來,按常理來說,在極度貧困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會用錢去買更具有實用性的東西,而不是買這種裝飾物。這兩樣都是面向女性的東西,也就是說,父親意識到詩瓦已經(jīng)從小孩變成女人之后,對待她的方法也發(fā)生了變化。為了應對詩瓦的成長,父親用辛苦賺來的錢去買裝飾物,展現(xiàn)了父親為了跟上詩瓦的成長而付出的努力。
至此,父親的性格也清晰地展現(xiàn)了出來,他利用山里人的智慧給詩瓦講故事、教育詩瓦;每天接送她去茶鋪、守護詩瓦;發(fā)現(xiàn)她的變化后立刻調(diào)整應對的方式;他是一個對詩瓦非常關(guān)心并且溫柔的父親??上У氖?,父親缺乏跟詩瓦的交流,文中父親與詩瓦的對話極為簡單,僅僅限于詢問詩瓦每天賣了多少錢,跟詩瓦從來沒有過情感上的交流,他無法將自己對詩瓦的關(guān)愛告訴她。而此時的詩瓦已經(jīng)不再像以前那樣信賴父親,如果父親不把自己的心情告訴詩瓦的話,是無法阻止詩瓦漸漸離開自己的腳步的。此刻,父女兩人之間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裂痕,而父親為修復兩人關(guān)系所做出的努力并沒有明顯的效果。
四、父親失去了詩瓦
在父親去城里賣木炭的時候,詩瓦有時會去采蘑菇,“有一種叫樸蕈的小蘑菇黏糊糊的,可以賣到很好的價錢。它密集地長在羊齒類植物的腐木上,每當詩瓦看到它時,就會回憶起唯一的朋友。那時最快樂的時光莫過于在滿滿的樸蕈上蓋上一層苔蘚,然后提著籃子回到小屋”。[9]詩瓦曾經(jīng)目睹墜下懸崖的學生就是為了采集羊齒類植物,所以詩瓦回憶起的唯一的朋友就是那個掉下懸崖的學生。既然每當詩瓦看到樸蕈時就會想起那個學生,她的神情一定逃不過心思敏感的父親的眼睛。父親雖然無法得知詩瓦心里想的是誰,但父親可以知道處于青春期的詩瓦心里想著一個自己以外的人。但由于父親的不善言辭,就算心里焦急,也無法向女兒表達自己的感情,從這時開始,父親已經(jīng)明確地知道自己疼愛的女兒要離開自己了。眼看著女兒與自己漸行漸遠,卻無法阻止,一個無奈的父親躍然紙上。
在一個刮風的早上,父親一大早就到村子里去了,詩瓦一整天都待在小屋中,燒著爐火等父親歸來,可是父親遲遲未歸,“詩瓦心里煩躁不安,不一會兒就蓋著草墊在火爐旁睡下了”。[10]這里可以看出詩瓦等待的時間比預期的長,也就是說父親回來得比平時更晚。而父親只要把東西賣了好價錢,回家時一定會滿身酒氣,由于這次父親回家時間比平時更晚,所以父親可能比平時喝了更多的酒,那么醉酒的程度也會比平時更深。人在醉酒后,會表現(xiàn)出酒精中毒的癥狀,意識會變得朦朧、渾濁,會產(chǎn)生錯覺或幻覺、性妄想以及強烈持久的興奮等,醉酒時的記憶可能部分遺忘或者全部遺忘,易與犯罪行為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11]處于醉酒狀態(tài)下的父親,會喪失大部分的判斷力,可能會無法認知面前的這個人就是詩瓦,同時父親在一種無法抑制的興奮狀態(tài)下,侵犯了詩瓦。那么,侵犯詩瓦或許并不是父親的本意,詩瓦大喊一聲“混蛋”后沖出了家門,而后跳進了瀑布。曾經(jīng)父親也被詩瓦罵過是“傻瓜”(“混蛋”和“傻瓜”在《魚服記》日文原文中都為“あほう”),所以父親在聽到“混蛋”兩個字后可以明白眼前的人是詩瓦。父親親手傷害了自己最珍惜的女兒,把詩瓦從自己身邊推開,他永遠地失去了詩瓦,父親一定比任何人都痛苦。
五、結(jié)語
父親雖然是一個山里人,但并不是一個粗魯野蠻的男人,相反,他利用山里人的智慧悉心照料詩瓦,給孩童時期的詩瓦講故事豐富她的精神世界;為進入青春期的詩瓦開設茶鋪,打開與他人溝通的渠道;每天接送詩瓦去茶鋪,幫詩瓦提裝汽水的籃子,父親是一個非常關(guān)心詩瓦,并能夠根據(jù)詩瓦的不同年齡采取不同培養(yǎng)方式的人。而后詩瓦對父親拋出的問題也讓細心敏感的父親立刻意識到了詩瓦的成長,父親感到詩瓦的變化后開始給她買少女喜歡的裝飾物想要追上詩瓦成長的步伐,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上都可以看出父親是多么的珍惜和疼愛詩瓦。導致父親和詩瓦關(guān)系徹底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父女二人缺乏溝通,父親并不知道詩瓦具體的想法,詩瓦也沒有告訴父親那個城里來的學生的事情,所以盡管父親努力拉近和詩瓦的距離,但也沒能修復父女二人的關(guān)系,最終傷害了詩瓦。
參考文獻:
[1]長原しのぶ太宰治.「魚服記」論——「死」の幻想化からの考察[J].人文論究,2002(4).
[2]九頭見和夫.変身と再生.太宰治「漁服記」の比較文學的試論[J].福島大學教育學部論集 人文科學部門,2006(72).
[3]山田佳奈、太宰治:「魚服記」試論:逃れられなかったスワ[J].日本語日本文學論,2012(7).
[4]太宰治著.陰火[M].郭永欽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18.
[5][6]太宰治著.陰火[M].郭永欽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16.
[7][8][9][10]太宰治著.陰火[M].郭永欽譯,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17–22.
[11]方明昭.急性醉酒的診斷和鑒別診斷[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