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硯硯
小孩子天生好奇,區(qū)別只在于不同的年齡對不同的事物感興趣。兒子最近很像“文化人”,嘴里總是新鮮話一大堆。他一說我就記,他嚷著不要記,可是不一會兒,嘴里又冒出一個來。其實他打心底里知道,媽媽的肯定鼓勵了他。
打乒乓球,他挑戰(zhàn)我:“你就等著束手就擒吧?!贝蛄艘粫?,我比他厲害,他贊道:“女中豪杰呀?!边^了一會兒,小狗鉆到墊子底下露出個小鼻子,他說道:“狗中奇葩?!钡⒉恢榔孑獾囊馑?,我就給他解釋。讓他洗手,他說:“我也要洗心革面?!焙八^來,他說:“漫不經(jīng)心的我來了?!蔽艺f你的詞兒真多,為什么不愛寫作業(yè),快去寫。他灰溜溜地說:“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他不僅愛表達,也特別愛問。有次問我“未雨綢繆”怎么寫,我說回家寫給他,回家忘記了,后來在路上他又問,就這樣一直問到第三天才得到答案。又聽到人家說“諸位同仁”,他立刻問“同仁”是什么意思。
有很多家長總是說,為什么我的孩子不愛讀書,不愛學習,不愛提問?在我看來,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是具有提問求知欲望的,但是這欲望是否能夠不斷增長,往往決定于家長的態(tài)度。你鼓勵他就發(fā)展,你打壓他就抑制。很多時候,并不是你說讓他問他就問,而是在細小的態(tài)度里,孩子能夠敏感地接收到成人真實的想法。
孩子和我有說不完的話。知識類的問題,我一定會給他準確的答案,如果不知道,就和他一起去找出答案。我們倆互相打趣像兩個小朋友,我不介意自己與孩子地位平等。
但是有很多家長卻在這兩種關系上的表現(xiàn)恰好相反。當孩子問他問題時,他不是嘲諷就是開玩笑,就是不給正確答案,這可能是自己答不出的原因。當孩子和他開玩笑時,他又覺得家長的尊嚴受了傷,偏偏和孩子板起了臉。前者,成人失去了給孩子知識的機會;后者,成人制造了自己與孩子的鴻溝。
很多家長不愿意承認自己的無知,為了掩飾,就自作聰明。有一次在科技館,有個小球能夠從低處移動到高處。我看到一個大人面對孩子的好奇,不是帶孩子去問工作人員以得到正確答案,而是非?!奥斆鳌钡卣驹谧雷舆呌米约旱纳眢w比較了一下得出結(jié)論說:“是桌子一邊高一邊低的原因?!倍嗪玫囊淮慰茖W啟蒙的機會,就這么失去了。成人不敢面對自己的知識盲點,這種自尊來得太可憐。
在很多方面,成人的確比孩子更有經(jīng)驗與知識,但這并不是說就因為我們做了父母,所以就有理由高孩子一頭。我們?nèi)匀皇且粋€普通人,有許多自己不知道以及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認這一點。勇敢承認自己無知的大人并不會受到孩子的蔑視,反而會受到孩子的尊重。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不是完人。面對知識漏洞,我們不應當掩飾,而是應該尋找答案。成長不只存在于童年,它是一生的事業(yè)。
所以,你的態(tài)度才是決定孩子是否更有好奇心的原因。你傾聽他就訴說,你接納他就表達,你欣賞他就提問。你是孩子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