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 進
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一期工程武青南路站是與3號線的換乘站。3號線部分沿武興路設置,9號線部分順武侯大道鐵佛段設置,均為島式站臺車站,“T”形節(jié)點換乘。3號線地下二層,9號線地下三層。9號線車站為雙柱三跨結構,車站總長249.827 m,共設置3 個出入口、3個安全出口及2組風亭,其中F號出入口、3號安全出口及4號風亭與既有3號線連接。
9 號線F 號出入口及3 號安全口為地下一層單跨結構,覆土厚度約4.8 m。9 號線F 號出入口需打開3號線主體結構負一層側墻28.65 m,3號線B號出入口側墻14.4 m;9號線3號安全口需打開3號線B號出入口側墻4 m,3 號線已在后期打開范圍預留梁柱體系[1~3]。
9號線4號風亭為地下2層結構,覆土厚度約4 m,與3 號線主體結構負一、負二層側墻連接長度共18.8 m,其中需打開側墻寬度為8.3 m,3號線已在后期打開范圍預留梁柱體系[1~3]。
F 號出入口鄰近3 號線主體位置基坑寬度為6.6 m,深度約10.6 m,基底位于密實卵石層。圍護結構基坑采用鉆孔灌注樁+內支撐的支護形式,其中圍護樁采用φ1 000 mm@2 000 mm 鉆孔灌注樁,豎向設置1道φ609 mm、壁厚16 mm 鋼管支撐[4],支撐一端位于3號線主體結構頂板上,需在3 號線頂板上新增牛腿?;拥叵滤刂撇捎霉芫邓姆椒?,降水后基坑內水位低于坑底墊層下0.5 m,在3號線主體結構北側布置降水井,確保水位線位于負一層結構板以下,待9號線F 出入口結構施作完成后方可停止降水。車站基坑施工過程中需加強對鄰近地鐵車站結構的變形監(jiān)控工作。
4號風亭鄰近3號線主體位置基坑深度約17.6 m,基底位于密實卵石層。圍護結構基坑采用鉆孔灌注樁+內支撐的支護形式,其中圍護樁采用φ1 200 mm@2 200 mm鉆孔灌注樁(局部利用3號線主體圍護樁),豎向共設置3 道φ609 mm、壁厚16 mm 鋼管支撐?;拥叵滤刂撇捎霉芫邓姆椒ǎ邓蠡觾人坏陀诳拥讐|層下0.5 m。需在3 號線主體結構北側布置降水井,確保水位線位于負一層結構板以下并滿足3 號線主體結構橫斷面兩側水頭差控制在8 m 以內的要求,待9 號線4 號風亭結構施作完成后方可停止降水?;邮┕み^程中需加強對鄰近地鐵車站結構的變形監(jiān)控工作。
采用Midas-GTS 軟件,選取三維地層-結構建立數(shù)值模型,分工況計算附屬分層開挖、加支撐、開挖至基底、回筑拆撐等關鍵工序對既有地鐵的影響。圖1-圖11。
圖1 模型一
圖2 模型二
圖3 模型三
圖4 基坑開挖前位移
圖5 基坑開挖至第一道支撐位置并架設支撐后位移
圖6 基坑開挖至第二道支撐位置并架設支撐后位移
圖7 基坑開挖至坑底位移
圖8 拆除第三道支撐位移
圖9 拆除第二道支撐位移
圖10 拆除第一道支撐位移
圖11 附屬施工完成后位移
由圖4 可見,基坑開挖前x、y、z方向位移均為0;由圖5可見,基坑開挖至第一道支撐位置并架設支撐后x方向最大位移0.56 mm,y方向最大位移0.29 mm,z方向最大位移0.77 mm;由圖6可見,基坑開挖至第二道支撐位置并架設支撐后x方向最大位移0.50 mm,y方向最大位移0.32 mm,z方向最大位移1.29 mm;由圖7可見,基坑開挖至基坑底x方向最大位移0.45 mm,y方向最大位移0.42 mm,z方向最大位移3.05 mm;由圖8可見,拆除第三道支撐x方向最大位移0.50 mm,y方向最大位移0.42 mm,z方向最大位移3.05 mm;由圖9可見,拆除第二道支撐x方向最大位移0.50 mm,y方向最大位移0.42 mm,z方向最大位移3.05 mm;由圖10可見,拆除第一道支撐x 方向最大位移0.50 mm,y方向最大位移0.42mm,z方向最大位移3.05 mm;由圖11可見,附屬施工完成后x方向最大位移0.49 mm,y方向最大位移0.23 mm,z方向最大位移1.80 mm。計算結果可滿足規(guī)范要求。
雖理論計算可以滿足規(guī)范要求,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工程各方應加強管理,合理安排工序,嚴格執(zhí)行設計圖紙工序,確保既有3號線車站結構的安全。
在9 號線附屬施工期間,采用自動化監(jiān)測對既有3 號線進行全方位、嚴密的監(jiān)測,確保運營線路的安全,監(jiān)測等級為一級,見表1[5]和表2[2]。取二者較小值作為監(jiān)控值。
表1 城市軌道交通既有線隧道結構變形控制值
表2 常用的城市軌道交通結構安全控制指標參考值
實測位移(沉降)的絕對值和速率值雙控指標達到極限值的70%~85%或雙控指標之一達到極限值的85%~100%,而另一項未達到該值作為預警指標。
實測位移(或沉降)的絕對值和速率值雙指標均達到極限值的85%~100%作為報警值。
1)深基坑工程施工應遵循分區(qū)、分塊、分層、對稱、限時原則,建議在分塊分步開挖時靠近地鐵車站側土體后開挖,開挖到基底后根據(jù)需要在近鄰地鐵車站結構側采取基坑內留土堆載反壓預案。
2)降水井應合理布置,與地鐵結構保持距離,3號線主體結構北側布設一排降水井,保證水位的緩慢下降且水位線均位于負一層結構板以下。在降水過程中控制水位及出砂率,對地鐵結構沉降加強監(jiān)測。
3)附屬基坑施工過程中需加強對鄰近地鐵車站結構的變形監(jiān)控工作,可在車站結構內布置實時自動化監(jiān)測設備,以隨時監(jiān)控地鐵安全狀態(tài)。
4)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對地鐵結構的保護,已有地鐵結構上方及周邊10 m 范圍內的堆載不得超過20 kPa。
5)施工前應做好應急預案的編制,以應對各種危及地鐵結構安全的突發(fā)情況。
9 號線武青南路站F 號出入口及4 號風亭已施工完成,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滿足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該站屬于典型的鄰近既有深基坑開挖,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了既有地鐵的變形并保證正常使用。對于后期類似車站,建議設計時考慮以下幾點:
1)既有地鐵橫斷面兩側未對稱開挖,設計應驗算允許水頭差,必要時兩側應同時降水,確保既有地鐵裂縫寬度在允許范圍值內;
2)基坑開挖過程中設計應考慮對既有地鐵采取相關保護措施,如既有地鐵橫斷面單側開挖,應對既有地鐵各層板進行支撐,承受對側側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