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翔
關于高中的記憶,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堂歷史課。那是高三開學后的第一堂歷史課,老師拿起粉筆快速寫著近代史歷程的板書,他講課的語速很快,講的知識點又密集。講臺下的我機械地抄著筆記,課后花了將近一節(jié)自習課才完全消化全部內容。
新的授課方式令我找不到學習的方向,甚至讓我急出了眼淚。后來我才明白是心態(tài)出了問題。在高中的前兩年,我已經知道前方有高考在等待著我,可目睹別人走進考場,并沒有給我?guī)硖嗟木o迫感。直到高三,我不得不被推到前方直面分數線與大學,卻依舊像個松懈的臨時演員,當然會慌亂不已。
大學報到時,我再一次重溫了這種“兵荒馬亂”的感覺:聽不太懂的四川話包圍著我,辛辣的食物令我提不起胃口,一份份表格推著我向前走,輔導員突然通知新生們要進行一次英語能力測試……父母放下行李后就匆匆踏上歸途,而我獨自坐在寢室里從零開始調整心態(tài),如一年前的歷史課后。
“大學不是句號而是逗號?!焙芏嗳硕歼@樣說。但如何面對這個“逗號”,卻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
萬幸的是高考提前教會我,要用更敏捷的反應速度、更強大的心理來豐富自我,來應對新生活的措手不及。我可以迷茫,但必須有限度;可以混亂,但必須抓住規(guī)律,將自己的生活回歸正軌。憑借這些,我習慣了在四川大學的點點滴滴——軍訓、社團招新、選課搶課,這些新奇的體驗極大地緩解了我的緊張感。
然而,到這里不過是大學的前言,我和朋友們討論最多的當屬大學最難的課題——未來。有人在大一時就報名參加考研班,有人專注于社會實踐,有人做“技術宅”,開發(fā)超出專業(yè)范圍的技能……耳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我又掉進了另一個焦慮的陷阱里。盡管朋友和家人能給我提供建議,但我總歸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常常問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將兩只腳完全跨過“象牙塔”的門檻;選擇了滿是歷史名勝的道路,又是否會因錯過鮮花小徑而悲傷嘆息?
在輾轉反側的深夜,我不可避免地回想起了高考。那三年時間里,我并不是毫無遺憾。我嘗試過在別人看來很笨的學習方法,比如一遍遍抄寫、反復做歷年真題。如果把時間節(jié)約下來,多背誦一些成語古文,多吃透一道數學題,或許我就能發(fā)掘出更多的潛力。也有參加藝考的同學勸說我“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你還可以實現其他理想”。不過我認為,盡管理想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但只有站在高處,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觸摸更廣闊的世界。最終我按部就班,徜徉在坐落于巴蜀大地的這座校園里。
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我做出了許多次選擇。
我始終記得這樣一段話:“我寧可讓自己因事情發(fā)生了而后悔,而不是后悔一切只停留在空想中;我寧可讓自己因有所作為而后悔,而不是后悔自己一再猶豫卻步;我寧可讓自己因一場真實的體驗而后悔,也不要讓自己猜測著事情的種種可能。”
將來回望大學這四年,我或許也會發(fā)現不夠盡善盡美的地方,但人生沒有假設,我不能在后悔中無限下沉。
所以我定下一個原則:每門課都要在結課時得到漂亮的績點,無論未來打算做什么,這無疑會是一塊加分的磚石。
我背著厚重的書和對將來的期許,與許多同行者一起奔走在圖書館、講座與寢室間。每個走出圖書館的夜晚,我都喜歡回頭望著這座承載夢與知識的建筑。方形的玻璃窗透出柔和的亮光,每扇窗都像是裝著禮物的盒子,和天空中的星辰互相映照?;蛟S我們仍在黑暗中踟躕,或許我們不小心走進了偏僻岔路,可數億顆星星,總有一顆裝在寫有我們名字的盒子里。
時間僅僅是顆啟明星,在暗夜中飛躍又飛躍的終究是不肯屈服的我們,這是高考與大學傳授于我的深厚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