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心
我和爸爸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但在一個方面,我倆達成了高度共識,那就是:“在我們家,惹誰,也不能惹媽媽。”
因為媽媽很兇。只要我和爸爸做錯了事情,比如,爸爸又捧著手機不離手了,我寫作業(yè)慢吞吞了,媽媽就開始嘮叨,甚至開始吼,而且媽媽奉行“連坐政策”,本來是我犯的錯,媽媽批評著批評著就開始說爸爸:“讓你看好娃,你干什么去了?”對此,我有一句“名言”:“珍愛生命,遠離媽媽的怒吼。”
媽媽雖然很兇,但很好哄。如果惹爸爸生氣,沒有一兩天,“警情”不會消除。媽媽相對來說好多了,每次惹她生氣了,我就使出“無敵纏功”,發(fā)發(fā)嗲,摟摟脖子,親親臉蛋,媽媽的臉色就“陰轉晴”了。有一次,媽媽很生氣地對我說,以后不要叫她媽了,我就喊娘;媽媽說,也不要叫她娘了,我就喊額娘;媽媽說,也不要叫額娘了,我就喊皇額娘。好吧,在我的機智應對之下,媽媽終于“噗嗤”一聲笑了。這個媽媽,也是有點兒作。
媽媽酷愛給我報興趣班。她希望我成為一個學霸+樂霸+體霸,所以給我報了大量的興趣班,新概念英語、奧數(shù)、薩克斯、書法、高爾夫、游泳……我學的東西真是五花八門。說實在的,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孩,學習成績還算可以,其他音樂、體育方面沒啥天賦,又比較懶,距離媽媽的期望值有十萬八千里。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看到了媽媽給我擬訂的目標,卻總是跑不過去。
媽媽對我要求嚴厲,她自己也沒偷懶。背新概念英語,一開始我總是背不下來,媽媽就跟我一起背。她說,自己上學時沒背過的英語課文,現(xiàn)在跟我一起補上了。
媽媽經(jīng)常需要加班,回家都要晚上11點以后了。別看媽媽經(jīng)常不在家,但她會“遙控指揮”,每天給我制訂作業(yè)清單,比老師還要準時。每天早上,我睡意蒙眬地起床,刷牙、吃飯時,沒睡幾個小時的媽媽也起來了,給我檢查作業(yè)。面對這么拼命的媽媽,我也是壓力山大。
看,這就是我的媽媽,很兇,很努力,為了生活拼命奔跑,對孩子狠,對自己更狠。這樣的媽媽,你是不是感覺很熟悉呢?
(指導老師:周雪蓮)
熟悉與陌生
讀完小作者的文章是不是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新鮮感?熟悉的是媽媽的嘮叨,陌生的是“高度共識”“連坐政策”“警情”等這些家里不常見的詞。這兩者一結合,再加上小作者調皮的個性、幽默的語言,家人間有趣的故事是不是就在讀者眼前了?(葵花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