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嫣然
小巷盡頭的小小花園,是我和發(fā)小的“秘密基地”。
說是花園,其實不過是用紅磚圈出的一小片空地,中間鋪了彎彎曲曲的青石板小路,旁邊是幾棵高大而筆直的樹,春天時會有紫色喇叭樣的小花綻放。
后來,大人告訴我,那開出淺紫色花的樹,名叫泡桐。
我和發(fā)小總愛到花園里玩,有時揪朵南瓜花,有時拔根狗尾巴草,假裝威風(fēng)八面的將軍,對著不能移動的綠色“士兵”運籌帷幄、指點江山。
偶然間見了落在地上的桐花,卻嫌棄它的花瓣不夠光滑,顏色不夠艷麗,破壞了這綠色王國的美好,于是我倆一商量,決定把它們?nèi)垦诼竦簟?/p>
那次我倆掩埋花瓣時,一時興起,在土堆上用磚塊壘起了城堡。剛剛壘完,鄰居家兩個調(diào)皮的男孩兒不知從哪兒跑來,一腳踢翻了我們辛苦完成的杰作,連帶著土堆里的桐花都散落一地。我火冒三丈,拉起一個男孩兒,虎著臉連聲恐嚇?biāo)?,還一腳踢在桐樹上,幾朵桐花砸了他一身。他顯然被我嚇住,乖乖修復(fù)了城堡,自此以后對我退避三舍。那時我狂妄又驕傲,帶著滿身勇氣去守護我們的樂園。
“桐花”是我和發(fā)小的暗號。每當(dāng)受了委屈,鬧了別扭,彼此誰也不愿先低頭時,總會有一個人輕飄飄地說一句“桐花又落了”,兩人便心照不宣地再次回到“基地”,沒多久就又和好如初。一句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話,卻藏了別別扭扭的柔軟和小心翼翼的期待。
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懂得欣賞桐樹淡雅的美,也對當(dāng)時的天真幼稚忍俊不禁。如今我早搬離了老家的小巷,發(fā)小也因父母工作調(diào)動的原因而一再轉(zhuǎn)學(xué)。再次回到家鄉(xiāng),來到曾經(jīng)小小的花園,它已全然不似舊時模樣。花園里雜草叢生,小路落滿灰塵,唯有幾棵桐樹仍筆直地挺立著,偶有淺紫色的桐花孤獨地墜落,再孤寂地融入泥土。
后來偶然見到發(fā)小,激動過后卻不能如兒時般侃侃而談,我試著說了一句“桐花落了”,卻恍然驚覺往事已無法回首。
如今又是五月,忽見桐花滿梢頭。桐花開了,桐花又落了,桐樹始終在那兒,兩個嬉笑玩鬧的身影卻消失不見了。別離已久,你的模樣也只能在記憶中停留。五月桐花還憶否?
簡 評
童年總是美好的,純真的友誼更是像花兒一樣美。這篇作文充滿了童真童趣,盡顯友誼的可貴與難忘。桐花是文章的線索,這條線索穿起了那些零零碎碎的美好。掩埋桐花壘起城堡,還虎著臉恐嚇來此冒犯的男孩兒,讓他修復(fù)好城堡,因為這對于孩子來說就是大事,就值得這樣去捍衛(wèi)?!巴┗ā笔恰拔摇焙桶l(fā)小的暗號,小孩子的細(xì)膩心思、“別別扭扭的柔軟和小心翼翼的期待”就藏在這句暗號里。后來,花自飄零各奔東西,再回首物是人非,心頭多了幾分惆悵。這大概就是成長。確立一條線索,借助具體的意象行文,營造唯美的意境,是這篇文章帶給我們的最大的啟發(fā)。
(余東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