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小時候困惑于雞與蛋的關系,長大了便困惑于性與愛的關系。性與愛,到底孰輕孰重?
性愛這件事,有時候真夠奇怪的。
它如炊煙般在每家每戶里升起,是人們吃飯喝水般的日常所需,有時又高深莫測如一本武功絕學,需要與對方反復磨煉才能如魚得水,享受其中。有時性與愛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出現,有時卻有一方隱藏起來,讓人困惑不已:怎么性與愛如同魚與熊掌一樣,無法兼得?
前陣子,有個女孩給我的郵箱發(fā)來私信,說她和一位情人(準確地說是性伙伴)床上感覺極好。他們只要在一起,就感覺是天雷勾動了地火,各方面宛如兩個高度精準的齒輪,配合得嚴絲合縫。除了性愛和諧之外,他們平時誰也不聯(lián)系誰,等有了感覺時才在微信上問一句:“在嗎?今天有空兒嗎?”另一方就立刻心領神會這個接頭暗號,然后敲定時間地點,開始他們一刻值千金的春宵。
有時,這個女孩也抗拒:我要不要拒絕一次?為什么像個應召女郎一樣,任他隨叫隨到?但她也承認,她的身體卻響應了召喚,鬼使神差一般乖乖去了。她愛他嗎?她有時問自己,但感覺他們更像一對各取所需的性伴侶。床上充分交流,床下誰也不了解誰。但是,她卻像被蠱惑了一樣,離不開他。
另一位女士來郵件咨詢,她和老公十分相愛,興趣、愛好、三觀、習慣也很搭,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話,旅行想去什么地方,老公立刻都能猜到。他們讀相同的書,愛吃差不多的菜,看同類型的電影,連心動時的表白都很相似。他們是高度契合的夫妻,唯獨在性上,卻不怎么和諧。她老公在床上太保守,且是個禁欲主義者,讓她有些失落。“除了性,我老公沒有任何地方能讓我挑出毛病?!彼@樣總結說。
在性與愛的關系中,有一個跟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一般糾結的問題:到底是先有性,還是先有愛?
歐洲電影《午夜守門人》就曾經探討過這個問題。猶太少女露琪亞被抓進了集中營,淪為納粹軍官的性奴。起初,軍官只將她當成泄欲對象,露琪亞也一直在反抗,但是時間一長,因為性的和諧,他們的關系漸漸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十幾年后,二戰(zhàn)結束,納粹軍官亡命天涯時在酒店里巧遇和丈夫一起來度假的露琪亞。過去的記憶在兩人心間升起,當軍官的其他同伙擔心露琪亞泄露他們的行蹤而希望殺掉露琪亞時,軍官在最后關頭挺身保護露琪亞。因為,他確定自己愛上了她。
歐洲人對于性與愛的探討一向大膽而尖銳,這個故事似乎要向世人證明:有了性,就可以產生愛。
以前,我們崇尚先愛后性。但快餐時代,越來越多的男女等不及先建立愛,就急著有性。然后,各種由此延伸的兩性問題就來了:有的人先有了和諧的性,然后慢慢有愛;有的人先有愛,然后有性,卻發(fā)現性不那么和諧;有的人先有愛,后有性,然后喜出望外地發(fā)現性與愛和諧統(tǒng)一;有的人先有愛,后有性,一開始性不是那么和諧,但經過努力和調整,他們逐漸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感情和性體驗都越來越美好。
然而,有的人先有了和諧的性,卻因為缺少愛,后來發(fā)現在其他方面越來越厭倦對方,最終愛沒有生長起來,性也索然無味;而有的人,先有愛,后有性,性雖然不和諧,但愛的基礎深厚,所以能夠相互忍受,愿意嘗試各種方法讓彼此滿足、開心。
所以你會發(fā)現,“先有愛,后有性”的觀念其實不僅關乎道德,更不是全部為了約束婚姻,而是一種關于愛與性的安全操作。這樣的觀念,經典不過時。因為即使在床上先有了性的和諧,但一定不能保證在床下就會有持續(xù)的愛,但如果先有愛,即使性不和諧,信任、依賴和責任依舊能支持我們的婚姻。
因為,愛比性確實更能讓我們彼此記住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