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玲
面對一幅山水畫,你仿佛正站在高處俯瞰著一個壯觀的瀑布群,所有的水流匯集于此,從數(shù)個高低不同的狹長絕壁奔流而下,瀑布下雜樹姿態(tài)各異,無不展示著惡劣環(huán)境下生命的頑強。裸露的怪石嶙峋,深一處,淺一處,將原始森林的原始風貌展現(xiàn)無遺。湊近畫前,仿佛有細雨般的水霧撲面而來,有滾石驚雷由遠而近,瀑布的奔涌歡騰,落地的暢快決絕,讓人感覺不是在畫作前,而是在某個名山大川,某個如掛壁似的瀑布前。
李天本的畫作就有這種親臨感,他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jié)合,蒼勁細膩,壯美秀麗,雄渾博大,深厚雅致,筆墨酣暢淋漓,氣韻賞心怡人。每個人的成功之路都有,上蒼賜予他的引路人。著名書畫家魏啟后先生曾給李天本多方指導。中央美院李琦教授的講座給李天本很多啟發(fā)。去年,他參加了山東省工藝美術(shù)學院舉辦的由著名山水畫家張寶珠先生親自授課的首屆山水畫高研班學習,得到了恩師的點撥和一些技巧的傳授。有了名家的指引,他的畫作日漸嫻熟老道。技藝漸精,也要靠持之以恒,幾十年來,李天本四處學習,光大學文憑就拿下了三個,他要擷取精華,為我所用。生于泰山腳下的他,對大山有著特殊的感情。
他跋涉于山水間,揮毫潑墨宣紙之上。一方桌,一摞紙,一點墨,一支筆,方寸之地寫芳華,半生過往仍少年。他激情永在,豪情萬丈,落筆之時已成王侯。軍人的剛毅之氣和在部隊時習畫的純粹,就算是退伍多年,也初心不改。他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用筆墨代替了鋼槍,他要盡情書寫祖國的壯美,用心呵護每一處景點。他站在畫作前構(gòu)思,杉圖,造型,讓萬千丘壑藏于畫作中。
他的畫作,動與靜,明與暗,冷與暖,立體的,寫意的,都意味深遠。遠峰,孤雁,蒼松,流水,仿佛一氣呵成。高山黑石,濃霧薄云,絕壁上挺立的八角亭,孤立于世,與天相接。峽谷里流水潺潺,似而有聲,夾岸的茅草東倒西歪,疾風知勁草。他的畫作能將你的視線運用到極致,遠近結(jié)合,動靜相宜,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讓你入畫,讓你坐懷于山水間。他的畫是有魅力的,猶如神來之筆,居室一畫,常年觀水,如行天下。
那山石仿佛是被風雨侵蝕,被雨水沖刷,因而變得深淺不一,褐色也好,赭色也罷,盡顯自然之美,鮮雅、古淡而沉靜。幾枝墨竹斜風而來,垂柳枕河而眠,一葉孤舟,一人獨坐垂釣,闊大的水面靜而無聲,盡顯空靈之美,遠山近水,幽花微雁,墨中透著淡青、藏藍,深深淺淺皴染開來。他的畫,靜謐時恐驚了天上人,世間仿佛沒有任何聲響;宏大時振聾發(fā)聵,讓五臟六腑都變得通透。
李天本的畫,有四季。春有喜色,柳樹如煙,薄薄的一層綠云覆蓋在枝上,柳樹下有紅云,不知是桃還是杏。郊游的人劃著小船,在微波中蕩漾,高高的佛塔前人流如織,那九百九十級臺階直上云霄,臺階上的人只是幾個小點,他們匍匐著前進。塔里有木魚聲遙遙而來,“咚,咚,咚”,厚實而悠遠。當然這些你在畫中是聽不到的,但那些朝圣虔誠的心你能感受到,漫長的攀爬中何以堅持信念?定是佛塔里的神靈在召喚。一人一物,李天本都是有安排的,你不是單純欣賞一幅畫作,而是走進去、融入進去,變成畫作里的人,或者你正站在畫作中的某一處靜靜地欣賞、圍觀。
冬有寒霜,寒氣入骨。冬季的山林是寂寥的,白雪覆蓋,枯枝挺立,孤廟立于空山,寒鴉收了翅膀,越冬的小鹿在山間獨走,山谷里隱藏著的幾間小屋冒著裊裊炊煙,寒寥之氣、煙火之氣一目了然。有山水的地方都會吸引他前去,他要吸收天地之精華,探究山水之脈搏和靈氣。他上泰山,走華山,下桂林,去太行,摸清了山的脾氣,摸透了山的筋骨,看清了水的靈秀。樹木的虬龍走筆,竹子的青翠剛勁,枯枝敗葉都是景,雜草荒蕪都入畫。看過了,走過了,那些景物才能在他的筆下煥發(fā)出新生命,才有了不一樣的生命力。
李天本潛心臨摹研究,勤懇耕作,在書畫界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一些畫作被國內(nèi)外展館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爭相收藏,全國的一些報刊、電視臺等媒體也曾做過專題報道。李天本在山東大地上、在全國的畫壇上已經(jīng)占有了一席之地。
山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有夢想的人為夢想而努力,讓夢想開花并為之奮斗終生。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于斗室間,于方寸地,在墨香中盡顯才華,他的小品滿紙清朗,大幅渾然天成。他讓每一個懂畫的人都能看到他的內(nèi)心世界。那里有澄澈如鏡的水面,有萬馬奔騰的湍流,有巍峨逶迤的大山,有奇松怪石,有四季變換。
李天本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的祖國山河,透著大氣、秀美、壯觀、雅致。曾經(jīng)是軍人的他,一身正氣,剛正不阿,在畫作里盡顯其雄姿,錚錚鐵骨,我本英雄。李天本在藝術(shù)長廊這塊陣地上,盡顯其才能,已經(jīng)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
李天本簡介:
李天本,號新甫山人,山東新泰人。1979年參軍。山東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畫院畫師,山東東岳書畫院副院長,山東人大書畫院院委。
自幼酷愛書畫,深得著名書畫家魏啟后先生、中央美術(shù)學院李琦先生、張寶珠先生的親自指導。潛心臨摹、研究、創(chuàng)作,古今結(jié)合,博學多才,上泰山、走華山、下桂林、去太行,孜孜筆耕墨田20余載。
其筆墨山水獨具風格,既見傳統(tǒng)功底,又有現(xiàn)代風韻,沉雄博大,深厚華滋,蒼勁有力,筆墨流暢,氣韻怡人。在書畫界得到廣泛認可,作品并被國內(nèi)外展館以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收藏。其作品自1985年起多家媒體進行專題報道,深得各界朋友的好評。出版由著名畫家魏啟后先生題名的《李天本國畫作品選》張寶珠老師題名的《李天本中國畫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