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
摘要:本文主要對日本明治時期的小說家和詩人國木田獨步的短篇小說《窮死》進行研究和探討,并針對小說的主人公文公以及弁公父親的形象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通過文公感染肺病、雨夜借宿、最后的死亡以及弁公父親的意外死亡等事件,將社會小人物在日本都市近代化急速轉變過程中的悲慘生活進行充分展現,并在此基礎上由小及大,對日本社會當時的景況進行重現。
關鍵詞:《窮死》;國木田獨步;底層平民
短篇小說《窮死》是日本明治時期小說家、詩人國木田獨步的代表作之一,最初于1907年6月在《文藝俱樂部》上發(fā)表。國木田獨步雖然英年早逝,但是其寫下了包括《窮死》在內的幾十篇關于日本近代社會平民們苦難生活的短篇小說,這些小說從不同側面描寫了逐步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的日本社會的黑暗面,至今仍有著重要的啟示。實際上,國木田獨步的早期作品浪漫主義時色彩濃厚,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豐富,他開始關注現實社會,并對底層人民的生活進行描寫,比如《窮死》《酒中日記》《牛肉和馬鈴薯》等等。其中《窮死》對生活的現實性進行了最為深刻地揭露,值得我們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我們來看《窮死》的寫作背景?!陡F死》寫于1907年,當時日俄兩國剛剛進行了戰(zhàn)爭,并且日本在付出慘重代價的前提下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之后日本政府大力支持重工業(yè)發(fā)展,導致輕工業(yè)發(fā)展緩慢,人們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各種物資難以充分保障。另外,政府在改革財政的過程中不僅進一步增加稅收,并且還提高物價,這導致日本社會的大多數平民處于悲慘的生活之中。與此同時,國木田獨步本人也身患重疾,他所創(chuàng)辦的獨步社也因為各種原因瀕臨倒閉。
其次,我們來看《窮死》中的故事情節(jié):小說中的主人公文公自己患有肺病,僅靠自己微薄的收入難以飽腹,經常需要接受別人的接濟才能吃上一口飯菜。由于無處可去只能向之前干活認識的工友弁公求助,之后在弁公父親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個臨時的去處。但是,天有不測風云,第二天弁公的父親與一個車夫發(fā)生沖突,并在沖突過程中導致弁公父親意外死亡。這件事之后的第二天,人們發(fā)現文公在鐵路線附近被壓死。
主人公文公從小就是一個孤兒,既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自己來自哪里。在這種情況下長大的文公由于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因此只能從事體力勞動,但是收入非常微薄,后來他又不幸染上肺病,導致生活更加窘迫,最后在得知剛剛幫助過自己的弁公父親的死訊之后因對生活感到絕望而自殺。而這也與獨步筆下眾多窮困潦倒的庶民形象相符合。
在小說中我們可以從多個地方的描寫看出文公對生存的渴望,比如自己吃不起飯時,對于同伴的好意接濟,他選擇接受以求能夠活下去;在不幸感染肺病之后,雖然沒有錢去治療,但是對于病痛的折磨他還是選擇忍耐,選擇忍受著痛苦活下去;在無家可歸時還是去找以前的工友懇求能夠借宿一晚,此時文公自己和這位昔日的同伴實際上都知道文公的大限將至,到此筆者不禁想問文公最終的死亡結局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小說中寫道:文公從一家小酒館中填飽肚子出來之后“人力馬車威風凜凜的奔馳著,電車正路過不遠處的大街”映入眼簾,之后文公又看了看自己:“尖長、瘦削的臉頰,毛毛糙糙的平頭夾雜著灰色的頭發(fā),沒有一點光澤?!痹谛≌f中,國木田獨步將日本急速推進的現代化都市空間都濃縮在九段坂這個地方,而文公則經歷和旁觀了這座近代化都市的發(fā)展。但是自己窮困潦倒的現狀卻與這都市盛景格格不入。國木田獨步通過繁華都市與窮困的主人公進行對比,將一個強烈的現實反差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而隨著都市空間的急劇變化,實際上整個社會正在拋棄文公這一類人。其實,文公真正的死因小說的名字一開始就進行了揭示,那就是“因窮致死”。文公在死前艱難的承受著病痛帶來的折磨,而壓垮文公的最后一根稻草則是弁公父親的死亡,這使得文公的精神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最終在這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下,文公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小說中除了主人公文公之外,還有一個沒名沒姓卻熠熠生輝的人物,也就是弁公的父親。其中最能體現弁公父親人性光輝的事件就是,雨夜中當無家可歸的文公來借宿時,弁公一開始并不想答應,之后在父親的勸說下才同意讓文公暫時住在這里,并且弁公父親還在第二天早上準備好了飯菜,同時還囑咐弁公不要急著催促文公起來,讓他再休息一天。另外,弁公父親在干活過程中被經過工地的車夫侮辱,弁公父親并沒有忍氣吞聲,而是向車夫大聲喊道“就算我只是土木工,也是人啊,不要瞧不起我們”。與其他人物相比,弁公父親的身上更有燦爛的人性光輝。
在小說中還有一個現象比較有趣。弁公父親在努力做工的過程中,一個車夫拉著表面高貴的乘客出場了。不管是車還是穿的衣服都很氣派的車夫,拉著宛如上流社會的紳士般的乘客,這些“高貴”的人經過工地時,只因為車夫的腳被掘出來的泥土濺到了,就破口大罵弁公父親“傻子,長點眼”。此時,車夫的傲慢無禮和仗勢欺人與弁公父親的雖然貧窮但是渴求尊嚴就形成了一對矛盾體,但是出現矛盾的兩者在當時的日本社會中都是下層階級,都得靠自己的勞動賺錢吃飯,這也使得這種鄙視與被鄙視的關系看似比較荒誕,實際上卻正是社會中的真實現象。而這也充分體現出都市空間的急速發(fā)展,使人們的價值觀出現了扭曲,是那時日本社會喪失連帶感的綜合反映。
至此,想必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究明國木田獨步“小民史作家”這一稱號的由來。實際上,筆者通過讀包括《窮死》在內的國木田獨步所寫的一系列小說,可以明顯發(fā)現社會底層的庶民,比如娼妓、花匠等多是其作品的主人公,并且其擅長對庶民階層的日常小事進行描述?!耙黄鹱x者注意的小說,內容越是平淡無奇,就越顯出作者才能過人”,俄國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曾這樣說,而用這句話來評價國木田獨步是非常契合的。
國木田獨步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對當時日本社會底層庶民的艱難生活進行描寫的過程中善于獨辟蹊徑,對社會現象予以揭露,對社會的不公和黑暗進行鞭撻。因此,通過對國木田獨步的作品進行研究,有利于對當時日本的社會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并且其中描寫的社會問題也在警示著我們現代社會。
【參考文獻】
[1]許璐瑋.淺析國木田獨步的創(chuàng)作主題——以《窮死》為例[J].青年文學家, 2011(1):1-1.
[2]賀占秀.富有的窮人——短篇小說《窮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5(05):48-57.
[3]ベッカー カール.日本人の死生観と癒し(市民公開講座,第23回日本精神保健看護學會學術集會)[J].日本精神保健看護學會誌,2017(22):109-116.
[4]王敏東.日本的“孤獨死”與“遺品整理士”[J].當代醫(yī)學,2013(479):732-737.
[5]韓艷平.從《廚房》的死亡主題看日本的民族生死觀[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14,31(3):75-77.
[6]李廣志.論近代日本人的生死觀——以《我是貓》中的死亡描寫為事例[J].日語學習與研究, 2013(2):91-97.
[7]張穎.直面死亡:淺析《夏之庭》中的日本死亡文化[J].北方文學,2018(4):72-73.
[8]朱琴.從電影《入殮師》看日本傳統(tǒng)生死觀的蛻變與升華[J].作家,2015(2):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