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靜
(江蘇富華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在國家層面,關于橋梁工程鋼筋計量執(zhí)行的是《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18年版)第八章工程量清單計量規(guī)則,其中,關于鋼筋計量方面具體規(guī)則如下圖1:(僅以基礎鋼筋示例,詳見規(guī)范,下同)
江蘇省層面,執(zhí)行的是2017年10月25日起實施的江蘇省地方標準《高速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DB32/T1553—2017),其中,關于鋼筋計量方面具體規(guī)則如下圖2:
兩相比較可以看出,江蘇地方標準在鋼筋計量的立項層次、內容等方面比國家標準更詳細更全面,對鋼筋工程如何計量,哪些鋼筋不單獨計量做出了更進一步的指示,操作性更強,與住建部《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GB50500-2013)的銜接更好,易執(zhí)行性更好。
1.僅在合同專用條款中說明:公路工程專用合同條款內容詳見《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18年版),未在項目專用合同條款中對上文做出更多補充或細化。
2.僅在工程量清單說明中有如下表述:其余詳見《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18年版)以及DB32江蘇省《高速公路工程清單計價規(guī)范》(2017版)。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貌差異性大,國家標準僅起到一個宏觀把控指導的作用,各省在執(zhí)行過程就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補充細化,而且在我國,一般地方標準在要求上都會比國家標準更嚴格。從規(guī)則所包括的子目、編號、項目特征、工作內容等方面可以看到,國家層面的計量規(guī)則無論是在子目編列,內容闡述上均沒有地方層面的標準詳細、深入、全面。
同理,項目專用的計量規(guī)則就是建設單位結合項目特點以及自身的建設管理經驗,對國家、地方標準中未明確或已明確但認為有必要調整的子目或計量規(guī)定進行的具體約定。如某項目明確約定:預制、現澆箱梁負彎矩區(qū)波紋管定位鋼筋予以在上部結構鋼筋中計量,該約定就是對國家以及地方標準的不完全調整。現實中也有個別建設項目,出于這樣那樣的原因,或建設單位考慮不周,或招標代理單位水平不夠,對計量規(guī)則如何執(zhí)行語焉不詳,這樣不可避免在合同執(zhí)行階段就會導致爭議產生。如本文案例,該案例中,招標公告、投標人須知、招標文件通篇無江蘇省地方標準相關表述出現,僅在工程量清單編制說明最后一條提及,且使用的名稱亦存在錯誤,原文:DB32江蘇省《高速公路工程清單計價規(guī)范》(2017版)應表述為江蘇省地方標準DB32/T1553-2017《江蘇省高速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且未提及優(yōu)先順序。該項目在控制價編審階段,筆者作為建設單位邀請的專家參與會審,曾多次建議對招標文件中計量規(guī)則采用及優(yōu)先順序予以明確,并得到建設單位認可,但最終公開稿仍然錯誤百出。從該案例可以看出一個招標代理單位是否專業(yè)對項目的影響程度。
部頒計量規(guī)則適用于全國,是國家的指導性文件,而各省在執(zhí)行過程中,往往會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對國家層面的指導性文件進行補充和細化,就形成了地方標準。具體到項目層面,各個項目建設單位在清單編制階段,又往往會結合本項目特點進一步在前二者基礎上,在項目專用合同條款中做出進一步的補充和調整。
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與項目專用標準三者之間,前者指導后者,后者是前者的補充和深化。簡而言之,合同有約定從合同約定,地方有約定從地方約定,二者皆無約定則從國家規(guī)定。
作為一個稱職的審計人員,為了做好計量審核工作,應起碼做到以下幾點。
該要求看似簡單,之所以在本文提及,皆因為本人在工作過程中多次遇到非專業(yè)人員或無施工經驗或對高速公路橋梁工程一知半解的各類審計人員。經常會遇到諸如此類的發(fā)問:牛腿是什么?什么是精軋螺紋鋼筋?什么是下部結構,與基礎怎么區(qū)分?什么是U型筋?
作為一個稱職的審計人員,看得懂圖紙,對施工流程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是首先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否則做出的審計結果只能貽笑大方。
對于高速公路施工項目而言,每個省有每個省的特點,每個項目有每個項目的特點,而高速公路項目施工單位往往都是全國性的央企如中鐵某局、中交某局,經常性涉及省域之間的調動,監(jiān)理人員亦如此,其所提交或初步審核的工程量往往并不一定符合計量規(guī)則。作為項目審計人員,應第一時間熟悉項目所在省的規(guī)定,熟悉項目專用本的規(guī)定。在此過程中不能只看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在研讀項目文件時要面面俱到,不可有僥幸心理,包括招標補遺、答疑文件均要一一研判。對各層次計量規(guī)則的先后關系,優(yōu)先順序要掌握到位。切不可到江西審計,拿著在江蘇的經驗,審到與施工單位對賬環(huán)節(jié)才發(fā)現江西的規(guī)定與江蘇不同,導致前功盡棄。
以本文案例為例,審計人員在進場后,應有在最短時間內識別出合同文件對計量規(guī)則表述不清的能力,國家標準與省級標準到底哪個優(yōu)先?出現沖突的情況下如何執(zhí)行?應在第一時間向建設單位與審計對象求證。
就江蘇省而言,就筆者所經歷高速公路項目來看,以圖紙數量為例,我省橋梁工程設計圖紙中所列的鋼筋工程數量除了鋼筋焊接長度未計算在內外,定位、架立、吊環(huán)等鋼筋均列入了數量表,而在清單編制階段,由于時間緊,工作量大,清單編制單位一般均按圖紙工程數量表所列數字原文照抄或簡單累加,基本均不會考慮或沒有時間考慮非計量鋼筋的剔除問題,其在控制價編制階段所做的單價中也不會考慮到非計量鋼筋的攤銷問題,造成事實上沒有攤銷。
仍以上述案例項目為例,設計圖紙中在承臺、橋面鋪裝部位均有成品鋼筋網片,而工程量清單中無相關子目,過程計量中,施工單位分別計入了基礎鋼筋與上部結構鋼筋子目中,并得到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通過。審計過程中,筆者在查證了建設單位在過程中下文明確了地方標準優(yōu)先于國家標準的情況下,將鋼筋網片工程量從原計量子目中剔除,另立子目重新認價,在認價過程中在套取定額時將計量規(guī)則明確不予單獨計量的搭接部分工程量予以攤銷,并結合現場施工圖片,對圖紙設計中要求鋪設到邊而實際護欄底座下未鋪設的工程量進行了核減。
圖紙設計是一回事,實際施工過程中是否按圖紙執(zhí)行到位,需要審計人員具備一定的經驗,通過反查資料、調取施工記錄、現場圖片等獲取第一手施工情況,審計人員進場后首先應該做的就是熟悉施工現場,作為跟蹤審計人員來講,就更要勤去現場,并在熟悉圖紙、計量規(guī)則的情況下,有的放矢的重點查看。
筆者從事過省內若干條高速公路項目或結算審計或跟蹤審計或政府審計,并從事過其他建設行業(yè)如航道、房建項目的跟蹤審計,相比較而言,我省交通行業(yè)的各層次把關比如監(jiān)理層面把關,無論在計量環(huán)節(jié)還是在變更認價環(huán)節(jié)的控制上,均要優(yōu)于其他行業(yè),但層層把關不意味著就不存在問題。以樁基鋼筋為例,要從復核圖紙工程量做起,圖示鋼筋長度有無問題、鋼筋根數是否正確、規(guī)格與單位重是否匹配、乘積是否正確、累加有無錯誤、按圖紙布設方式是否能滿足施工布排需要、過程中有無變通措施、是否履行了變更簽證程序、是否計入了不單獨計量鋼筋等等等等?均需要我們秉著嚴謹細致的態(tài)度,腳踏實地的一一核實,切不可在未經過調查驗證的基礎上隨意認可,亦不可為了追逐審計效益而惡意核減,更不可發(fā)現問題而不予以揭示反而縱容包庇。
在具備相當的專業(yè)能力,了解現場,經過充分調查驗證形成審計結果的情況下,作為審計人員在與審計對象也就是施工單位的溝通過程中,要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溝通協(xié)調能力。可以這么說,在現有環(huán)境下,審計工作的成績絕大部分體現在審計核減的金額上,而審計核減的部分就是施工單位在過程中通過各種有意無意的手段謀得的既得收益。某種程度而言,通過我們的審計工作讓施工單位人員心服口服,甚至水平還能得到提升則善莫大焉。
本文僅從我省高速公路項目鋼筋計量一方面試對如何做好審計工作展開探討,窺一斑而知全豹,鋼筋審計如此,我省高速公路項目其他項目、其他省份高速項目莫不如此。掛一漏萬,希望同行多提指正意見,也希望本文對高速公路行業(yè)審計工作從業(yè)者有所啟發(fā)與幫助,對相關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從業(yè)者也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