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特普路,2007年攝于加爾各答
查若迪普·喬杜里(Chirodeep Chaudhuri)
查若迪普·喬杜里(Chirodeep Chaudhuri)是生活工作在孟買的報道攝影師。他曾經(jīng)從事廣告行業(yè),后來為報紙工作,現(xiàn)在仍為報紙?zhí)峁﹫D像故事。他從不跟風拍攝熱門題材,也不追求令人目眩的視覺效果。他的照片有一種平實的美,給人以呼吸和思考的空間??此恼掌路鸹氐搅苏掌械臅r代,在歷史和文化上給人以豐富啟迪。
喬杜里的照片有一種淡淡的“記錄感”,他本人也被稱作“孟買記錄者”,鏡頭中的城市百態(tài)緊扣城市的脈搏。他的大多數(shù)照片拍攝的都是孟買等他深入了解和多次去過的地方,既不是追求光影和色彩效果的旅游照,也沒有當下流行的粗糙,而是觀者可以靜下心來仔細觀看并與之精神交流的精品。
20多年來,孟買的名字從Bombay改成了Mumbay(1995年,孟買的英文名稱從英國殖民時代的Bombay改為Mumbay,以去除殖民色彩——編者注),喬杜里也用他的相機記錄了與孟買共同成長的過程。他開始只拍單幅照片,后來則主要拍組照。他不像大多數(shù)人那樣只是滿足于盡快完成任務(wù)交差,而是按自己的方式花大量時間沉浸于拍攝題材,精雕細琢,拍出成熟的作品。他的作品最吸引人的是簡單明了,不故弄玄虛??此淖髌?,你不會有任何隔閡和誤解,仿佛他就站在你面前,向你講述著照片里的故事。
濱海大道,2007年攝于孟買,柯達Tri-X 膠片拍攝
他發(fā)表了許多關(guān)于孟買的作品,比如《孟買:城市之內(nèi)》《城堡漫步》《佇立于城際線》《彼時孟買 此時孟買》《孟買,我的生命》等,作品被美國休斯頓的攝影藝術(shù)博物館(the Museum ofPhotographic Arts,Houston, USA)、美國馬薩諸塞州的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館(the PeabodyEssex Museum ,Massachusetts; USA)、日本清里攝影美術(shù)館(Kiyosato Museum ofPhotographic Arts)和印度一些私人機構(gòu)收藏。
一個雨季下午,2007 年攝于孟買印度之門,柯達Tri-X 膠片拍攝
你是什么時候決定以攝影為職業(yè)的?為什么?
查若迪普·喬杜里:我對攝影感興趣純屬偶然。有一次,我在孟買看到一本二手的《生活》雜志。記得那是在1989~1990年那個動蕩的年代,發(fā)生了蘇聯(lián)解體、柏林墻倒塌等許多大事件,那本雜志上也有許多新聞?wù)掌?,我很感興趣。當時印度已經(jīng)有了衛(wèi)星電視節(jié)目,我經(jīng)??碆BC循環(huán)播放的世界新聞節(jié)目,了解世界上發(fā)生的大事。于是我有了當攝影記者的想法。一來可以親身經(jīng)歷這些大事件,二來還可以在第二天的報紙上看到自己的照片,多酷啊!
《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個村子》組照之一,攝于2008年
那你是怎么成為職業(yè)攝影師的?
查若迪普·喬杜里:也是一次偶然機會。我當時對攝影和相機一竅不通,就是有滿腔熱情。我在之前做廣告行業(yè)時,假期和業(yè)余時間的確拍了不少照片,不過離專業(yè)攝影相差很遠。有了當職業(yè)攝影師的想法后,我又苦練了3年,開始留意各城市報紙上的招聘廣告。終于,我在《星期日觀察者報》上看到了招聘攝影記者的廣告,應(yīng)聘成了見習攝影記者。
你喜歡拍突發(fā)事件和大事件這種硬新聞嗎?
查若迪普·喬杜里:剛?cè)胄袝r的確喜歡拍突發(fā)事件和大新聞。至今我有時還懷念那種腎上腺素飆升的難忘經(jīng)歷,相信每個攝影記者都有體會。不過后來,我逐漸發(fā)現(xiàn)競爭越來越激烈,媒體的工作方式隨著時間在改變。攝影師的作用在逐漸下降,外出拍攝攝影故事的經(jīng)費也越來越少,高水平的攝影師的需求也大大降低。
《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個村子》,2003 年攝,柯達Tri-X 黑白膠片拍攝
你如何描述現(xiàn)在的工作?目的是什么?目標是什么?最喜歡的是什么?
查若迪普·喬杜里:我的工作變化很大。開始,我只是在城市里轉(zhuǎn)悠,隨時抓拍,并在這個過程中重新了解我居住的孟買,以及她的人民和建筑。那時,我追求用單幅照片去表達。到了攝影生涯中期,我開始拍攝多幅照片的攝影故事。我現(xiàn)在的工作主要就是記錄孟買這座我從小生活的城市的變遷。這些題材都是長期的,我剛完成了一個,花了23年才完成。以后大概會出書或做展覽,攝影記者的工作我基本不做了。
阿布哈的窗戶,2007年攝于倫敦
人們在安·貝德爾卡博士去世50周年紀念日上悼念他(安·貝德爾卡1891年4月14日出生于一個賤民家庭,1956年12月6日去世。他曾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英國倫敦經(jīng)濟學院的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是經(jīng)濟學家、司法學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曾任印度獨立后第一屆司法部長,主持了印度獨立后第一部憲法的制定,被譽為“印度憲法之父”。他終生致力于提高低種姓和賤民的社會地位,受到低種姓和賤民的熱愛——編者注),2006年12月攝于孟買
除了孟買,你最喜歡拍攝哪座印度城市?
查若迪普·喬杜里:肯定是加爾各答。我沒在那里長住過,總是過客,所以沒什么偏見和個人好惡,這種客觀正是我所追求的。我過去喜歡英國倫敦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倫敦的灰色天空和很難預(yù)料的天氣變化非常適合拍攝黑白照片。
你拍的城市照片都有人出現(xiàn),為什么這樣拍?將來很重要嗎?
查若迪普·喬杜里:這樣拍主要是從記錄的角度考慮的。我拍的孟買照片,在將來——比如說20年以后——會看起來很有意思。我小時候的孟買與我現(xiàn)在生活和工作的孟買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城市。對我來說,照片的記錄價值非常重要。我對現(xiàn)在流行的街拍不反對,但我更愿意堅持過去的拍攝方式。
卡馬提普拉紅燈區(qū),2008 年攝于孟買
卡馬提普拉紅燈區(qū),2008 年攝于孟買
你最喜歡誰的作品?
查若迪普·喬杜里:我一直喜歡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阿爾弗雷德·希區(qū)柯克(Alfred Hitchcock)和薩蒂亞吉特·雷伊(Satyajit Ray,印度著名電影導演,1950~1970年代拍攝過多部著名影片,1992年去世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編者注)的作品,因為他們善于運用視覺語言,與觀眾互動。
政治領(lǐng)袖與女學生,2006年9月攝于孟買
城際火車廣告,2008年攝于孟買
你喜歡拍攝黑白還是彩色照片?
查若迪普·喬杜里:開始我特別喜歡拍黑白照片。因為那時候我的拍照技術(shù)還不成熟,黑白照片曝光寬容度大,沖洗容易,很適合我。后來,給雜志供稿必須用彩色反轉(zhuǎn)片。但拍彩色膠卷比黑白要貴許多,拍攝自己的項目又只能自己花錢,所以我還是偏愛拍黑白?,F(xiàn)在用數(shù)碼相機拍,拍黑白和彩色花費完全相同,我就視題材、想法而定。
現(xiàn)在主要用數(shù)碼相機還是膠片相機拍攝?
查若迪普·喬杜里:老實說,我不太在意這個問題,而且現(xiàn)實中沒幾個攝影師會在意這個問題吧。數(shù)碼相機剛出現(xiàn)的時候,攝影雜志花大量時間去討論膠片相機比數(shù)碼相機更好。而這些年,數(shù)碼技術(shù)不斷進步,現(xiàn)在我更愿意用數(shù)碼相機,因為在印度用膠片拍攝已經(jīng)越來越不方便了。另外,我有照片強迫癥,一定要經(jīng)常打印出照片才放心,用數(shù)碼相機更方便,隨時可以打印照片,不會破壞我的工作流程。
你喜歡拍系列故事,為什么?
查若迪普·喬杜里:我現(xiàn)在喜歡拍長時間的攝影故事,對單幅照片已經(jīng)不感興趣了。就像作家喜歡寫小說,而不是短篇故事一樣,我腦海里要講的故事更適合用組照來表達。我拍攝的主題,比如“乘客”“孟加拉村莊”“城市圖書館”都需要大量圖片的積累。我已經(jīng)基本不再拍攝那種單幅“決定性瞬間”的照片,但有時還會拍單幅照片,多半用在Instagram上,用文字描述來輔助照片講故事。
你覺得圖片說明重要嗎?
查若迪普·喬杜里:我覺得“一圖勝千言”太夸張了。有些照片表現(xiàn)力強一些,有些表現(xiàn)力弱一些。平和的照片有自己的結(jié)構(gòu),往往不需要文字輔助。但有些其他照片則需要語言輔助。這不是因為照片拍得不好,而是有些東西視覺語言無法表達,只能靠文字。照片故事中的圖片說明與單幅照片的圖片說明不同,它不一定輔助說明照片,而是幫助照片講故事,補充內(nèi)容,或增加輔助的內(nèi)容。
吸煙室,2019年攝于印度班加羅爾國際機場,一加A3003手機拍攝
普什卡,2001年攝于印度拉賈斯坦邦普什卡,柯達Tri-X 400膠片拍攝
海得拉巴女孩,2010年攝,富士Provia 100F 膠片拍攝。
現(xiàn)在社交媒體盛行,你覺得是好事還是壞事?
查若迪普·喬杜里:這取決于你用它做什么。一味指責新技術(shù)是愚蠢的,但如果你只是點贊,那就太膚淺了。
你現(xiàn)在用什么拍攝裝備?
查若迪普·喬杜里:我一直用佳能器材。最早我用膠片單反相機,后來換成了數(shù)碼單反相機。我也用小巧的佳能G系列袖珍相機拍攝。最近6年來,我更喜歡用手機拍照,開始用4100萬像素的諾基亞Lumia1020,現(xiàn)在用一加A3003。我也用它們拍攝影故事,效果很棒,遠遠超過了發(fā)Instagram和社交媒體的需要。
除了攝影,你有其他愛好嗎?
查若迪普·喬杜里:主要是閱讀和旅行。我喜歡參觀博物館,越抽象越好,但我只是偶爾去。我還有收藏東西的強迫癥,比如圣雄甘地雕像、連環(huán)畫、介紹各城市的書、畫冊,等等。
對年輕的攝影者有什么希望嗎?
查若迪普·喬杜里:現(xiàn)在,一些剛?cè)胄械哪贻p人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態(tài)度,這不好。市場變得更大,競爭也更激烈。我相信,立志做出一番成就的年輕人最需要的特質(zhì)是好奇心。沒有好奇心,你做不好一個出色的攝影記者,或者其他與人打交道的職業(yè)。閱讀習慣也非常重要,書、報紙、雜志,更重要的是閱讀的廣泛性。此外,要懂藝術(shù),多學科地廣泛涉獵,要給自己制定目標,并為之努力。攝影是藝術(shù)的一種,我們做的是藝術(shù)工作,而作品是你藝術(shù)修養(yǎng)和為人的直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