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龍
團圓宴
家里的相框多年來一直空著
想拍張全家福。大家伙卻怎么也湊不齊
不說忙。只說不巧。更不巧的是還做了一家人
分灶之后,各人都回家吃自己
不知道。自己怎么個吃法。他家的日頭也與我家的不同
堂弟喜早睡,而我偏愛晚起
高堂老邁,更多的人正被缺席。爺爺離開之后
第三個年頭,在他墓穴的四周,我百無聊賴
抬頭一看,只有落日兀自地團圓
繁衍
前年。正月初四,表嫂把侄子給我照顧
他不到一歲。剛學會爬
在我懷里撲騰。那時我正和某位姑娘談婚論嫁
我靠在沙發(fā)上,忙于和她虛度那個下午
也任由孩子來逗我
天漸漸暗下來,煙花煮沸了思緒
我忽然犯傻:讓他在腿上撒了把尿
我有些恍惚
這是不是,多年后的那個夜晚
過世
八十一年后。時間在爺爺?shù)纳眢w
找到幾處離開的理由
“落葉歸根”,都是騙人
秋天是秋天的一次出走季
萬幸。奶奶還在。因為早上的粥很好吃
她決定多留一會兒
前幾天五一節(jié),我放假回家
聽她講舊日的假牙又疼了
三年來。她終于舍得表達自己
隱秘的痛感。這一次,她無法再度咬牙堅持
沉 ?默
外婆嘮叨了半輩子。還是不會
講普通話
和外公生過三個兒子,有一個
送到別人家養(yǎng)大了。如今在火車站工作
愁人的是還沒找媳婦
另有兩個女兒。年長的那位
就是我媽。十年前的手術
摘掉了外婆部分的肺葉
此后,咳嗽遍斬不決。閑來無事
她樂于計算自己的年壽
并笑著問:“囝仔,你看,阿嬤還能吃幾年呢?”
我不敢作聲
只顧從廚房給她打來一碗米湯
給我的太姥姥
十幾年了。就快記不清她的樣子
我的太姥姥
那個見過我出生的人
已經過世。不知道是七歲還是八歲那年
河對岸。親戚騎摩托捎來她葬禮的消息
家里人也不知道,太姥姥和我之間的對話
是否發(fā)生過,是以怎樣的形式
也許那時。我真的同她說過什么
丟掉尿布之前
囁嚅像一種母語
嘮 ?叨
大約是嘮叨的基因過于強悍
每次回家
都被迫和母親反復說道。外出上學之前
我小心叮囑,并耐心說明
智能的手機不抗曬。沒防水功能
沒電并不是壞了
前幾年。她記性很差
經常把電話種在田邊的小道上
大半夜打著手電去找
后來。她不太敢了。我們管來管去
沒完沒了
倒讓時間鉆了空。在車站外
母親呢喃著。像一個從未長大的孩子
給父親
二十歲后,和父親的話忽然變少了
飯桌上。最多的話題是關于母親
有時候誰也鬧不清為何
縱使有一個人打過,罵過,甚至還挖苦過你
可是你也仍舊恨不動他,拿他沒有辦法
甚至,在青春叛逆的晚上
站在浴室鏡前。目光打磨過的歲月
也正讓你倆變得越來越像
記 ?名
身體認下父母
也就認下了生老病死
和一大幫陌生的親戚
小時候。我去鎮(zhèn)上買菜
遇見幾位老人。他們朝我點頭的當間
我忽然失憶,竟然叫不出他們的名字
不過對方也是如此
大概因為彼此身上的河流在某個朝代
交匯過幾世。才讓兩對湖泊百轉千回
也能流出同樣的神色
很多年后。我習慣了他們
不以名字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