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裎?/p>
相比歐洲航線而言,從中國飛到澳大利亞真的好受多了。晚上在國內(nèi)吃頓美味的中餐再上飛機,8個小時過后,就可以坐在悉尼的街頭曬著陽光吃個Brunch了。第一次踏上南半球的土地,老實說心里是掩不住的興奮與期待,櫻桃、袋熊、葡萄酒……我來啦!
Compared with the European airlines, its much better to fly from China to Australia. You can have a delicious Chinese dinner in China before boarding and after 8 hours sitting in the coffee shop of Sydney to have a brunch in the morning. This is my first time to visit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Cherry, wombat, wine……I am coming!
“你知道世界上有一種動物,拉出來的粑粑是方形的嗎?”
“它就是塔斯馬尼亞的袋熊!”
沒錯,這就是我第一次知道塔斯馬尼亞這個島嶼—并不是因為那里的葡萄酒,反而是因為這個名叫袋熊的動物。袋熊長得就像小型的熊類,但并不攻擊人,喜歡吃草,善于挖洞。因為這個挖洞的習性,甚至還在澳大利亞那場持續(xù)了4個多月的大火中救了不少動物而被戲稱為“火場英雄”。為了親眼看看袋熊究竟長什么樣,我第一次踏上了南半球的土地,前往澳大利亞最南面的島嶼,也是當?shù)厝丝谥械氖澜绫M頭:塔斯馬尼亞島。
第一站:在朗塞斯頓品嘗地道美食
雖然塔斯馬尼亞島屬于澳大利亞,但這個小島卻并未與澳大利亞大陸相連。早在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段以前,這一大一小兩個島嶼是相互連接的。但在冰河時期結束后,融雪化成的水淹沒了兩岸的交接之地,形成了巴斯海峽,這才使塔斯馬尼亞和澳大利亞這兩個島嶼斷開了連接??梢舱蛉绱?,塔斯馬尼亞島上的發(fā)展相對緩慢,保留了許多原始風貌。可以說,這就是一個由大自然主宰一切的島嶼。
前往塔斯馬尼亞,大部分人會選擇將朗塞斯頓(Launceston)或霍巴特(Hobart)作為起始站。我的行程就是從北部的朗塞斯頓出發(fā),沿著海岸線,一路在沿海城市游玩,參觀北部的酒莊,最后去搖籃山找袋熊。朗塞斯頓始建于1806年,是塔島北部的港口城市,歷史悠久,曾是英國移民最早的聚集地。街道兩旁一座座見證了歷史變遷的時代建筑依然保存得很好,整座城市彌漫著濃厚的英倫風情,恍惚間會讓人誤以為自己走在英國小鎮(zhèn)上。盡管南半球的白晝時間很長,但到了六七點時,路上就已經(jīng)沒什么行人了。街道兩旁按時間收費的停車位,在6點后也都可以免費停泊。我住的地方叫The Dragonfly,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木結構老屋,從房間的窗戶里可以俯瞰整個小鎮(zhèn)。由于這座屋子是因山勢而建,所
以走在房間的地板上時,人都會有點傾斜。就像是住進了哈利·波特里的魔法房屋中,別有一番樂趣。
無論你是途經(jīng)朗塞斯頓還是會在這里短暫留宿,你都一定要下個館子,嘗嘗看這座港口城市的美食。在朗塞斯頓可是有不少評分相當高的西餐廳,其中Cataract On Paterson的美食真是牢牢抓住了我的胃。這里有用不同方式烹飪的生蠔,菜單上的Kilpatrick真的是一絕!經(jīng)過炙烤的培根與酸酸甜甜的醬汁鋪在鮮甜的生蠔上,美味得讓人能打個激靈;招牌菜是巖燒肉扒(Stone Grill),就是將新鮮的肉扒放在一塊燒得滾燙的火山巖上來回翻動烤熟,整個過程由食客操作,喜歡吃幾成熟完全由自己決定。巖燒這種烹飪方法源于毛利人,將澳大利亞傳統(tǒng)烹飪與BBQ方式融合在一起,將火山巖切成巖板之后,將巖板加熱至400℃,再用巖板的熱度來將食物烤熟。一頓飯吃完,石板仍然是熱的,食物也不會被烤焦。這種慢烤的方式,對于食材的要求可是相當高。如果你喜歡吃牛肉,那就一定要選擇肉眼(Eye Fillet),這是牛身上的精品部位,一頭幾百斤的牛身上也沒有幾斤,特別適合用巖燒的方式來享用。300g只要48澳幣(約219元人民幣),非常劃算。
第二站:路過古老的燈塔,尋一杯海豹都饞嘴的皮諾
從朗塞斯頓出發(fā),一路向北,驅車約40分鐘,就可以到達塔斯馬尼亞的北部海岸沿線,再順著海岸線向西行駛,一天之內(nèi)可途經(jīng)多個海濱城市,一路風景美不勝收。我們的第一站是喬治鎮(zhèn)(George Town)附近的低頭角(Low Head),在那里有一座1833年就開始運營,至今仍然在使用的燈塔。
車子沿著鄉(xiāng)村小路,向海岬行駛,在穿過一個舊纜車站后,就可以看到那座紅白相間的低頭角燈塔。這座燈塔的前身是由囚犯于1833年建成,到了1888年才由現(xiàn)在這座海拔43米高的燈塔所替代。專門來看燈塔的人并不多,反倒是一群群海鷗占領了這片高地,悠閑地在草坪上曬著太陽。燈塔邊有一條長凳,是為了紀念一位在此處喪生的27歲男孩Luke Adam Jacobs。2010年,他為了救朋友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長凳后的字牌上,男孩年輕的臉龐依然笑得燦爛,那深深刻下的一行DIED A HERO,卻讓人心生幾分沉重。古老的燈塔與年輕的生命仿佛都定格于此,我坐在燈塔旁的長椅上,望著眼前這片壯麗而寧靜的大海,遠處漣漪反射著太陽的光芒,一不留神就被刺痛了雙眼。
離開燈塔,向西行駛。這一路上分布著許多酒莊,如果你也是一位葡萄酒愛好者,酒癮就不愁得不到滿足啦。塔斯馬尼亞有4個葡萄酒產(chǎn)區(qū),由于靠近水域而受到一定影響,沿海地區(qū)的酒莊因氣候涼爽,出產(chǎn)的葡萄酒往往清新自然、細膩優(yōu)雅。近幾年,塔斯馬尼亞的起泡酒、黑皮諾和霞多麗葡萄酒越來越受關注,其產(chǎn)量和品質都在不斷地提高。Ghost Rock Vineyard就是塔島北部沿海地區(qū)最早建設的葡萄園之一,參觀酒莊無需預約,每天上午11點到下午5點都能隨時拜訪,若是午餐時間經(jīng)過酒莊,還可以在此享用地道的美食,這里的黑皮諾、長相思、霞多麗或是桃紅葡萄酒,都非常適合夏日飲用。沿路你還可以前往La Villa Wines,這家酒莊在去年被一只250公斤的海豹到訪后引來了不小的關注。據(jù)報道,這只“路癡”海豹被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時,正躺在酒莊里一片灰皮諾葡萄藤里打盹,果然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海豹都要上岸來一場微醺。要注意,塔島的部分酒莊在冬季會關閉,出發(fā)前最好先上官網(wǎng)查詢信息,以免白跑一趟。
第三站:在企鵝鎮(zhèn)喝杯咖啡,到斯坦利找小企鵝
離開喬治鎮(zhèn),路過德文港,一路行駛在塔島北部的沿海公路上,留心觀察,當路邊出現(xiàn)一只巨大的企鵝雕像時,你就到了世界上唯一允許以“Penguin”命名的小鎮(zhèn):企鵝鎮(zhèn)。
用“可愛”來形容企鵝鎮(zhèn),真的是一點都不過分。城鎮(zhèn)路邊的垃圾桶、路擋柱等都被裝飾成為企鵝的樣子,乍一看就像是一排小企鵝正等待過馬路。雖然同為旅游城市,但企鵝鎮(zhèn)的生活似乎更慢、更愜意。在干凈的沙灘上,一對夫妻正和他們的狗狗玩扔飛碟游戲,狗狗一會兒在海邊撲騰,一會兒在沙子里打個滾,主人不會責怪它因為快樂而弄臟了自己;小孩子們在公共玩耍區(qū)內(nèi)蕩秋千或玩沙子,家長就在一旁曬著太陽聊著天;不少咖啡廳都沿海岸線而建,坐在窗邊看著海景喝一杯咖啡或葡萄酒,是當?shù)厝藥缀趺刻於紩龅氖虑?。受到歐洲移民的影響,澳大利亞人格外喜歡喝咖啡,并早已發(fā)展出自己獨特的咖啡文化,他們還格外重視裝修風格,就算是連鎖店,每家店的風格都各有特色。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的星巴克經(jīng)營不善,澳大利亞就是其一。企鵝鎮(zhèn)上還有不少精致的手工禮品店,布置得就像糖果盒子一樣溫馨。經(jīng)過企鵝鎮(zhèn),完全可以將車子停在路邊,沿著沙灘走一走,選家喜歡的咖啡店,花5澳幣(約24元人民幣)喝杯澳白,離開前再為家人朋友選一份手作小禮品,是打卡企鵝鎮(zhèn)最舒服的方式。
也有不少游客會選擇在企鵝鎮(zhèn)停留一晚,看小企鵝歸巢。但如果你和我一樣,想多逛幾個城市的話,那么在距離企鵝鎮(zhèn)僅1個小時車程的斯坦利(Stanley)住上一晚會是更好的選擇。在這里,你不僅可以免費看到小企鵝歸巢,還可以在咖啡館偶遇海豹,或是登上巨大的火山巖The Nut找小袋鼠。
作為沿海城市之一,斯坦利的名氣并不大,但如果你是個喜愛自然景觀與野生動物,又希望享受田園生活的人,那么你一定會愛上這里。它寧靜得就像是大師筆下的田園風景畫一般美麗,友好得又像是一位老朋友般歡迎你的到來。我在斯坦利停留了許多天也換了幾次住所,一次住的地方就在城鎮(zhèn)的中心,一座歷史悠久的老房子里,連其中一面墻壁都是石頭砌成的。黃昏時,窗外的天空像是被粉紅色的顏料染上了色,襯得那一望無際的大海都多了幾分浪漫。還有一次住在整座城鎮(zhèn)的最高點,從巨大的落地窗看出去,就可以見到The Nut的全貌。The Nut是一個由火山巖形成的大平臺,高約150米,遠遠看上去就像一個巨大的堅果漂浮在海上。這顆“堅果”上住著許多小袋鼠,就算在白天也會出來覓食,看到登山的旅人也不會驚慌而逃。而底部海岸線附近,則住著海豹和小企鵝,想要見到海豹最好在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期間,海豹的繁殖季節(jié)來。想見到小企鵝就簡單多了,晚上帶著紅光的手電筒,去企鵝歸巢觀賞點,幾乎100%能夠找到這群呆萌的小家伙。每個季節(jié)小企鵝歸巢的時間都不一樣,一定要提前查詢好信息或是問問當?shù)厝恕_\氣好的話,你會見到十幾只企鵝成群結隊歸巢,但如果去的時間不對,或許只能見到幾只落單的小企鵝,搖搖晃晃地走回家了。有意思的是,企鵝歸巢的棧道旁邊就是一片墳場,對面還有一座教堂。路邊的草坪上,還時不時會蹦出來覓食的灰兔子和小袋鼠。晚上月光照下來,略帶陰森和神秘,像極了吸血鬼會出沒的場所。夜晚走在這樣空無一人的大街上,也是需要幾分膽量。
作為漁港,斯坦利的龍蝦和螃蟹在整個塔島都相當有名。Lonely Planet在評價斯坦利時曾寫過一句話“在這里,即使窮人家的孩子手里都拿著鱉蝦”。小鎮(zhèn)里最出名的餐廳叫Hursey Seafood,就在港口附近。在一樓的透明柜臺里,你可以看到當天新鮮打撈上來的龍蝦、貝類、螃蟹等海鮮,本地人都會來這里采購新鮮食材回家烹飪。作為游客,不妨就在二樓享受堂食,無論是龍蝦蓋飯、龍蝦、烤龍蝦還是海鮮拼盤,都味道不錯,而且性價比超高。別忘記點一杯白葡萄酒搭配,無論是雷司令還是長相思都是很好的選擇,你也不用擔心喝不完,因為塔島上大部分餐廳的葡萄酒,都可以按杯出售,價格不高選擇還很多。飯后沿著海邊散散步,看完小企鵝歸巢,也就該回家睡覺啦。
第四站:神奇的動物在哪里?搖籃山的奇妙邂逅
在整個塔島的旅程中,最令人期待的就是搖籃山之行。早在2007年,歌手陳奕迅Eason就曾獨自前往搖籃山徒步,但因為不小心迷路了,最終工作人員還動用直升機進行搜救。結果,獲救的Eason卻玩心十足地跟救援隊員說:“Just leave me here(讓我留在這里吧)!”足見搖籃山的魅力。
塔斯馬尼亞的搖籃山,可以說是全球最適合進行徒步的自然景區(qū)之一。在占地16800公頃的景區(qū)內(nèi),有許多條徒步路線,并被分為簡單、中級、困難三個等級。最難的陸上步道(Overland Track)至少要走上7天,而簡單的路線則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完成,最多人選擇的是乘車到鴿子湖(Lake Dove)附近,繞著湖水走一圈,遠眺如搖籃一般的山體。而我為了去找會拉方形粑粑的袋熊,則是在鴿子湖的前一站Ronny Creek停留了非常久。
由于地勢的原因,搖籃山的氣候變化非常大,上午可能還艷陽高照,下午就會風雨來襲并且氣溫驟降,所以在每一條徒步路線的起點處,都會有個木棚供游客登記個人信息,這樣就算不慎走丟了,救援隊也知道該從哪兒找人。而對于我而言,這也是個頗有儀式感的開始。留下個人信息后,我轉頭望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踏上了窄窄的木棧道。袋熊是一種小型熊類,習性更接近嚙齒類,喜歡吃草,善于挖掘,會在地下挖復雜的深洞居住。棧道上毫無遮擋,頭頂?shù)拇筇枙竦梦覠o處可躲,除了隨處可見的快被烤焦了的方粑粑,根本見不到任何活物的痕跡。但來都來了,怎能這樣無功折返?我干脆坐在棧道邊,守株待“熊”。一直到下午3點左右,下起蒙蒙細雨時,才遠遠地見到了團移動的草簇,再仔細一看,可不就是我心心念念的袋熊嗎!
接著,一只只體態(tài)不一的袋熊,便開始探頭探腦地出現(xiàn)在這片草原上。有的是在稍高一點的土坡上,帶著自己的寶寶覓食,袋熊寶寶一扭一扭地跟在父母身后,時不時還好奇地東張西望;有的在遠遠的草叢里,自顧自地吃草;但也有不知是膽子十足大還是為了吃什么也顧不得的袋熊,專門來啃棧道邊的嫩草,就算是被游客摸個一兩把也毫不在意。逗留到5點多,我才開始啟程回酒店,誰知道竟然在酒店入口的接待處,又見到一只袋熊在路邊肆無忌憚地吃草。再看看自己被紫外線曬得泛紅的臉,心里五味雜陳,但還是顛顛兒地跑過去和這只小家伙合了個影。
由于搖籃山對于生態(tài)保護得相當好,景區(qū)中只有幾家酒店供住宿,每一處都依山林而建,酒店范圍內(nèi)隨處都可能出沒鴨嘴獸、小袋鼠、針鼴、袋熊等小動物。如果想要在搖籃山留宿,一定要提早訂房,并且采購足夠的食材,這里只有2家酒店可提供餐飲,在小木屋里自給自足才別有一番風味。夜晚,慵懶地窩在軟軟的沙發(fā)里,聽著壁爐里木火的噼啪聲,舒服得幾度快要沉入夢鄉(xiāng)。殊不知在這座世界盡頭的小島上,今夜會是哪只山野精靈,誤入夢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