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南區(qū)(安徽省立醫(yī)院南區(qū)),安徽 合肥 230000)
腦卒中為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通??梢娖c等后遺癥,肢體活動能力減弱,生活質量下降[1]。有研究指出,將舒適護理應用到腦卒中病人的肢體康復過程中,效果較好[2]。本文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中,隨機選取100例作為樣本,闡述了舒適護理的應用方法,觀察了護理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觀察組(50例)性別:男/女=28/22,年齡(60.9±15.2)歲。對照組(50例)性別:男/女=27/23,年齡(61.8±14.8)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1)心理:腦卒中患者肢體活動能力下降后,常出現(xiàn)焦慮、抑郁、絕望情緒,心理舒適度差,康復訓練依從性低,對肢體康復速度的加快不利。對此,護理人員應主動對患者進行鼓勵與安慰。當患者肢體功能有所恢復時,應立即給予肯定,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態(tài)度應和善,語氣應輕柔,應面帶微笑,使患者的舒適度得到提升。(2)環(huán)境:腦卒中患者,需長期臥床及住院。如環(huán)境舒適度差,患者發(fā)生跌倒、墜床的風險將顯著提升,肢體康復速度也將有所減緩。對此,護理人員應加強環(huán)境干預,于床邊設置圍欄,確保病房地面干燥清潔,避免患者于行走訓練的過程中跌倒。此外,患者的床單同樣應保持清潔、柔軟,以提升患者的舒適度,預防壓瘡等并發(fā)癥,避免對肢體功能的恢復造成阻礙?;颊咦≡浩陂g,病房溫度及濕度應保持適宜。如患者允許,可于病房內擺放綠色植物,進一步改善住院環(huán)境。(3)體位:患者難以自主活動時,護理人員應輔助患者翻身,2h翻身一次,確?;颊唧w位舒適,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促進肢體功能恢復。針對肩、髖、膝關節(jié)部位,需采用熱毛巾濕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升舒適度,為肢體功能的恢復奠定基礎。(4)康復訓練:進行康復訓練,有助于促進肢體康復。在此期間,護理人員需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耐受度,對訓練時間、頻率、強度進行調整,提升舒適度,改善訓練效果。(5)飲食:積極補充營養(yǎng),有助于縮短肢體康復時間。建議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飲食喜好,為其制定個性化食譜,確保患者進食舒適,為肢體功能的恢復提供保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康復效果對比 觀察組護理后NIHSS(2.5±0.2)分、ADL(80.3±2.0)分、FMA(89.6±3.4)分,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 1
表1 康復效果對比
2.2 康復速度對比 觀察組自主活動時間(1.2±0.1)d、下床時間(2.8±0.2)d、住院時間(5.4±0.3)d,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康復速度對比
2.3 患者預后及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疼痛(2.0±0.1)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9%、滿意度100%,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患者預后及滿意度對比
腦卒中病人的常規(guī)干預方法,以康復訓練為主。該干預方法的實施,可有效改善肢體功能[3]。但如患者心理、體位及康復訓練舒適度差,其依從性往往會有所下降,導致康復效果不盡人意[4]。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實施常規(guī)護理后,腦卒中患者NIHSS(10.5±1.4)分、ADL(69.5±3.6)分、FMA(78.6±3.9)分,較護理前相比,患者各項功能明顯改善。本組患者自主活動時間(3.1±0.2)d、下床時間(4.8±0.4)d、住院時間(7.9±0.2)d,提示患者康復速度緩慢。本組患者疼痛(4.8±0.3)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9.5%、滿意度96%,提示患者預后有待改善。舒適護理指以提升患者舒適度為目的所實施的護理模式,本院將其應用到了腦卒中病人的肢體康復過程中,取得了滿意的護理效果。對患者進行鼓勵、安慰,可提升患者的心理舒適度[5]。加強環(huán)境干預,為可患者營造舒適的住院空間。及時調整體位,并對關節(jié)部位進行熱敷,可使肢體舒適度得以提升。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對康復訓練計劃進行調整,根據(jù)其飲食喜好,調整飲食方案,同樣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舒適度,促進肢體功能恢復[6]。本組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后,NIHSS(2.5±0.2)分、ADL(80.3±2.0)分、FMA(89.6±3.4)分,與接受常規(guī)護理者相比,神經(jīng)功能、肢體功能恢復效果更佳(P<0.05)。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本組患者自主活動時間(1.2±0.1)d、下床時間(2.8±0.2)d、住院時間(5.4±0.3)d、術后疼痛(2.0±0.1)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9%、滿意度100%,與實施常規(guī)護理相比,患者康復速度更快,預后更佳(P<0.05)。
綜上所述,實施舒適護理,可促進腦卒中病人肢體康復,增強上肢及下肢功能,減輕神經(jīng)功能缺損,提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減少并發(fā)癥,改善患者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