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酈薇
茶在清代皇帝的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皇帝不僅日常鐘愛品茶,碰到萬壽節(jié)、元旦、冬至等重大節(jié)日或者宴會,還會參與敬茶、賜茶的儀式。
在清代宮廷里,人們經(jīng)常喝的茶有奶茶、清茶、花茶、果茶等。很多同學(xué)會問:我也愛喝奶茶呀!皇帝喝的和我從奶茶店購買的一樣嗎?
清代 掐絲琺瑯勾蓮紋嵌石多穆壺多穆壺是盛放奶茶的容器,“多穆”的意思是裝酥油的桶。
告訴你,那時候的奶茶和我們現(xiàn)在奶茶店里的奶茶口味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奶茶店里的那種添加了“粉圓”或果肉、用紅茶加奶煮成的奶茶大多是甜味的。而清代宮廷里的奶茶則是源自游牧民族的傳統(tǒng),原料包括牛奶、酥油、茶、鹽和水,多是咸香味道,營養(yǎng)也更全面。在大型宴會上,皇帝還會請專業(yè)的蒙古族熬茶人為貴賓制作奶茶。
清茶是用茶葉沖泡或烹煮而成的。宮廷里的茶葉大多是各地的貢品,包括普洱茶等。普洱茶制成的茶膏或茶餅可以保存很長時間,喝的時候只要從茶膏或茶餅上切下一小塊,放在熱水里泡開或煮開就行了。普洱茶有幫助消化的功效,所以宮廷里,人們在吃完油膩的菜肴后,總愛喝上一杯普洱茶來解解膩。
此外,今天同學(xué)們耳熟能詳?shù)牟枞~,比如碧螺春、龍井茶、大紅袍等也都因為曾經(jīng)是御用貢茶,后來才名揚天下。
這里還有一個關(guān)于茶和乾隆皇帝的傳說:話說乾隆皇帝在江南微服私訪,來到了杭州西湖獅峰山下的龍井村,經(jīng)過十八棵茶樹時他順手將幾片茶葉放進了衣袋?;貙m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一路上帶回的茶葉被壓扁了,散發(fā)出陣陣清香,于是傳旨將那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每年都要派人去采制茶葉并送到宮里。
清代 龍井茶
無論是奶茶還是清茶,最主要的配料自然是水。清代宮廷里喝茶用的水可是相當講究的,必須是北京玉泉山的泉水。乾隆皇帝曾贊譽玉泉山泉水為“天下第一泉”!
除了玉泉山的泉水,乾隆皇帝還曾用雪水泡茶。每當京城里下大雪,他都要吩咐宮人去收集最干凈的積雪,再提煉出最純凈的雪水用來泡茶。他獨創(chuàng)的三清茶就是將松子、梅花、佛手三種材料用雪水烹煮而成的。
除了水,盛放茶水的容器也不能忽視,宮廷里的茶具大多是出自景德鎮(zhèn)的瓷器、出自宜興的紫砂等,這些御用茶具無論在工藝還是在材質(zhì)上,都代表了當時工藝發(fā)展的最高水平。比如這件用來喝奶茶或牛乳的和闐(tián)白玉錯金嵌寶石碗,在用珍貴的和田玉石做成的碗上,紅色花瓣是用精致雕刻的紅寶石組成的,而枝葉是用金片打造再嵌入的,碗的內(nèi)壁還刻著皇帝寫的詩文。
清代 和闐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除了茶,宮廷里還有不少特色飲料,很多我們今天隨處可見的飲料,曾經(jīng)也是皇室御用的解渴佳品呢!
豆汁兒 豆汁兒是非常有特色的北京小吃,是以綠豆渣為原料發(fā)酵制成的一種飲料,不但養(yǎng)胃,還可以消暑解渴。有些人不太能接受豆汁兒的味道,但豆汁兒曾是皇帝幾乎每天都要喝的宮廷飲料呢。
乾隆十八年(1753),內(nèi)務(wù)府官員還特意招募了兩三名制作豆汁兒的師傅到御膳房當差,制作豆汁兒供乾隆皇帝享用,從那時候開始,豆汁兒就成了清宮里的一道御用飲料。
酸梅湯 酸梅湯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jīng)有從梅子里提取梅汁的記載,后來歷代都有用梅子做飲料的傳統(tǒng)。還有一種說法,清代宮廷御膳房中有一道專為皇帝制作的酸梅湯秘方,將烏梅、山楂、冰糖、桂花等原料放進燒開的水里熬煮,最后再進行過濾和冰鎮(zhèn)。后來這配方流傳到了民間,京城里的水果攤販、干果鋪子就都開始賣這種酸梅湯了。
咖啡 清代最后一個皇帝溥儀在位的時候,西方的文化和習(xí)俗對宮廷里的生活逐漸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1919年,蘇格蘭人莊士敦成為溥儀的英文老師。在他的影響下,溥儀對西方的飲食和生活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就在宮里設(shè)置了西膳房,專門聘請了四位西餐廚師,開始吃面包、奶油,喝咖啡。故宮博物院里收藏了一組銀質(zhì)咖啡具,成為宮廷里飲用咖啡的見證。
清代 銀質(zhì)咖啡具
看來,在飲料的選擇上,皇帝們的眼光是非常獨到的,不但注重營養(yǎng),還注重中西搭配和時令搭配,這也對現(xiàn)代中國人的飲食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讀完本文以后,你也學(xué)著做一碗“宮廷酸梅湯”,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