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吾
7月7日一大早,潘龍菊又和干部群眾一起,冒著大雨在愛民港裝土加固,雨水和汗水交雜著從她的額頭流向腳下泥濘的河堤。潘龍菊是黃石市陽新縣黃顙口鎮(zhèn)上嚴村婦聯主任,今年47歲。汛情發(fā)生以來,她一直堅守在防汛抗洪的一線。
4日凌晨開始,幾個小時的暴雨,使黃顙口鎮(zhèn)愛民港水位猛漲。天剛一亮,潘龍菊和其他村“兩委”干部一起在漫過堤壩的位置用雨布進行導流。
忙完導流后,顧不上吃一口早餐,潘龍菊便奔赴幾個災情嚴重的灣組統(tǒng)計房屋受災情況,勸導居住在低洼處的39名群眾轉移到安全位置。
回到家,本以為能松口氣洗個澡休息一會兒。沒想到,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愛民港郭家灣段發(fā)生潰口,情況緊急!”潘龍菊匆忙掛斷電話,穿上濕漉漉的衣服馬不停蹄地趕往潰口處。
搶險現場,年近50的潘龍菊和其他男同志一樣,8米長的鋼管往肩上一放,背起就走,裝土、背土、扛木樁樣樣不比男人差……此時她忘記了自己全身早已被雨水和汗水濕透,忘記了自己是個弱女子,像個“女漢子”一樣在戰(zhàn)斗。盡管體力不支,卻一直堅持到下午18時潰口成功封堵。
現場參與潰口封堵的民兵感慨道:“潘龍菊真的是巾幗不讓須眉,潰口處只看到她瘦小的身影穿梭在搶運物資中?!?/p>
7日凌晨1點左右,連夜的坨子雨使愛民港的水位持續(xù)上漲,雨越下越大,眼看愛民港即將漫堤,形勢非常危險,心急如焚的潘龍菊摸黑打著手電筒,挨家挨戶地敲門叫醒周邊群眾迅速轉移。隨后帶著幾名壯力青年又趕往堤壩拉雨布、搬沙袋護堤。由于轉移及時,上嚴村無一名群眾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