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華
新教育實驗2019年會期間,我專誠拜訪作家童喜喜,獲贈她的大作《嘭嘭嘭》《新父母孕育新世界》《智慧行動創(chuàng)造教育幸?!贰妒四晷律?。
《嘭嘭嘭》一書充滿童趣,《新父母孕育新世界》的重要內(nèi)容就是親子共讀共寫共成長,《智慧行動創(chuàng)造教育幸?!访枋龅氖巧钍軓V大一線教育工作者歡迎的新教育十大行動之要訣,《十八年新生》概述了作者“點亮自己,照亮他人”的心路歷程,于是確定了分別以“童心永駐”“喜悅喜讀”“喜聞樂見”“妙手仁心”4組關鍵詞,為4本書評的切入點。
一、童心永駐《嘭嘭嘭》
《嘭嘭嘭》是童喜喜以六天時間寫出的第一部兒童文學作品,是當時童書第一品牌“小布老虎”叢書中唯一的新人新作,得到了版稅4.5萬元,童喜喜全部捐贈給湖北省婦聯(lián)組織的“春蕾計劃”活動,資助了30名貧困山區(qū)的失學女童重返校園。并先后獲得國家級獎項數(shù)十次。
《嘭嘭嘭》講述了一個非常有溫度的暖心故事,說的是一名叫“童喜喜”的女孩和隱形朋友“寶寶樹”相識、相知,最后成為永恒記憶的故事。這之前,童喜喜從未接觸過兒童文學,卻在靈感、天性的“慫恿”下,實施了“寫一個故事送給世界”的浪漫計劃,以“孩子故事”的稿費資助孩子。高調(diào)做事、低調(diào)做人的童喜喜,不想以“恩人”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孩子面前,因此,她沒有參加捐贈儀式、開班儀式。她真誠地認為,“能夠受到應有的教育,本就該是孩子的權利!”她僅僅給“童喜喜春蕾班”的孩子們寫過一封信,真誠表達了自己良好的愿望:希望孩子們傳遞友愛的火把,成為自立、樂觀、勇敢、快樂的人。
隨后,童喜喜走進湖北十堰市的山村小學,開始了自己的支教生涯。在物質(zhì)匱乏、精神貧瘠、山民麻木、孩子懵懂等觸目驚心現(xiàn)象的刺激下,為帶給孩子們歡笑而續(xù)寫“嘭嘭嘭”系列圖書,創(chuàng)作《百變王卡卡》系列童書,以源源不斷的稿費持續(xù)資助貧困失學兒童。在童喜喜這里,沒有任何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誓言,卻以常人難以企及的行動做到了自己所許諾的,“要有顆最厲害的心,寫出最棒的故事!”但她的感言卻是異常的樸素:“我從未自覺高尚。只是,我深切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歡樂?!彼龑ψ约簣猿质當?shù)年寫故事“送給世界”的浪漫行動更是“簡單”,說是“作者寫一個故事沒拿稿費,與農(nóng)民出把力氣沒收錢,是一樣的。”她自認為自己惟一的驕傲,就是始終在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
所謂“文如其人”。如此感人的背景,如此真誠的愛心,寫出的故事怎能不感人?!
《嘭嘭嘭》的主人翁喜喜是充滿感恩的,其感恩對象包括她所愛的所有人,甚至包括她似乎感覺討厭的人,認為可以由此引以為戒。當然,她特別感謝“我的寶寶樹”。在與“寶寶樹”攜手同行的過程中,她慢慢地理解了作為隱形人煩惱的“嘭嘭嘭”,實質(zhì)上代表的是愛的情懷。全書以孩子的視角,生動地描繪了充滿矛盾、事實上同時充滿愛的現(xiàn)實世界,引領人們領略了喜喜與“寶寶樹”之間純潔的友誼,尤其是他倆相互甘為對方作出犧牲的崇高情感。因而,此書足以引導和指導孩子們在深刻理解人與人之間純真友誼之真正意義的同時,更加懂得理解身邊的親人、老師、同學和其他一切朋友,以及彼此之間的真摯感情,從而逐步理解生活的真諦和生命的價值,由此更加珍惜所在家庭的親人、所在班級的同學,以及今后生命旅途中遇到的一切朋友。
感謝童喜喜,讓我在閱讀《嘭嘭嘭》之后,在深切感受到作家大愛情懷的同時,在不斷感悟的過程中,平添了些許童心……
二、喜悅喜讀《新父母孕育新世界》
童喜喜之《新父母孕育新世界》一書的著眼點,涉及到教育領域一個被許多為人父母者忽視、蘇霍姆林斯基則早就有專門闡釋的大問題: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首任教師。
現(xiàn)實社會中的好多父母,其潛意識就認定一個“道理”,孩子的成長責任就在于學校,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人就是孩子上學后的教師。殊不知,不管人們是否自覺意識到,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自己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鏡子”。合格的父母,應當時時處處承擔好自己作為孩子成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合格的家庭,本來就應該成為父母與孩子相互學習、攜手成長的共同體;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則可以借用陶行知先生形容師生關系的名言:相互打造值得彼此尊敬的大寫的人。如此這般的道理,是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常講常新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建樹和踐行如此理念的父母,才是新時代合格的新父母。
哲學常識告訴我們,社會進程中的“新事物”之“新”,就在于其與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相符合相一致的本質(zhì)內(nèi)涵。
童喜喜的《新父母孕育新世界》,以充分肯定家庭、家庭教育之于孩子成長至關重要地位作用為基點,以時代發(fā)展進入知識爆炸的信息社會為背景,不僅強調(diào)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之第一責任人的地位作用,更充分關注和深刻思考如何確保父母能夠攜手孩子共同成長、確保孩子的成長能夠緊跟時代發(fā)展社會進步而健康成長的前瞻性問題,在系統(tǒng)論證未來教育中的父母影響、家庭教育日益重要的新家庭教育觀的同時,著力闡述了親子共讀共寫共欣賞這一新時代家庭紐帶存續(xù)運行之必要載體的運作模式和相關要求,從而引領我們認識到,家校共育和親子共讀共寫共欣賞,應當成為教育事業(yè)不可或缺的一塊基石。
閱讀《新父母孕育新世界》一書,可以清晰地領略作者對家文化在傳承文明方面的特殊地位作用的推崇和闡析,以及對體現(xiàn)新時代走向之新家庭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論證,尤其是對親子共讀共賞等極具社會導向作用的家庭教育、家校共育之理論方法的透徹述評,對于新父母、新家庭在打造未來教育方面發(fā)揮不可替代之平臺載體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以詩意化的語言引導人們在喜悅喜讀中清晰地確認一個基本道理:社會性的人都是自己生命所系之家庭這個生活場中的故事主角,事實上都是在人類社會進步歷史長河的背景下書寫自己的一段歷史。進而引申出新家庭敘事的時代意義,就在于實現(xiàn)“榜樣+底線”引領下的自我管理、自我挑戰(zhàn)之人本主義的自我教育,從而為體現(xiàn)時代發(fā)展氣息的文明傳承貢獻自己的一分熱、一點光。
需要強調(diào)指出的是,作者關于新家庭教育的研究,不是簡單地以理論闡析展示自己的認知,而是以其先后自主啟動新教育螢火蟲親子共讀公益項目和只身一人奔赴全國各落后地區(qū)100所鄉(xiāng)村學校開展100場免費講座的“新孩子鄉(xiāng)村閱讀公益行”等實際舉動,為實踐體驗為來源的思考成果。與此同時,還有著極為深厚的“家傳仁心”“仁心家傳”淵源。因此,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童喜喜是以自身美好形象追尋美好、相遇美好、創(chuàng)造美好的難能可貴卓有成效努力,生動地詮釋了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言傳身教”,以及新父母孕育出的新世界是什么樣的美好新境界!
三、喜聞樂見《智慧行動創(chuàng)造教育幸?!?/p>
新教育誕生伊始,即提倡廣大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深受全國5100多所新教育實驗學校、560多萬師生的真心喜愛和熱切歡迎。童喜喜憑借自己扎實的理論功底、樸素的語言藝術,以深入淺出的理論闡析和通俗易懂的舉措解讀,介紹“新教育實驗十大行動理論與技巧”,有效地引領人們準確地理解新教育實驗的真諦,在于給教師和學生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師生和諧攜手成長之開闊無垠的精神視野,讓他們對人的內(nèi)心的復雜性有更為深切的體驗,由此在感受生活之豐富和人性之豐厚的同時,更清晰地了解生命的偉大和宇宙的博大。
如果要說本書的最為可貴之處,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分校終身教授嚴文蕃的點評可謂一語中的:作者童喜喜本人就是新教育的“參與者、反思者、引領者”!因為如此,所以本書能夠抓住行動的落實,真正從行動研究的層面上,非常到位地總結和提升新教育實驗:以指導人們創(chuàng)造性開展新教育十大行動、從而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為主旨,以引導人們實現(xiàn)新教育十大行動的教室、學校和區(qū)域之協(xié)同推進為載體,以既原汁原味又生動形象的“畫龍點睛”式詮釋解讀新教育十大行動之思路、要求和行動要領為主線。
童喜喜對自己創(chuàng)作本書的動因也說得很清楚。她認為,如果一個人既有覺醒的自我,同時還有不斷推展的自我、不斷突破的自我、不斷超越的自我,那么,這種人本精神,將突破個人英雄主義、絕對自由主義的窠臼,形成一種新的精神圖騰。她指出,人是同心圓:每一個“自我”都分別聯(lián)系于特定的家庭(家族)、機構(團隊)、國家(民族,進而聯(lián)系于整個人類、天地和宇宙)。這就形象地闡明了社會性的人所特有的共同體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也清楚地指出了個人擁有的創(chuàng)新(超越)理念,正是促成世界發(fā)展、社會進步的動力源。說到底,新教育實驗倡導的十大行動,其社會效用正在于指導新教育人如何建樹和踐行創(chuàng)新理念:行動,教育創(chuàng)新之道。如此才能實現(xiàn)朱永新先生發(fā)起新教育的設想:作為在當今中國影響最為深遠之一教育課題的新教育實驗,其實并不追求無懈可擊的理論體系,而是致力于引導和指導師生切實行動起來,并在實踐中深刻思考、持續(xù)提升和不斷成長。只有對新教育的認識從“概念”向“信念”推進,由“理想”轉向“思想”引領,新教育實驗才可能真正成為人生力量和教育智慧的策源地,即以務實行動促進孩子們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建設者。
通過《智慧行動創(chuàng)造教育幸?!陆逃龑嶒炇笮袆永碚撆c技巧》一書,我們可以透徹地體會到,新教育的十大行動,涉及到教育生活中的閱讀、寫作、活動、口才、課堂、網(wǎng)絡、習慣、教室、課程、家校等十個繞不過去的重大問題。童喜喜對這些問題的實質(zhì)內(nèi)涵、社會背景,化解這些問題的行動意義、思路舉措,以及由師生所在的教室、學校到區(qū)域整體之行動推進技巧相應的實施要求等,都分別有清楚的交代。
高爾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早已成為有識之士的重要共識。面向新世紀、面向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讀書學習絕對是有志有為者的共同習慣。因為如此,“營造書香校園”被列為新教育十大行動之首,童喜喜“閱讀,筑造精神家園”就點出了閱讀之于教育生活作用地位的真諦。她指出,在閱讀基本上已經(jīng)成為全民共識的背景下,書香校園建設日顯重要,其在新教育實驗機制中的地位更是無與倫比的突出,“說新教育實驗是以營造書香校園為基礎的一種教育改革,絲毫不為過”。
思維敏捷的童喜喜,就營造書香校園的創(chuàng)新要求,做了精辟凝練的概括。在此,不一一贅述。
這些解析、設想和建議,以及童喜喜對于所有十大行動的闡釋,都源于她對全國新教育實驗學校的普遍了解和相關經(jīng)驗的高度概括,因此我們讀來倍感親切。
童喜喜全方位解析的十大教育行動之要點,精心設計的區(qū)域推進、學校推進師大教育行動之技巧,如此高度凝練的概括,既有前瞻性,更有可操作性,無疑是基于她十多年如一日投身新教育實驗的實踐體驗,體現(xiàn)了其過人的智慧、敏捷的才思,同時也有著各新教育實驗區(qū)域、學校致力實施十大教育行動的成功經(jīng)驗所提供的堅實基礎。各地新教育實驗的實踐充分表明,為一線教育的師生喜聞樂見的新教育實驗,其旨在打造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理念及其引領下的十大行動,已經(jīng)化為各地師生求真務實的切切實實的行動,成為各地人才培養(yǎng)工程得以可持續(xù)推進的不竭動力。
四、妙手仁心《十八年新生》
讀童喜喜《十八年新生》一書,想到愛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當然,沒有那百分之一的靈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過是汗水而已!”童喜喜以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付出和不懈堅持,從無意中資助失學女童發(fā)端、到作為傾心閱讀推廣的志愿者的十年探索,走進新教育后又參與引領新教育人披荊斬棘、可歌可泣的八年艱辛,深入一線,深入鄉(xiāng)村,深入社區(qū),深入課堂,以“點亮自己照亮他人”的“螢火蟲”精神開展閱讀推廣,提升素質(zhì)教育水平,推進實現(xiàn)教師和家長的自我教育、自我救贖,認真總結梳理,深入思考研究,系統(tǒng)進行理論建構和哲學思考,漸漸成熟,漸漸茁壯,高擎素質(zhì)教育大旗,懷揣積極現(xiàn)實理想主義的夢想,昂首闊步向未來進發(fā)。
從1999年開始,十多年來幾乎以全部身心投入閱讀推廣事業(yè)的童喜喜,再次作為志愿者走進大山捐書捐資和支教。目睹孩子們無法真正擁有其本該擁有的未來,以及某些一線校長對待外來捐助虛與委蛇甚至中飽私囊的現(xiàn)實,為之感到了深深的悲哀!始終堅持將自己擺進去的“責任在我”視角思考社會問題的童喜喜,面對現(xiàn)實的認識就在于,確認政府、社會應該承擔他們的責任的同時,更應該想到我們自己需要承擔自己的責任,惟一的變化就是以更具操作性和實效性的舉措思路來踐行自己的大愛行為,堅持“去做自己能做到的最小的事”。因為她一直秉持相信美好、相信未來的信念。
童喜喜《十八年新生》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是在2008/2009年。習慣于用作品說話、用行動說話的童喜喜,就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走進為一線老師喜聞樂見的新教育。因為她與致力于服務基層學校一線老師之公益性、普及性和可操作性的新教育人天性具有“共同頻道”,因此而雙方心有靈犀,命里有“他”。記錄童喜喜支教生涯心路感言的帖子,發(fā)表在“教育在線”論壇,引起新教育發(fā)起人朱永新的關注,童喜喜因此受邀參加2009年新教育實驗年會。從此,童喜喜與新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雙方結緣的心理共振點,就在于切實關注一線師生、尤其是關注落后地區(qū)孩子命運、前途的真誠愛心。
走進新教育之后的童喜喜,一以貫之地踐行“責任在我”的理念,以此姿態(tài)深入思考和切實參與新教育實驗事業(yè),由此驗證了“有行動就有收獲”的道理,不斷自我超越,點亮自己,照亮別人。以主人翁姿態(tài)接軌新教育的童喜喜,2009年初次參加新教育年會,在感悟收獲的同時,發(fā)現(xiàn)了年會組織安排環(huán)節(jié)和某些舉措思路存在問題,以自覺解決問題的靈動和恰當解決問題的智慧,提出了深度思考和建設性建議,充分展示了她的參與性思考和前瞻性理解。
新教育發(fā)起人朱永新對童喜喜的評點最為全面深刻:“喜喜是一個性情中人。她喜歡的事情,她認準的道理,就會義無反顧,有時自己沒有條件就去創(chuàng)造條件,也會全力以赴地投入,盡力完成?!薄罢軐W功底、教育悟性、人文素養(yǎng)和文字能力,再加上過人的勤奮,讓她脫穎而出,成為新教育主報告研制團隊的核心成員,也讓新教育主報告研制團隊如虎添翼。相信她的經(jīng)歷會給更多人以啟迪,也希望更多新教育人能夠像她一樣不斷成長?!?/p>
走在新教育路上的童喜喜,主動請纓啟動“螢火蟲”親子共讀公益項目,自任“全職義工型項目負責人”。在這過程中不斷思考:你以為你是誰?你發(fā)現(xiàn)你是誰?你不知你是誰?你還能成為誰?以自己的筆名“喜喜”宣示自我定位:讓自己盡可能活得開心歡喜,讓世界因為我開心歡喜一點。走在新教育路上的童喜喜,真的是無有片時放松,惟有自我激勵。2017年5月在亞太地區(qū)國際兒童讀物聯(lián)盟大會上,童喜喜說,“因為無數(shù)人的愛,我來到了這里。我知道,還有很多大人和孩子,也需要我的愛。為了他們,我會和大家一樣,繼續(xù)行動下去?!?/p>
2012年的世界讀書日(4月23日),新教育發(fā)起人朱永新接受了“全民閱讀代言人”的榮譽稱號,國家新聞出版署長稱贊朱永新,“你是最合格的代言人”!說到底,這一贊譽何嘗不適用于同年度榮獲“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稱號的童喜喜呢!
童喜喜曾有言:“我做到的任何事,任何人都能做到——只要愿意。自由選擇,自我承擔。我們都有機會做一個真正的人。只要愿意,只需成長?!钡仔须y也是眾所周知的真理:始終保有持續(xù)堅持的恒心,談何容易?!
2014—2015期間的八個月內(nèi),童喜喜只身一人,實施了“新孩子”鄉(xiāng)村閱讀公益行計劃,走遍中國內(nèi)地所有省市自治區(qū)的100所鄉(xiāng)村學校,做了196場免費講座,行程長度可以繞地球近4圈。為了如期完成既定計劃,童喜喜經(jīng)常1天奔赴3地、做2場活動、演講5個小時,也經(jīng)常轉火車、轉汽車,十幾小時抵達一處鄉(xiāng)村……付出的辛勞,可想而知!
童喜喜如此理解生命意義:“以脆弱的軀殼,在短暫的時光中,盡一己之力,筑造永恒的精神家園。這,超越所有的職業(yè),又存在于一切職業(yè)之中。這才是生命的意義?!币驗橛写松羁痰睦斫?,身為專業(yè)作家的童喜喜,在加入新教育之后不久,就成為新教育學術團隊的得力干將,得到新教育發(fā)起人朱永新的極力推崇。雖然因為各種因素,童喜喜宣布辭去新教育機構中的職務,但她并未丟棄筑造永恒精神家園的生命意義。
曾經(jīng),童喜喜她在回顧陪伴新教育的八年艱辛歷程后公開宣示:“讓我的后半生,就作為一場‘新孩子公益行,一直走下去,一生走下去?!边@,無疑彰顯的是童喜喜滋潤社會、回報社會的自我定位,是她引領新教育人“過一種完美教育生活”的真實寫照。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