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
廉頗、藺相如的事跡廣為流傳,很有教育意義。京劇中有名的《將相和》,就是根據(jù)他們的故事改編而成的。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寫《史記》時,設有《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合傳的形式對二人的事跡進行了記述,像價值連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刎頸之交、怒發(fā)沖冠等成語均出自或源自其中。
廉頗、藺相如生活在戰(zhàn)國后期的趙國,疆域包括今天的陜西東北部、山西的中部和東部,以及河北的東南部和河南北部。趙國的國都最早是在晉陽(今山西太原),戰(zhàn)國初期(前425),遷到了中牟(今河南湯陰),公元前386年又遷到了邯鄲(今河北邯鄲西南),邯鄲是歷代的軍事要地。
戰(zhàn)國初期,魏國比較強大。但到了魏惠王時(《孟子》第一篇《梁惠王》,梁惠王就是魏惠王),東方的齊國、西部的秦國和南方的楚國從三面進攻魏國,魏國勢力從此衰落下去。后來,齊國和秦國逐漸強大,開始各自向外發(fā)展。
秦國地處西部,在戰(zhàn)國初期,政治和經(jīng)濟還比較落后。到了秦孝公時(前361—前338年在位),下“求賢令”,欲廣招人才,實施改革,以圖富國強兵。衛(wèi)國的公孫鞅(即商鞅)來到秦國,受到秦孝公的信任,秦國由此發(fā)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商鞅變法”。商鞅變法使秦國的經(jīng)濟和軍事力量大增,一躍而成為強國。
與此同時,其他國家也先后實行了革新,為的是在戰(zhàn)爭中不被吞并。比如趙國的趙武靈王就進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增強了軍事實力。
隨著秦國的強大,它開始蠶食臨近各國的土地,將勢力一步步向東推進。趙國在秦國的東面,秦國向東擴張勢力,趙國必定會受到侵擾。
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傳位于次子趙何,趙何就是趙惠文王,此時廉頗、藺相如就該登場了。
秦昭襄王(前306年—前251年在位)在安定國內(nèi)的形勢后,有了東擴的野心,而趙國是他第一個要面對的障礙。當時,趙國的大將廉頗統(tǒng)率著軍隊。秦國多次組織對趙國的進攻,都被驍勇善戰(zhàn)、頗有膽識和謀略的廉頗擊退了。秦昭襄王沒辦法,只好約趙惠文王講和。
后來,秦國被迫改變了策略,聯(lián)系其他國家一起攻打齊國。這一次,廉頗領兵一舉奪取齊國的陽晉(今山東鄆城西),從而一舉成名、威震諸侯。攝于廉頗的威名,有很長一段時間秦國都不敢輕易攻打趙國。后來在秦趙的多次戰(zhàn)爭中,也都因為廉頗的運籌帷幄,使秦國屢戰(zhàn)屢敗。
由于廉頗多次擊退強敵,立了大功,趙惠文王便封他做上卿(春秋時,周朝及諸侯國都有卿,是高級長官,分為上、中、下三級,即上卿、中卿、下卿。戰(zhàn)國時上卿作為一種爵位的名稱,一般授予勞苦功高的大臣或貴族,意味著得到了國君的青睞)。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有塊美玉叫和氏璧,楚厲王、楚武王都不識此玉,還砍了卞和的雙腳,直到楚文王時才發(fā)現(xiàn)這確實是一塊稀世寶玉,于是將它命名為“和氏之璧”。楚文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將其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后來,楚威王為表彰有功之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游赤山時,拿出這塊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飛,下落不明。
一個偶然的機會,趙惠文王的侍者繆賢在市場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美玉,經(jīng)玉工們鑒定,這就是丟失多年的無價之寶和氏璧。后來,繆賢把和氏璧獻給了趙惠文王。
這塊和氏璧是各國國君都想得到的寶貝。趙惠文王得到和氏璧的消息傳到了秦國,秦昭襄王動了心思。他差使者送信給趙王。信里說,秦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為代價,交換趙國的這塊美玉。
秦王的使者到了趙國,把信交給趙王。趙王看了信,頓時著了慌,一時拿不定主意。于是他把廉頗和其他多位大臣叫來,共同商量對策??墒巧塘縼砩塘咳?,還是沒有明確的意見。他們認為,如果把和氏璧送給秦王,恐怕秦國不會真用十五座城來交換,趙國就白白地受了騙;如果不送給秦王呢,當時的情況是趙弱秦強,秦國肯定會出兵來攻打。他們想派個使者到秦國去交涉此事,但一時又挑不出合適的人來。
就在大家左右為難的時候,繆賢站了出來,向趙王推薦說:“我的家臣中有個叫藺相如的人,有謀略,有見地,深明大義,處事穩(wěn)重,不妨讓他充任使者,到秦國去交涉?!?/p>
趙王聽后,帶有疑惑地問道:“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呢?”
繆賢回答:“事情是這樣的。我曾犯過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說:‘您怎么會了解燕王呢?我對他說:‘我曾跟從大王在國境上會見燕王,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說“愿意跟您交個朋友”。因此我就了解他了,所以想往他那里去。藺相如對我說:‘趙國強,燕國弱,而您受寵于趙王,所以燕王才想和您結(jié)交?,F(xiàn)在您是逃出趙國奔往燕國的,燕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甚至還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以邀功。我勸您不如脫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質(zhì)(古代殺人刑具)之下請求大王治罪,這樣也許僥幸能被赦免。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大王您也開恩赦免了我的罪。因此我私下認為藺相如這人是個勇士,有智謀,派他出使很適宜?!?/p>
趙王聽后,立刻召藺相如前來,當面問道:“秦王知道我得到了和氏璧,提出要用十五座城來換,你認為可以答應嗎?”
藺相如回答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我們不能不答應。”
趙王接著問道:“如果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不肯把許諾的那些城給我們,又該怎么辦呢?”
藺相如說:“大王您說得不錯。但是,依我看,秦國答應用十五座城來換和氏璧,如果趙國不答應,那就是我們理虧了;如果我們把璧送到秦國,而秦國卻反悔不肯把城給趙國,那就是秦國不講信用了。兩相比較,我認為應該答應秦國的要求,把璧送去,如果秦國拿了璧卻不給城池,就讓天下人都知道秦國沒有誠信,秦國就要負失信失德的責任?!?/p>
趙王聽后,點頭稱是,繼續(xù)問道:“那么你看派誰擔任使者到秦國去比較合適呢?”
藺相如胸有成竹地回答:“如果您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假如秦王真的把十五座城給趙國,我就把璧給秦王;如果秦王不守承諾,不愿意把城給我們,我一定把璧完好無損地給您帶回來?!?/p>
趙王聽后,十分高興,對藺相如很是欣賞,當即下令任命藺相如為使臣,帶著璧到秦國見秦王。
秦王在章臺接見了藺相如。藺相如恭恭敬敬地雙手捧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和氏璧,愛不釋手,左看看右看看,又傳遞給旁邊的妃嬪、文武百官,讓大家一起欣賞。大臣們紛紛向秦王表示祝賀。
藺相如等了很久,就是不見秦王提那十五座城池的事,他逐漸明白秦王根本沒有用城來換璧的意思,此前信中的話完全就是為了騙到這塊寶玉。于是,藺相如說道:“大王,這塊璧價值連城,確實是個寶物,但是,您有所不知,這塊璧也有個小毛病,就是上面有個小斑點,請讓我指給您看?!鼻赝跣乓詾檎妫s忙把璧交給他。藺相如手持玉璧,退后幾步,靠在柱子上,怒發(fā)沖冠,大聲對秦王說:“大王您想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大家都說:‘秦國貪得無厭,倚仗它的強大,想以城池為借口騙取和氏璧,肯定不會把城池給我們的。因此,商議的結(jié)果是不想把和氏璧給秦國。但是我認為,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互不欺騙,更何況是大國之間呢!況且為了一塊玉就讓秦王您不高興,也是不應該的。不能因為一塊玉就傷了和氣。于是趙王特意齋戒五天,親自在朝堂上遞給我國書,讓我拿著璧,送到秦國。這完全是尊重大國威望、表示敬意的意思啊!可如今我來到貴國,大王您卻不重禮儀,在日常起居的臺觀接見我,禮節(jié)簡單,態(tài)度傲慢;而且,您得到璧后,隨隨便便就傳給姬妾們觀看,這簡直是在戲弄我。我觀察大王的神色,根本沒有給趙國十五座城的誠意,所以我才編了個理由取回寶璧。大王如果要逼我,我的頭就同玉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
藺相如說完,手持和氏璧,看著柱子,就要撞上去。秦王生怕他把玉璧撞碎,趕忙說好話,打圓場;隨即讓人拿來地圖,指明從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給趙國。
藺相如心想這不過是再次用欺詐的手段假裝給趙國城邑,實際上根本做不到,于是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懼怕秦國的強大,不敢不奉獻出來。趙王在我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要得到此物,也應同樣齋戒五天?!鼻赝蹩从耔翟谔A相如手上,也不好強力奪取,于是就答應了他的要求,又安排藺相如一行人到館舍休息。
到了館舍,藺相如便派隨從穿上粗麻布的衣服,懷中藏好和氏璧,從小路逃出,把璧送回了趙國。
五天后,秦王宴請趙國使者藺相如。藺相如來到后,對秦王說:“我實在害怕再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王,所以派人帶著玉璧連夜從小路回到了趙國。如果秦國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讓給趙國,趙國立刻會把和氏璧獻給您。我知道欺騙大王是應該被誅殺的,我愿意接受刑罰,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細商量此事!”秦王和群臣聽后面面相覷……有人要拉藺相如去受刑,秦王說道:“如今殺了他,非但得不到和氏璧,還會破壞秦趙兩國的交情,不如放他回趙國吧!”
藺相如不懼秦國勢力的強大,順利完成了出使的使命,維護了趙國的利益和尊嚴,充分展現(xiàn)了自己的外交才能和智慧?;貒螅w王認為藺相如不辱使命,封他為上大夫。
由于秦趙兩國相持不下,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認為不如先和趙國講和,以便騰出力量去攻打楚國。就在這一年,秦王派使者到趙國,約請趙惠文王到西河外的澠池(今河南三門峽澠池縣)修好。
這下趙王又害怕了,他想推辭不去。大將軍廉頗、上大夫藺相如商量后說道:“大王如果不去,就顯得趙國既軟弱又膽小。所以,您還是去為好?!?/p>
于是趙王很不情愿地前去赴會,藺相如隨行。廉頗將他們送到邊境,對趙王說:“大王此行,算上路程、會談,再加上返回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內(nèi)您還沒回來,就請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扣留大王來要挾趙國的念頭。”這話聽著雖然不順耳,但卻符合當時的實際情形,于是趙王答應了廉頗的請求。
趙王和秦王在澠池相見。酒興正濃時,秦王對趙王說:“我私下聽說您愛好音樂,請您奏瑟一曲,為大家助助興!”趙王迫于壓力,只好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走上前來,在卷冊上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秦王令趙王彈瑟?!碧A相如認為秦王的行為是對趙國的莫大侮辱,十分惱火,于是上前對秦王說:“趙王私下聽說您擅長秦地的土樂,請讓我為您奉上盆缶,您演奏一曲,也來讓大家欣賞欣賞?!?/p>
聽了這話,秦王頓時變了臉色,不肯答應。藺相如上前進獻盆缶,并跪下請秦王演奏。秦王還是不肯。藺相如說:“我離大王只有五步的距離,如果您不答應,在這五步之內(nèi),我不要腦袋,也要濺您一身鮮血!”意思是如果您不擊缶,我就和您拼命。
秦王的侍衛(wèi)見自己的大王受到威脅,上前想要殺藺相如,藺相如瞪起雙眼,大聲斥罵,侍衛(wèi)們都嚇得后退。無奈之下,秦王很不高興地敲了一下缶。藺相如回過頭讓趙國的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國的大臣們見自己的國君沒有占到便宜,又說:“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獻禮?!碧A相如回復說:“也請你們將秦國的咸陽獻出,為趙王獻禮?!敝钡骄蒲缃Y(jié)束,秦王也未能壓倒趙王。當時,趙國的大將廉頗率軍駐扎在國境上,秦王知道這一消息,也不敢動用武力。
澠池之會是趙國外交上的又一次勝利,功臣仍舊是藺相如。與“完璧歸趙”一樣,藺相如在秦王面前不顧生命危險,憑借自己的機智勇敢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挫敗了秦國的囂張氣焰,維護了趙國的尊嚴。
澠池之會后,趙王認為藺相如是趙國的功臣,于是封他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正是因為這件事,才引發(fā)了“負荊請罪”的故事,也成就了“刎頸之交”的一段佳話。
在得知同僚藺相如位居自己之上后,廉頗十分不滿,抱怨說:“作為趙國的將軍,我有攻戰(zhàn)城池、出生入死的大功勞,而他藺相如只不過靠一張嘴立了點功,況且藺相如出身卑賤,現(xiàn)在他的地位居然在我之上,這讓我感到羞恥!”并且揚言說:“如果我遇見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廉頗的話傳到了藺相如的耳朵里,從此藺相如就不愿和廉頗相遇。每到上朝時,藺相如就稱病請假,為的是不愿和廉頗爭位次的高低,也避免引起沖突。
一次,藺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過來了,他便吩咐車夫掉轉(zhuǎn)車頭回避。等到廉頗的車馬過去了,他才繼續(xù)趕路。
這些舉動讓藺相如的門客十分不解,問道:“我們之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是因為仰慕您的聲望和節(jié)義呀!如今您的官位在廉將軍之上,況且廉將軍還說了那么多不堪入耳的話,而您不但不和他理論,反而處處躲閃,顯得十分膽怯。這種膽小的行為,一般人尚且感到羞恥,更何況是您這樣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有出息,請允許我們離開吧!”
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問道:“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眾人都說:“當然是秦王了?!碧A相如接著說:“以秦王的威勢,我都敢當面責讓他,讓他的大臣感到難堪,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害怕廉將軍嗎?我想的是,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啊!如果我們二人相爭,就如同兩只猛虎爭斗一般,勢必不能共存。這是秦國和其他諸侯國愿意看到的,到那時,趙國就危險了。我之所以這樣忍讓,就是要將國家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而將個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p>
門客聽后,對藺相如深表敬佩,都打消了離開的想法。
不久,藺相如的這番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他沒想到藺相如的心胸是如此寬闊,更認為藺相如才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忠臣和賢臣,他對自己曾經(jīng)說的話深感自責和慚愧。于是,他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條,由一個門客引領,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
見到藺相如,廉頗單膝跪地,承認錯誤說:“我是個粗野和沒有見識的人,想不到您把國家之事看得如此之重,把個人恩怨看得如此之輕。我以前對您很不恭敬,完全是我的過錯,還請您原諒。”
藺相如趕忙將廉頗扶起來,二人重歸于好,還成了生死與共的好朋友?!皩⑾嗪汀钡募言拸拇藗鏖_,人們對廉頗敢于承認錯誤的勇氣,對藺相如不計前嫌的寬大胸襟和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為官操守深表贊嘆。
廉頗身為大將軍,不僅能征善戰(zhàn),而且特別注重謀略,能夠依據(jù)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和軍事形勢,周密部署作戰(zhàn)計劃,這也是他在戰(zhàn)爭中能夠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廉頗的軍事謀略,充分體現(xiàn)在邯鄲保衛(wèi)戰(zhàn)中。
秦趙長平之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zhàn)役。由于當時的趙孝成王(趙惠文王之子)一意孤行,不聽藺相如的意見,任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經(jīng)驗豐富的廉頗,導致趙國四十萬精銳被坑殺,實力被嚴重削弱。藺相如也在長平之戰(zhàn)結(jié)束后不久郁郁而終。
長平之戰(zhàn)后不久,秦國又糾集大軍卷土重來,氣勢咄咄逼人。此時,趙國已元氣大傷,無力獨自抗擊秦軍,只能通過外交手段讓魏國和楚國一起參與保衛(wèi)趙國都城邯鄲的戰(zhàn)斗。
這次趙國的最高統(tǒng)帥是平原君趙勝,具體負責邯鄲守衛(wèi)任務的是廉頗和宮衛(wèi)統(tǒng)領樂乘。由于長平之戰(zhàn)后趙國精銳幾乎傷亡殆盡,保衛(wèi)邯鄲城的軍士除了趙王的衛(wèi)兵和少量騎兵外,都是老弱士兵。但是,趙國人經(jīng)長平之戰(zhàn)幾乎家家有喪親之痛,所以人人誓死保衛(wèi)國都,抵御秦兵。
在具體作戰(zhàn)部署方面,趙國放棄了野戰(zhàn)和小城市,而把兵力和糧草全部集中在邯鄲。秦軍本以為趙國以老弱兵力堅守邯鄲城,不難攻下;但看到邯鄲城固若金湯,趙國軍士們露出與城共存亡的決心,秦軍將領隱約感到這必然是一場惡戰(zhàn)。
秦軍是遠來之師,急于攻城,但一次次的強攻都被廉頗指揮的守軍擊退。于是,秦軍不得不改變策略,轉(zhuǎn)為小規(guī)模進攻。見此情況,廉頗派出小股精銳,不斷突襲圍城的秦軍,使秦軍受到重創(chuàng),雙方處于膠著狀態(tài)。面對這種局面,秦王又大量增兵,發(fā)起了瘋狂進攻。此時,邯鄲城已經(jīng)被困數(shù)月,出現(xiàn)了糧食危機,但在趙勝、廉頗等人的指揮下,士氣依然旺盛。最后,魏、楚聯(lián)軍在外進攻,趙國軍隊在內(nèi)策應,三國合力,把秦軍擊退了。
邯鄲保衛(wèi)戰(zhàn)后,燕國看到趙國剛剛經(jīng)過兩次大傷元氣的戰(zhàn)爭,就想通過突然襲擊來占領趙國的土地。危難之際,趙王再次讓廉頗領兵。廉頗仔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燕軍長途跋涉,驕傲輕敵,又師出無名,可以采取分而擊之的策略。在廉頗的部署下,趙國軍隊雖然兵力不多,但士氣很高,一鼓作氣擊退了燕國的進攻,甚至迫使燕國割讓五座城池來求和。這次戰(zhàn)役同樣彰顯了大將廉頗的軍事才能。
其實,在趙孝成王偏聽偏信,免去廉頗大將職務,改任趙括時,就注定了廉頗此后的命運會經(jīng)歷起伏。
趙孝成王死后,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趙悼襄王重用奸臣郭開,在郭開的屢次建議下,趙王解除了廉頗的職位。
廉頗憤然出走,來到了魏國的大梁,但魏王并不重用他。此時,趙國由于屢次受到秦國的威脅,就想重新命廉頗為將。而廉頗雖然人在他國,但是報效趙國的雄心壯志依然不減,仍想被趙王起用。于是就引發(fā)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故事。
原來,趙王派使臣去探望廉頗,目的是看看上了年紀的他還能不能領兵作戰(zhàn)。廉頗的仇人郭開用重金收買使臣,讓他回來說廉頗的壞話。這位使臣見到廉頗,廉頗當著他的面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鎧甲、騎上駿馬,意在表示自己仍然健壯,可以為國效力。然而,接受賄賂的趙國使臣回去向趙王報告說:“廉將軍人雖老,飯量還不錯。但是只與我坐了一會兒,就上了三次廁所?!壁w王一聽,認為廉頗已經(jīng)老邁不堪任用,于是打消了召回他的想法。
楚國得知廉頗在魏國,暗地里派人去接他。廉頗后來在楚國做了將軍,但沒有任何建樹。他曾感嘆地說:“我還是想指揮趙國的士兵啊!”短短的話語,透露出他的拳拳愛國心,殷殷報國志。
最后,廉頗死在了楚國的壽春。
十多年后,趙國被秦國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