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顯平
摘 要:油茶的栽培歷史悠久,可以連續(xù)采收三十多年,具有廣泛的用途,被人們應用到各個領域,包括食用、藥用、果用、材用、油用等,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油茶要想達到豐產、高質量,必須具備優(yōu)越的環(huán)境條件與科學的栽培技術。基于此,文章就油茶豐產高效栽培技術進行深入分析,以此促進油茶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油茶;豐產;栽培技術;應用
油茶具有豐富的經濟價值與使用價值,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植物之一。油茶屬于常綠小喬木,壽命可以達到幾十年甚至數百年,是我國重要的油生產原料,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被制作成各種產品,比如油茶粉、油茶醬或者飲料等等,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一、油茶幼苗的選擇
油茶樹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其適應能力比較強,即使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也可以生長,對土壤地質條件都沒有過高的要求,但是其主根發(fā)達,須根比較少。油茶籽種可以采用本地長勢較好、顆粒大、生物特征較好,并且沒有病蟲害的成年成熟樹種。油茶在初期是極其嬌嫩的,所以我們應該保證其在初期的種植成活率穩(wěn)定,甚至提高成活率,因此選擇良種幼苗非常重要。幼苗的選擇必須要通過國家或省級的林木良種審查委員會認可,盡可能采用多系配合種植。其中,幼苗的根系要保證完整,沒有病蟲、病毒。若選擇嫁接苗,高度應保持在15cm以上,若選擇一年生的家系苗,高度要保持超過20cm,選擇容器苗,高度需要保持在10cm左右。
二、種植地的選擇以及整地
(一)種植地的選擇
油茶種植地塊還要選擇交通比較便利的地段。當然,還需要保證該區(qū)域土壤條件符合豐產高效栽培技術的要求。同時,為了保證油茶樹健康生長,盡量選擇土壤肥沃的平坦地塊,以砂質紅壤pH值在4.5~6.0之間,自然肥力較強為佳。油茶樹具有較強的耐熱性,但是耐寒性比較差,所以,種植人員針對這個特點,選擇平均溫度在24℃~27℃這個范圍內進行種植。在對油茶種植地進行選擇時,應當充分考慮土地的地理位置、土壤、地勢、海拔等各種因素。要有良好的排水和保水條件,確保種植地通風良好,同時應注意土地的酸堿度,微酸性土地更適宜油茶生長。此外,在高腐殖質土壤中,油茶的自然生長周期能夠有效延長,實現可循環(huán)的豐產高效種植。在對土地地勢進行選擇時,應當注意環(huán)境的溫度以及通風性,一般選擇向陽、避風的地塊,以土壤較為深厚為宜。避免選擇低洼地,以免油茶受凍。
(二)整地
在進行油茶實際種植前,還需要進行整地。在進行整地中,對于平原地區(qū)或是坡度較緩的區(qū)域,可以采用全墾的方式進行栽種,栽種前要注意將周邊較大石塊和樹根等進行一定程度的清理。如果是土地坡度較大,栽種時需要按照山坡水平面合理安排種植間距。在栽種茶樹幼苗時,要對植株的栽種密度及規(guī)格把控好,適當密植能夠有效地提高產量。同時為了提升種植土壤的肥力,為幼苗提供營養(yǎng)使其快速生長繁殖,在整地完成后可以結合土地實際情況進行施肥。
三、栽培方法與技術管理
(一)栽植方法
現在,油茶的種植方法在幼苗選擇里大多使用嫁接苗。所以我們主要對嫁接苗進行分析。種植方法選擇嫁接方法種植時,首先要將容器杯輕輕拿下,用小刀小心刮開容器杯,將幼苗放入栽植穴,注意不能損壞油茶幼苗根系,將幼苗扶正、壓實,種植深度以嫁接外露口2cm為宜。將幼苗全部種植后,要把幼苗表面覆蓋上地膜,目的是保證土地的濕潤性,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此處要特別注意,地膜不能與幼苗直接接觸,因為夏天天氣燥熱,氣溫會隨之升高,一旦接觸就會灼傷幼苗。栽種幼苗要確保在一天內完成,若一天之內不能完成全部幼苗的栽種也應該將幼苗放在陰冷、潮濕、避風的地方,同時還要蓋上稻草并按時澆水,保證其存活率。油茶栽種適宜時間在冬季11月到第二年的3月,春季栽種效果最佳,春天萬物復蘇,栽種天氣應選擇陰天、晴天、或者傍晚時分進行,下雨天或大霧天不宜栽種。
(二)技術管理
由于油茶的生長速度緩慢,成長結果周期大概在6~10年,所以油茶的撫育工作尤為重要,茶農在種植油茶后的第一個工作便是對幼苗進行施肥撫育工作,提高油茶的生長速度,當幼苗成長時間經過6~7月的時候,適當的澆灌一些人糞尿,或者平均每株油茶保證25~50g的化學肥料,在次年,隨著成長年份的增加施肥量也會隨之增加,平均每株油茶增加25~50g,冬季來臨時,大概11月上旬左右開始向油茶施加冬肥,為幼苗過冬積蓄能量。樹齡越大施肥量也逐年遞增。第二個工作便是定稈整形,隨著油茶幼苗的茁壯成長,陸續(xù)會分出很多的枝杈,這時我們就應該問油茶進行整形操作,保留主干,去除多余枝杈部位,防止營養(yǎng)流失,第一年要在接口2~3cm處進行裁剪,不宜過近或過遠,次年可以適當保留一些側枝,以便提高油茶結果數量,側枝數量3~4個為最佳,裁剪時間在11月到次年的2月左右。注意,油茶在種植的前3年中需要摘花蕾,保證樹冠成形。最后便是油果的采收,油果的采收過程中會對油茶產量及油茶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在采收過程中盡量在油茶果表皮毛絨全部脫落并且部分油果開始分裂的狀態(tài)下摘采,要把握好收采的時間不宜過早或過晚,過早采收會降低油質與出油率,過晚收采則會導致產量下降,采收完的茶油果在干燥通風的地方進行晾曬,曬干水分后就可以進行存儲了。
(三)病蟲防護措施
油茶種植期間,易獲炭疽病和煤病,也極容易招惹尺蠖,所以種植期間的病蟲防護也是至關重要的。炭疽病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油茶炭疽病后很容易造成果皮表有黑褐色的斑點,嚴重時期整個油茶果變黑,最后脫落。炭疽病最大的特點就是危害期長,病毒主要是借助發(fā)病部位實現越冬的目標,所以在做炭疽病的防護工作時,最重要的就是產品高品質的選擇,其次在冬季開展裁剪工作是要將所有的病原體剪除,并將剪除的病原體集中燒毀,同時在發(fā)病高峰期可以采用化學藥物進行噴灑,有效地對炭疽病進行防護。煤病誘發(fā)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蚜蟲與疥蟲的生長煤病病菌會吸收害蟲排泄物中的養(yǎng)分,達到寄生的目的。這些病蟲依附在油茶葉的表面,嚴重時會致使整株油茶死亡,所以治理煤病的主要措施就是全面排除病蟲不讓其有可乘之機。尺蠖則是爆發(fā)性害蟲,他們吞噬油茶葉片。尺蠖在空氣溫度超過18℃成年的害蟲就會羽化產卵,所以這種害蟲的群集性十分明顯。我們在應對尺蠖害蟲防護時可以采用刮卵或者滅蛹的方法,也可以選擇采用化學藥物進行處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藥物防治,應該在尺蠖三齡之前噴灑,若在三齡之后,尺蠖有一定的抵抗性,藥物的作用會相對減小。藥物選擇上可以選擇濃度是3%的敵百蟲粉,噴灑量保證在每公頃30kg。
四、結束語
油茶作物應用廣泛,一方面能夠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油料,另一方面能夠為工業(yè)生產提供原料,種植油茶能夠為種植者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然而,在我國的油茶豐產種植技術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因此,必須加大對豐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在提高油茶應用和利用價值的同時也推動行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陶世澤.油茶豐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9,(20):145,148.
[2]羅俊榮.油茶特征特性及豐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22):39,47.
[3]侯陽.油茶種植優(yōu)勢及豐產栽培技術探討[J].南方農業(yè),2019,13(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