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才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迅速發(fā)展,人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越來越高,因此群眾文化在人民心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長,使群眾文化成為人民精神文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通過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與管理方法作出分析和探討,并提出有效見解。
關鍵詞:群眾文化;時代價值;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G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2-0252-02
一、前言
隨著人民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群眾活動的普及為我國文明建設帶來全新精神面貌作出了貢獻。因此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需要考慮多種因素,跟隨時代進步的步伐,深化群眾文化服務體系,完善群眾文化制度,讓人民群眾真實的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二、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
群眾文化在近幾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普及是因為人民越來越看重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群眾文化來源丁人民,同時也普惠于人民。從群眾方面米看,群眾文化活動作為社會性文化中最受群眾歡迎、群眾參與度最高的一種,在人民心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人民群眾在業(yè)余時間參與群眾活動,能得到身心的舒展,幫助自身健強體魄,提高免疫能力,同時還能共同溝通和交流,使得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文化都得到滿足,群眾文化活動還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民群眾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從國家層面來看,群眾文化已經(jīng)成為了我國文化發(fā)展最堅實的基礎,群眾文化的普及對于和諧社會的構建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群眾文化存在于廣大人民群眾當中,人員范圍較廣、活動形式較多,人民群眾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將有助于文化修養(yǎng)和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同時還能促進文化產(chǎn)業(yè)的推動與發(fā)展,為我國的主導文化搭建了交流互動的平臺。
三、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方法——以戲劇活動為例
(一)構建群眾興趣管理體系,突出群眾主體地位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fā)揮文化引領風尚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一步,群眾文化工作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群眾文化活動是最貼近人民生活實際的活動,因此活動的舉辦和進行需要以人民群眾為主體而展開。
戲劇活動作為群眾文化中最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的活動之一,戲劇活動的開展讓我國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發(fā)揚,通過戲劇活動讓人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文化內涵得以展現(xiàn),因此更需要注重人民對于戲劇活動開展的需求。要以群眾的實際需求為主要方向,堅持以群眾為中心的宗旨,構建多樣化的管理模式,讓群眾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引導群眾弘揚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社會公德,提升精神境界且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使人民群眾因戲劇文化的獨特魅力而吸引,鼓勵群眾積極地參與到戲劇文化活動。以群眾為主體的服務理念滲透到各個管理環(huán)節(jié),才能讓群眾主動地融入到文化文化中米,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質量。
(二)加強群眾文化文化隊伍建設,充分發(fā)揮群眾文化管理的引導性
群眾文化管理的進行需要同時重視群眾文化隊伍的建設,對于群眾文化管理工作的完善刻不容緩。要將管理工作做好需要加強群眾文化隊伍的建設,要讓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滿足。重視基層文化隊伍的建設是實現(xiàn)目標的第一步,需要大力扶持基層文化人才,引導基層群眾文化戲劇活動隊伍進行創(chuàng)新,在戲劇活動當中不斷的引入創(chuàng)新元素,為人民群眾提供內容豐富、層次多樣,符合不同年齡段受眾群體的戲劇文化。群眾文化管理的引導在戲劇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戲劇活動進行過程當中出現(xiàn)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內容不相符的文化內容時需要充分發(fā)揮群眾文化管理的引導性,需要管理者根據(jù)人民群眾的個性特點進行指引,確保人民群眾能自覺地規(guī)避不良戲劇文化,主動地學習有益戲劇文化,使得人民群眾通過戲劇活動的開展將社會主義核心思想大力弘揚,使群眾文化成為有利于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
(三)調動群眾參與戲劇活動主動性,傳承特色群眾文化
要實現(xiàn)群眾文化的多樣性和有益性,需要群眾在文化活動建設當中“自我表現(xiàn)、自我教育”,文化管理在此過程中起到了引導作用。文化管理工作者需要積極引導群眾將文明新風尚、社會新面貌等新鮮元素融入到戲劇文化活動當中,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導向,讓戲劇文化更加融入群眾的生活,調動群眾參與戲劇活動的主動性。群眾戲劇活動有話劇、舞臺劇、歌劇等形式,不同形式之間也進行了相互的結合發(fā)展,戲劇活動通過具體的傳播活動能讓處于不同生活階段的人群都融入到活動中來,感受到戲劇的精神文化魅力。
作為群眾文化管理工作者,對戲劇活動參與者提出發(fā)展方向非常有必要,為了傳承特色的戲劇文化,讓民族精神與文化融入戲劇表演當中,通過戲劇文化活動的開展,讓值得繼承的傳統(tǒng)精神文化充分表現(xiàn)出米,利用戲劇活動將積極向上的民族價值觀得以傳承,讓人民群眾感受和領悟中華歷史文化的精神魅力。
(四)建立長效的文化隊伍機制,提升文化管理人員素質
由于群眾文化所涉及的人員比較廣泛,因此對于群眾文化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但作為文化管理人員對于群眾文化管理的態(tài)度一定要正面和積極,需要看準問題精準解決,樹立“為群眾服務,讓群眾滿意”的理念,切勿以敷衍的態(tài)度面對。戲劇活動在群眾范圍內的開展,雖能讓部分興趣愛好者得到精神的滿足,使個人的戲劇創(chuàng)作和戲劇內容得到充分的展示,但仍會存在因為戲劇活動而使部分人民受到影響的情況,同時為社會帶來了許多不和諧的現(xiàn)象和負面的影響,例如在人們普遍的休息時間進行戲劇表演活動,或者是超過幾個小時以上的戲劇表演活動,長時間的戲劇聲樂循環(huán)帶來的聽覺疲勞,會為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帶米影響。因此,戲劇活動的進行需要有專門的引導,提高管理工作的進行程度尤為必要,以防破壞正常的生活秩序,讓戲劇活動在和諧的氛圍當中舉行。
(五)采取先進化的管理手段,提高群眾參與活動的熱情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群眾文化的管理手段也能與現(xiàn)代科學技術進行恰當?shù)娜诤?,對群眾文化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背景下,群眾文化相互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戲劇文化中蘊含著醇厚的傳統(tǒng)文化內容,但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傳統(tǒng)戲劇文化也應與新文化共同創(chuàng)新或結合,以先進的管理模式吸引群眾的注意,鼓勵人民群眾利用新興的技術和手段獲取新穎的知識內容,例如在群眾活動區(qū)域的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有關戲劇文化的知識內容;設定“戲劇劇場”為群眾定時播放戲劇表演節(jié)目;清晨或傍晚播放戲劇背景音樂等形式,引導群眾投入到新領域的學習當中,消除各種文化之間的限制因素,提升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讓群眾感受到群眾文化管理在生活中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從而激發(fā)群眾配合管理、參與活動的熱情,不僅能夠促進戲劇文化活動內涵的提升,還有效的保證了戲劇活動的革新和進一步的發(fā)展。
四、結語
總之,在人民生活日益豐富的背景之下,精神文明建設成為了時代的主題之一,群眾文化活動也已成為當今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在人民群眾普遍涌入群眾文化潮流之時,需要更加重視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需要有嚴格、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章程,堅決保證人民能夠在健康、和諧、溫馨的環(huán)境下融入文化活動,從而確保群眾文化合理有序地進行,為群眾帶米豐富的精神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