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蘇拉,李施男,李仁貴,杜艷紅
(1.通遼市林業(yè)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內蒙古 通遼 028000; 2.通遼市蒙東沙地林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3.通遼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內蒙古 通遼 028000)
通遼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東部,地處42°15′—45°41′ N、119°15′—123°43′ E,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年均氣溫0~6 ℃,年均降水量357.7 mm,年日照3 000 h 左右,年均風速3~4 m·s-1,濕潤度0.3~0.7??偼恋孛娣e58 999 km2,森林面積1 403 233 hm2,森林覆蓋率23.78%。樹種資源有46科、80屬、220種。喬木林以楊樹、榆樹、柞樹、黑樺、油松、柳樹、白樺、山楊、樟子松、落葉松、側柏、槐樹、云杉為主,灌木林以山杏、錦雞兒、虎榛子、黃柳、繡線菊、檉柳、沙柳、沙棘、楊柴、枸杞、榛子為主,經濟林以蘋果、大扁杏、文冠果、沙果、葡萄、梨、李、山楂、杏、海棠、棗為主。
舞毒蛾(Lymantriadispar),鱗翅目,毒蛾科,毒蛾屬,全球性林業(yè)有害生物。舞毒蛾每年發(fā)生1代,晚秋天氣轉冷后成蟲遷飛到越冬寄主產卵,每天最大產卵量1 000粒左右,越冬卵于第二年5月孵化進入危害期,6月中下旬化蛹,7月羽化[1]。
按照《林業(yè)有害生物風險分析準則》中規(guī)定的林業(yè)有害生物風險分析方法(Pest Risk Assessment),綜合評估舞毒蛾在通遼市轄區(qū)內對林業(yè)、生態(tài)和社會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舞毒蛾在通遼市全境均有分布,是當?shù)?8種常發(fā)性或突發(fā)性有害生物之一。除松科植物外,通遼市所有森林植物是舞毒蛾幼蟲喜食植物,當大量發(fā)生時甚至危害農作物和雜草。根據(jù)我國相關統(tǒng)計數(shù)字,其寄主植物種類500余種,包括但不限于樹木。2006—2018年,通遼市的舞毒蛾累計發(fā)生面積為42 001 hm2,年均發(fā)生面積4 200 hm2(表1)。
表1 通遼市舞毒蛾發(fā)生面積統(tǒng)計表 hm2
在通遼市,舞毒蛾主要危害樹種為楊樹、柳樹、榆樹以及各種果樹,造成樹木生長減緩,生態(tài)效益下降。暴發(fā)性發(fā)生時樹木葉片被食光,特別是經濟林樹種受害后嚴重影響產量。通遼市的林業(yè)經濟主要依賴楊樹原木和鮮果產業(yè),如果大面積發(fā)生病蟲害,可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一些國家將舞毒蛾確定為檢疫性林業(yè)有害生物,因此舞毒蛾危害發(fā)生地不僅僅是林業(yè)產業(yè)遭受損失,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其林產品外貿也受影響。
舞毒蛾越冬成活率高,繁殖力強,具備抗逆性,非常適應當?shù)?。舞毒蛾新孵化的幼蟲在形態(tài)和行為上均有利于該蟲的擴散,幼齡幼蟲全身密被長毛,因此可以借水力和風力自然傳播,蔓延至周邊的林分、果園等,幼蟲還可以吐絲懸垂,像一粒帶毛的種子一樣借風力自然傳播擴散。成蟲善飛翔,最遠可達數(shù)十千米,也是自然傳播的重要渠道。人為傳播主要由幼蟲隨寄主植物通過運輸工具而傳入其他地區(qū)[2]。
依據(jù)《林業(yè)有害生物風險分析準則》(LY T 2588-2016)中林業(yè)危險性有害生物風險分析指標體系和評判標準,進行分析并賦分(表2)[3]。
表2 舞毒蛾危害風險量化分析表
根據(jù)評估賦分值,利用量化計算公式測算各項評判指標值(P1、P2、P3、P4、P5),得到綜合評價值R。
P1=P11=2.10;
P3=0.4×P31+0.4×P32+0.2×P33=1.94 ;
P4=Max(P41,P42,P43)=2.30;
P5=(P51+P52+P53)/3 =1.30 ;
林業(yè)有害生物風險分析等級劃分標準有4個等級,0≤低度危險<1.50;1.50≤中度危險<2.00;2.00≤高度危險<2.50;2.50≤特別危險<3.00。通遼市的舞毒蛾風險性綜合評價值(R)為1.81,屬于中度危險范圍。
舞毒蛾防治方法有多種,效果良好,但由于其適應性強、繁殖速度快、擴散面積廣,極難根除。
4.1.1 人工消除 舞毒蛾產卵量大,常常形成卵塊,每個卵塊大約有300粒卵,分散于林間草叢等處。在蟲害暴發(fā)的當年可以組織工作人員進行采集并集中銷毀。
4.1.2 燈光誘殺 在舞毒蛾羽化期(6—7月),使用頻振燈和電網組進行誘殺。
4.1.3 噴藥防治 幼蟲期(5月)噴灑1.2%苦參·煙堿1 000倍液,或者20%滅幼脲Ⅲ號防治?;瘜W防治措施成本較低,見效快,但對益蟲也造成傷害,長期反復使用化學藥品后其效果也會降低。應推廣以營林措施為基礎、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手段。
舞毒蛾在通遼市林業(yè)有害生物中列中度危險性,應保持監(jiān)測,定期調查,積極防治并收集相關資料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