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田
一
四赴永濟,對這座古城漸漸有了直觀的印象。如同一個人對自己骨骼、經(jīng)脈的慢慢了解,自春而夏,從陌生到熟悉。
汽車沿著一條細長、平坦、與中條山平行的公路緩行。從汽車里眺望中條山,依然可以感受到山之雄厚、曠達、壯闊。的確偉岸,也有豐富的故事,再度登臨,會有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體驗。山腳下的南鄭谷莊村是一個富裕的村莊,新建的房舍依然可以看出傳統(tǒng)的韻致,門窗、檐瓦,似乎都有舊日的痕跡。而在村頭嬉戲的孩子,童真的嘶喊,也有起伏的平仄。
站在山溝一側(cè)的平地,對面的山坡平緩,上百只雞悠閑覓食。高冠、紅羽的公雞,或許是向我們示威,抖動翅膀,飛到樹枝上,不無傲慢地看著我們。目睹這一切,心情寧靜。山里人家的雞鳴狗吠,該是農(nóng)耕歲月的精致美學,可惜,我們與這種最為真實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山腳下茅屋里有一對老年夫妻,似乎知道我們的目的,笑呵呵地指路,告訴我們,棲巖寺遺址與我們有十華里的距離,可以把山頂?shù)姆鹚鳛樽鴺?,順路而上。我抬頭看見了棲巖寺佛塔。我站在山石上看著,一條彎曲、盤桓的路,很像一條有力量的繩索,牽連著起點和終點。然而,我遙望佛塔的目光,也是一條繩索,牽連的是隋唐與今天。
二
“棲巖寺”三個字,是在啟功的一則題跋中讀到的。當時,不知道棲巖寺在山西永濟,對啟功題跋的“唐棲巖寺智通禪師塔銘”的文字與書法,也說不出一二。是喜愛啟功先生的原因,對他的題跋書法百讀不厭。啟功題跋書法不計其數(shù),這份題跋為什么引起自己格外的興趣?首先是書法好,筆調(diào)凝重,跋語典雅,洗盡鉛華。這是2004年寫的,次年,啟功先生撒手人寰,與我們永遠告別。當時,“書界再無啟功”的哀嘆,讓我們面對他的墨跡總有一種負罪感。
題跋意新語?。骸坝姨茥珟r寺智通禪師塔銘沙門復(fù)珪撰文不著書人或亦珪筆天真爛漫寓古淡于遒媚足以上逼山陰下開米老結(jié)體妙有三分不妥處而疏雋之趣正在其中方之他刻惟唐拓溫泉銘合與同參耳。甲申九月元白居士啟功記于簡靖堂。”彼時,我不僅不知道棲巖寺在山西永濟,也沒有看到智通禪師塔銘的拓片,對“天真爛漫寓古淡于遒媚足以上逼山陰下開米老”的高古境界、清新氣息無從說起。是啟功題跋的指引,讓我在一個深夜,讀到“唐棲巖寺智通禪師塔銘”的拓本,拓展了關(guān)于唐代行書的認識和想象。塔銘的撰寫者是出家人復(fù)珪,啟功推斷,書法也有可能是復(fù)珪所書。有萬千拓片從啟功眼前經(jīng)過,這樣的事例大面積存在。只是孤例不證,啟功僅是推斷,沒有確認。塔銘由張伽刻鑿,對他,啟功沒有著墨。
那時,我對此類小名頭的刻石、簡牘、墓志、手札,有著格外的興趣。書壇習慣性崇尚“高大上”,權(quán)力的引領(lǐng),把我們逼入同一條認知藝術(shù)、膜拜古人的所謂正途。如此的價值導向,我們對那些有著鮮活的生命氣息、充滿大自然爛漫想象的書寫視而不見,甚至矮化。顯然,這是審美的不幸,文化的不幸。讀啟功的題跋,那句“天真爛漫寓古淡于遒媚”的描述,即刻激活了我沉暮的內(nèi)心,便把欣賞的目光投向“棲巖寺智通禪師塔銘”,看文辭,賞書法,體會這塊塔銘的命運和啟功與它的關(guān)系。2006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堅凈居叢帖》(全套十冊),叢帖中的十通拓片,是啟功的舊藏,“棲巖寺智通禪師塔銘”居于其中。“棲巖寺智通禪師塔銘”拓本是古拓,拓本鈐有“簡靖堂藏”“啟功之印”,顯然,這個拓本是啟功傳代的家藏?!皶貙W魏晉”,這是時風,因此,沒有臨習這件唐代行書。不過,以欣賞的眼光看去,“棲巖寺智通禪師塔銘”風流倜儻,魅力無窮。有訪碑的嗜好,想去看看“棲巖寺智通禪師塔銘”的真容,得到的消息是,與許許多多的名碑佳志一樣,塔銘被歲月的風塵埋藏。我輕輕嘆息一聲,感嘆塔銘凄苦的命運。
三
2016年11月,我第二次來到永濟。兩年前,在運城參加一個詩書展,趁機到永濟登鸛雀樓,入普救寺,看蒲津橋遺址,對當年的河東郡和蒲州城有了大致的了解。暮秋時節(jié),再度返回永濟。到博物館參觀,本來是想看看“魚籽碑”的,這塊隋代楷書碑刻,有著1500多年的歷史,影響甚深。1979年,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全國書法名碑,“魚籽碑”名列其中?!棒~籽碑”為“大隋河東郡首山棲巖道場舍利塔之碑”,因石質(zhì)斑駁,布滿細致的點痕,相似魚籽,便有“魚籽碑”之稱。碑高334厘米,可惜,聳立博物館大廳的“魚籽碑”是仿制品,那塊體態(tài)垂老,暮氣沉沉的石碑,碎成幾截,被精心修補后藏于庫房。任何假象,審美的功能自然喪失。粗略看看,就往前走了。也就走了十幾步,突然看見一件十分熟悉的東西,高約一尺六寸左右,寬二尺三寸左右,橢圓形,一條弧線讓它十分生動,立在地上,需要躬身拜觀。第一行字——“大唐棲巖寺故大禪師塔銘”瞬間撕開我的記憶,哦,這不正是“棲巖寺智通禪師塔銘”的原石嘛。突然想到偽造的“魚籽碑”,又鎮(zhèn)靜下來,蹲下身體,近距離看著塔銘,理智告訴我,這塊塔銘與“魚籽碑”如出一爐。我錯了,眼前的塔銘不是身后的“魚籽碑”,這是真的,那是假的。讓人困惑的問題接踵而至,“棲巖寺智通禪師塔銘”的原石不是丟失了嗎,何以從天而降?永濟朋友的介紹,解開了我的疑團。位居中條山山頂?shù)乃珠L期荒蕪,若干座塔被雜草覆蓋,或被黃土掩埋。棲巖寺面對的無數(shù)次劫難,以抗日戰(zhàn)爭和“文革”為最,無情戰(zhàn)火與極左思潮,驅(qū)散了中條山上裊娜的香火。畢竟是千年禪院,主人與故事,攝人心魄的魅力,終于讓我們有了探究的欲望??脊艑W家對塔林的挖掘與清理,發(fā)現(xiàn)了迷失已久的“棲巖寺智通禪師塔銘”的原石。
如同與久別的朋友重逢,如同探險家的一次發(fā)現(xiàn),如同心愛物品的失而復(fù)得,如同舊琴奏出的新曲,我有一點激動,輕輕誦讀銘文:“……師諱智通,姓張氏,虞鄉(xiāng)七級人也。童年有濟廿之量,請益于大智尊者,晚節(jié)當付屬之重,善誘我堯之人……開示佛乘,住五所住,傳衣佛國,去無所去。拯洽四流,挮航六度。誰其悟入,我?guī)熣{(diào)御……”
讀過之后,有了去中條山上拜謁棲巖寺遺址的強烈愿望,遺憾的是,下午返回北京的高鐵車票就在手中,只能等待下一次了。
四
2016年12月中旬,第三次去永濟,僅考察了蒲州古城遺址,一個月后,第四次到永濟,才實現(xiàn)了登攀中條山、尋訪宗教舊跡的夢想。
在山下,感覺不到陽光的明媚,山澗靜謐,野兔的慌忙逃竄和細碎的聲響,湊過來幾分陰森。上了山就不同了,可以感覺到陽光的存在,山體的不規(guī)則形態(tài),陽光不能一本正經(jīng)地涂抹,因此,眼前的山有了明暗,產(chǎn)生了陰陽。一塊巨大的山體,很像山水畫家的大筆潑墨,濃淡中的象征,無形與有形的語言,清晰可感。山后的山,渺茫成一首低音的樂曲,讓人感受到真實的悠遠。還有山峰與山峰間寬闊的空間,虛幻、朦朧,可以放得下這個世界所有的想象。屢次到永濟,這是第一次真誠的凝視。山上眺望,體會到中條山的奇崛、瑰美,雄大、頑強。據(jù)說中條山的“中”,與不遠處的華山的“華”,組成了“中華”——幾近地動山搖的名字。這是一個民族的開始,是我們生命的起點。
最后的山頭之后,山上平坦一些,穿過一段密集的灌木林,經(jīng)過一處高崗,就與棲巖寺磚塔相望了。大面積的陽光灑滿山頂,天空湛藍,視野通透,五層磚塔在山野間俯視四野,沒有語言,卻覺得滿腹經(jīng)綸,不卑不亢,能體會到絲絲謙和。我走到磚塔旁,面對灰白色的墻體,看到了時間的流動,歲月的盈虧。磚塔下是一片平坦的空地,雜草肆虐,掩蓋不了它的寬闊、筆直,冷寂日久,昔日的鐘磬隱隱可聞。
這一片空地就是棲巖寺遺址。棲巖寺,原名靈居寺,建于北周,興在隋初。隋文帝多次駐蹕靈居寺,屢屢賜贈宮中珍寶,外國進貢的“瑪瑙盞”就是其中的代表物品。公元601年,隋文帝六十歲,成竹滿胸,舍我其誰,改元仁壽,寓意“仁者壽”。下詔書,向全國八十州賜舍利,要求各寺廟在當年十月十五日創(chuàng)建浮屠供藏。至今還在我們眼前聳立的磚塔就是最初的舍利塔,殘了,再建,塌了,再扶起,一年復(fù)一年,頑強地立于中條山頂。據(jù)傳,建塔時漫天紫煙,朵朵蓮花,菩薩形象,若隱若現(xiàn)。隋文帝大悅,將靈居寺更為棲巖寺。為記載建塔時出現(xiàn)的祥瑞天象,隋文帝命司法書佐賀德仁撰文,刻石記頌。碑文古雅、華麗,書法清勁、超邁。石材選擇,別出心裁,以籽粒均勻、密集陳布的石料刻碑,甫一豎立,風靡全國,高僧文士嘖嘖稱奇。這塊碑,就是我在永濟博物館未能一睹真容的“魚籽碑”。
隋文帝點燃的棲巖寺第一縷香火興盛了很久、很久。離磚塔一里之遙的塔林,述說一切。我站在磚塔一側(cè),向塔林眺望,尖尖的塔頂,失去塔身的塔座,高矮的塔影,與我身邊的磚塔遙相呼應(yīng)。我位于其間,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力量。
“大唐棲巖寺故大禪師塔”在那里;自然,塔銘、塔銘的消失之地和發(fā)現(xiàn)之處,也在那里。
五
靠近塔林,屢屢寒意漂來。由26座舍利塔組成的塔林,寧靜無邊。塔林在中條山上沉睡,自唐到清,一直是佛家的圣潔之地。一座塔,就是一個人,一個人,就是一個時代的精神。舍利藏在塔中,是保存,是供奉,是向往。我步履輕輕地進入塔林,看著每一座塔,生于不同時間節(jié)點的生命,在這里匯聚,這是歸途,也是起點。
在塔林中走過,忽而沉思,忽而大腦一片空白,忽而心頭灼熱。有的塔依然挺拔,有的塔只剩下塔基,有的塔被山土吞噬,有的塔腹背受傷。塔林旁堆滿了建筑機械,對塔林的整修已經(jīng)開始,幾座殘塔的下端,新的雕花正在慢慢開放。
塔林深處的中間區(qū)域,緊靠山體,是一座殘破的塔,高度明顯,直徑是其它塔的兩倍。我圍著塔走了一周,在塔的正面,仰首看到一塊凹槽,隨著圓形的塔身橫成一條弧線。凹槽中有羅列的磚,最深處是干土,風掠過,干土滑出塔身,落在地下。25層磚疊起的塔基,經(jīng)過一千多年的風吹雨淋,氣喘吁吁,失去了早年的力量。塔基部分,看到了替換的青磚,顯然,搶修工作正在進行。我本能地感覺到,這就是“大唐棲巖寺故大禪師塔”,凹槽就是“棲巖寺智通禪師塔銘”的原來之地。后來的禪師精心保護著它,矢志不渝。漸漸的,圍著它,一座座塔破土而立,一代代禪師依然視其為圣潔之地,虔誠祭祀,真摯禱告,使中條山頂神韻氤氳。戰(zhàn)爭、戾氣的政治,存在無盡的邪惡,讓這里陰云密布。
好在金屬般的信仰有一種無敵的韌性,好在石刻的文字有著長遠的壽命,時隔那么漫長的時間,在“棲巖寺智通禪師塔銘”優(yōu)美的文字中,讀通了中條山頂?shù)拿匀斯适隆?/p>
責任編輯 劉遙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