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塔吉克斯坦卡什卡爾墓地2018年調(diào)查發(fā)掘簡報*

2020-08-17 10:00西北大學(xué)中亞考古隊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塔吉克斯坦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考古部
考古與文物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石堆墓葬墓地

西北大學(xué)中亞考古隊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塔吉克斯坦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考古部

貝希肯特(Beshkent)谷地位于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Khatlon)西南部,南臨阿姆河,東與卡菲爾尼甘河河谷以阿魯克陶山相隔,西與烏茲別克斯坦蘇爾漢河州以巴巴塔格山為界,南北縱長約50、東西橫寬約10千米。谷地內(nèi)現(xiàn)今無大河流,地勢兩側(cè)高,中間低,平均海拔約390米,是一處相對封閉的地理單元。

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lián)考古學(xué)者曼捷施塔姆帶隊對貝??咸毓鹊貎?nèi)的圖爾喀[1]、阿魯克陶和考庫姆墓地進行了發(fā)掘[2]。獲得了一批重要考古資料,屬于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世紀游牧文化遺存。20世紀70年代,南塔吉克斯坦考古隊又對谷地內(nèi)多處墓地進行了小規(guī)模發(fā)掘。蘇聯(lián)解體后,該地考古工作基本處于停頓狀態(tài)。

圖一 卡什卡爾墓地位置示意圖

圖二 Ⅰ號地點

圖三 Ⅰ號地點M8

該地位于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三國交界處,長期屬于軍事管制區(qū)。2018年8月,烏、塔關(guān)系正?;?,兩國邊境開放,為開展相關(guān)工作創(chuàng)造了條件。9~10月,中塔聯(lián)合考古隊在谷地西側(cè)和南部共調(diào)查墓葬群9處,特佩(Tepe)遺址(即土丘或古城)5處;其中,卡什卡爾墓地、杜茲提特佩為本次新發(fā)現(xiàn)。這也是中國學(xué)者首次在塔吉克斯坦境內(nèi)開展考古發(fā)掘工作?,F(xiàn)將卡什卡爾墓地的調(diào)查和發(fā)掘情況予以介紹。

一、墓地概況

卡什卡爾墓地位于貝??咸毓鹊匚鞅辈俊桶退裆缴角暗牡途徤角鹕?,它東臨卡什卡爾村,南臨杜茲提村,集中分布在谷地西側(cè)的南北向公路兩側(cè),地理坐標為北緯37°25′50.23"~37°26′24.18",東經(jīng)67°59′28.67"~67°59′53.12"(圖一)。

根據(jù)墓葬分布的密集程度,可將該墓地劃分為4個地點。4處地點距離較近又相對獨立,其中Ⅰ號地點位于公路以東347米小土丘頂部。Ⅱ號地點位于道路西側(cè)約174米的小土丘頂部,東南距Ⅰ號地點約553米。Ⅲ號地點位于Ⅱ號地點南約384米的土丘之上。Ⅳ號地點位于一號地點東南約275米的土丘上。

本次調(diào)查共計發(fā)現(xiàn)墓葬50座、房址1處,在地面均有明顯的封堆或石塊壘砌標識。從封堆構(gòu)筑方式和平面形狀看,有中心凹陷的(橢)圓形石堆墓、圓丘形石堆墓、低平的(橢)圓形石結(jié)構(gòu)墓、(橢)圓形石圈墓、長方形石圈墓等。封堆多為土石混筑,大多直徑3~10米,也有一些直徑1米左右的小石堆墓,現(xiàn)存封堆高約0.25~0.6米。

(一)Ⅰ號地點

Ⅰ號地點所在土丘頂部較為平坦,呈南北走向。墓葬集中分布于土丘頂部的北端,分布范圍東西約76.9、南北約50.6米。共有墓葬21座,其中中心凹陷的橢圓形石堆墓8座,其平面均為南北向縱橢圓形;還有中心凹陷的圓形石堆墓5、橢圓形石圈墓4及小型圓形石堆墓4座(圖二)。

如ⅠM8,為中心凹陷的橢圓形石堆墓。位于1號地點北部居中,規(guī)模最大。其封堆由石塊與沙土混筑而成,底部南北長10.5、東西寬9.3米,中部高出地表約0.6、邊緣高出地表約0.2米。封堆頂部下陷部分南北長5.2、東西寬4.2、下深約0.4米。封堆整體南高北低,北部遭輕微破壞,中部被當?shù)鼐用癫逡话揍Γ▓D三)。

(二)Ⅱ號地點

圖四 Ⅱ號地點

圖五 Ⅱ號地點M1

圖六 Ⅱ號地點M11

Ⅱ號地點所在的山丘為南北走向,由三個連續(xù)的土丘組成(圖四),由南向北地勢逐漸升高。調(diào)查共發(fā)現(xiàn)墓葬11、遺跡坑6、房址1座。ⅡM1位于最南部土丘上,ⅡM2~ⅡM9及F1位于中、北部的土丘頂部,ⅡM10~ⅡM11位于北部土丘東側(cè)的山坡下,其中ⅡM11東側(cè)環(huán)繞分布有K1~K6。F1為平面呈凸字形的石圍基址。墓葬包括圓丘形石堆墓8、低平的圓形石構(gòu)墓3、長方形石圈墓1座。

如ⅡM1,圓丘形石堆墓。封堆由石塊混合沙土堆筑而成,頂部隆起呈圓丘形,底部直徑約9.1、高出地表約0.4米,封堆表面散落有陶片(圖五)。又如ⅡM11,為低平的圓形石結(jié)構(gòu)墓。直徑約6米,石塊較小,石堆略高于地表(圖六)。其東北側(cè)可見6座小型石圈或方形石堆,長1、寬0.5米左右,自西北向東南依次排開,編號K1~K6,可能為M11的殉牲坑或祔葬墓。

(三)Ⅲ號地點

Ⅲ號地點位于一個獨立的土丘上(圖七)。土丘東部有一條南北向土路穿過,土路東側(cè)為ⅢM3,西側(cè)為ⅢM1、ⅢM2、ⅢM4、ⅢM5。其中,中心低凹的橢圓形石堆墓3、中心低凹的圓形石堆墓1、圓丘形石堆墓1座。如ⅢM1,為中心低凹的圓形石堆墓,封堆表面散落有少量陶片。封堆由石塊混合沙土堆筑而成,底部直徑6.3、封堆高約0.6米。封堆中部低平,直徑2.8、下深約0.4米(圖八)。

(四)Ⅳ號地點

Ⅳ號地點西距公路607米,所在土丘頂部呈西北—東南向條帶狀(圖九)。共發(fā)現(xiàn)12座墓葬,其中小型石堆墓7、圓形石圈墓3、低平的橢圓形石堆墓2座。如ⅣM1,為圓形石圈墓,位于Ⅳ號地點南部居中,規(guī)模最大。封堆直徑約10米,石圈本身寬約2.3米,石堆稍高于地表。石圈北側(cè)石圈遭到破壞,不甚明顯。中心略有凹陷,深約0.1~0.3米(圖一〇)。

二、墓葬發(fā)掘

圖七 Ⅲ號地點

圖八 Ⅲ號地點M1

圖九 Ⅳ號地點

圖一〇 Ⅳ號地點M1

Ⅰ號地點發(fā)掘墓葬3座(其中一座為陪葬或附屬墓),Ⅳ號地點發(fā)掘墓葬1座。發(fā)掘地點地層堆積簡單,表層土之下即為生土和遺跡單位。表土層厚0.05~0.3米,黃褐色細砂土,土質(zhì)較疏松,包含少量植物根系。

(一)ⅠM2

ⅠM2 位于Ⅰ號地點的東北部,橢圓形石圈墓。地表有一道橢圓形的石圈,南北兩端略有缺失,復(fù)原南北長徑4.45、東西短徑4.31米,在石圈中部偏西有集中的石堆,南北長1.87、東西寬1.59米(圖一一、一二)。墓坑位于石圈的中部偏東,為圓角長方形豎穴土坑,方向360°。長2.86、北端寬1.14、南端寬0.93、墓底距開口深1.69米。墓葬后來經(jīng)過二次擾動,墓室被重新打開,擾坑上口平面近橢圓形,南北長3.08、東西寬2.18米。其上壁弧形內(nèi)收,在距墓葬開口0.89米的深度開始收縮,沿用了原墓葬的下部坑壁。擾坑打破了原墓葬的上部墓壁并且擾動了墓室底部的部分人骨及隨葬品(圖一三)。墓葬填土為黃褐色。擾坑填土為灰褐色。

圖一一 ⅠM2地表石堆

圖一二 ⅠM2封堆石圈平面圖

圖一三 ⅠM2平、剖圖

圖一四 ⅠM2 金泡出土情況

圖一五 ⅠM2墓葬清理情況

墓室內(nèi)未見葬具痕跡,擾坑內(nèi)人骨散亂,額骨、枕骨、椎骨、脛骨等散置于距離墓口0.76~1.15米的擾坑?xùn)|南部位置,橈骨、肱骨、鎖骨、肋骨、椎骨等散置于距離墓口1.25~1.35米的擾坑中北部,應(yīng)是墓主上半身的骨骼被擾動至此。在墓室底部發(fā)現(xiàn)未經(jīng)擾動的骨盆、股骨、脛骨、腓骨及趾骨,均在生理解剖位置。左側(cè)下肢微向左屈,右側(cè)下肢自然垂直,盆骨以上骨骼被擾,僅余手骨、肋骨及少量椎骨,均不在原解剖位置(圖一五)。ⅠM2墓內(nèi)骨骼屬同一個體,初步判斷為一具成年男性。從未被擾的下肢推測原為頭向北的仰身直肢葬式。墓葬擾坑內(nèi)混有陶器殘片,包括高足杯底座和帶波折紋的陶片,擾坑?xùn)|北部出有2件金泡,中部出有1件金泡(圖一四),東南部發(fā)現(xiàn)1件鐵戒指,中部偏南處發(fā)現(xiàn)1塊串飾。

圖一六 ⅠM4封堆

圖一七 ⅠM4封堆石圈平、剖面圖

(二)ⅠM4

ⅠM4位于1號地點東北部,為中心凹陷的石堆墓。在地表有石圈堆與沙土混筑的橢圓形封堆(圖一六)。從探方隔梁剖面可見,封堆底部南北長徑13.68、東西短徑12.26米,封堆石圈堆南北徑8.95、東西徑8.03、高1.04米。中心凹陷處內(nèi)徑南北4.49、東西3.52、下凹約0.39米。

封堆自上而下可分為3層:第①層為表層土,黃褐色細砂土,土質(zhì)較疏松,包含有少量的植物根系。中部厚0.13、邊緣厚0.05米。第②層由石塊及粗礫堆筑而成,夾雜淺褐色土,土質(zhì)較疏松。中部厚0.73、邊緣厚0.23米。第③層為墊土,灰褐色細砂土,土質(zhì)較疏松。厚約0.18米(圖一七)。

墓葬封堆②層內(nèi)出土銅鏡殘片1件,封堆表面散落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缽、杯、甕、盤、碗等。

在封堆東北部下有圍溝,圍溝系在封堆下的生土層上掏挖,略呈弧形,長約6.87、寬約0.82、深度約0.22米,圍溝東段內(nèi)部殘留有灰燼。墓坑位于封堆中心③層下,下為圓角長方形的豎穴土坑,方向355°。坑口長2.78、南北兩端寬約0.88、中部最寬處1.35、墓底距開口深1.51米。墓坑口大底小,墓壁斜收,墓底長2.41、兩端寬約0.79、中部最寬1.16米(圖一九)。墓坑內(nèi)上層有大量填石,墓室填土為灰褐色細砂土。未見葬具痕跡。在距離墓口0.7~1米的深度,發(fā)現(xiàn)散亂的人骨,均不在生理解剖位置,相對集中于墓室南部,包括肩胛骨、鎖骨、頸椎、胸椎等,此處人骨至少屬于4例個體;在墓室中部還可見到顱骨及嬰幼兒個體股骨殘片。在距離墓坑上口1.15~1.3米近墓底的墓室東北部發(fā)現(xiàn)陶罐下半部,其內(nèi)有一顱骨;在墓室中部還出土顱骨碎片若干,以及散亂的骨盆、肋骨、肢骨等(圖一八)。經(jīng)整理,墓內(nèi)至少有8例個體,其中包括30~35歲男性、25歲左右男性、20歲左右女性、成年女性各1例,其余2例性別不明;未成年個體2例,一例2歲、一例9歲左右。墓葬填土中發(fā)現(xiàn)錢幣、耳環(huán)、串珠各1件,鐵條2段。墓底南部偏西出土綠松石串珠和竹節(jié)形形白色串珠各1件。

圖一八 ⅠM4墓葬填石及人骨

圖一九 ⅠM4平、剖面圖

(三)ⅠNM1

圖二〇 ⅠNM1平、剖面圖

圖二一 ⅠNM1清理情況

在ⅠM4封堆外東南發(fā)現(xiàn)ⅠNM1(圖二〇),為納骨葬,其坑口在表土層下出現(xiàn)??涌谄矫娼鼒A形,口大底小,坑壁斜直,平底。直徑約0.35、底徑0.25、深0.33米;稍大于納骨器,僅能容器。納骨器為一件陶罐,口朝上豎置于坑內(nèi),罐內(nèi)底部填石塊與土,在甕棺中部放置一個顱骨(圖二一),顱骨面部朝上,頂骨向北,面顱有缺失,亦缺失下顎,經(jīng)鑒定為一成年男性個體。

圖二二 ⅣM11封堆

圖二三 ⅣM11甕棺平、剖面圖

(四)ⅣM11

ⅣM11位于Ⅳ號地點的南端,為甕棺葬,在地面有小型石堆,其石塊散置,平面形狀不規(guī)則(圖二二)。墓坑位于石堆南部之下??涌诔誓媳毕驒E圓形,方向205°,口大底小,坑壁斜直,坑口南北長0.95、東西寬0.84,深0.31米(圖二四)。貼墓坑南、北兩端各豎一塊石板,北端石板近長方形,長44.1、寬24.9、厚3.6厘米;南側(cè)石板長27.8、寬19.8、厚3.9厘米。在墓坑?xùn)|西兩側(cè)還各有三個石塊,如此構(gòu)成了一個小型石棺。此石棺內(nèi)又放置一件陶罐作為甕棺,口朝南橫置,其向上一面的腹部破裂。甕棺內(nèi)上部有填土和較多的陶片,為罐腹破裂掉落而致,在甕棺底部有一具人骨,頭向西南。雙手放于身體兩側(cè),上半身骨骼位于解剖位置,下肢骨有缺失;為1歲左右的嬰兒個體,性別不明(圖二三、二五)。人骨左手腕處出土銅鈴、串珠各1件。

三、出土器物

墓地此次調(diào)查采集與發(fā)掘出土的器物有陶、銅、鐵、金、石等各種質(zhì)地,其中以陶器為主。

圖二四 ⅣM11封堆石圈平、剖面圖

圖二五 ⅣM11甕棺內(nèi)人骨保存情況

(一)陶器

夾細砂紅陶占絕大多數(shù),個別為夾細砂褐陶,有些表面有陶衣。多為陶片,可辨器類有罐、缽、高足杯、盤、甕、碗等;可復(fù)原陶罐2件。絕大多數(shù)為輪制,器表內(nèi)外可見到輪制痕跡。

納骨器 標本ⅠNM1,三足帶耳罐,口沿殘缺,頸部飾戳印紋、弦紋及水波紋,頸、肩處有一橋形寬扁耳,對稱的一側(cè)可能還有一耳;罐底有三扁尖足。殘高36.61、壁厚1.02、底徑14.47、足高1.38、耳長8.36、耳寬2.89厘米(圖二六、二八)。

圖二六 ⅠNM1納骨器

圖二七 ⅣM11甕棺

圖二八 ⅠNM1納骨器

圖二九 ⅣM11甕棺

圖三〇 陶模(杜茲提特佩采集:1)

圖三一 墓地出土陶片

甕棺 標本ⅣM11,陶罐,夾細砂紅褐陶。直口微斂,平沿圓唇,溜肩,鼓腹,折圜底。器身最大徑在上腹部。通高66.24、口徑26.72、腹徑48.11、底徑36.15、壁厚2.81厘米(圖二七、二九)。

罐 14件。多為口沿、罐身及罐底殘片。

口沿 10件。標本ⅠM2封 : 1,表面施淺褐色陶衣。斂口,尖唇,斜沿。殘長6.41、殘寬5.01、壁厚0.56~0.78厘米(圖三一,1;圖三二,4)。標本ⅠM2封 : 2,斂口,斜方唇。殘長4.12、殘寬2.05、壁厚0.83、唇厚0.88厘米(圖三一,3;圖三二,11)。標本ⅠM4封 : 11,表面施有淺褐色陶衣。微斂口,尖圓唇。殘長12.01、殘寬5.38、壁厚0.73~0.96、沿寬1.12厘米(圖三一,2;圖三二,2)。標本ⅠM4封 : 16,表面施有淺褐色陶衣。斂口,尖圓唇。殘長9.6、寬5.31、壁厚0.56~1.01厘米(圖三一,5;圖三三,3)。

罐 腹 2件。 標 本ⅠM4填 : 6,施淺褐色陶衣,上部有一道暗紅色寬帶彩繪。殘長11.12、殘寬8.02、壁厚0.85、彩繪寬2.11厘米(圖三一,6;圖三二,6)。

罐 底 2件。 標 本ⅠM4填 : 1,外壁有少量暗紅色彩繪。底部直徑11.27、壁厚 6.06 ~ 11.8、殘高14.1厘米(圖三一,4;圖三二,5)。

缽 6件。標本ⅠM4封 : 15,微斂口,尖圓唇。殘長12.3、殘寬3.79、壁厚0.97厘米(圖三一,7;圖三二,7)。標本ⅠM4封:17,外表施有一層淺褐色陶衣。微斂口,尖圓唇,近口沿處有一道橫向凹弦紋。殘長14.1、殘寬3.76、壁厚0.56~1.01厘米(圖三一,9)。標本ⅠM4填:8,表面施淺褐色陶衣。斂口,尖唇。殘長6.98、殘寬3.76、壁厚0.42~1.27厘米(圖三一,10;圖三二,12)。

圖三二 墓地出土陶片

杯 3件。標本ⅠM2填 : 3,高足杯底。由腹至底漸收。殘高7.09、壁厚0.91、圈足直徑3.39、殘存內(nèi)徑約2.75厘米(圖三一,13;圖三二,8)。標本ⅠM4填 : 3,口沿,器表施淺褐色陶衣。微斂口,口沿上飾有兩道凹弦紋。殘長6.29、殘寬2.93、壁厚0.77厘米(圖三一,12)。

甕 2件。標本ⅠM4封 : 23,斜沿侈口,方唇。殘長14.29、殘寬7.31、壁厚1.19、沿寬2.85厘米(圖三一,8;圖三二,9)。

盤 2件。標本ⅠM4封 : 22,口沿。侈口,尖圓唇。殘長7.71、殘寬5.09、壁厚0.63、唇厚0.84厘米(圖三一,11;圖三二,1)。標本ⅠM4填 : 2,實心餅狀盤底。施有淺褐色陶衣。底部直徑6.94、壁厚0.98、底厚0.11、殘高2.72厘米(圖三一,15)。

碗 1件。標本ⅠM4封:9,碗底。殘長9.55、殘寬7.51、壁厚0.48~0.59、底部直徑5.96、厚0.79厘米(圖三一,14;圖三二,10)。

器底殘片 5件。標本ⅠM4封 : 5,殘長9.96、殘寬9.24、殘高4.04、底部直徑6.44、壁厚0.89、底厚1.43厘米(圖三一,16)。標本ⅠM4封 :18,圈足完整。殘存直徑約為7.44、底徑4.79、壁厚0.85、底厚0.44厘米(圖三一,17)。標本ⅠM4填 : 9,素面。殘長6.01、殘寬5.35、殘高1.15、底徑約5.57,壁厚1.13厘米(圖三一,18)。

器耳 3件。標本ⅠM2填 : 2,夾細砂褐陶。殘長4.52、殘寬2.31~2.55、厚1.19厘米(圖三一,20)。標本ⅠM4封 : 2,條狀腹耳。耳高5.57、寬1.47~1.87、耳厚1.11厘米(圖三一,19;圖三二,13)。

陶模 1件。標本杜茲提特佩采集 : 1,殘。陰刻人身像,左側(cè)面部殘缺,清晰可見雙眼、口鼻,長發(fā),頸部有兩道褶皺,可能為衣飾,推測為女性。長6.58、寬4.66、厚1.09~2.01厘米(圖三〇;圖三三,2)。

(二)銅器

5件。器類有錢幣、耳環(huán)、銅鏡、鈴。

銅錢 2件。標本ⅠM4 : 1,整體呈近圓形,一側(cè)似有剪邊,錢幣表面圖案銹蝕不可辨認。直徑1.39、厚0.31厘米,重1.91克(圖三三,5;圖三四)。標本杜茲提特佩采集 : 5,平面近圓形,銹蝕較嚴重,一面模糊可見一立人像,其右手上揚,左手插腰,疑似頭戴尖頂帽。直徑1.65、厚0.24厘米,重2.69克(圖三三,16;圖三五)。

圖三三 墓地出土器物

耳環(huán) 1件。標本ⅠM4:4,未閉合環(huán)狀,截面為圓形,一端伸出,端頭較細,一端回勾,中部較粗。外徑1.59、截徑0.13~0.35厘米(圖三三,4;圖三七)。

銅鏡 1件。標本ⅠM4封:1,殘,邊緣稍厚,鏡背厚0.07、鏡緣厚0.09、殘長10.42、殘寬7.46厘米(圖三三,1)。

銅鈴 1件。標本ⅣM11:2,頂部有鈕,弧頂,圓口,鈴舌缺失。高2.25、口徑1.42、鈕高0.72、壁厚0.13厘米(圖三三,3;圖三六)。

(三)鐵器

戒指 1件。標本ⅠM2:2,戒環(huán)中部殘斷,戒面近橢圓形,銹蝕嚴重,圖案不可見。戒環(huán)寬0.48~0.89、厚0.34厘米;戒面長徑2.3、短徑1.35、厚0.47厘米。重3.61克(圖三三,17;圖四一)。

圖三四 銅幣(ⅠM4:1)

圖三五 銅幣(杜茲提特配佩采集:5)

圖三六 銅鈴(ⅣM11:2)

圖三七 銅耳環(huán)(ⅠM4:4)

圖三八 金泡(ⅠM2:5、4、1)

圖三九 綠松石串珠(ⅠM2:3)

圖四〇 滑石珠(ⅠM4:6)

圖四一 鐵戒指(ⅠM2:2)

鐵條 2件?;緸殚L條狀,銹蝕嚴重。標本ⅠM4:3,殘長2.79、直徑0.56厘米(圖三二,14)。標本ⅠM4:5,殘長1.71、直徑0.46厘米(圖三三,15)。

(四)金器

金泡 3件,均為圓形紐扣狀,中部凸起,其上或有乳突,外緣有一圈25個聯(lián)珠狀小泡及兩個對稱穿孔。標本ⅠM2:1,直徑1.24、圓凸直徑1.02、厚0.16厘米,重0.14克(圖三三,13;圖三八,右)。標本ⅠM2:4,無乳突。直徑1.29、圓凸直徑1.02、厚0.16。重0.16克(圖三三,12;圖三八,中)。標本ⅠM2:5,直徑1.16、圓凸直徑0.91、厚0.21厘米。圓形凸鈕直徑0.09、中心乳突0.15厘米(圖三三,11;圖三八,左)。

(五)其他

綠松石串珠 3件。標本ⅠM2:3,整體呈柱狀,一端齊平,一端呈三角形內(nèi)收,中間穿孔,橫截面為扁橢圓形,長0.67、截徑0.39~0.59、孔徑0.18厘米(圖三三,6;圖三九)。標本ⅠM4:2,呈管狀,中部鉆孔。長0.57、截徑0.34、孔徑0.14厘米(圖三三,7)。標本ⅠM4:7,管狀,中部穿孔。長0.41、截徑0.32、孔徑0.16厘米(圖三三,9)。

滑石珠 1件。標本ⅠM4:6,乳白色,呈兩節(jié)竹節(jié)狀,橫截面呈圓形。長0.87、截徑0.37、孔徑0.12、每節(jié)長0.42厘米(圖三三,8;圖四〇)。

玻璃珠 1件。標本ⅣM11:1,褐色,整體呈圓柱狀,中部穿孔。高0.46、截徑0.45、孔徑0.11厘米(圖三三,10)。

四、結(jié)語

與圖爾喀、阿魯克陶墓地出土物相比較,卡什卡爾墓地的年代與之同時或稍早,約在公元前2~前1世紀;但埋葬習(xí)俗大不相同。

2件可復(fù)原的陶器中,ⅣM11甕棺是一個折圜底大甕,頸部稍長,溜肩、鼓腹,形態(tài)與烏茲別克斯坦泰爾梅茲古城一期的同類器近似[3],只是口沿不帶附加堆紋。后者的年代甚至被推斷在希臘化時期。這種甕至貴霜時期繼續(xù)沿用,如塔吉克斯坦沙赫特佩城址所出[4],只是頸部變短,肩部變鼓,腹部趨直。ⅣM11陶甕年代應(yīng)在希臘化—月氏時期。

ⅠNM1的納骨器是一個鼓肩深斜腹的雙耳三足罐。平底三足罐在北巴克特里亞月氏時期墓葬中已經(jīng)存在,但普遍形體較小,垂或鼓腹,底徑和足間距從早到晚由小變大,如圖爾喀ⅠM9、ⅣM3所出[5],肩部飾波紋間以弦紋;又如阿魯克陶ⅦM4、ⅣM2所出[6],肩部飾圓圈紋間以弦紋。在塔吉克斯坦土布—哈那墓地還出現(xiàn)了帶雙耳的平底三足罐(M200)[7],鼓腹、大平底,年代稍晚。ⅠNM1罐底和足間距較小,與阿魯克陶ⅦM4所出最為相似,只是形體較大,年代亦應(yīng)在月氏文化時期早期。

此外,墓地所出邊緣稍厚的平背銅鏡殘片、突鈕弧頂銅鈴、一端尖細的回鉤形銅耳環(huán)、橢圓形戒面鐵戒指等物,也常見于月氏時期墓葬。

根據(jù)美國Beta實驗室對ⅠM2、ⅠM4人骨進行AMS加速器質(zhì)譜儀測年,其放射性碳年齡為2153~1995B.P.,或204~46B.C.。其年代范圍基本落在月氏時期,只是上限略有超出,與上述器物年代的分析相吻合。

本次發(fā)掘墓葬數(shù)量較少,其測年恐怕還代表不了4個地點所有墓葬,不排除整個墓地年代后延至貴霜時期的可能。在卡什卡爾墓地1號地點東南約500米有一處杜茲提特佩(Duziti-tepe)遺址,由南部圓形城堡和北部相連的方形建筑組成,前者直徑90、高約15米,后者邊長約95、高約12米。遺址地面散落大量陶片,并采集到銅幣和人像陶模。該遺址與卡什卡爾墓地構(gòu)成一個居、葬完整的聚落,顯然屬于同一人群的遺留。遺址從希臘化時期沿用到貴霜時期,采集到厚方唇斜腹圈足碗,屬希臘化時期典型標本。采集的陶模人像頸部有兩道平行皺褶,風(fēng)格似為佛像(圖三〇);在沙赫特佩的居址也發(fā)現(xiàn)有陶質(zhì)小型造像[8];佛教因素在貴霜時期相當流行。采集的銅幣銹蝕嚴重,其中一枚幣面為模糊的人物造型(圖三五),也與貴霜銅幣上圖案較為相似。

發(fā)掘的四座墓的葬俗各不相同,ⅠM2為墓主上半身被擾的豎穴土坑墓。ⅠM4也是豎穴土坑墓,但坑內(nèi)不同深度連續(xù)瘞埋多個個體不同部位骨骼,至少有8例個體,每例個體骨骼均不完整;骨骼平面分布散亂,還有顱骨置于罐內(nèi)現(xiàn)象;屬多人二次遷葬。ⅠNM1為三足罐內(nèi)缺失下顎的成年人顱骨,可稱之為“納骨葬”。ⅣM11是殮置夭折嬰幼兒的甕棺葬。

ⅠM4、ⅠNM1葬俗亦見于達爾弗津特佩、沙赫特佩,是屬于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的遷葬習(xí)俗,死者尸體經(jīng)過預(yù)先處理,清除掉皮肉,待白骨化之后再遷置到墓葬內(nèi)。這種習(xí)俗在當?shù)匮匾u已久,因為巴克特里亞曾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東部行省,拜火教是其國教。由此可見,遵循這種葬俗的人群為當?shù)赝林.斎?,卡什卡爾墓地的葬俗并不單純,ⅠM2的局部(上半身)二次擾亂葬就不屬于拜火教習(xí)俗。早期鐵器時代這種擾亂葬見于伊犁河流域,在索墩布拉克文化中占一定比例,死者上半身或下肢常見被擾[9]。新疆東天山伊吾縣托背梁墓地死者上半身也普遍被二次擾亂[10]。目前還難以確認卡什卡爾這種葬俗具體來源于何地,但大方向上可能來自北方草原。此外,墓葬的石結(jié)構(gòu)封堆和豎穴土壙墓形,也帶有游牧文化墓葬的色彩。

無論是拜火教的遷葬 ,還是局部二次擾亂葬,都與圖爾喀、阿魯克陶等月氏文化墓地流行的單人一次葬明顯不同。這說明卡什卡爾墓地屬于本地居民,在月氏進入該地之前已經(jīng)繁衍生息于此;但其人口構(gòu)成可能并不單純,文化上既沿襲了當?shù)赜蓙硪丫玫淖诮潭Y俗,也吸收了一些外來因素。

[1]А.М. Мандельштам. Кочевники На Пути В Индию,Материалы И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Археологии СССP No.136[M].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1966.

[2]А.М. Мандельштам. Памятники Кочевников Кушанского Времени В Северной Бактрии[M]. Ленинград: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 Отделение, 1975.

[3]M.E.Массой. Городища Старого Термеза и их изучение[M].Ташкент: Тр. ТАКЭ,т. I,1940:71.

[4]Б.А. Литвинский. Тепаи-шах (культура и связи кушанской Бактрии)[M]. 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1983:32,221.

[5]同[1]:178-179.

[6]同[2]:155-156.

[7]Б.А. Литвинский, А. В.Седов. Культы и ритуалы кушанской бактрии[M]. 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1984:25.

[8]同[4]:24,226.

[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布查爾縣索墩布拉克古墓群[J].考古,1999(8):18-29.

[10]西北大學(xué)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考古學(xué)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區(qū)文物局.2009年新疆伊吾縣托背梁墓地發(fā)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2014(4):24-36.

猜你喜歡
石堆墓葬墓地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變
科學(xué)家們說:嗨,徒步旅行者,別堆石頭了!
墓葬藝術(shù)的闡釋性解讀
———《中原北方地區(qū)宋金墓葬藝術(shù)研究》評介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無天于上2035 第4話 新任務(wù)
壘石祈福(大家拍世界)
河南洛陽發(fā)現(xiàn)曹魏時期大型墓葬
最大墳場
石堆上的樂趣
莫斯科墓地擬覆蓋免費WIFI方便掃墓者
巨野县| 高安市| 廊坊市| 南和县| 奇台县| 崇义县| 关岭| 凤台县| 咸阳市| 万安县| 镇远县| 内丘县| 于都县| 招远市| 宜章县| 盘山县| 万年县| 宣城市| 阳谷县| 文昌市| 南川市| 渝北区| 荥经县| 潮州市| 九龙坡区| 旺苍县| 平谷区| 宜兰市| 利津县| 历史| 林周县| 清丰县| 凉城县| 响水县| 清远市| 通州区| 宜阳县| 吴忠市| 彩票| 南郑县|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