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許鞍華縱橫影壇40多年,永遠是認真拍感動自己的電影。在商業(yè)大潮中,能像許鞍華這樣堅守的也是鳳毛麟角,她的電影可以照見她的人格魅力———不求名利,堅久忍耐。
7月20日,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組委會宣布終身成就獎將頒給許鞍華和蒂爾達·斯文頓。許鞍華導演成為全球首位獲此殊榮的女導演,她的新作《第一爐香》隨后也宣布進入本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展映單元。獲得威尼斯電影節(jié)終身成就獎后,許鞍華表示,“我很開心聽到這條消息,并為獲獎感到榮幸!開心到感覺無法用言語表達。我只是希望世界上的每件事都能很快變好,每個人都能像我此刻一樣再次感到開心?!?/p>
步入電影界
許鞍華,1947年出生在遼寧鞍山,又因為屬“華”字輩,故名鞍華。1949年后隨父母移居香港,從小到大成績名列前茅,先后取得香港大學比較文學學士與碩士學位,后又到倫敦電影學院讀書,畢業(yè)后回到香港,適逢香港電視臺成立,擔任胡金銓的助手。直到今天,許鞍華仍把胡金銓看做是自己步入電影界的第一位老師。胡金銓導演曾經(jīng)寫了一封很長的信給許鞍華,希望她自己能寧靜致遠。他還對許鞍華說,如果有一天,在外國的影展里,我們不需要用中國的絲綢、瓷器,或古董來吸引外國人,而是拍一些水準非常好的戲,那樣中國的電影就成功了。
1979年,許鞍華導演了她的第一部電影《瘋劫》。此片剛一上映,便引起轟動,一舉打破香港當時的票房紀錄,曾被邀請參加倫敦及愛丁堡電影節(jié),獲1980年臺灣金馬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剪接及最佳攝影三項獎。1982年的《投奔怒?!繁徽J為是香港新浪潮的巔峰之作,瞄準越南難民海上偷渡的慘烈故事,獲第二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個獎項,并獲邀參加戛納影展。之后,許鞍華導演以差不多三年兩部的頻率拍攝到現(xiàn)在,作品有《胡越的故事》《傾城之戀》《半生緣》《女人四十》《幽靈人間》《男人四十》《天水圍的日與夜》《桃姐》《黃金時代》等,她獲得過六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三次金馬獎最佳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史上,到目前為止有兩部大滿貫的影片(即獲得最佳電影、導演、編劇、男、女主角的影片),一部是《女人四十》,一部是《桃姐》,都是許鞍華的導演作品。
青睞文藝片
許鞍華導演的作品多以文藝片居多,以前找投資也常常碰壁。她說當初拍攝《千言萬語》時讓她傾家蕩產(chǎn),“幸好后來得了一堆獎,否則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否堅持到現(xiàn)在?!薄短焖畤娜张c夜》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然而如果沒有王晶的話,這部電影或許早就因沒有投資而流產(chǎn)了。
同樣因為另一部影片的投資問題,她還曾找到過劉德華,劉德華不但答應(yīng)主演,還投資3000萬,最終有了這部經(jīng)典之作。許鞍華說:“基本上我的每部電影都是冒險,他們不敢投資很正常。不過我也覺得我不應(yīng)該抱怨吧,差不多啦。我已經(jīng)夠幸運啦,還是能拍我想拍的戲。”
個人風格強
許鞍華的作品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她將各色人物置于歷史洪流之中,把鏡頭扎根于市井的現(xiàn)實主義,記錄平凡人物的喜怒哀樂,塑造了一個個經(jīng)典的女性形象。這一次許鞍華再度挑戰(zhàn)自我,將張愛玲的成名作搬上大銀幕,在她看來,“無論是寫東西還是拍戲,你不做新的東西跟冒險,不停地在做已經(jīng)成功的事,那有什么作用呢?”也因此,在冒險拍攝了講述作家蕭紅故事的《黃金時代》后,許鞍華又改編起張愛玲的作品《第一爐香》。今年適逢張愛玲100周年誕辰,《第一爐香》無疑引發(fā)期待。張愛玲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創(chuàng)作于1943年,這篇小說在上海的《紫羅蘭》雜志一經(jīng)發(fā)表,立刻引起了文壇關(guān)注。此次是該作品首次進行影視改編,獲得讀者和觀眾的高度矚目。
一直以來,許鞍華都對張愛玲作品情有獨鐘,對張愛玲筆下描畫的舊上海、舊香港,感到既親切又懷念。張愛玲作品的改編難度也眾所周知,她坦言:“張愛玲作為作家是個獨特的存在,她最好的、也是她難改編的地方在于,你往往離不開她的文字和文字營造的氛圍,因為她不是一個情節(jié)為主的作家?!?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0/08/17/qkimagesbjgdbjgd202032bjgd20203229-1-l.jpg"/>
《第一爐香》是許鞍華第三次在大銀幕上與張愛玲“牽手”。早在1984年,許鞍華就執(zhí)導了《傾城之戀》;1995年,許鞍華又執(zhí)導了《半生緣》,曾摘獲金馬、金像等多個獎項。2009年,許鞍華還曾執(zhí)導根據(jù)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王安憶編劇的舞臺劇《金鎖記》。
生活簡單得幾乎透明
許鞍華愛拍電影,她自言生活中除了看書和拍電影,也沒有什么愛好,不拍電影的日子會覺得很悶:“要說總結(jié)我的拍電影歷程,我想我不會后悔,即使我將來哪部電影也許票房會慘得一塌糊涂,我都不會后悔做了這些。我拍電影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在看小說、劇本時腦中會有一些畫面,會想到一些感情,那我就想拍了,至于怎么拍,票房怎樣,那都是以后再考慮的事情了。我從七八歲時開始愛讀書,上大學后喜歡上電影,一直做到現(xiàn)在,電影和讀書的一大相同點就是可以使我逃避現(xiàn)實。這種逃避現(xiàn)實的做法,可能讓我到現(xiàn)在卻仍有些天真?!敝t虛的許鞍華認為自己不夠優(yōu)秀,認為未能拍出自己心目中的藝術(shù)與商業(yè)結(jié)合得好的電影,“我其實內(nèi)心一直有種挫折感,覺得自己做得不好?!钡?,許鞍華又笑言自己喜歡拍電影,而且除了拍電影也沒有別的選擇了:“經(jīng)商之類的我又不懂。”
片場里的許鞍華很嚴格,但是片場之外,她的生活簡單得幾乎透明,平時和老母親一起生活,租著廉價公寓,因為恐懼開車,所以出行都是坐地鐵?;仡欁约旱娜松S鞍華做出了這樣的總結(jié):“最悲傷的生活不過如此,最幸福的生活不過如此。所以,我覺得我的人生波瀾壯闊?!睂τ谖磥?,許鞍華表示只要身體允許,有喜歡的劇本,就會繼續(xù)拍下去,讓她高興的是,現(xiàn)在年齡越大拍片越自由。
據(jù)《北京青年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