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盒
朋友小倩深夜來訪,坐在沙發(fā)上,眼眶發(fā)紅。
她這么晚來找我,是因為婆婆的介入,讓她和老公的關系越來越差?,F在連教育孩子的事情,婆婆也來插手。她覺得非常痛苦,已經萌生了離婚的念頭。
“結婚之前,我去他家里吃飯,覺得他媽媽脾氣特別好。他媽媽一直說以后退休了幫我們帶孩子,讓我們安心放手拼事業(yè)??勺詮慕Y婚之后大家住在一起,矛盾就沒斷過。他媽媽晚上十點之后,甚至我們都熄燈,還要進我們房間,說是找東西,其實根本就是借口。我跟老公說鎖門吧,他卻說我不懂事,說那是他媽又不是外人?!?/p>
“她說好不干涉我們的規(guī)劃,但我老公每個月的工資,一半都要交給她管理。我跟老公說咱們自己管,他又說我不懂事,覺得我把他媽當賊防著?!?/p>
“結婚前他就經常媽長媽短的,做事情拿主意也經常給我婆婆打電話,問她的意見。我當時只是覺得他和他媽媽感情好,覺得他懂事、孝順,誰知道原來就是個媽寶。”
“我想不明白,為什么結婚前他那么體貼,什么都聽我的,現在只向著他媽。每次我跟我婆婆在育兒觀念上出現分歧,他都只會口頭安慰我,實際上永遠都站在他媽那邊。我真覺得自己在這個家里反而是個多余的人,就像是婆婆和老公之間的第三者。再這樣下去,我真想離婚了?!?/p>
小倩的這一連串控訴,暴露出兩個問題:第一,結婚后,丈夫變了。第二,她需要在家里找到存在感。
小倩和她丈夫戀愛三年才結婚,這說明她并非稀里糊涂地嫁給了這個媽寶男,而如今叫苦不迭,也是她結婚前沒有想到的局面。
那么她為什么會喜歡媽寶男呢?
小倩回答:“我跟他談戀愛的時候,就覺得他挺聰明的。他特別了解女人的心思,特別知道怎么讓女人開心,而且很好相處,很尊重我的意見。我當時不知道他家庭是什么情況,就覺得他溫柔、孝順、老實,可以托付終身?!?/p>
溫柔、孝順、老實,都是在戀愛階段容易博得女生好感的特質。除此之外,小倩還提到了一句“很尊重我的意見”,言外之意就是他好控制。這便是媽寶男在剛開始戀愛時的一個先天優(yōu)勢,并且對缺乏安全感的女人非常有吸引力。
媽寶男在戀愛中,會習慣性地像對媽媽一樣對待自己的女朋友,體貼照顧、百依百順,讓你產生結婚后他也會對你千依百順的錯覺,造成一種“這輩子非他不嫁”的假象。
這也暴露出,小倩尋找的并不是一種對等的關系,而是一種可以掌控的關系。媽寶男長期生活在母親的控制下,對有主見的人更容易傾慕;而小倩喜歡媽寶男,就是因為他聽話、好控制,不會違背自己,所以兩個人才會互相吸引。
一個人為什么會媽寶?在健康的家庭當中,父母養(yǎng)育孩子是為了讓他成為獨立的自己,推出家門后能夠擁有自己的人生。而媽寶男的原生家庭,普遍都是不健康的。
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的核心,這個基礎沒有打好,妻子就會缺乏安全感,拼命地想要控制丈夫,丈夫則會選擇逃離。妻子沒有得到丈夫的愛與關注,就轉而把孩子當成了填補情感空缺和獲得控制感的替代品。
看上去,孩子會得到母親加倍的愛,實際上,這種母愛的質量并不高,甚至會將孩子吞沒。這種愛里存在的不僅僅是“控制”,也有“漠視”。當一個母親愛孩子的方式是“你要聽我的,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選擇,你要滿足我,否則我就受不了”時,她也會采用極端的方式來“捆綁”兒子,批評、指責、糾正和溺愛,或者用“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去道德綁架。
孩子在成長中,不停地被這句話催眠,形成習慣,不論什么事情都會條件反射地認為,媽媽是為自己好的。同時,孩子知道可以通過對媽媽言聽計從的方式得到她的關注,所以從小對媽媽極度服從,但這樣做的同時,勢必壓抑了對她的不滿。
正如小倩的丈夫,在他與愛人建立親密關系時,會像對媽媽一樣對愛人高度關注、言聽計從。當這份關系明確而安全地建立起來之后,這股被壓抑的憤怒就會冒出來,他開始變得有攻擊性,但依舊不敢攻擊母親,所以就讓妻子來承受這一切。
并且,媽媽和兒子構建起的共生關系具有強烈的排他性。為了刷存在感,婆婆會主動幫兒子管錢管物帶孩子,事事沖在兒媳前,想盡辦法介入兩人之間。結果就像小倩說的那樣,自己很難不像個第三者。
要想徹底改變媽寶男,很難,他們在心理層面很難實現與媽媽分離。嫁給了媽寶男,又不選擇離婚,做到以下幾點,就能很大程度上緩解矛盾交織的婚姻關系。
1讓丈夫走向獨立,做背后的推手。
讓他日后凡事的選擇,不要以取悅媽媽為基準,不要被媽媽擺布。
作為妻子,要多鼓勵丈夫表達自己的想法,給他做決定的機會,幫他形成獨立思考、自主決定的習慣。當然,這是建立在他自己愿意去踏出那一步、自己愿意去改變的基礎上。但由于他內心極度依賴母親,自我控制非常難,必要的時候可以試試物理上的分離,或者尋求專業(yè)幫助。
2理性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做沉默的“第三者”。
在這樣的婚姻關系里,沉默隱忍、抱怨和自怨自艾都不可取。學會理性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及時溝通,不僅不會擴大矛盾,還可以讓家人看到自己的需求。在溝通時需要掌握一些技巧,避免情緒化的表述,要本著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來表達。
3保證經濟獨立,劃清兩個家庭的界限。
讓父母看到你們能夠經營好生活,能夠保證真正的經濟獨立。很多媽寶男之所以始終無法從母親的掌控中脫離出來,問題不僅在心理層面,也因為他始終都享受著來自原生家庭的各種資助。當你們真正獨立,父母才能認識到你們已經是有獨立自主人格和能力的成年人,也才能真正地放手。
4及時反思自己,莫要重蹈覆轍。
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兒子也變成“媽寶男二代”,即便對媽寶丈夫感到失望、絕望,也不要把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通過牢牢掌控孩子讓自己覺得被需要、被愛。媽寶男問題的根源在于媽媽不肯放手,只有媽媽意識到要切斷跟兒子的糾纏,或者兒子意識到要自我成長,這個循環(huán)才能打破。無論是哪種關系,都請以自我感覺為中心,自己的婚姻問題請自己去面對、去負責、去想辦法解決,把孩子拉到這個不幸當中,讓他的一生和未來的家庭為這個不幸買單,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