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夏
阿瑟·查爾斯·克拉克
“圍繞太陽公轉(zhuǎn)了90圈以后,我沒有遺憾,也沒有更多野心了?!?0世紀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家阿瑟·查爾斯·克拉克在他生命的盡頭這樣說道。
沒有哪一位科幻小說家比克拉克更像一位預言家。在1945年發(fā)表于英國《無線世界》的報告中,克拉克結合其他科學家的宇宙空間理論,詳細論證了人造衛(wèi)星作為地球信息中轉(zhuǎn)站的可能,他認為這些人造衛(wèi)星應該發(fā)射到距離赤道地面35786千米的軌道上,因為這條軌道的運動周期為23小時56分4秒,與地球自轉(zhuǎn)周期吻合,所以在這一軌道運行的衛(wèi)星對地球來說相對靜止,這讓覆蓋全球的穩(wěn)定的信息傳播成為可能。
20年后的1965年4月6日,美國成功發(fā)射了世界第一顆實用靜止軌道通信衛(wèi)星——國際通信衛(wèi)星1號,克拉克科幻小說一般的報告成為現(xiàn)實。
在童年,克拉克最大的愛好是透過紙糊的望遠鏡長時間地凝望月亮。1951年,克拉克在《科學小說》上發(fā)表了一篇名為“哨兵”的短篇小說,講述人類登上月球,并發(fā)現(xiàn)了外星人留下的水晶金字塔。這個短篇后來發(fā)展為克拉克最經(jīng)典的作品之一《2001:太空漫游》。小說發(fā)表18年后,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登月成功,成為第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地球人。
科幻小說三巨頭中,阿西莫夫有機器人三大定律。克拉克也有他的三大定律,其中第一條就是:如果一位德高望重的杰出科學家說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肯定正確;但如果他說某件事情不可能,那他十有八九錯了。阿西莫夫迷戀時間旅行,克拉克則沉迷于太空旅行,并認為這個夢想不久后必將實現(xiàn)。
但這個對自己的預言如此篤定的地球人,也有他的困惑。1954年,克拉克發(fā)表了經(jīng)典短篇小說《星》,故事中身為牧師的天體物理學家?guī)ьI團隊穿越星云,找到已被超新星爆發(fā)毀滅殆盡的某個外星文明竭盡全力留下的檔案記錄。閱覽過長達6000年的文明中那些溫暖美麗的片段,想到這些無辜生命在他們所處的文明最璀璨繁榮之時慘遭毀滅,牧師無比堅定的信仰終于動搖:“神啊,你有如此多的星聽任差遣,為何要將這些人送入熊熊火焰,燃盡他們存在的證明只為照亮伯利恒嗎?”
《星》發(fā)表兩年后,熱愛潛水的克拉克定居斯里蘭卡,當時的錫蘭。在亭可馬里深海中迎接他的是無比壯觀的景象:帶花飾圖騰的石柱和象頭形狀的石雕??死税l(fā)現(xiàn)的正是2000多年前亭可馬里神廟的廢墟。2000多年來,亭可馬里神廟都是斯里蘭卡人神圣的信仰之所??死嘶蛟S從未想過,自己會以這種方式與神的另一種面貌相對,超越國度、超越時間,也超越信仰。
第一顆通信衛(wèi)星“回聲1號”
電影《2001:太空漫游》劇照與海報
1967年,克拉克完成了《神的九十億個名字》。故事里,西藏的僧侶向瓦格納博士購買了一臺擁有自動序列生成功能的計算機,并要求兩名工程師對程序略做修改:輸出文字而非數(shù)字。因為3個世紀以來,僧侶們都在用他們編寫的字母表尋找神真正的名字,這個名字將不同于每個文明擅自編造的各種書寫形式與讀音,而是神真正的、唯一的名字。他們推測可能的排列將有90億個,將耗費1.5萬年時間。但借助計算機,這個時間可以縮短到100天。
當計算完成時,準備逃離的工程師眼睜睜看著群星在天空中有條不紊地熄滅了:人類試圖知道造物主的名諱,自以為這是神交給我們的終極任務,卻也將因此接受最終的審判——消亡。僧侶與科學家一起,以科學的方式證明了神的存在。
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但我也很明白,在無限廣大的宇宙面前,視線狹窄因而所知甚微的人類大概只配擁有情緒,沒有什么資格擁有立場。我無法確定的是,當有一天我們像克拉克預言的那樣實現(xiàn)星際漫游,借科學的助力得以走向宇宙的中心與邊緣,因更廣闊的眼界而擁有對生命本身的全新認知時,人類將更信奉造物主的存在,還是會更堅定地放棄宗教信仰?
2008年3月19日,克拉克去世后幾小時,雨燕衛(wèi)星監(jiān)測到牧夫座發(fā)生了伽馬射線暴,一顆大質(zhì)量恒星猛烈爆炸,那光芒和克拉克在《星》中描述的一樣——亮過太陽系中所有光亮的總和。這次射線暴發(fā)的余輝,成為人類肉眼可見的最遠的宇宙景象。這次伽馬射線暴被以克拉克的名字命名。
或許這是神不惜燃盡宇宙盡頭的某個文明,只為了在75億年之后,大聲向他最智慧的造物之一最后一次證明自己的存在。
(林冬冬摘自湖南文藝出版社《生活的比喻》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