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新 于玲莉 王沖
摘 要 目前,我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細胞)治療產品研發(fā)如火如荼,其中個別品種即將進入報產上市階段。本文結合國內產業(yè)的實際情況和現有的藥品監(jiān)管經驗,就今后在CAR-T細胞治療產品生產過程中實施GMP方面可能存在的共性問題及監(jiān)管要求進行思考與分析,希望能為業(yè)界提供參考。
關鍵詞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 細胞治療產品 藥品GMP
中圖分類號:R951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20)15-0064-07
An introduction to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 products and their current status of GMP implementation
TAN Jianxin*, YU Lingli, WANG Chong
(Shanghai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Inspection,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ctive players in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 cell) therapy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CAR-T cell clinical trials, some products are going to commercial manufacturing stage. In this article, we would lik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hat may exist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CAR-T cell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and existing regulatory experienc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is industry.
KEY WORDS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ellular therapy products; GMP for drugs
隨著諾華公司的Kymriah(tisagenlecleucel)和凱特公司的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相繼獲得美國FDA和歐盟委員會的上市許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細胞)治療產品研發(fā)已成為近年來抗腫瘤藥物研究領域中的熱點之一。
隨著技術成熟和資本涌入,目前我國CAR-T細胞治療產品研發(fā)已進入到一個快速發(fā)展的階段。截至2020年2月20日,國家藥品審評中心(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CDE)共受理了來自26個申請人/聯合申請人的40項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臨床研究申請,除了國內企業(yè)獨立研發(fā)的品種外,還有通過合資或進口方式申請的已獲美國FDA批準的2種品種,40項申請中已有21項獲準開展臨床試驗(表1)。所有申請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均為自體回輸制劑,適應證以治療B細胞抗原CD19或B細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 BCMA)陽性的血液系統(tǒng)腫瘤為主(表2),所用CAR-T細胞分子載體工藝則包括慢病毒、反轉錄病毒感染表達和質粒直接轉染表達等。與傳統(tǒng)藥物研發(fā)需要經歷大規(guī)模、長時間的臨床試驗不同,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臨床研究設計往往更為靈活,為期較短。隨著臨床試驗項目的快速推進,國內個別品種即將進入報產上市階段。對任何藥品研發(fā)企業(yè)來說,能否順利獲得藥品生產許可和通過藥品上市前的藥品GMP檢查至關重要,這也是許多CAR-T細胞治療產品研發(fā)企業(yè)眼下必須考慮的問題。本文綜合我們已進行的針對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藥品注冊現場檢查、生產許可現場檢查以及對部分企業(yè)的現場調研和參觀情況,梳理企業(yè)存在的常見的藥品GMP問題,供業(yè)界參考。
1 法規(guī)依據
1.1 美國FDA藥品GMP
迄今為止,全球范圍內僅有2種CAR-T細胞治療產品獲準上市,且均是由美國FDA率先批準的。美國FDA在批準這2種產品上市前分別對它們的成品和病毒載體的生產場地進行了許可前檢查,檢查的主要內容有原液和成品的生產、質量控制、穩(wěn)定性考察、放行和存儲,以及病毒載體的生產、質量控制和放行等[1-2]。在進行許可前檢查時,美國FDA的生物制品評價和研究中心根據聯邦法規(guī)要求確認產品是否符合申報要求、質量標準以及藥品GMP,重點關注從供臨床試驗用生產到商品化生產過程中的轉移和銜接,生產廠房、設施設計和布局,產品的生產過程及其質量管理,產品檢測方法的建立和驗證等,以各要素能否充分地保證產品的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為許可上市的依據[3]。
1.2 歐盟委員會藥品GMP
歐盟為了加速新興醫(yī)藥產業(yè)的發(fā)展,推進和規(guī)范以CAR-T細胞治療產品等為代表的先進治療醫(yī)療產品(advanced therapy medicinal products, ATMP)的生產與監(jiān)管,2017年由歐洲藥品管理局起草并發(fā)布了《先進治療產品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新指南》[4]。為使此新ATMP GMP能夠充分適應ATMP的生產特點,其指導原則中特別闡述了如何解決在諸如分散制造、自動化生產和使用前配制等新情況下產生的問題,同時還提出在生產和控制過程中,企業(yè)應采用基于風險的評估方法,允許企業(yè)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適當靈活的管理。此外,在數據可追溯性要求方面,為保證患者使用安全以及配合長期隨訪研究所需,其指導原則中明確ATMP生產企業(yè)應根據歐盟法規(guī)EC/1394/2007第15條的規(guī)定,將數據保留至少30年以上。
1.3 我國藥品GMP附錄細胞治療產品
我國尚未發(fā)布過專門針對細胞治療產品的GMP,對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GMP檢查主要參考藥品GMP及其附錄生物制品、無菌藥品等以及中國藥典等進行。為探索細胞治療產品的生產規(guī)范和監(jiān)管標準,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起草了《GMP附錄細胞治療產品》并自2019年11月28日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5],以期針對細胞治療產品生產管理的特殊性制定相關要求,規(guī)范細胞治療產品的生產和質量控制。該GMP附錄就細胞治療產品的生產廠房、設施、設備、物料、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產品追溯系統(tǒng)、供體材料采集和產品使用等各方面進行了規(guī)范,重點圍繞防止污染、交叉污染和混淆以及產品可追溯性作了明確規(guī)定。
2 行業(yè)共性問題
2.1 生產工藝方面
2.1.1 工藝差異性
鑒于不同類型、不同品種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生產工藝并不完全相同,企業(yè)應根據自己產品生產工藝的特異性,對生產過程進行充分的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策略,以保證產品的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如在生產過程中涉及供體材料的采集、分選和活化的,應建立工藝雜質的去除方法及標準,包括有效去除不可降解的分選磁珠和抗體蛋白;涉及動物源性材料和異體血清添加的,使用前應對其進行外源病毒檢測并在后續(xù)工序中對蛋白成分殘留進行有效的控制[6]。工藝中使用了反轉錄病毒或慢病毒的,應重點關注對產品中病毒殘留以及具有復制能力的反轉錄病毒或慢病毒的檢測[7-8]。
2.1.2 工藝驗證
對CAR-T細胞治療產品,企業(yè)均能按照藥品生產工藝驗證的要求開展工藝驗證。但對質粒和病毒,由于一個批次往往就已能夠滿足企業(yè)一定時限內的產品生產需求,因此常見企業(yè)忽略對質粒和病毒生產的工藝驗證工作。目前,對慢病毒和反轉錄病毒載體的生產均涉及多種質粒,如不同質粒間的生產工藝相同,是否可以僅對其中一種質粒中間品進行工藝驗證,這尚需經過進一步的論證研究才能明確[6]。
2.2 污染和交叉污染方面
2.2.1 廠房設施布局與人員、物料和廢棄物流向
就目前已檢查和調研、參觀的企業(yè)來說,基本都能在廠房設計方面保證人員、物料和廢棄物的單向流向,并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贑AR-T細胞治療產品的個體化、小批量、多批次生產特性,國內在廠房設計和設施布局上,無論是引進國外設計還是獨立設計,均大多采用在一個生產區(qū)內設置多個生產操作間或工作站的設計。這對采取非密閉方式進行生產的企業(yè)來說,存在較大的風險,企業(yè)應充分評估在同一區(qū)域內同時進行不同品種、不同批次生產的可行性和風險控制措施;考慮送、回風設計和人員走動對氣流的影響及對周邊工作站環(huán)境可能造成的影響;考慮生產過程中的物流流向,如供體材料、生產用物料的準備及傳遞和廢棄物的傳出等活動對工作站及區(qū)域內其他工作站的影響。
2.2.2 共線混批生產
目前,部分企業(yè)采用非密閉的生產系統(tǒng),并在一個區(qū)域內同時進行多種產品、多個批次的生產操作,存在非常大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應充分評估商業(yè)化生產的可行性,并制定切實可行的風險控制措施。
2.2.3 病原體陽性供體材料
由于自體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供體材料均為患者血液,因此接受并處理可能含有病原體的材料是CAR-T細胞治療產品生產企業(yè)必將面臨的實際情況。個別企業(yè)個別品種的適應證為傳染性疾病,而有些企業(yè)盡管已建有負壓生產車間并擬用于以病原體陽性供體材料為起始材料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生產,但卻沒有設立專門、獨立的生產和儲存區(qū)域,且在生產、轉運過程中也未明確與不含有病原體的供體材料或產品接觸的管理要求。需特別指出的是,能否使用病原體陽性供體材料進行產品生產取決于是否經過CDE審評并獲得批準,只有獲得批準后方可使用病原體陽性供體材料進行產品生產。
2.2.4 應急措施
對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異常情況或意外泄漏、污染,企業(yè)普遍存在風險評估不全面、應急處理意識欠缺和應急管理措施不完善等問題。
2.3 混淆方面
目前,各CAR-T細胞治療產品生產企業(yè)的供體材料管理、生產過程管理和產品流通管理用電子化系統(tǒng)尚處于開發(fā)或概念設計中,從供體材料的接收、運輸到產品生產、檢驗和放行操作均還以手工記錄為主,不能適應商業(yè)化大規(guī)模生產的需求。
2.4 儲運和使用方面
為了防止CAR-T細胞治療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因受到物理沖擊而導致包裝破損,部分企業(yè)設計了專門的保護裝置。但需指出的是,不建議企業(yè)使用具有銳利邊緣的保護裝置,且在使用前應充分評估保護裝置的合理性和風險。
雖然目前各家企業(yè)均選擇了優(yōu)質醫(yī)療機構進行供體材料的采集和對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回輸使用,但卻均未明確針對醫(yī)療機構資質的管理要求,且從未對其進行過質量評估和現場質量審計。
2.5 質量檢驗方面
由于采用藥典方法對CAR-T細胞治療產品進行安全性項目(無菌、支原體、可復制慢病毒)檢測耗時較長,可能會延長放行檢驗周期,影響產品的臨床使用,因此建議企業(yè)開發(fā)快速檢測方法。但在采用快速檢測方法前,企業(yè)必須完成相應方法學的驗證工作,并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對中間品的質量控制。
目前,由于產品作用靶點、生產工藝和檢測方法的不同,各企業(yè)產品在嵌合抗原受體陽性T細胞比例質量標準上的差異較大,企業(yè)應繼續(xù)研究并完善嵌合抗原受體陽性T細胞比例的檢測方法,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產品的有效性。
2.6 人員方面
從CAR-T細胞治療產品臨床研究申請的申請人/聯合申請人來看,以由科研人員創(chuàng)立的企業(yè)為主。相對于資本推動的研究與開發(fā),這些企業(yè)人員在藥品開發(fā)和商業(yè)化生產方面未經系統(tǒng)歷練,特別是生產和質量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不少人員缺乏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和微生物學等相應的專業(yè)知識,且無生物制品從業(yè)經歷,不能充分理解、認識CAR-T細胞治療產品相較于其他常規(guī)藥品的產品特點和生產風險,企業(yè)也未充分重視人員的培訓工作。此外,這些企業(yè)生產質量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和藥品GMP觀念也待增強,以更好地適應企業(yè)和CAR-T細胞治療產品發(fā)展的需求。
2.7 其他
從已進行的藥品GMP檢查和企業(yè)參觀情況看,各企業(yè)在生產管理、質量管理、供應鏈管理和數據可靠性管理方面均或多或少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企業(yè)需在這些方面加強管理,防范可能的風險。目前,鑒于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個體化生產要求及政策引導,部分企業(yè)選擇租賃新建生物醫(yī)藥園區(qū)的廠房、設施,以期盡快完成生產車間的建設。但在正式投產使用前,企業(yè)務必充分考慮周邊尚處于基礎建設或裝修階段的其他生產設施對自身生產環(huán)境及產品可能造成的影響和風險,同時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
3 討論
鑒于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供體材料可能含有具有傳染性的病原體及生產過程中使用病毒載體,企業(yè)應建有相應的生物安全設施,預防和控制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生物安全風險,防止引入或傳播病原體。對病原體陽性供體材料,生產操作應在獨立的專用生產區(qū)域進行,采用獨立的空氣調節(jié)和凈化系統(tǒng),保持相對負壓。鼓勵企業(yè)采用一次性密閉生產系統(tǒng)進行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生產操作。對未采用密閉生產系統(tǒng)的,建議避免在同一區(qū)域同時進行不同品種、不同批次的生產操作,做到專區(qū)生產、同一操作間或工作站同一時間僅進行一個批次的生產操作,以避免污染、交叉污染和混淆的發(fā)生。
建議企業(yè)盡快完善產品電子化追溯系統(tǒng)的建設。建議國家監(jiān)管層面能參照疫苗追溯系統(tǒng)設計等的要求[9]出臺相應的指導原則,促進企業(yè)早日實現從對供體材料接收、運輸到產品生產、檢驗和放行,再到成品運輸和使用的全過程追溯。
另外,鑒于自體CAR-T細胞治療產品生產具有小批量、多批次的特性,相較于企業(yè)的生產能力,企業(yè)應充分考慮實驗室匹配性和正式投產后實驗室規(guī)模及其檢驗能力擴容的問題,以免企業(yè)因在產品審批和藥品GMP檢查過程中出現檢驗能力不能滿足產品生產規(guī)模所需而導致生產規(guī)模被核減情況的發(fā)生。
在CAR-T細胞治療產品研發(fā)領域,我國緊跟著發(fā)達國家水平。然而,作為一種新型技術產品,國內藥品監(jiān)管部門對這類產品生產的行業(yè)認識和監(jiān)管經驗還處于不斷積累中。希望本文所言能為業(yè)界提供參考,對推動我國CAR-T細胞治療產品監(jiān)管工作的發(fā)展有所幫助。
致謝:感謝上海藥品審評核查中心生物藥品部丁力承、付秋雁、張一瓊、付艷、劉芬、劉曉丹和成殷對本文撰寫給予的專業(yè)建議和支持。
參考文獻
[1]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ummary basis for regulatory action - Kymriah [EB/OL]. [2020-01-13]. https:// www.fda.gov/media/107962/download.
[2]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ummary basis for regulatory action - Yescarta [EB/OL]. [2020-01-13]. https:// www.fda.gov/media/108788/download.
[3] U. 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Inspections of CBER regulated products [EB/OL]. [2020-01-13]. https://www.fda.gov/downloads/biologicsbloodvaccines/ internationalactivities/ucm273202.pdf.
[4]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New guidelines on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advanced therapies [EB/ OL]. [2020-01-13]. http://www.ema.europa.eu/ema/index. jsp?curl=pages/news_and_events/news/2017/11/news_ detail_002861.jsp&mid=WC0b01ac058004d5c1.
[5] 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 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公開征求《GMP附錄-細胞治療產品》(征求意見稿)的意見[EB/OL]. (2019-11-28) [2020-01-13]. http://www.cfdi.org.cn/resource/news/11931.html.
[6] 王沖, 付秋雁, 譚建新, 等. 關于起草《自體CAR-T免疫細胞產品生產指南(討論稿)》的思考[J]. 上海醫(yī)藥, 2018, 39(11): 15-20.
[7] Maus MV, June CH. Making better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for adoptive T-cell therapy [J]. Clin Cancer Res, 2016, 22(8): 1875-1884.
[8] Sastry L, Cornetta K. Detection of replication competent retrovirus and lentivirus [J]. Methods Mol Biol, 2009, 506: 243-263.
[9] 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 國家藥監(jiān)局發(fā)布《疫苗追溯基本數據集》等3項標準[EB/OL]. (2019-08-28) [2020-01-13]. http://www.nmpa.gov.cn/WS04/CL2056/357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