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漪瀾
冒雨去南京市浦口區(qū)不老村采訪,沿著小馬路深入,滿眼的綠意要撲進車里似的,四周靜悄悄的,不遠處傳來幾聲鳥鳴,是久違了的布谷鳥聲。進了村,沿著小路一直走,煙雨蒙蒙里滿是詩情畫意。路兩旁多是民宿、商店,雜著幾處農(nóng)家樂,各有各的風(fēng)格卻互不沖突打擾。
“不老”兩個字在話本戲文里,是神仙才有的屬性,不老村也由此沾上了幾分“仙氣”。不老村里不老居,我們要去探訪的便是不老居的女主人、南京眾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浦口區(qū)女企業(yè)家協(xié)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家和庭美婦女微家女主人徐仁萍。
走著走著在一處小小的院門前挪不動了眼和腳,院門兩側(cè)的繡球花團錦簇地盛開著,碩大如盆。一條大黃狗快樂地享用著午餐,絲毫不怕生人。不由生出幾分想要進門一看究竟的念頭,猶豫間瞥見門頭,一拍腦門:“這不就是我要找的不老居嗎?”
不老居
推門而入,女主人出來迎客。一身粉色古風(fēng)連衣裙,黑色繡花布鞋,徐仁萍從從容容地走到我面前,眼帶盈盈笑意。我提出想先參觀院子,她便充當(dāng)起了向?qū)?,一盆一盆地介紹、擺弄她的“寶貝”。
徐仁萍的“寶貝”不是別的,正是滿院子大大小小的花花草草、池塘里的錦鯉、小狗玉虎和小貓葫蘆。
“我喜歡種花,我老公愛盆景,我倆經(jīng)?!畵尩乇P’。這是紅色龍沙寶石,它每個月都表現(xiàn)得這么優(yōu)秀,是月季里的網(wǎng)紅。我今年的目標是想讓你身后的粉色凌霄爬滿墻。我把這個想法跟老公說了之后,他就找人給我做了一個拱門。這是他養(yǎng)的石榴,是我的生日花,因為我是五月出生的;這是九里香,它開的時候別說九里了,全村都是香的;這是幾盆荷花……”說起這一百來盆花花草草,徐仁萍如數(shù)家珍,時不時還撒一把“狗糧”,聽得我們羨慕不已。
“我父母住的老宅也拾掇得不錯,我領(lǐng)你去看看?!辈焕暇拥母舯谧≈烊势嫉拿妹靡患?,拐個小坡就是姐弟幾個小時候生活的老宅,為了陪在老人身邊,姐弟仨比鄰而居。
6年前,不老村開始規(guī)劃建設(shè),政府部門征求村民意見,可以走可以留,走的村民按照當(dāng)?shù)夭疬w政策安置補償,留下的村民配合政府打造美麗鄉(xiāng)村。很多村民搬離了舊居,徐仁萍一家也面臨著抉擇。老兩口操勞了一輩子安土重遷,對老宅的一切充滿了依戀,但留下來又會面臨停水、停電、安全無法保障等各種問題。一邊是設(shè)施完備、交通便利的安置房,一邊是不忍離開的老宅,大家召開家庭會議討論這件事。會上,幾個孩子想到了老人常教導(dǎo)他們要孝順?!靶ⅰ笔潜M心奉養(yǎng)父母,“順”則是尊從父母的意志,大家一致決定留在父母身邊。最終留下的8戶原住民中,徐仁萍和她的父母弟妹便占了4戶。怕二老住著寂寞,徐仁萍用母親的名字給他倆開了一個小賣部“文英商店”,賣些洗衣粉、肥皂、泡面之類的小商品。施工隊進來后,小店的生意竟也慢慢紅火了起來。
徐仁萍和母親、兒子
“從小,父母在物質(zhì)上給了我極大的安全感,也養(yǎng)成了我現(xiàn)在的價值觀。母親的勤儉和擔(dān)當(dāng)、父親的仁厚深深影響了我。”說到這里,徐仁萍講了一件往事。鄉(xiāng)親們相繼搬離后的一個春節(jié),老宅的菜園里翡翠般的青菜剛被霜打過,正是最肥美金貴的時候。老爺子晨起開門,卻看見一個衣著光鮮的男子正在挖地里的菜。四目相對,氣氛有點尷尬。那人停止了動作,愣愣地喊出一聲:“老爺子,新年好??!”老爺子沉默了片刻說:“看在這句‘新年好’的份上,這些菜送你啦,下次想吃菜記得提前打聲招呼!”
徐仁萍的父親早年在城里工作,母親一個人承擔(dān)了家里的全部事務(wù)。雖然丈夫有穩(wěn)定的收入,但她始終保持著勤儉的習(xí)慣。一有空,她就帶著徐仁萍前山后山跑,挖上一筐草藥到曬谷場曬干,傍晚翻過一座小山坡,送到中草藥收購站,換成錢貼補家用。
婚后,徐仁萍將純孝仁厚的家風(fēng)帶到了婆家。公公遭受重大打擊,精神和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徐仁萍為此考取了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用三年的時間耐心照顧和開導(dǎo),終于幫助公公恢復(fù)了健康;丈夫弟弟家遭遇變故,她把小侄女接到身邊照顧……
20年前,徐仁萍白手起家時,連個辦公地址都沒有,業(yè)務(wù)量小,資金短缺。丈夫受傷必須到北京治療,需要十多萬元的醫(yī)療費用。面對困境,徐仁萍拼盡全力,一邊安排丈夫在北京中日友好醫(yī)院接受手術(shù),一邊改造車間并購置印刷設(shè)備。每個工作日,她東奔西走拓展業(yè)務(wù);雙休日趕往北京陪護丈夫。幾年后,丈夫完全康復(fù),也能幫忙打理公司事務(wù),企業(yè)慢慢有了起色。公司被區(qū)工商部門評為“重合同守信用單位”,客戶絡(luò)繹不絕,發(fā)展良好。無論是婆家、娘家還是公司,徐仁萍像一條柔軟的紐帶,溫柔且堅韌,牢牢地把所有人系在了一起。
用“家和庭美”形容徐仁萍一家和她的小院最貼切不過。妻子、女兒、母親、大姐身份之外,徐仁萍還是浦口區(qū)“家和庭美”婦女微家的女主人。她在自家宅子里單獨辟出一處用于微家日常的活動,利用自己的特長和資源,在微家開展花草培育、插花、刺繡、烘焙等培訓(xùn)活動。誰家有個矛盾困惑,都愛來找徐仁萍聊一聊。“我的小院并不對外開放,但非常歡迎姐妹們來坐坐,在這里她們還有一個‘娘家’。”
江蘇首批援鄂醫(yī)療隊返蘇后,微家邀請了浦口區(qū)首批援鄂醫(yī)療隊的姐妹們來家里做客,摘了地里的時令瓜果蔬菜做幾道家常菜,聽她們講述戰(zhàn)疫故事,并向浦口所有援鄂醫(yī)療隊成員送上精心準備的禮物,感謝她們?yōu)楸Pl(wèi)人民身體健康所做的一切。疫情發(fā)生后,徐仁萍先后以公司和微家的名義捐款近萬元,她說,這是一個企業(yè)和普通中國人該做的。
這些年,徐仁萍和她的團隊一起做了很多熱心事。她2006年加入惠濟慈善工作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企業(yè)家做公益,參與助學(xué)、敬老、助殘,以及重大疾病的救助?!白尭嗟娜艘驗槲覀兊呐Γ窒砦覀兂晒Φ南矏?,我覺得這才是辦企業(yè)最終的價值,我們的目的。”她覺得自己在受助者那得到了更多的能量,支持她走下去。
2014年,徐仁萍打算在原有印刷公司的基礎(chǔ)上成立一家廣告公司。雖然有了初步想法,但她還是有些迷茫,浦口區(qū)婦聯(lián)主席左芳的一句話“點醒”了她:“廣告公司乃至它的作品,都應(yīng)該是立在文化之上的?!庇谑潜阌辛恕氨娤槲幕瘋髅接邢薰尽?。公司運營的“聚焦江北”微信公眾號,每天清晨6點都會準時和大家見面?!昂⒆觽兪占頃r政要聞,自學(xué)播音錄制成音頻,不管每天多忙都會準時推送。做這件事,并不是為了盈利,而是讓他們在點滴中感受家國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感受到祖國的強大。”除了愛家,徐仁萍的心里還刻著一句話——愛我們的民族和國家。
四時更替,花開花落,人來人往。不老居,一座不大的院子里,裝著滿院芳華,裝著徐仁萍一家春華秋實的歡樂,裝著愛國愛家、仁厚擔(dān)當(dāng)?shù)暮眉绎L(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