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英
一、警句名言,深邃雋永
示例:不怨人,不尤人。(《追光》)
以《論語》中的一句話作題記,闡述了責任就是擔當,通俗形象又意義深遠。
二、詩文佳句,增強底蘊
示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獨上高樓》)
借王國維對詞中境界的描述,暗示了“獨”與“高”并存,表達了自己對生命境界的理解。當清醒的“自我認識”與世俗的“他人期望”不能一致時,“獨上高樓”便成了考生心中理想的選擇。巧用詩詞作題記,不僅體現(xiàn)了文章主旨,而且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
三、貼切比喻,形象含蓄
示例:或許,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灘,而我們一生的努力,就是讓那里開滿鮮花。(《生命是一朵常開不敗的花》)
將人生喻為花朵,鮮明生動地亮出觀點,統(tǒng)領全文。善于用詩化語言抒懷議論,顯示了考生開闊的視野與豐富的知識積累。
四、層遞排比,增強語勢
示例:庸者,相信別人,懷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別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從形式看,采用了層遞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說理的語勢;從內容看,將“庸者”“愚者”“智者”進行對比,強調了智者的辯證與正確:庸者迷失自己,愚者迷信自己,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五、對比反襯,凸顯主旨
示例一:高樓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小;冷漠越來越多,溫情越來越少。然而,感動,正以它清淡卻足以令人動容的方式,詮釋人文的內涵。(《感動,點一瓣心香》)
示例二: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誠信,那你就幾乎一貧如洗了。(《是誰在贊美皇帝的新裝》)
示例一,考生采用兩組對比,客觀而冷靜地展示了殘酷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物質空間與心靈空間雙重狹小的處境。但考生高揚主旋律,看到了時代的亮色,“悲”而不“怨”,“暗”中有“亮”,在這樣的危機之中,凸顯了“感動”的意義,令人眼前一亮。
示例二,為突出主旨,考生用對比的方式層層推進,先言錢之重要,然后寫健康之重要,最后點出誠信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便于讀者宏觀把握全篇。
六、點睛一筆,照亮全文
示例一:朝陽與落日總是更能令人感動,只是因為那一刻他將正午的鋒芒熔成了圓潤的輝光。(《圓潤鋒芒》)
示例二:我是這耀眼的瞬間/是劃過天邊的剎那火焰/我為你來看我不顧一切/我將熄滅永不能再回來/我在這里啊/就在這里啊/驚鴻一般短暫/像夏花一樣絢爛(《生如夏花》)
示例一,正文通過兩幅圖畫展開聯(lián)想,列舉了大量少年時才華橫溢的詩人最后成為漸臻圓滿、真正成熟的文人,揭示了年少時的鋒芒,在成長中會使自己圓潤、豐盈的人生哲理。
示例二,通過流行歌曲《生如夏花》中的歌詞,表達了在短暫的中學時光中也要創(chuàng)造輝煌的主題,開篇揭旨,鳳頭展彩。
總之,寫好題記不僅要有深刻的思想、廣博的知識,還要講究語言的凝練。為此,平時除了多摘抄、熟記一些格言警句外,還要多下一些功夫錘煉語言,認真構思,反復推敲,力求表達精辟、有味,能給人以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