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友國
讀長江流域先賢陶淵明的詩與賦,我便遙望著他那悠閑漫步,信手采得幾株菊花的背影。對于他的詩與賦,以及名高節(jié)清,我是默默地讀,不出聲,唯恐驚擾了這位先賢“不與世相逐”的清靜。
長江邊的宜都天龍灣國家濕地公園也很清靜,這里遍山的橘子壓彎樹枝,樹枝不會叫一聲“累”。人把腳伸進清水,會有小魚游過來。偶有狗吠、貓叫,聽上去也是一句純樸自然的田園詩句。當然,也少不了古詩“雞鳴桑樹顛”的遺緒。宜都天龍灣富含陶淵明詩與賦的意境。我想,如果陶淵明在世,他一定會來到這里,再寫出“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的詩與賦。
陶淵明以詩與賦的方式還活著。
與南朝宋初相隔一千五百多年,長江流域另一位先賢楊守敬回鄉(xiāng)探親了。他站在宜都天龍灣,穿著清末民初的長袍,左手背在身后,右手執(zhí)著書卷,以雕像的姿態(tài)融入東升的嵐氣之中,也融入宜都老鄉(xiāng)乃至各地游客的景仰之中。
有關楊守敬流芳懿范的事跡,早播于宜都民間。同治元年,楊守敬科舉入仕,鼓帆而遠,赴任晚清駐日使館。歸國之后,執(zhí)教于湖北黃岡、兩湖書院。楊守敬兼通歷史與地理,又博取金石文字、版本目錄、書法、藏書諸家,尤其是以七十六歲的生命長度,留下了宏富的著述,完成了八十卷的皇皇巨著《水經注疏》。雖說楊守敬在一百多年前已無疾而終,但他仍然活在他的著述里,活在今人的閱讀中。
宜都人民仰慕楊守敬淵博的學識、遠揚的聲名,在“八百里清江”下游建了一座楊守敬書院。在我看來,這座書院不止是紀念這位先賢,更是文化上的傳承。
楊守敬一生遠離家鄉(xiāng),窮波探源,高翔遐翥,但血液里流淌著清江的基因,落葉歸根是他終極的情感取向。宜都人民懂他,把楊守敬接回家,請他在這座書院講學。
楊守敬書院背山面水。我步入迎客堂、四寶堂、勤成講堂,似乎聽到了楊守敬對“長江三峽”、“清江源頭”的界定,也仿佛聽到了宜都后學的讀書聲。窗外,雨搖竹影,風弄松姿,一派詩意。這情景,恰與北宋東林書院遙相呼應,也切合了一句名聯(lián):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楊守敬書院不遠處,有一座長清觀。長清觀始筑于元朝年間的硯墨山上,后雖風雨蝕顏,香火忽明忽暗,但在宜都人民的虔誠里卻綿延了七百三十多年。長清觀重修后,殿宇相望,凝山川之靈氣,聚天地之精華,是香客向善、養(yǎng)生與祈福的好地方。
長清觀另有一景,是一位年輕的女道士。她發(fā)髻高綰,穿一襲黑色長袍,舉止從容,言談富有涵養(yǎng),一身仙風道骨。這位女道士有本科師范的學歷,卻把人生前段的故事留在了凡塵,身居長清觀修道,清靜無為了。她給人以豐富的想象。來到長清觀的香客,或許會多看她一眼,然后再舉一炷香火祈禳。
長清觀與楊守敬書院之間,飄著一條帶狀的小山道。小山道的一端珍藏著書香、翰墨香,另一端彌漫著晨鐘聲、香火味,兩端相濟,而讀書聲與念經聲又聲情并茂。這或是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
辭別先賢楊守敬,我在敬島上漫步,有一只漁船從清江蕩漾到我的目光里。漁民搖著木漿,也把自己、漁船與清江水搖成一幅水墨畫,氣韻十分生動。
夜下,我入住天龍灣一家旅館。這家旅館通人心,尚人性。我站在窗前,看夜下的天龍灣,一切靜極了,靜得讓我心動,獨能聽見空氣清新的流動聲。這是一個令人降壓、脫俗與靜心的家園。
有時候,靜,不是形容詞,是一種卓爾不群的格調。置身于靜靜的天龍灣,我也靠近了“見素抱樸”“離境坐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