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晨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題記
淚珠滑落,遙望蒼穹,可惜再也看不到奶奶親切和藹的笑容,再也不能依偎在奶奶那溫暖的懷抱,我默然……
窗外,孤星殘月;心中,念你如初。
童謠
童謠應該是清脆的童聲唱的,而我記憶深處的童謠,卻是由你那略帶沙啞的嗓音唱出來的。
幼時的我喜歡依偎在你的身邊,聽你哼唱著童謠。晴天,你牽著我的小手去菜園摘菜,看我像自由的鳥兒一樣開心,你會輕輕地哼著歌謠。雨天,我撐著傘,你背著我去學校,一路上你輕輕地哼著童謠。雪天,你陪著我在家門口堆雪人時,也會輕輕地哼著童謠,那時我總覺得小雪人在偷笑。如今,我已長大,然而歌聲不老,你那響徹了我整個童年的歌聲將永遠陪伴著我。
燈盞
家門前的那條小石板路,每到夜晚都會被燈盞照亮。
那天,我約了同學一起玩游戲,結果天黑透了才回家。夜色如幕,路上空無一人,只有我自己“嗒嗒嗒”的腳步聲。我越走越覺得害怕,總感覺有人跟在身后。到了家門前的石板路上,頓時亮堂了許多。你站在燈盞下,看見我回來,緊皺的眉頭瞬間舒展開來。雖然責備,但語氣里還帶著溺愛:“怎么這么晚才回來?一個女孩子怕黑也不知道早點回來?!蔽夷瑹o語,我從小就怕黑,所以你一直開著燈等我。你不知道,那盞燈,那燈光,照亮的不僅是路,也是長大后那顆勇敢的心。
淚痕
葉落無聲,雪落無痕,歲月的流逝總是讓人猝不及防,記憶中的童謠已在耳畔慢慢淡去,門前的那盞燈再也等不到我回來。上了高中的我,因為住校不常回家,與你見面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寒來暑往,歲月在你的身上留下了越來越多的痕跡,你的皺紋越來越深,頭上的霜雪也愈發(fā)多了起來?,F(xiàn)在的我只能從電話里得知你的情況,知道了你的耳朵越來越不靈便,知道了你常將妹妹錯叫成我的名字,知道你已蒼老。
曾經我年少你未老,你無微不至地呵護我,我真心實意地依戀你;而今我長大你已老,你仍然心心念念地想著我,我雖不能在你跟前盡孝,但我分外想念你,想念你那溫柔的童謠,想念黑夜里的燈盞……
時光不可回轉,我們總是被它推著向前,它改變了許多東西,可終究改變不了我對你的深愛。
思念是如此的靜。窗外,孤星殘月;心中,念你如初。
教師點評
文章敘述了奶奶與“我”的往事,表達了對奶奶的思念之情,真情四溢,令人動容。
文章最大的特點是采用鏡頭組合式寫作,主體部分用三個標題,選取了“童謠”“燈盞”“淚痕”的三個片斷,片斷中有小時候的沙啞的童謠,也有成長中奶奶照亮夜路的燈盞,還有“我”不在家時對奶奶的思念,既體現(xiàn)了奶奶對“我”的呵護,也表現(xiàn)了“我”對奶奶的依戀。每個片斷的末尾都有一句前后關聯(lián)的話,寫出了奶奶對“我”成長的重要性,既是對片斷的點睛,更呼應了中心。加上首尾呼應,形成循環(huán)往復的點題,增強了抒情效果。
(指導教師:陳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