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子
賈茹得腰椎間盤突出時才25歲。那是八年前的6月,早晨醒來,她怎么努力都坐不起來,“人活著,腰椎死了,感覺不到腿在哪兒?!彼屑毣叵?,前一天下午從外地出差回北京的飛機上就開始腰疼,過電一樣的刺痛不定時地從腰骶部蔓延開。晚上到家后,賈茹一改加班的習慣,趕緊躺平,第二天一早還是疼到起不來床,只好去醫(yī)院求診。
當時,腰疼這個“小毛病”已經伴隨了賈茹四五年,但她一直沒有重視,總以為自己還年輕,不會有什么大事兒,直到那次去醫(yī)院,被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
在知乎上,以“腰疼”為關鍵詞搜索,第一個蹦出來的話題就是“年輕人為什么會腰疼”。2015年,中國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億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占全國總人數(shù)的15.2%,發(fā)病率僅次于感冒。
疼痛,幾乎是腰椎間盤突出的唯一癥狀。按現(xiàn)代疼痛醫(yī)學的定義,持續(xù)1個月以上的疼痛即為慢性疼痛。201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發(fā)布的《國際疾病分類》中,慢性疼痛被賦予新的疾病編碼,成為了一種獨立疾病。據(jù)2017年發(fā)表在《中華醫(yī)學信息報道》上的《中國居民慢性腰背痛流行病學調查》,慢性疼痛患病率為31.54%。
“慢性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痛苦的感受,更是疾病,得治?!敝袊t(yī)師協(xié)會疼痛科醫(yī)師分會會長、中日友好醫(yī)院疼痛科主任樊碧發(fā)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曾在日本新潟大學醫(yī)學部任教授的下地恒毅在其科普書《緩解疼痛的科學》中,將腰痛和肩膀酸痛歸結為“人類雙足行走而產生的病”。當支撐沉重上半身的腰部和支撐大腦的頸部負荷過重時,就會產生酸痛。特別是在計算機和電子游戲普及的今天,過度使用頸部和腰部的問題也在加劇,“現(xiàn)代人在工作和娛樂上已經很大程度上超出了解剖學上人體能夠承受的結構和功能”。
在人體腰椎椎體間像小墊子一樣起到支撐、連接、緩沖作用的椎間盤,隨著年齡增長而水分變少,靈活度變差,在腰椎受到壓力時,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當椎間盤突出時,壓迫神經、脊髓,便會感到腰痛、腿痛。
據(jù)統(tǒng)計,80%~95%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伴有放射性疼痛。這種疼痛往往從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后外側、小腿外側,甚至是足背、足底和腳趾。嚴重的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或方便時,腹內壓增高,下肢疼痛還會加重,像過電一樣,比腰部疼痛來得更猛。
“你怎么不早點來?”醫(yī)生拿著CT片質問賈茹,隨后說道,“這是終身疾病,以后要事事注意,不能著涼,夏天也要穿襪子,不能久穿高跟鞋,不能久坐……”聽到醫(yī)生這樣的囑咐,賈茹目瞪口呆,“總覺得還年輕,沒想過有這么嚴重的后果,感覺身體某方面被判了死刑?!?/p>
不像感冒只是一過性的影響,腰椎間盤突出給賈茹帶來的變化是長遠的:她從此需要避免生活中一切需要彎腰的動作,哪怕只是撿掉在地上的東西這樣最簡單的事情,也必須采用一個特定姿勢——直著腰屈膝下蹲。有了腰病以后,也不能從事劇烈運動,其中就包括她曾經最喜歡坐的過山車。
確診腰病后差不多每兩年,賈茹就會有一次痛到進醫(yī)院,每次請1~2周病假,天天去醫(yī)院做理療、牽引、按摩或針灸,其余時間只能在家平躺靜臥。休病假時,她又擔心耽誤工作,不能坐,就趴在床上對著電腦打字。
《中國居民慢性腰背痛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疼痛出現(xiàn)3個月內,有近四分之一的慢性腰背痛患者沒有及時找醫(yī)生進行診治。而由于對慢性疼痛帶來的危害認識不足、忍痛和擔心給家人帶來負擔等原因,又有36.79%的患者未對疼痛進行過任何處理,選擇到醫(yī)院進行正規(guī)治療的只有四成,還有兩成多患者自行在藥房購買藥物。
“疼痛是人體發(fā)出的警告信號?!狈贪l(fā)解釋說,當身體受到損傷或疾病侵害時,會發(fā)出疼痛的訊號。如感冒時頭會痛,此時只要治愈疾病,疼痛就會消失。這種疼一般來得急,通常比較劇烈,提醒人們盡快看病或避開危險,被樊碧發(fā)稱為“好痛”。
但當某一部位疼痛持續(xù)一個月以上,被稱為“慢性疼痛”,這種痛已經失去報警的意義。因其持續(xù)時間長,嚴重影響身心健康,樊碧發(fā)將這類疼痛稱為“壞痛”,以神經痛居多,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等。
對于慢性疼痛這樣的“壞痛”,患者卻往往總是忽視。樊碧發(fā)在門診詢問病史時,最常聽患者說的一句話就是,“忍一忍就過去了。”患者很難說清具體什么時候開始疼,有時早起疼得厲害,下決心去醫(yī)院,刷個牙的工夫,疼痛就消失了,“看病”這件事也隨之拋諸腦后,直到頻繁發(fā)作或忍不住才來醫(yī)院。樊碧發(fā)曾接診過一位80多歲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40多歲得了帶狀皰疹,治好后一直有疼痛的癥狀,忍了40多年,才來治“痛”。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是典型的慢性頑固性疼痛?!狈贪l(fā)說。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在皮膚上出現(xiàn)成簇水皰,呈帶狀分布,病癥本身就伴有燒灼或針刺樣疼痛。然而,在皮膚癥狀治愈后,9%~34%的患者會發(fā)生帶狀皰疹后神經痛,這類疼痛則是由神經損傷引起的,顯著特征之一就是患者對疼痛格外敏感,輕輕觸碰就可能引起全身劇烈疼痛,有些患者為避免對身體的刺激甚至不敢穿衣服。
年長患者常把“忍痛”與“隱忍”的品格畫等號。在溫飽問題沒有解決的漫長歲月里,腰疼、腿疼的小毛病不值一提,“吃苦”“隱忍”是美德,喊苦喊疼反而被看不起?!艾F(xiàn)在經濟發(fā)展了,生活水平改善,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問題,但‘慢痛是病、需要科學治療的觀念還沒有被普遍接受。”樊碧發(fā)說。
《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5年發(fā)表的一項關于上海成年人慢性疼痛的調查狀況顯示,慢性疼痛在30個居委會及13個三甲醫(yī)院門診的發(fā)病率高達92%~98%,導致三成以上被調查的社區(qū)居民和四成以上門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傾向。
一個平常工作日的晚上七八點鐘,中日友好醫(yī)院疼痛科門診仍有十幾位老人在候診?!疤弁撮T診九成以上的患者是老年人?!敝腥沼押冕t(yī)院疼痛科副主任醫(yī)師楊陽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上述上海調查也發(fā)現(xiàn),成人慢性疼痛患病率高與人口老齡化密不可分。被調查的社區(qū)居民和門診患者平均年齡分別為73歲和68歲,他們中約60%的人疼痛時間超過1年。
據(jù)楊陽介紹,所有來疼痛科看病的患者,頸肩腰腿痛最為常見,最難治的是各類神經病理性疼痛,即由神經系統(tǒng)原發(fā)性損害和功能障礙所激發(fā)或引起的疼痛,此外還有癌痛和慢性頭痛。
2017年全球疼痛指數(shù)報告統(tǒng)計顯示,91%的中國人經歷過身體疼痛,34%的人每周都會經歷身體疼痛,其中最常見的是頸部、肩膀和腰背部。
1986年出版的《慢性疼痛分類:癥狀體征的描述與疼痛術語的釋義》僅以疼痛部位、軀體和內臟等癥狀進行分類,并沒有考慮到慢性疼痛發(fā)病原因、自然病史、治療與預后等因素。
為此,世界衛(wèi)生組織與國際疼痛學會專門成立專家組,討論慢性疼痛分類原則和方法。2018 年,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第一次納入“慢性疼痛”,并為這個新病種總結了七個亞類,包括慢性原發(fā)性疼痛、慢性癌癥相關性疼痛、慢性創(chuàng)傷后和術后疼痛、慢性神經病理性疼痛、慢性繼發(fā)性頭痛或頜面痛、慢性繼發(fā)性內臟疼痛和慢性繼發(fā)性肌肉骨骼疼痛。
2012年,西北地區(qū)首例鞘內嗎啡泵植入手術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進行。圖/受訪者提供
“國內疼痛患者以慢性神經病理性疼痛居首,占比高達32.43%?!笨哲娷娽t(yī)大學唐都醫(yī)院疼痛生物醫(yī)學研究所教授王江林等人對全國1545例50歲以上慢性疼痛病人進行了調查,報告《基于ICD-11慢性疼痛分類對疼痛科病人現(xiàn)狀的調查》發(fā)布在2019年4月的《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上。
該報告指出,慢性疼痛并非單一因素疾病,其致病因素還包括種族和文化背景、社會經濟學背景等。慢性痛在老齡人口中的患病率較高,女性病人重度疼痛構成比明顯高于男性,吸煙較多者的疼痛部位及程度要高于不吸煙者,同時,教育程度增加,疼痛程度有加重的趨勢。文章分析說,受教育程度高的病人可能對疼痛的忍受度較低,對疼痛的過分關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焦慮情緒,繼而加重疼痛;而受教育程度低者,可能由于缺乏對疼痛的正確認知,對疼痛漠視,反而不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從而減輕個體的疼痛體驗。
然而,有些疼痛聽上去“毫無道理”。
劉細妹有時會因左腳抽痛而突然摔倒,“很冷、凍腳的那種疼,有時候像過電,有時候像踩在玻璃上?!眲⒓毭脦е拇谝?,撫摸著左腿說,這條腿已經截肢快六年了。
2013年7月,劉細妹在四川東部的縣城老家出了車禍,保守治療半年后失敗,截斷了左腿,當時已經是2014年元月,正值隆冬。麻醉后再次醒來,左腳腳面就一直有種“凍著的疼”??h城醫(yī)生推薦她到成都大醫(yī)院做康復,看著日漸熟悉的義肢,她仍能感到左腳隱隱作痛。
“腳都沒了,為什么還會感到疼?”劉細妹自己在網上查到,這是“幻肢痛”。中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截肢患者中,幻肢痛的發(fā)病率約為72%。有研究表明,45%的患者日常生活受到影響,18%的患者喪失工作能力,超過八成患者存在失眠現(xiàn)象。距離幻肢痛被正式命名已經過去一個多世紀,但現(xiàn)代醫(yī)學對其發(fā)病機制的了解并不比一百年前多。
正常情況下,當外周或中樞刺激傳入神經基質后,可以相當準確地獲取受刺激的部位,但幻肢痛患者的疼痛定位出了問題,大腦覺得所受刺激仍來自殘缺的肢體。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大腦與認知中心主任維萊亞努爾·拉馬錢德蘭在其2011年出版的書《講故事的大腦:一個神經科學家為我們揭秘人之所以為人》中這樣描述幻肢痛:手臂被截斷后,肢體不復相連,但大腦的神經地圖上卻仍保留著手臂的位置。
目前臨床上對幻肢痛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神經阻滯、外科介入及心理支持等四種主要手段,劉細妹都曾嘗試過。醫(yī)生給她開了止痛藥,按醫(yī)囑,初始用藥每日2次,每次1片,2~4周后如果出現(xiàn)耐受,可增加藥量。
劉細妹覺得藥貴,沒有增加藥量,但痛起來又太“要命”,為此先后去八家醫(yī)院看過骨科、康復科,還做過神經損毀手術,但都沒能終止幻肢痛。她現(xiàn)在跟著丈夫在深圳打工,正在參加一項“脊髓電刺激系統(tǒng)產品”的臨床試驗,手術結束3個月,雖然偶爾還會“猛痛”,但基本不太影響日常生活了,偶爾還能到老鄉(xiāng)的工廠打臨時工。
慢性疼痛治療不及時的一個現(xiàn)實困難是求治無門。以纖維肌痛為例,有臨床分析顯示,中國的原發(fā)纖維肌痛綜合癥首診誤診率約為87%。2011年第16屆全國風濕病學學術年會上,一項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的調查顯示,僅有約1/3的醫(yī)師知道纖維肌痛綜合征的診斷標準。確診患者幾乎都有過長達數(shù)年輾轉求醫(yī)的經歷,有研究表明,中國纖維肌痛患者平均看過3.7名醫(yī)生,有的患者甚至耗時十年才確診。
即便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纖維肌痛診斷標準的美國,臨床誤診率也居高不下,達到73%。纖維肌痛是一種常見的風濕性綜合征,以慢性、彌漫性肌肉骨骼疼痛為特征,俗稱“公主病”,還伴有失眠、疲勞、情緒失調等多種癥狀。但問題是,患者的CT、核磁共振成像等檢查結果均正常,因而常被漏診,或是被誤診為其他類型的風濕病或強直性脊柱炎。
按照美國風濕病學會(ACR)1990年的診斷標準,患者大范圍疼痛3個月以上、身體至少11個指定區(qū)域有觸痛點,可診斷為纖維肌痛。2016年新修訂的診斷標準給出了更為細致的解釋,其中,癥狀嚴重程度評分量表包括了“心情壓抑和/或抑郁”帶來的軀體癥狀變化。
美國歌手Lady Gaga曾在2017年9月播出的個人紀錄片中首度公開自己患有纖維肌痛癥,并計劃用七周時間治療,原定的歐洲巡演也因此取消。這件事一度引發(fā)各界對這一陌生疾病的關注。
以治療慢性疼痛為核心的疼痛科成了疼痛患者走投無路的最后選擇?!皩嶋H上,我們希望疼痛科能成為疼痛患者的家,來了先把疼控制住,再找原因、找方法?!?樊碧發(fā)解釋說,鎮(zhèn)痛不僅不會耽誤對病情的觀察與處理,相反,還有利于醫(yī)護人員更快速有效地發(fā)現(xiàn)并治療疾病。
一些看似常見的疼痛也在臨床中找到了新的病因。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疼痛科主任倪家驤遇到過一位痛經患者,婦科查不出病因,把子宮、卵巢切除后還是腹痛,不是泌尿問題,也沒有腫瘤,最后找到疼痛科,原來是“非典型”的腰椎間盤前突導致的。
“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是向后突,但我們的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因功能性內臟痛來求醫(yī)的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合并明顯的腰椎間盤前突現(xiàn)象。”倪家驤解釋說,這種情況稱之為“椎間盤源性內臟痛”。倪家驤團隊最先將這一發(fā)現(xiàn)寫成論文發(fā)表在了國際學術期刊《疼痛治療》上。
最讓疼痛科醫(yī)生“頭疼”的就是遇到“哪都疼”的患者。倪家驤的門診室外桌子上放了一摞半張的A4紙,指導患者如何訴說病情,紙上寫著“主訴:我___部位疼痛多長時間,加重多長時間”,甚至細心地標出五項主要表達內容:疼痛部位、疼痛性質(酸脹、針刺)、加重或緩解原因、治療過程、身體狀況等。
“疼痛科也不是什么痛都能治、都能管,但這里是專門搞疼痛的,可以診斷清楚,起到分診的作用?!蹦呒殷J舉例說,他也曾接到一位三叉神經痛患者,看過顱底核磁后,懷疑腦內長了腫瘤,隨后請院內神經外科醫(yī)生會診,確診是腫瘤后,轉到神外做了后續(xù)治療。
69歲的何家輝今年4月在廣州游玩時,臀部上方突然感到一陣刺痛,疼得不敢邁步,他猜是腰椎間盤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在廣州一家三甲醫(yī)院掛號、拍片、確診后,馬上回深圳老家,直奔深圳市南山區(qū)人民醫(yī)院疼痛科?!?4年前我就是在這治好的,這次再度犯病,就直接來這里咯。”何家輝說。
1995年春天的一個工作日中午,何家輝從辦公室到食堂的路上突然發(fā)病,“尾椎骨上面,放電一樣,如果打分的話,滿分,10分的疼?!焙渭逸x躺在病床上回憶當年的情況。
因不想手術,進行了大半年的保守治療,看過骨科、康復科,也求助過中醫(yī),還在朋友推薦下試過各種偏方,都不管用,最后打聽到有個新開設的“疼痛門診”,“當時就想趕緊止痛,那就再試試咯。”何家輝說。
在疼痛科進行藥物治療、理療無效后,當年還在實習的熊東林向何家輝推薦了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熊東林現(xiàn)在已經是疼痛科主任。微創(chuàng)手術是用小針刀在治療部位刺入深部到病變處,剝離有害的組織,達到止痛祛病的目的。何家輝術后住院一個月,趕上1996年春節(jié)前回了家,之后二十多年都沒再腰疼過。
人在經歷“疼痛”時,往往會有“愉快或不愉快”的心理變化。疼痛較輕時,會在大腦皮層感覺區(qū)感知到“疼痛”,而當疼痛較強時,刺激會傳到大腦邊緣系統(tǒng),讓人感受到“痛苦”。而在大腦邊緣系統(tǒng)受到抑制時,“痛苦”的感覺會減輕或消失。
“疼痛屬于患者的主觀評估,我們只能相信患者主訴。”熊東林說,臨床多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或“數(shù)值評定量表”來評估疼痛程度,從0到10,分別表示“無痛”和“這輩子最痛的經歷”,患者根據(jù)疼痛程度打分。
今年腰痛復發(fā),是第4、5腰椎間盤突出,何家輝自己數(shù)著步數(shù),大概走200步就疼得需要停下休息。在南山區(qū)人民醫(yī)院疼痛科試過藥物、神經阻滯,效果都不明顯,何家輝不愿開刀,最后選擇了椎間孔鏡微創(chuàng)治療。
“微創(chuàng)手術安全性高、創(chuàng)口小,患者恢復也快?!蹦仙絽^(qū)醫(yī)院疼痛科主任醫(yī)師廖翔介紹道,簡單來說,椎間孔鏡手術在影像指導下摘除突出組織,皮膚切口只有7mm左右,黃豆粒大小,術后縫1針,臥床2小時就可以下地,兩三天就能出院。
根據(jù)自己的臨床經驗,廖翔認為,“疼痛科是以多學科聯(lián)合診療團隊為基礎,以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技術為手段,治療慢性頑固性疼痛的專科。”
美國斯坦福大學附屬醫(yī)院疼痛中心客座助理教授李剛認同這一理解,但他認為,更應該強調通過多種手段控制、管理疼痛?!皩β?、退行性改變,要有合理期待。”李剛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椎間孔鏡有一定效果,但兩三年后又會疼痛?!崩顒偓F(xiàn)在還是硅谷最大一家私立疼痛機構的合伙人兼醫(yī)學教育總監(jiān)。他所說的綜合手段,包括藥物、理療、針灸、心理、介入、微創(chuàng)等。
出于文化等原因,疼痛作為生命體征之一在美國會受到比較高的重視。一位在美國波士頓治療乳腺癌的中國患者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她術后兩天出院時,一位黑人護士從病房追著她到門口,趕在她上車前給了她一個抱枕,放在胸前,以防安全帶勒痛傷口。
據(jù)李剛介紹,美國從大型綜合醫(yī)院到專科診所,都有疼痛指數(shù)量表,一旦患者自我估分超過5分,醫(yī)生需要幫助患者鎮(zhèn)痛,把數(shù)字降到5分以下,這也會作為醫(yī)生考評的一部分。對急性疼痛來說,最快的鎮(zhèn)痛方法就是阿片類藥物,但在治療慢性疼痛方面,這卻不是長久之計,因為藥會產生耐藥性、依賴性等問題。
阿片類藥物在短期內可有效緩解疼痛,包括處方藥羥考酮、嗎啡等。1990年代,在美國醫(yī)藥企業(yè)和聯(lián)邦政府推動下,阿片類藥物被大量使用。據(jù)統(tǒng)計,占世界總人口5%的美國消費了全球80%以上的阿片類藥物。
美國藥物濫用研究所調查顯示,2015年美國有約200萬人患有與阿片類處方藥相關的藥物失調癥。另據(jù)美國疾病控預防中心披露,2015年,美國超過3.3萬人死于阿片類藥物濫用,首次超過槍支和車禍的致死數(shù)量,躍居美國人意外致死原因首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曾在2017年10月宣布美國進入“全國公共衛(wèi)生緊急狀態(tài)”,以應對阿片類藥物上癮和濫用危機。
“與美國藥物濫用不同,國內的問題是,疼痛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在藥物之外,還要有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包括微創(chuàng),針灸等技法,以及心理治療?!崩顒傉f。
2020年7月,國際疼痛研究協(xié)會(IASP)更新了沿用40年的“疼痛”定義。新的疼痛定義為:與實際或潛在組織損傷相關,或類似的令人不快的感覺和情感體驗。與40年前“與實際或潛在組織損傷相關的不愉快的感覺、情感體驗或描述”的定義相比,新定義重在強調無法表述、甚至是看不到的疼痛。IASP還對新定義做出6項注釋擴展,第一條就是“疼痛始終是個人體驗,這一體驗會受到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因素不同程度影響”。
現(xiàn)實情況確實如此,人在經歷“疼痛”時,往往會有“愉快或不愉快”的心理變化。根據(jù)《緩解疼痛的科學》的解釋,疼痛較輕時,會在大腦皮層感覺區(qū)感知到“疼痛”,而當疼痛較強時,刺激會傳到大腦邊緣系統(tǒng),讓人感受到“痛苦”。而在大腦邊緣系統(tǒng)受到抑制時,“痛苦”的感覺會減輕或消失,例如睡眠狀態(tài)下。
基于上述解釋,也可以說,疼痛是一種心理活動。目前對于產生疼痛感覺和情緒的意識機制有諸多假說,但都沒有被詳細闡明。但可以肯定的是,疼痛與不愉快的情緒有著無法割裂的密切聯(lián)系。
美國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yī)院的研究顯示,患有慢性疼痛的人或多或少有某種抑郁傾向。同時,美國梅奧診所的研究也表明,抑郁癥患者中多數(shù)患有某種慢性疼痛,特別是頭痛和背部疼痛。
“近八成的疼痛病人伴有功能性原因,也就是心理問題?!笔锥坚t(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yī)師閔寶權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他曾粗略統(tǒng)計過400多名門診患者的疼痛原因,心理原因占主導的超過一半,還有接近3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閔寶權十年前曾接診過一個年輕媽媽,同院免疫科推薦而來,被丈夫用輪椅推著進了診室,一直低聲重復“哎呀好疼,哎呀好疼”。閔寶權問她哪里痛,她說手臂。醫(yī)生輕輕碰一下,她整個人就跳起來喊疼。奇怪的是,這位患者免疫方面檢查的指標全都正常,也沒有腫瘤或缺血性肢體疼痛。
注射或者服用阿片類藥物,可以有效緩解慢性疼痛,但這卻不是根治之計。圖/IC
閔寶權把患者丈夫請出診室,通過角色扮演深入溝通,發(fā)現(xiàn)患者和孩子長期受公婆欺負,而丈夫態(tài)度冷漠,負面情緒積壓引起她的心理變化,從而引發(fā)功能性疼痛。當天在診室哭訴一通后,患者身上的疼痛就緩解了。第二天,免疫科同事給閔寶權打電話,問他用了什么藥,病人居然好了80%,也不嚷著要打針了,“就是讓她發(fā)泄唄,”閔寶權說。不過,他也強調,對于疼痛,“首先還是要排除器質性原因。”
從2008年開始,閔寶權籌建心理咨詢團隊,加上不定期進修的學員,現(xiàn)在有十多人,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問診流程。他會先詢問3~5分鐘病史,排除患者疼痛的器質性原因,再讓心理咨詢師領著患者到醫(yī)院外面的咨詢室,義務訪談半小時。閔寶權會和咨詢師一起討論可能的功能性原因,例如成長、學業(yè)、工作或感情經歷,再將患者請進診室進行治療。
“我們是用普通門診的收費干著特需門診的服務?!遍h寶權心理咨詢團隊的總督導大津秀女開玩笑說,不過,心理疏導是一個過程,不都是一錘子買賣。
一個15歲高中男生慢性頭痛一年多,可以明確是焦慮導致的疼痛,但導致焦慮的原因卻是他的原生家庭。男孩父母從外地到北京打工期間,他在北京順利讀完小學初中,成績優(yōu)異,因需回原籍高考轉回老家讀書,不適應應試教育,成績下滑,因而不愿再上學。父母對此不理解,經常打罵他,形成對比的是,父母對二胎弟弟十分關愛。男孩為此曾有過自殺舉動。父母帶他來看神經內科,就是為了證明男孩的頭痛沒有病理原因,是在“裝病”。因患者有過自殺經歷,除了開常規(guī)抗焦慮藥物,閔寶權推薦他們到精神病醫(yī)院檢查。
“你看吧,大夫都說你是心理原因,明天就去給我上學?!蹦泻⒏赣H離開診室時憤憤地說。“孩子需要藥物、心理等專業(yè)治療,但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焦慮問題,他的父母也需要心理疏導,不是一次看診就能解決的?!遍h寶權說。
“與很多疾病都能治愈不同,慢性疼痛能夠治愈固然好,但其治療理念主要是管理、控制,以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為目的?!狈贪l(fā)說。
慢性疼痛的治療方案,或許就是一系列不完美的選擇?!耙话肟酷t(yī)生,一半靠自己?!必撠熆搭櫤渭逸x的實習醫(yī)生囑咐他說,出院后,他原本每天的爬山運動要停止了,不能過度用腰,還要規(guī)律作息,控制飲酒、吸煙……“反正打噴嚏也要小心?!焙渭逸x開玩笑地回應道。
這些忠告賈茹八年前就聽過,“慢性病就是這樣,發(fā)作的時候疼得要死,但好了傷疤就忘了疼。”為防止久坐,她把原來的水杯換成了更小的玻璃杯,這樣就必須經常起身去倒水,家中廚房吧臺裝修時也增加了高度,方便她站著辦公。
因工作需要,賈茹經常出差,有時飛十幾個小時的國際長途旅行。無法久坐,就意味著不能在旅途中睡覺休息,如果不能升艙,就盡量選擇靠過道的座位,在不影響別人休息的情況下時常站起來活動活動。每次出差,她都會帶上各種治療腰痛的膏藥,但有一些情況是她無法掌控的,如果酒店的床墊太軟、洗手臺水池太低,都會不可避免地給腰帶來負擔。
現(xiàn)在,賈茹的“問題”腰椎間盤已經從1個發(fā)展成3個。聽從醫(yī)囑,賈茹會有意識地保持“小學生坐姿”,但身體重心會不自覺地偏向右側,為了在新的平衡中找到舒服的姿勢,會下意識地翹起二郎腿,這個動作又時刻提醒著她,“你可是個腰間盤突出患者,不能這樣坐”。
(為保護個人隱私,文中患者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