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今
好友仙蒂娜以東西方人的行為模式為重點進行研究,得出一個有趣的結(jié)論:“東方人活得比西方人沉重。”
據(jù)她分析,東方人每回碰上重大的事情,總會提出來與家人、親戚、朋友或同事商量,從多個層面與角度去考慮優(yōu)劣得失,集思廣益,才慎重地做出最后的決定??v是如此,具有憂患意識的東方人依然還是患得患失,惴惴不安,壓力很大。至于西方人呢,當機立斷,一切自己負責,一旦決定了,不管成果如何,都勇于面對,不讓愁思糾纏——成功了固然好,失敗了便檢討。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人便活得輕松自在了。
除此以外,仙蒂娜還舉出另外一個例子來支持她的論點。
東方人親屬多,常來常往,不管是喜事、喪事、家常事,都牽牽絆絆,東家南家西家北家的事最后都變成了自家的事。一池春水吹皺了,人人都會伸頭張望;一天到晚,忙得好似在井里拉上拉下的那個大水桶,桶里永遠沉甸甸地盛著水。西方人呢,關(guān)起門來一家親,與遠親和近鄰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河水不犯井水;人際關(guān)系簡單,每天所要面對的事情、需要處理的事務(wù)也就少得多了。鑒于此,每個人都活得像一條小河,在一個特定的范圍里潺潺地流著;河里沒有任何礙手礙腳的大小石頭,所以流得輕快而又歡快。
仙蒂娜的分析一點兒也沒錯。
東方人的確活得比西方人沉重,然而,在這表面現(xiàn)象之下,仙蒂娜沒有進一步分析東西方人精神內(nèi)涵的異同。
活得輕松自在的西方人內(nèi)心卻是步步為營的。他們老在運籌帷幄,因為他們知道萬一風起浪掀,人生的小舟在河里翻覆,是沒有人會自動請纓前來幫忙的?;畹煤艹林氐臇|方人呢,內(nèi)心卻是安之若素的。他們曉得如果吊著水桶的那根繩索斷了,水桶墜落井底,平常添麻煩的那些人絕對不會袖手旁觀。有了這層宛如盔甲的保障,表面上活得很沉重的東方人,實際上內(nèi)心世界是安恬自在的。
易茗?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