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師范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山西臨汾041004)
馬鈴薯作為世界四大主糧之一,是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良好來源。全球有100多個國家種植馬鈴薯,總產(chǎn)量超過3.0×108t,并呈逐年上升趨勢[1-2]。馬鈴薯除鮮食之外,還可制作成薯片、薯條、薯泥等多種加工產(chǎn)品,但馬鈴薯在切分、削皮等加工過程中,由于機械性損傷而導致酶促褐變的產(chǎn)生,對其感官品質(zhì)和營養(yǎng)價值產(chǎn)生不利影響[3-5]。酶促褐變是由于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氧化酚類化合形成鄰醌,鄰醌再聚合產(chǎn)生黑褐色物質(zhì)。在完整的植物細胞中,氧化酶類和多酚存在于不同的細胞器中,因而不會發(fā)生氧化反應,但細胞組織破壞時,這種隔離被打破,從而引發(fā)酶促褐變[6]。
化學方法是控制鮮切果蔬酶促褐變的主要手段之一,如采用檸檬酸[7]、抗壞血酸及其衍生物[7-8]、EDTA[9]、曲酸[10]處理,或采用多種護色劑組合方式處理[8,11]。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是一種生物體內(nèi)常見的含硫氨基酸,廣泛用于醫(yī)藥、食品、化妝品的加工制造。諸多研究表明,L-cys是酶促褐變最有效的抑制劑之一,通過與醌中間體重新作用形成穩(wěn)定無色化合物,防止酶促褐變的形成[12]。但也有研究表明,L-cys可直接作用于PPO,降低其活性而抑制酶促褐變的發(fā)生[13-14]。陳晨等[14]研究了L-cys對鮮切蘋果褐變控制的生理機制,結果表明,與蒸餾水處理(對照組)相比,在貯藏初期L-cys處理降低了鮮切蘋果的PPO活性,顯著抑制了鮮切蘋果的褐變。廖春麗等[15]研究了L-cys對馬鈴薯中PPO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L-cys對馬鈴薯活性抑制作用明顯,隨著L-cys濃度增大,酶活性降低幅度越大。可見L-cys能夠有效控制鮮切果蔬酶促褐變,但L-cys對控制貯藏過程中鮮切馬鈴薯酶促褐變的生理機制仍缺乏系統(tǒng)研究。
真空浸漬(vacuum impregnation,VI)作為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非熱物理輔助方法,廣泛用于食品加工中[16-17]。本研究擬采用VI輔助L-cys,在一定的VI條件下,將L-cys溶液浸透到鮮切馬鈴薯細胞間隙內(nèi),以期達到抗褐變效果。通過分析鮮切馬鈴薯在4℃、15 d貯藏過程中,褐變指數(shù)(browning index,BI)、PPO、過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活性、總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等的變化,系統(tǒng)評價L-cys對鮮切馬鈴薯的護色效果,以期為鮮切果蔬護色研究提供參考。
馬鈴薯(晉薯16號):山西臨汾堯豐市場;L-半胱氨酸(食品級):廣東味多美食品配料有限公司;鄰苯二酚(分析純):南京化學試劑股份有限公司;福林酚(分析純):上海源葉有限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P):天津市科密歐有限公司;硼酸、硼砂(分析純):天津市致遠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愈創(chuàng)木酚、水楊酸、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碳酸鈉等:均為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2XZ-1型真空泵:上海萬經(jīng)泵業(yè)制造有限公司;NR110型精密色差儀:深圳市三恩時科技有限公司;H1805R型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752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LC-Q01型切片機:佛山市順德區(qū)韓泰電器有限公司。
1.3.1 鮮切馬鈴薯的VI處理
馬鈴薯經(jīng)去皮、切片(0.3 cm),浸泡于300 mL L-cys(0.7 g/L)溶液中,再置于真空浸漬裝置內(nèi),在真空度15.11×10-3MPa條件下處理10 min,恢復大氣壓狀態(tài)后再浸漬處理10 min。將VI處理后的樣品拭干后,均勻放入托盤中并用聚乙烯保鮮膜包好,置于4℃冷庫中貯藏15 d。定期取樣用于測定分析生理生化變化。
1.3.2 鮮切馬鈴薯BI值的測定
利用色差儀測定鮮切馬鈴薯L*、a*、b*值,它是代表物體顏色的色度值,也就是顏色空間坐標,其中L*值表示樣品的明亮程度,即明度差,a*值樣品的:紅綠色調(diào)差,b*值代表樣黃藍色調(diào)差。根據(jù)陳晨等[14]的研究計算鮮切馬鈴薯BI值。
1.3.3 相關酶活性的測定
PPO活性是參照程麗林等[18]的方法測定。酶活性的定義:以單位酶液每分鐘內(nèi)吸光度值每增加0.01為一個活力單位(U/g)。
POD活性是參照Terefe等[19]的方法測定,并稍作改動。稱取5 g鮮切馬鈴薯,加入20 mL磷酸鹽緩沖溶液(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0.1 mol/L、pH 6.8)研磨,離心 15 min(12 000 r/min、4℃),上清液即為粗酶液。分別取1 mL的磷酸緩沖溶液、1 mL的愈創(chuàng)木酚溶液(0.02 mol/L)、2 mL的過氧化氫溶液(0.02 mol/L)及 1 mL酶液,加入到試管中。對照組加入1 mL超純水代替酶液。將反應液充分搖勻,在470 nm處測定吸光值。每15 s記錄一次數(shù)據(jù),共記錄3 min。以單位酶液每分鐘吸光度值每增加0.01為一個活力單位(U/g)。
PAL活性是參照王禮群等[20]的方法測定,并稍作改動。分別稱取10 g鮮切馬鈴薯、0.8 g PVPP,加入32 mL硼酸緩沖液(pH 8.8,含0.4 μL/mL的巰基乙醇)冰浴研磨,離心 15 min(10 000 r/min,4 ℃),上清液即為粗酶液。試管中分別加入2 mL硼酸緩沖液、2 mL L-苯丙氨酸(0.02 mol/L)及0.5 mL酶液,空白組以0.5 mL緩沖液替代酶液,在290 nm處測定吸光值。再將反應液水?。?7℃)30 min,加入 0.5 mL鹽酸(0.6 mol/L)終止反應,冷卻后于290 nm處測定吸光值。以1 h內(nèi)A290增加0.01為PAL的一個活性単位。
1.3.4 總酚含量的測定
稱取10 g鮮切馬鈴薯,加入15 mL、80%的乙醇冰浴研磨,離心 15 min(10 000 r/min、4 ℃),再將上清液通過0.45 μm過濾器得到提取液備用。參照Piccolella等[21]的方法測定總酚含量。
1.3.5 抗氧化能力的測定
以鮮切馬鈴薯對羥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作為抗氧化能力的指標,并參照齊美娜[22]的方法測定羥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1.3.6 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偏差表示。采用Duncan多重比較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顯著性以p<0.05為顯著。采用Origin 2018軟件繪圖。
通過BI值可以反映出鮮切馬鈴薯的褐變程度,并能直觀判斷出其外觀品質(zhì)。L-cys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BI值的影響見圖1。
圖1 L-cys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BI值的影響Fig.1 Effect of L-cys treatment on BI value of fresh-cut potatoes during storage
如圖1所示,在貯藏期間,試驗組與對照組鮮馬鈴薯BI值總體呈上升趨勢,但試驗組BI值顯著低于對照組BI值(p<0.05),表明在貯藏期內(nèi)L-cys處理延緩了鮮切馬鈴薯褐變程度。在貯藏前3 d,對照組鮮切馬鈴薯BI值顯著上升,隨后呈平緩上升趨勢。試驗組在前9 d的貯藏期內(nèi),鮮切馬鈴薯BI值呈緩慢上升趨勢,但貯藏后期呈急促上升趨勢,證明在0~9 d內(nèi),L-cys處理對鮮切馬鈴薯酶促褐變的控制作用最明顯。
鮮切馬鈴薯酶促褐變程度與PPO活性強弱密切相關,L-cys對鮮切馬鈴薯PPO活性的影響如圖2所示。
圖2 L-cys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PPO活性的影響Fig.2 Effect of L-cys treatment on PPO activity of fresh-cut potatoes during storage
試驗組和對照組鮮切馬鈴薯PPO活性,隨貯藏時間的延長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但試驗組PPO活性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活性。在整個貯藏期,對照組的PPO活性變化趨勢與陳晨等[14]的研究結果相似,在貯藏第9天時達到最大值(62.41 U/g)。試驗組PPO活性在貯藏前期呈平緩上升趨勢,在第4天時達到最高(41.11 U/g),隨后呈平緩下降趨勢。目前L-cys對鮮切果蔬褐變的抑制機理尚有爭論,但Ali等[7]研究認為L-cys是一種高效的PPO抑制劑,它對膜PPO活性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L-cys的-SH基團對PPO活性中心銅離子具有親和力,通過對PPO活性中心的結構性修飾而改變其活性。在本研究中,貯藏期內(nèi)L-cys處理延遲了鮮切馬鈴薯PPO活性的上升,進而可降低酶促褐變的程度。
POD是一種存在于植物體中活性較高的酶,與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氧化作用密切相關。在鮮切果蔬中,POD可以利用H2O2釋放出的O2氧化酚類物質(zhì),引發(fā)酶促褐變反應。曲酸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POD活性的影響見圖3。
圖3 L-cys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POD活性的影響Fig.3 Effect of L-cys treatment on POD activity of fresh-cut potatoes during storage
由圖3可知,在貯藏0~9 d,試驗組鮮切馬鈴薯P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除第6天外,試驗組POD活性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但隨著貯藏時間延長,對照組POD活性呈急促上升趨勢,試驗組則呈下降趨勢,這可能與貯藏期的微生物侵染有關,貯藏后期微生物侵染程度加大,從而誘導對照組鮮切馬鈴薯POD活性升高,也可能是貯藏過程中產(chǎn)生了新的POD同工酶[23]。一般許多果蔬組織中POD活性都伴隨機械性損傷而升高,但在貯藏期內(nèi),試驗組POD活性并沒出現(xiàn)大幅上升現(xiàn)象,說明L-cys處理有效抑制了鮮切馬鈴薯POD活性升高。
PAL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酵母、菌類等生物體內(nèi),為多種酚類化合物及類黃酮終產(chǎn)物提供前體,可催化L-cys脫去氨而促進酚類化合物的合成。曲酸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PAL活性的影響見圖4。
圖4 L-cys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PAL活性的影響Fig.4 Effect of L-cys treatment on PAL activity of fresh-cut potatoes during storage
由圖4可知,在貯藏期內(nèi)試驗組和對照組鮮切馬鈴薯PAL活性均呈先上升趨勢,這可能是切割傷害誘導了貯藏過程中鮮切馬鈴薯PAL活性升高[24],但在整個貯藏期內(nèi)試驗組PAL活性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L-cys處理(試驗組)可以延緩鮮切馬鈴薯PAL活性的上升,有利于控制鮮切馬鈴薯酚類化合物的合成。
多酚化合物是果蔬中重要的抗氧化物質(zhì)之一,同時也是PPO、POD的底物,參與果蔬的酶促褐變反應[25]。L-cys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多酚含量的影響見圖5。
圖5 L-cys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多酚含量的影響Fig.5 Effect of L-cys treatment on polyphenol content of fresh-cut potatoes during storage
如圖5所示,試驗組和對照組鮮切馬鈴薯總酚含量都呈上升趨勢。在貯藏前6 d,試驗組總酚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但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則相反。貯藏期間的鮮切馬鈴薯PAL活性逐漸升高,促進了酚類化合物的合成,因而兩組的總酚含量都呈上升趨勢。但隨貯藏時間延長(9 d~15 d),由于試驗組鮮切馬鈴薯PPO活性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可能是造成試驗組總酚含量高于對照組的原因(p<0.05)。
羥基自由基是自然界中僅次于氟的強氧化劑,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L-cys處理對貯藏過程中鮮切馬鈴薯羥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響見圖6。
圖6 L-cys處理對貯藏過程中鮮切馬鈴薯羥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響Fig.6 Effect of L-cys treatment on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f fresh-cut potatoes during storage
如圖6所示,在貯藏期間,試驗組鮮切馬鈴薯對羥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呈上升趨勢,對照組則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在貯藏后期(12 d~15 d),試驗組對羥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可能與試驗組總酚含量在貯藏后期的合成和積累有關[26]??傮w來說,貯藏期間L-cys處理誘導了鮮切馬鈴薯中總抗氧化物質(zhì)的合成和積累,其清除羥基自由基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活性氧對馬鈴薯細胞組織產(chǎn)生的氧化損傷。
目前諸多國內(nèi)外學者認為,L-cys處理對果蔬酶促褐變控制機理有兩種可能的形式。一種是硫醇類化合物可以結合PPO分子活性中心的銅離子從而改變其活性。另一種是硫醇類化合物可在酶促反應過程中與產(chǎn)生的醌類發(fā)生非酶催化反應,而形成一種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的無色化合物[7,14,23,27]。在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較,L-cys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PPO和POD活性均有顯著抑制作用。說明L-cys可能與馬鈴薯酶蛋白不可逆地結合,從而抑制其酶促褐變反應[13]。但也有研究認為L-cys能與酶促褐變產(chǎn)物醌類化合物反應生成穩(wěn)定的無色化合物,而防止醌類氧化形成有色物質(zhì)[28]。根據(jù)本研究結果,認為貯藏期鮮切馬鈴薯BI的變化由以上兩種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另外,切割損傷誘導了貯藏期鮮切馬鈴薯PAL活性的升高,隨之總酚含量也呈升高趨勢,但與對照組相比,L-cys處理顯著抑制了貯藏期鮮切馬鈴薯PAL活性(p<0.05)。由此可見,通過L-cys處理可延緩鮮切馬鈴薯貯藏期間的酶促褐變,進而可保護其貯藏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