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清
(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人民醫(yī)院,云南 文山 663700)
鼻竇炎的形成原因較為復雜,具體可分為遺傳、環(huán)境、關聯性疾病三大類,其中遺傳因素所致的鼻竇炎占比最高;環(huán)境則是長期接觸過敏源,如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關聯性疾病包括真菌感染、鼻竇骨質增生等,現在最新的說法不叫鼻竇炎了,是叫鼻-鼻竇炎,它把鼻炎和鼻竇炎合并在一起,是指鼻及鼻竇的炎癥和感染。該病臨床表現為鼻塞、膿涕不下、嗅覺失靈、頭疼頭暈等,嚴重時可能導致患者精神不振,睡眠障礙,若不采取及時救治,會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最后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導致生活質量水平下降[1]。在治療方面,目前保守治療主要是抗炎和鼻部局部用藥,手術治療多采取功能性鼻內鏡鼻竇手術,但如果不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不但會影響恢復,而且易出現并發(fā)癥。因此本文探索舒適護理對鼻竇炎患者的護理優(yōu)勢,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9月~2019年3月我院42例鼻竇炎患者,以隨機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10例,女11例,年齡22~62歲,平均(40.14±3.76)歲;對照組男12例,女9例,年齡21~63歲,平均(39.08±3.98)歲。對比以上資料無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主要內容為基礎護理,健康知識宣教等。
觀察組采取舒適護理,具體為:(1)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鼻竇炎相關知識培訓,然后由護理人員帶領患者認識醫(yī)院內部環(huán)境,并向他們介紹主治醫(yī)師,責任護士等,減輕患者初來醫(yī)院的恐懼感,也能借此提高護患間的相互信任度,有利于提高護理依從性。(2)住院后對患者的個人信息資料進行評估,詳細掌握他們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性格特點等問題,以便于后續(xù)展開對應的舒適護理。(3)手術結束后,為了防止并發(fā)癥發(fā)生,護理人員需采取冰敷面部等手段降低鼻出血,同時幫助患者清理口腔內淤積的分泌物。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進行對比,依從性觀察指標為按時用藥、及時復診、飲食規(guī)律、作息規(guī)范。
出院時,向患者發(fā)放滿意度評價表,評價分為滿意、較為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率=滿意+較為滿意/21*100%。
本文以SPSS 2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x2檢驗、百分數表示。若P<0.05時存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結束后,觀察組的按時用藥、及時復診、飲食規(guī)律、作息規(guī)范人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兩組數據有差異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依從性對比[n(%)]
護理結束后,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5.23%,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61.90%。對比兩組數據有差異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率對比[n(%)]
鼻竇炎是耳鼻喉科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于鼻竇部位發(fā)生炎癥,發(fā)病原因和鼻竇的健康水平以及人體抗感染能力有直接關系,在臨床中,鼻竇分為慢性和急性;急性發(fā)病時以鼻塞、膿涕、頭暈等癥狀為主,慢性則以鼻塞,嗅覺失靈等方式表現[2]。在治療手段上多采取手術治療,但治療結束后需要輔助以相應的護理干預,以促進恢復,還能防止并發(fā)癥發(fā)生。
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與滿意度皆高于對照組,數據有差異,P<0.05。具體分析為:從入院起,對患者進行鼻竇炎相關知識培訓,培訓目的在于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病情狀況,消除緊張情緒,多鼓勵他們積極進行治療,以醫(yī)學角度分析治療的優(yōu)勢;同時介紹醫(yī)院各方面環(huán)境,在消除患者心理障礙的同時提高信任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為后續(xù)護理提供幫助[3]。住院時詳細了解患者需求,深入了解每位患者的生活習慣以及性格特點,從而制定具體的護理方案;另一方面,如果護理人員可以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那么可以在后續(xù)護理中尋找到更多共同話題,從而提升依從性和滿意度[4]。出院時囑咐后續(xù)注意事項,詳細做好出院指導,并展開持續(xù)性的出院隨訪,督促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復發(fā)。
綜上,采取舒適護理的方式,可以有效幫助鼻竇炎患者提升護理依從性和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