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沫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tǒng)的國家之一,最遠可追溯自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驛站,作為古代供傳遞軍事情報的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獨具魅力的驛站文化,是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中特別的存在。在嫩江市江畔廣場,以驛站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墨爾根古道驛站博物館就坐落于此。
墨爾根古道驛站博物館建于2013年,總占地面積7483平方米。走進博物館,一層展廳記述了我國從商周時代一直到清朝的驛道、驛站文化,從中國古代的“驛遞”演變,到每個朝代“驛”文化的獨特稱謂,再到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驛站故事,從中可以多角度領略中國古代驛站歷史和文化,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nèi)找嬖鲩L的對古代驛道驛站文化的了解需求。
二層展廳詳盡地記述了嫩江、墨爾根古道驛站的歷史和文化。清朝時期,黑龍江地區(qū)的驛站和驛道,開辟數(shù)量之多、設置范圍之廣,超過了以前任何朝代。墨爾根驛站驛道的用途也隨時勢需求而變,由最初的朝貢,轉(zhuǎn)化為軍事,后又演變?yōu)閷J逻\輸,其在軍事、政治方面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先后被稱為“朝貢之路”“奏捷之驛”“黃金之路”。歷史證明,驛站驛道在過去不僅是嫩江地區(qū)的交通線和生命線,也記載著一段凝重的歷史,蘊涵著獨特的北疆文化,至今仍閃爍著金色的光芒,激勵人們煥發(fā)守土固邊、建設美好家園的愛國主義情懷。
在墨爾根古道驛站不同歷史時期,還涌現(xiàn)出諸多知名歷史人物:收復失地的薩布素、黃金之路辟路人李金鏞、嫩江首任站官崔枝藩……
墨爾根古道驛站博物館,通過對不同朝代、不同區(qū)域古道驛站文化的闡釋,展現(xiàn)出中華民族5000年歷史文化傳承中的包容性、開放性、多元性與融合性,為我們今天了解、豐富和繁榮驛站文化提供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將激勵后人繼承和弘揚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本文圖片由墨爾根古道驛站博物館提供)
責任編輯/徐朝